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204章

大隋帝国风云-第204章

小说: 大隋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举地夺取了宇文氏的江山。

大隋建立后,武川系迅速分裂,这是政治的需要,也是武川系生存的需要,而对立双方的领袖,武川系是皇后独孤伽罗和核心大臣高颎,而另一派则是先帝和鼎柱大臣杨素,其中杨素一系中不仅包括大部分关陇本土汉姓,还包括一些虏姓大族,他们实际上代表了真正的关陇贵族,其势力一度超越了武川系。

太子杨勇的身边理所当然有大量的代北武川贵族,但不论是先帝还是今上,都不允许代北武川人继续控制权柄,继而威胁到杨氏国祚,防止重蹈宇文氏国破族灭的覆辙,所以必然遏制和打击武川系,于是武川系在皇后独孤伽罗薨亡和太子杨勇废黜之后,连遭政治风暴的打击,实力骤降。

今上继位后,因为锐意改革,严重触犯了世家贵族尤其是关陇贵族的既得利益,导致帝国政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关陇贵族两大派系联手阻碍改革,迫使今上不得不联合山东、江左贵族与关陇贵族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博弈。

今上要改革,就要遏制和打击关陇贵族,但仅靠山东和江左贵族肯定不行,还必须得到一部分关陇贵族的支持,为此必须拉拢和分化关陇贵族。很显然,今上肯定拉拢以杨素为首的关陇系,大家同姓同族同源,理所当然联手攻击武川系。

今日帝国中,代北武川系依旧庞大,依旧以虏姓为主,其中独孤氏依旧是精神领袖。独孤氏前有独孤伽罗这位帝国皇后,后有独孤震这些活蹦乱跳的国舅,它对武川系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而像于仲文、李长雅、李渊这些当年西魏八柱国的武川系后代,附翼于后,实力依旧强悍。

高颎、于仲文,两位武川系的鼎柱,一文一武,先后死去,对武川系的打击非常沉重,虽不至于一蹶不振,但已无法与杨玄感为首的关陇系相抗衡,也正因为如此,杨玄感才敢发动“兵变”。

从这一系列的政局变化来推测,伽蓝对楼观道在西土的一系列布局,对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远赴楼兰的原因,也就更加清楚了。

杨玄感兵变,看上去是以杨玄感为首的关陇贵族与以皇帝为首的山东江左贵族因为“改革”而爆发的一场斗争,实际上就是关陇贵族集团内部的一次斗争。如果再恶意地揣测一下,不妨把它看作是皇帝和他身边改革派大臣们的阴谋诡计,他们的目标一如既往,就是针对整个关陇贵族集团,针对阻碍改革的保守派势力。皇帝和中枢的改革派大臣先联合以杨素、杨玄感父子为首的关陇集团攻击武川系,等到武川系实力锐减了,马上调转矛头,猛攻杨玄感一系。若把杨玄感一系彻底摧毁了,关陇贵族集团还有多少实力?保守派势力还能阻碍改革吗?皇帝和改革派大臣们在朝堂上还有对手吗?

或许正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政局的发展,所以杨玄感在走投无路之下,不得不铤而走险,誓死一搏;所以武川系才想巧妙策划,从中谋利;所以山东人和江左人才静观其变,就等着对关陇人发起致命一击了。

伽蓝的重要性在于他背后的庞大势力,他的后面是河东裴氏和薛氏,如果依照估猜,伽蓝本人出自河内司马氏,那么很显然,司马氏正想趁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再一次崛起,而司马氏不但与河东世家关系密切,与河北世家的关系同样不错,甚至与武川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一看,伽蓝就成了一个能够把各方势力黏合到一起的关键人物。

事实上伽蓝已经在某些事情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陇西李氏与河东裴氏的合作。唐国公李渊正在飞赴弘化途中,依照柴绍的说法,正是得益于裴世矩的力荐。由此伽蓝又得到一个讯息,针对杨玄感叛乱的部署已经开始了,皇帝和裴世矩已经在布局了,自己这个“棋子”的使命实际上已经完成了。

“棋子”的使命完成了,那么接下来该干什么?当然是开始“刀”的使命,挥军平叛。

但平叛的事情不能急,必须掌握好时机,也就是必须等到杨玄感的叛乱形成规模了,有声势了,该跳出来的人都跳出来了,然后才下网,一网打尽,把以杨玄感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彻底摧毁,如此一来,武川系才能东山再起,而山东人和江左人也能从中获取最大利益。至于帝国和帝国苍生的命运,没人关心,大家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伽蓝是把刀,西北人是一群狼,武川系需要这把刀,与武川系合作的山东世家们更需要一群为他们冲锋陷阵的狼,所以,今天的伽蓝,在这群世家贵族的眼中,有地位,有份量,缺乏的只是信任,而信任的建立需要沟通和交流,于是柴绍做为中间人,把伽蓝拉进了这个贵族集团。

伽蓝面临艰难选择。

如果他不知道几年后李唐是中土的主宰者,他也没必要犹豫,会断然拒绝,会始终追随裴世矩,追随皇帝,但偏偏他知道眼前这一群人,帮助李唐统一了中土,创建了新的帝国。而从当前的局势来说,加入这个集团所赢得的利益,也远远大于暂时的交易所获得的蝇头小利。

“请问伽蓝将军,计将何出?”

