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泱泱大唐 >

第83章

泱泱大唐-第83章

小说: 泱泱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我不怕任何危险!”苏燕摇着头,依然很坚决。

王易叹了口气,也很快做出了决定,将苏燕拥入怀里,还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小傻瓜,你不怕危险,我怕你有危险,万一你有个意外,我又无法保护你,不是让我后悔一辈子吗?待我去了长安,确认一切安全之后,再让留在杭州的这些手下,护送着你一道往长安,那不是更好?你一直住在这个府上就是了,到时我有消息传回来后,一定会让你随她们一道来的!你是我的女人,这辈子都是我的女人,我不会抛下你不管的!”

苏燕听了沉默不语,闭着眼睛思索着,在回味王易最后几句话后,眼中又有大颗的泪流了出来。

王易也没继续说,只是轻轻地抚着苏燕那一头散落的长发。

好一会苏燕才抬起头,看着王易的眼睛,“那你要答应我,一定要让你的手下带我去长安,如果你在长安有危险则一些回到杭州来?好不好?”

苏燕也做出决定,她相信王易所说的是真的,但如果王易只是在骗她,那她也已经为自己找好了归处。

“好!我答应你!”王易松了口气,终于将这美人儿说服了,看到苏燕那满脸的伤心落寂,还有未干的泪水,爱怜之心大起,不待苏燕再说什么,就深深地吻了下来。

苏燕在挣扎了几下后,也软了身子,伸手抱住王易,狂热地回应起来。

------------

上元节过后,天气还是很冷,春寒料峭中,杭州城北的运河码头,却是一片热闹。

李弘节一行率领一帮杭州及钱塘的官员,还有一些乡绅,为乘船北行的王易送行。

刚刚李弘节设宴为王易饯行,酒宴结束后,李弘节也率所有送行的人以码头边上。

“晨阳,此去长安数千里,一路保重!”李弘节执着王易的胳膊说道。

“多谢李刺史,多谢各位前辈来为在下送行!”王易对李弘节及崔知年、周端等人恭敬地行了礼。今日这般盛大的送行场面,他还是没有料到过。

“希望不久以后,能与晨阳在长安一道痛饮,把酒论诗!”李弘节哈哈笑着回礼。

王易心知肚明,但却没有挑明,而是依然保持恭敬的样子对李弘节说道:“他日在长安再遇李刺史,在下一定做东,请李刺史痛饮一番,不醉不休!”

“好了!时间不早了,早些踏上行程吧,一路珍重!”李弘节率诸人退后,再对王易拱手作礼。

“晨阳老弟,一路珍重!”站在李弘节身边的李道素上前对王易行了一个很恭敬的礼。

这位这段时间一直在调查王易真实身份的人,至今都没找到证据弄明白王易的最终底细,但他却能大概推测出王易的身份了,他相信,他们的推测基本不会有错的。

“各位请留步!”王易再次回礼,然后转身,拉着王昙,在王复、王听等人陪伴下,下到船上。

其他人都到舱里,王易站在船头,与送行的人告别。

在众人的挥手送别下,王易所乘的船慢慢驶离岸边,逐渐变成模糊。

但在李弘节等人意料之外的是,船在行了几里后,马上靠岸了。

离杭州城外数里外的另一处码头上,还有大群来为王易送行的人。

那是王作、王近率领属下主要的头人来为王易送行,一副后再相见不知何期,自是一番惜别。

王易在一番话别后,吩咐王作道:“作叔,我父亲的安葬之地,还需要多派人手寻找,希望能找到他的墓地,能去凭吊一番!”王易的父母亲死后葬于何处,王作等人并不知晓,王作也是一直派人寻找,但无果,王易希望王作能再派出人,一定要找到父母的安葬之地。

找不到他们的安葬之地,连祭奠的地方都没有,这是王易及属下各头人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二公子,您放心,老朽一定会再派更多的人,一定会找到大将军的安葬之地的!”

“到了长安后,我会让大哥奏禀皇帝,让官府出面,查找父亲安葬之地的!”王易也叹了口气,通过官方和民间的查找,应该能找到父亲所葬之地的。

“二公子,您就放心,这边一切事我们都会安排好的,您另外吩咐的大事,老朽一定派最得力的人手去办,不会让你失望的!有什么事马上会派人告知您的!”王作说的很有信心,王易临行前吩咐的这件关系到江淮军残部前途的大事,自然是要布置周密,完美完成的。

“那好,作叔、近叔,各位叔伯,我走了!”王易对王作、王近及几十名送行的人行了一礼。

“二公子一路顺风!”所有人都恭敬地回了礼。

“公子…你要珍重!”王易将行,站在人群中来送行的苏燕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

这些天苏燕整日跟在王易身边,有时候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以无言的注视代替将分别时候要说的千言万语。苏燕也偷偷地哭了几回,只不过在王易面前,却是强颜欢笑的样子,但今日终于要分别了,苏燕还是忍不住,当众哭出声来。

想在王易长安之行前成为他的女人,但这些天王易却没给她机会,让她的担忧有增无减,没有一点底。王易虽然答应会让手下护送她去长安,但谁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那么一天,这一去可能就是永别,她如何能不伤心。

看到苏燕痛哭的样子,王易也有点怅然,走到苏燕身边,温柔地看着梨花带雨的美人儿,轻声地安慰道:“燕儿,怎么哭了,不是说好不能哭的吗?”

