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好,真的是喜出望外。
“所言不假?”李世民带点质疑的神色扫了一眼其他几名民部的官员。
“陛…不假,这稻种确实比一般水稻长势好上很多!”另外那几名民部官员异口同声地回道。
吴姓郎中一脸的兴奋,继续说道手依在下的估计,这此稻种亩产至少可以比一般稻子增产四成以上,若真的能在五十天左右收割,那南方一年至少可以种两熟,每亩田的产量会增加两倍以上!”
听了此话后,李世民手执一根稻子,看着稻浪滚滚,即将收割的稻田想了一会,对戴胄命令道手玄胤,你派几个人留守在这个庄内,看着庄上人收割稻子,并尽快统计出亩产情况,到时报知上来,我要在第一发现收成情况!”
“是,陛…是,在下明白!”戴胄作礼应命。
“妹夫,依某所想,除了解清楚此种稻种收成情况外,还需要了解一下这种稻适合在怎么地方种植,其生长规律如何,再者,此稻种并不是我大唐境内原本就有的作物,如果要大范围推广种植,还需要派人寻找这种稻种,毕竟杭州所种也才几十亩田…”一直没怎么出声的长孙无忌开口提醒。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辅机说的在理,晨阳,你说这稻种叫占城稻,是从交州一带买过来的?”
王易赶紧回应,“李叔,此稻种原产地是林邑国内的占城一带,不过据臣所知,此种稻子在林邑、真腊、天竺一带都有大量种植,交州一带也有小范围种植,但具体情况在下并不是很清楚!”
“林邑国都是占城,此稻种既然以占城命名,那自然应该是林邑境内种植最多,我会立即修书于林邑国王,命他们送足够数量的稻种过来,再令交州都督负责接收稻种之事无论如何,都必须获得足够数量的稻种,此稻种得取后,马上在杭州、婺州、越州等江南道治下的州府及岭南一带试种,我要看看,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南方,改种占城稻后,收成会如何!”李世民说着示意了个手势,“此事就交由你玄胤负责了!”
“是…在下领命!”戴胄恭敬地行了一礼,大声应命。
李世民这才回过头,看着王易,“晨阳,朕让人留在你们的庄中,查看水稻收割过程,统计亩产情况,你不会介意无无小说网不少字”
“李叔,这个…在下如何会介意,您如此重视民生,亲自过问作物种植情况,让在下等甚是感动!”王易恭敬地行了一礼,真心表示对这位皇帝的尊敬。李世民关心天下百姓疾苦,时常过问农耕之事,今日还特意下到田里,查看水稻产长情况,并当场决定大量引进占城稻种,这让王易的惊喜无以言表,他发现,他已经在改变历史了,而且是很大力度的改变,占城稻的引进,江南一带被朝廷早上很多年得到重视,以后这个社会如何发展,他无法想象了。
“好了,我们回吧!”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率先往回走,其他人员也快步跟上…
第三十五章 因为三人奏言之故
(第十更送上,感谢什么的书友的打赏,感谢zj2004747书友的月票!)
王易跟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回到了长安城内,但很意外的是,在刚刚进城,遇到几个来报事情的人后,原本要求王易跟着他回宫说事的李世民就让他先回府了,王易只得应命。
随后几天,王易都呆在府中,不敢出门,怕李世民突然派人来传,宣他进宫问事,找不到人,那就麻烦了。但一连数日,都没有等到宫中来人。
这几天,王昂也没到王易所住地方来过,据王复报告,王易的这位大哥这些天一直在宫中值守,根据这些消息,再加上对记载在史书上的历史的了解,王易判断,这些天朝中有重大的事发生了。
果不其然,在王易随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戴胄等人到种植占城稻的田间微服私访的十天后,朝廷下发了诏令,举大军讨伐犯我大唐边境的突厥人。
诏令中以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以代州都督张公谨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将兵十一万,分道出击突厥。
王易在听到此消息后,分外的震惊,因为这份出征诏命,与历史中记载的有很多不太一样了。据王易所发现的原来的历史,李世民在贞观三年秋下令讨伐突厥时,首先只是派出了以李靖、张公谨所领的定襄道行军部两三万人马,直到十一月左右,因为战事情况的变化,及突厥人寇河西,李世民才下令另外组建了几道行军部,令李世勣、柴绍、李道宗、薛万彻、卫孝杰等将领率军对突厥人展开全面的攻击,并受只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的李靖节度。
无论哪本史书上记载,在这次反击突厥的战争中,李靖都只是行军总管,而不是行军大总管,行军总管与行军大总管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地位却是相差很多。一个只是一方面军的司令,但大总管却是总管各路大军的统帅。从这份与历史记载不太一样的出征诏命中,王易就洞察到这场战争必定与历史上的大不一样。
曾经有一些历史学家分析,原本在贞观三年时候,李世民还是没拿定主意对突厥人全面开战,主要原因还是大唐国力还未完全恢复,连续几年遭灾下来国库并不殷实无力对突厥人发动全面的、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贞观三年九月时候,只派出了以李靖为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的定襄道行军部的大军反击突厥人的入侵,其他各行军部并未组建。但因为战局的变化,李靖、张公谨等人取得的战绩不俗,再加上突厥人又从河西一侧犯我大唐边境,李世民审时度势,最终改变计划,发动对突厥人的全面攻击。
但如今,一切却改变了,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六路大军十余万人全面开拔,从数个方向对突厥人展开全面的攻击,王易想着,不成是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抖动了几下纤薄的翅膀,将一切都改变了吗?前些日子和李世民所说关于战争的论述,及前几天带李世民看了占城稻生长的情况,让李世民豪气顿生,有底气对突厥人发动全面的攻击了?