大儒李守素在大庭广众之下,出言相逼。

众目睽睽,伽蓝必须做出选择,而他的选择只有一个,谁能保住苍生的性命,他就为谁冲锋陷阵,至于永济渠是否畅通,皇帝和远征军是否能取得二次东征的胜利,他已经顾不上了,他的实力实在是太过弱小,根本改变不了局势的发展。

“某需要粮食。”伽蓝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需要非常多的粮食。”

河北人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某需要军队,至少需要六个团的步兵。”

河北人犹豫不决。给了伽蓝军队,假如伽蓝不听指挥,恣意妄为,岂非自取其祸?

“某还需要两个人的鼎力相助。”伽蓝先是冲着柴绍深施一礼,接着说出了第二个人的名字,“魏征。”

河北人再不犹豫,有此两人钳制伽蓝,则大事可为。

第154章 独孤八郎

深夜,在柴绍的陪同下,伽蓝拜见了魏郡太守独孤震。

独孤震的资历太老了,他和先帝、高颎、杨素、苏威、裴世矩等人都是平辈,今上和唐国公李渊都是他的外甥,柴绍是他的外孙女婿。如此显赫的皇亲国戚,竟然屈就于地方太守一职,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就很复杂了,让人难以猜揣。

伽蓝在西北周旋于权贵上层,大人物见得多了,在独孤震面前表现得既从容又淡然,没有丝毫的诚惶诚恐之态,这给了独孤震很深刻的印象,感觉他与众不同,不但冷静、自信、坚毅,更如山一般的沉稳,而这份沉稳岳峙渊渟,蕴含着无穷力量,再加上这两年流传在禁中的有关西北狼和金狼头的传说,无形中又增加了许多神秘感,让人对他的实力充满了猜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畏惧和戒备。

独孤震须发灰白,平静的脸庞上自然流露出尊贵者的矜持,威严因为与生俱来的权势而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即便悠然而坐,扑面而至的重压也令人窒息。

伽蓝毕恭毕敬地见礼,说了几句华丽的赞美之辞,刚刚坐下,耳畔便传来独孤震和蔼可亲的声音,“你是哪家的孩子?”

伽蓝望了独孤震一眼,脸上掠过一丝黯然和茫然,片刻后,他想说话,但面对独孤震那双充满了睿智和沧桑的眼睛,感觉自己仿佛徜徉在金黄色的胡杨林里,留恋在三千年的岁月中,已然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短暂而年年轮回的写满了哀伤和泪水的记忆。

“你忘记了?不知道?还是从来就没人告诉你?”

伽蓝摇头,没有说话。他从独孤震的询问里已经知道了答案,只是他不想知道这个答案,他本能地拒绝了。

独孤震望着他,抚须沉吟,良久,叹了口气,“老郎们都很谨慎,太谨慎了,似乎没人在意你的生死,但你活下来,在西北那等蛮荒之地活下来了,你用累累功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你已经掌控了自己的未来,你正在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祖辈的荣耀。”独孤震再度叹息,“老郎们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不到最后一刻,谁能看到棋盘上的胜负?”

伽蓝神色沉郁,一言不发。

柴绍看看慷慨万分的独孤震,又关注地望着伽蓝,暗自揣测着老人家藏在这番话背后的故事。

堂上陷入长时间的静寂。

独孤震目光深邃,沉浸在遥远的记忆里,思绪随着徐徐夜风和摇曳的烛火忽尔迷离忽尔清晰,忽尔朦朦胧胧留下无限遐想。

“伽蓝,东征是否结束?”

独孤震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黑暗里传来,弥漫着苍凉的气息,冲击着伽蓝和柴绍的心灵,让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寒意。

独孤震询问的不是伽蓝的看法,而是裴世矩的谋划,他和所有人一样,都认为伽蓝是裴世矩的绝对心腹,是裴世矩派遣到河北来实施一系列谋划的关键人物,而种种迹象证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所以,伽蓝才一次次在河北局势的发展中掌控到主动。

伽蓝思考着,谋算着,良久,他说了一句实话,“或许,还有第三次东征。”

独孤震的表情瞬间凝固,瞳孔瞬间收缩,心神瞬间掀起惊天波澜。第三次东征?第三次东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第二次东征无功而返,意味着皇帝在平定叛乱之后,威信遭到重创,改革的进程遭到阻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迅速减弱,迫不得已之下,皇帝不得不进行第三次东征以重振威信,而伴随第三次东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导致的中土局势的急剧变化,将对整个帝国的发展越来越不利。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第三次东征?谁力主进行第三次东征?是皇帝和改革派大臣,还是朝堂上的保守势力?是继续改革的需要,还是阻碍改革的需要?

伽蓝的讯息肯定来源于裴世矩,而裴世矩的想法代表着帝国的整个改革派势力。由此不难推测到,二次东征和杨玄感的兵变都是第一次东征过程中朝堂上“激进”和“保守”两大势力的血腥斗争的延续,而斗争的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