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兴唐 >

第220章

兴唐-第220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消息不只这一个,石寨里面准备了一些粮食,吃的水却是长草岭后面山泉水。只要绕到长草岭背后,将这个泉水切断,山上会立即失去水源。李威再次与裴行俭对视一眼,皆想到了一个典故。马谡失守街亭的故事。不但如此,这群僚人大约近两千人,才到此地时,安份守己。可石寨修好后,原形毕露,时不时到几个附近的寨子骚扰。这些寨子为了自保也砌着石墙围子,可那是对付一些山中土匪的。面对这一千多正规的军队,没有一个寨子敢反抗。被抢去不少财物,还抢走了几十位小姑娘与青年妇人,几天后几个寨子所有妇人都逃到其他地方。直到唐朝军队前来,这些妇人才重新返回。也就是说唐朝军队有行动,附近的当地人都会支持。

坏消息是山道过于险恶,特别是山上的一段,因为很高,雾气几乎终年不化,长满了苔藓,几个人身手算是灵活了,可走了一趟,险象环生,好几次差一点掉到悬崖下面。说到这里,看了看正在不远处替士兵诊治的两个小姑娘,眼中充满钦佩,两个少女或者是少妇,没有人好意思询问,但都只是一个弱女子,还带着一个两轮小车,不知道如何翻越过来的。

可终只是一个山道,不是在魔鬼山,绕到敌人背后,或者登上峰顶即可,连马匹都不需要带。听到斥候的情报,不用商议,几个将领都知道怎么安排了。黑齿常之说道:“殿下,让臣去吧。”

太子以士待之,甚至将他视为尉迟敬德,他也想以士礼回报。

但梁积寿在一边也弱弱地说了一句:“臣前来南方大半年,对此地十分熟悉,包括爬越山道的种种,能不能让臣去?”

这倒是不假的,特别是在魔鬼山迷路后,找不到道路,只好从各个悬崖峭壁攀爬。计划拉开后,长草岭背后,将成为主战场。梁积寿这是想争功。主要是错误犯得严重,看能不能立些功,将功折罪。

不但他,连老将军薛仁贵亦是如此,听闻吐蕃人进入姚州后,在竹子岭拼命的练兵,这倒不是为了立功折罪,他立的功劳太多了,不在乎,这是为了报仇雪恨。

李威思付了一下,说道:“还是梁将军前去吧。”

还是要商议的,一会儿天色渐暗,梁积寿开始挑选两千精兵准备出发,这是要到那个村寨的山脚下过夜,然后明天天亮时出发,正好天色昏蒙之时,绕到长草岭背后,建构一个简易的大营,将山下诸僚堵住。

用的还是他手下的那群老兵,犯了错这些天心情不大好,可要打仗了,对这些僚人,没有放在眼里,十分轻松,甚至对正在治病的王甸子姐妹开了一个玩笑:“王小娘子,看梁某今天替你们族人报第一次仇。”

几天下来,梁积寿与这两个小姑娘十分熟悉。实际两个小姑娘治疗最多的就是他的手下,尽管逃了出来,许多人,包括他自己都有一些积伤。因为交战留下来的积伤不很多,主要是在魔鬼山留下的。伤势古怪之极,有水蛭咬的,有毒蛇咬的,还有吸了瘴气的,以及误食了毒物的,跌倒的,还有其他古古怪怪的伤势。大多数士兵都好清了,但有一些士兵过了数月之久,积伤还时不时地发作。带来的几个大夫大多束手无策。相反,因为常年生活在这里,王甸子治疗起来,颇有心得。

因此,梁积寿心中很感谢。

王甸子莞尔一笑,说道:“那么我就恭贺梁将军旗开得胜了。”

……

第二天双方依然没有动静,李威也没下令进攻,这些人经过梁积寿一番砍杀后,知道唐朝军队的厉害,更不敢下来决一死战。只是仗持着山势,在山上吹着牛角,看似嚣张,却颇是色厉内荏。

既然停了下来,李威下令分出一部分士兵警戒,其他的士兵开始继续练兵。

然后又让士兵替附近几个村寨担水砍柴,修葺一下因为长草岭上的僚人入侵损毁的房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是从《三国》里听来的,可不知道如何“攻心”。教导他们富裕、文化,替他们修道路,甚至上个活字印刷,给他们送书籍,让他们迅速汉化。看似很美,但李威想了想史书中的记载,以及可怜巴巴的一些历史记忆。却不敢做了。

对吐蕃,对契丹,朝廷皆是这么做过的,甚至以后党项,也是唐朝一手扶持的。正是因为得到了中原的文化,然后强大了。反过来他们怎么做的?也许是官员的不好,也许是其他原因。主要这个问题李威无法想通。但横征暴敛,强行镇压也是不行的。所以想来想去,不如给一些小恩小惠。似乎效果还不错,一路过后,南方的这些蛮僚态度渐渐在改变。关健不是将领,是太子,以后唐朝的皇帝……

但与山上嚣张的号角声相比,唐朝军队更显得悠闲,有气度。

王妃儿来到李威身边说道:“太子,这一次汉家大军一定会胜利。”

“何来此言?”