虽然有这样的猜度,但王易却不敢确认。
毕竟他觉得现在他还位卑言轻,在重大的朝事上,不足以改变李世民的决定。
不过朝廷下达了出征突厥的诏令,王易却是松了口气,这场载入史册,并进一步造就了李靖这位大唐军神威名的战役,终于还是在贞观三年打响了,他可以确信,战争的结果一定会如原来历史中所记载的那样辉煌的,甚至战果的辉煌程度更巨。
王易也不再等候李世民的召见,他发现出征的诏令下达后,李世民这位打了半辈子战的皇帝一定非常关心战事的进展情况,再加上战争开始后诸事繁杂,李世民应该不大会来传召他了,他也趁着天气好,时常带王昙到外面去逛逛,玩玩!——
过了两日,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吃过午饭后,闲着无事的王易正打算带王昙和苏燕出门游玩,但就在他们整装准备出发的时候,府上却来了一个宫内使者,说是皇帝有请!
又遇上如上次一样的情景,在他们将出门的时候遇到宫内的使者,王易在感慨奇巧的同时,也不敢耽搁,在两女失望的嗔怪中,立即跟着来人往太极宫方向时间。
王易被带到了两仪殿,诺大的殿内只有李世民一人站在殿上看着一张很大的地图,边上连个宫女太监怎么也没有。
“晨阳,来,到朕身边来!”李世民对向他施礼的王易示意了个手势。
“是,陛下!”王易应声走到殿上,他这才看清,这是一张我几路大军的行进路线。
“晨阳,想必你也发现我几路大军出征突厥的消息了无无小说网不少字”李世民示意王易站到地图前来。
“陛下,臣听说了!”
李世民眼睛离开了地图,看了两眼王易,手也背了起来,在殿上踱了两步,似随口说道一般说道手此次出征突厥,朝中反对的人颇多,但朕听了三个人的奏言,终下决心对突厥展开全面的攻击!”李世民说着,还伸出了三个指头比划了一下。
王易没问话,等待李世民的继续讲述。
“第一个,是代州都督张公谨。”李世民原本伸出的三个手指变成了一个,“弘慎于数月前向朕上表,力陈此时可伐突厥的理由,其在奏表中说了六条理由:其一,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亲奸佞,;其二,薛延陀等诸部皆叛;其三,突利、拓设、欲谷设皆得罪无所自容;其四,塞北霜旱,糇粮乏绝;其五,颉利疏其族类,亲委诸胡,我大军一临,必生内变;其六,华人入北,其众甚多,我大军出塞,自然响应。然朕却没想到,尔当日与朕所说之理由,竟然如弘慎如出一辙,且说的更加详细,让朕甚是惊异,这第二个让朕心动的奏言之人,就是你王晨阳!”
“陛下,小民当日只是胡言乱语,想到怎么就说怎么,东西都没想到,竟然会与张都督之言相似。”王易有点汗颜,他所说的原本就是盗取后世所记的张公谨之奏,再加上打的一些见解,说给李世民听的,应该比张公谨所说的更有说服力。
“朕自是发现你不可能见到弘慎之奏折,但能说出与弘慎相似的观点,而且比他所提的还要全面,朕当然感到惊异!”李世民脸上有一点赞赏的笑容露出来,口气轻松地说道手而且你还说了其他一些必须用兵的理由,让朕听了很是动容,让朕有了发兵讨伐突厥的决心!”
“然最终让朕下定决心派兵出征的还是第三个人所言,那就是兵部尚书李靖!”李世民说话间伸出的指头又从两个变成了三,“药师在朝议是否出兵的时候一再痛陈此时讨论突厥的必要性,并一力请求领兵出征突厥,药师愿节度诸军讨伐突厥,朕自然没有任何的犹豫了!”
正是李靖在朝堂上以一番慷慨激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