站在王易身边的王昙也在抹眼睛,“燕儿姐,你不要哭,二哥很快就会派人来接你的!”

“公子,昙儿,燕儿希望能早日到长安和你们相聚!”苏燕忍住泪,强笑道。

“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的!”王易笑的也有点牵强,也没再说什么,伸出手,当着众人的面将苏燕搂在了怀里,好一会才将再次痛哭失声的苏燕放开。

王易这当众一抱,让苏燕的信心徒然增长了不少,有种喜极而泣的味道,因此忍不住放声大哭!

在苏燕的泪眼迷离中,在王作、王近等人的挥手相送下,王易上了船。

船老大撑起长篙,在岸上一点,这艘挺大的船慢慢地离开码头,往河道远处驶去。

王易站在船头,不断地挥着手,向送行的人告别。

“再见,杭州,再见,美丽的西湖,希望下次还能再回来!”看着岸上送行人的身影慢慢变得模糊,王易心内感叹道。

(第二卷完,敬请关注第三卷《长安风流》)

第三卷 长安风流  第一章 抵达洛阳

隋朝时候,运河就已经修到了杭州。从杭州出发到长安,从理论上来讲,可以乘船直达洛阳,抵达洛阳后,再以车马行完洛阳到长安段路,就可以抵达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了。

与车马行进相比,乘船出行要省力许多,人只要呆在船上就行,或坐或躺都可,闷了上岸溜溜,活动一下筋骨,是出行的首选,但如今的运河却并未全线贯通,有不少的地方淤积,还没疏浚,舟船无法通行,只能弃舟上岸,以车马行进一程,待到下一程可行舟的河段后,再乘船行进。

王易这番出行,王复作为保护王易安全的人,全程的安全护卫都由他负责,杂事也都是他去安排,为了安全,少一些事端,撑船的船工都是自己带的,都由护卫人员轮流担任。随行的人员中许多都是有经验的船工,在杭州时候就经常在钱塘江上驾船来往,在运河上行舟自不在话下。

他们所乘的船也不是雇的,杭州出发时候的船是自备的,上岸换船后,也是再出钱购买,依然是自己所带的人撑船,不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行踪。

所带的一百多名护卫不可能全部挤在一条船上,除前后两船作护卫外,岸上还有一部分人骑马行进,打探情况并做出其他安排。

水陆两相并进,一路行去,倒也没有遇上什么麻烦事。

过苏州时,王易在王作的陪伴下,到苏州近逛看了一番,在父亲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凭吊了一番。

王易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手下的人找到父母亲的墓地,能到父母亲的坟前吊唁一番,以尽儿子的孝义,也为手下这万余名将士带来的点心灵的慰藉。

王易进苏州城休整了两天,逛看了苏州的城市布局,唐初的苏州比杭州繁荣许多,但比王易所想象中差上很多,苏州城周郊有不少的田地抛荒,也有好长时间行进间见不到村子和人的情况出现,江淮之地还是如杭州一带一样,并没有真正繁荣起来,这些让王易很是感慨。

岁月的变迁,所有的景致都在变化,后世熟悉的杭州、苏州,如今并没有多少与后世时候相似的地方,甚至包括大唐的帝都长安也是如此。一个地方变化如此之大,人也是如此,多少历史的名人,同样被岁月抹上尘埃,或者湮灭在其中,不被后人所知,就如在任的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在这个时代来说都是风云人物,但研究历史的王易,后世时候却不知道他们的大名,即使记载颇全的那本《大唐刺史考》,记述也非常模糊,王易只希望,他这样一个异类的人,能在历史中写下浓重的一笔,不被岁月抹去痕迹,能被后人记着。

过苏州后,再至润州、扬州,在扬州休整两日,又出发,往楚州,将至楚州后,运河淤积,无法行舟了,只得换车马行进。

这次往长安,王易带了一辆经过改装的马车,在出发前给马车上装了减震的弹簧。

弹簧并不难制,在自家的打铁铺中吩咐工匠以精铁打制,绕在铁柱上,冷却后就成了有弹性的弹簧,指导几名手下装在车上,自然就成了大唐第一辆有减震器的马车,在行舟过程中因为运河淤积无法通行的路段,需要车马行进,王易和王昙自然就坐这辆自带的马车走了。

旅途艰苦,幸好王昙因练武身子有些强健,再加上沿途的饮食什么的王易都非常注意,小丫头除了染过一些感冒等小病外,没有其他什么大病生过,让王易原先的担心少了一些。

过了楚州,又继续乘舟行进,过泗州、宋州、汴州、郑州,中间也数次车马换乘,在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