“感觉,就象你们汉家有一本书,叫《中庸》。”

“这是藐视敌人的信心,不是《中庸》,你跟孤来,我将此书拿给你看。”

带了不少书前来,每天晚上休息时读书要读到二更。可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赞叹,反而认为他这样做很正常。弄得李威十分郁闷。是新雕版印刷的书,用竹纸印的。虽竹纸价格并没有真正跌下来,但纸张薄,印出的书籍容易携带。李威亦是看重这一点,带来的书大多是竹纸书籍。因此,很薄的一本。

小姑娘很好学,看到不懂的,看到李威空闲就询问。当然,李威也由不得她一个人转,还有很多事的。只是看到她坐在石头上苦读的身影,暗中叹了一口气。

天色渐渐黄昏了。忽然长草岭上传出一阵喧哗声。大军南下的第一场战役终于拉开……

第209章 扬威西南的第一战(下)

梁积寿这一战堪称惊艳。

久在南方,知道南方的地形,在戎州还好一些,天气并没有回暖,渐渐南下,天气也渐渐暖和了,与季气地理位置有关。然后出现一种古怪的天气,只要有水的地方,每到夜晚就会有浓厚的雾气。

分去了两百勇士,由勇将李大志率领,登上长草岭南边的望牛山脉,看不到牛,也不是望牛的意思,是当地的蛮语,究竟是什么意思,没有人过问了。然后自己率领一千八百人带着一些武器与简易的辎重一大清晨出发,山道果然很险峻,行军十分小心翼翼,还是梁积寿手下的老兵,也有一名士兵因为失足摔下悬崖毙命。吃了很多的苦,到了傍晚,雾起时分,摸到了长草岭的背后。

没有立即构建防御的工事,将士兵分成两拨,一拨一千人,一队陌刀手,一阵弓箭手,其他八百人安心地呆在后方构建工事,也将斥候所说的那个山泉笼于其中。

这个做法很明智,再怎么说,也是一千多人,有雾气遮掩,能让他们顺利摸到后方。可那么大的动静,山上的僚人不可能发现不了。如果全部在修工事,借着地形,一下子冲下来,有可能大意失荆州。

果然没有多久,隔着雾气,山上的僚人也听到山下的动静,立即派人下去查探,知道唐军摸到后方,连水源都切断了。山上的僚人惊慌了,整编了一下,派了一些人继续看守山寨,大部冲了下去。

然后劈头盖脸,一拨拨锋利的箭雨迎接。还有僚人冲了过来。弓箭手往后面一闪,迎头是锋利的陌刀。这些陌刀连骑兵都能象西瓜一样地砍,况且这些战斗力低下的蛮僚。

但唐朝士兵因为府兵战斗力下防,能使动陌刀的战士也越来越少,许多军队被迫取消了陌刀营的编制。

也交战无数次,知道这些僚人一个特点,第一拨冲锋时,士气很旺,可全是快刀手,一拨进攻无效就射了。然后乖乖地后退,再来几次,全成了伟哥。因此与他们交战时,第一拨进攻必须抗住,也不能反攻。比曹刿论战还灵验。

果然第一拨进攻无效,丢下了两百多名死尸,一个个傻眼,一声喊,怕唐朝军队反击,全部撒腿就跑,跑到山上,还有几十名败兵居然惊慌失措,失了方向,向唐朝军队中跑。

击退了敌人,梁积寿没有贪功,继续构建工事。到了差不多的时候,下令轮流守值,其他士兵立即休息。

山上的僚人一个个没有安生,不但水源切断,南边头顶高大的山上传来叮叮咚咚的声音。李大志爬上山顶,还有一些石头的,可嫌不够用,于是命令士兵用大锤子砸裸露在外面的连体山岩。

僚人呆在长草岭上,只能仰头张望。就不是雾气,隔了几百米高的高度,也不可能看到山顶上在做什么,但一个个知道不妙。于是一夜数变,弄得两边唐军都不得安生。

天就亮了,雾气渐渐散了起来。

梁积寿一看时候差不多,开始让手下吹起号角。

听到号角声,雾气散尽,居高临下,看得一清二楚,李大志命令手下,举起石头往下砸。实际上两头夹击之势,又切断了水源,僚人也坚持不了多久。可是李威不想耽搁时间。

这一砸石寨里全乱了套。最主要他们不是来自一个部族,所以李威再三说分而化之,当真僚蛮如此懦弱?那么后来大一统的南诏都不会让唐朝头痛。这个懦弱就是与这些南诏各部族不统一有关。因此前期,唐朝征缴南诏各叛部时,用兵都是很少,但每次都能成功。

僚人一看不妙,向东北看了看,山下大营连片,毕竟是一万多人的大营,规模很大的。再向西南看了一看,除了几十座简易的营帐外,只有一道木栅栏。琢磨了一下,还是后方可以拼一拼。连山寨都不要了,一窝蜂冲下山去。

站在上方,李大志看得很真切,又吹起号角。没有办法联系,只好用号角声通风报信,几长几短的云云,也是李威的主意,从旗语里发明的。很得裴行俭赞赏。唐朝也有,只是没有李威这样分得细。

听到“号语”,李威立即下令,黑齿常之带着前锋军向山上冲来。没有遇到抵抗,石寨就拿了下来。然后黑齿常之示意,让大军向山岭上进发。此时僚人还在栅栏前拼命。本来唐朝的弓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