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嫌妻当家 >

第230章

嫌妻当家-第230章

小说: 嫌妻当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方氏刘氏虽说叫什么如夫人右夫人,也不过是外人听着好听罢了。族谱上也不过是记的姨娘。”

顿了顿又说道:“她二人是真病也好,不愿来向我磕头也罢,我都不在意。是什么便是什么,也不能白的说成黑的,也不是凭你们说一两句话就能改变得了的。乔家在益州百年不倒,自也有它的一番规矩。若你们守规矩,自然大家相安无事,如若不然。就按你们父亲临终分家所说,过几日你们就搬出去吧,眼不见为净。想必你们父亲也分了你们宅子的。”

蓝氏说完这一番话,便又端起了茶,再不看他们一眼。

乔景仓等人听完面面相觑。

这蓝氏可不是他们打探的那样。在庄户人家里过活的老太婆一个。这哪里是乡下婆子的模样?

她们的娘还想拿捏乔景昆一家呢,这,这还如何拿捏?

族长和几个族老听了蓝氏的话倒是欣慰至极。果然是大妇风范,就该如此这般镇场。

看来祖宅也闹不了多久了,他们这些老的耳根能清静了。

这隔三差五就要被请来祖宅一次,虽然燕窝人参养着,但这老胳膊老腿的,可也经不起几次折腾。

遂族长和几个族老都不说话了,很有默契地齐齐端了茶来喝。

这哪里还需要他们镇场子?蓝氏和景昆完全能镇得住嘛。

大厅正中站了十来个人,俱都不说话。只站在最后面的一对夫妇,齐齐对视了一眼,便走上前来,扑通跪在蓝氏和乔父面前:“给母亲请安,给大哥请安。”

蓝氏看了他们二人一眼,问道:“你是?”

那男子便说道:“回母亲,我是景岸。生母是夏姨娘。”

蓝氏听了忙叫乔父把他二人搀了起来。

这才仔细去看他。

这乔景岸在儿子中排行第三,上头是乔景昆和乔景仓。他生母夏氏原是蓝氏身边的大丫鬟。在乔兴存临去京都任职前,蓝氏给夏氏开了脸,随着乔兴存去京中服侍。

夏氏后来在京中生了庶长女乔兰芬,并庶次子乔景岸。

蓝氏瞧着这乔景岸长得还挺有几分像夏姨娘的。

便问道:“你姨娘呢?”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无妨

乔景岸听蓝氏询问,脸上一暗,回道:“姨娘十多年前便没了。”

要不是姨娘没了,他和姐姐也不会过得那么艰难。

又往蓝氏和乔景昆那边看了一眼,也不知这个母亲和大哥禀性如何?如今他们一家也只能依附嫡母和大哥这边了。

刘氏和方氏那边是指望不上的。

夫妻俩悄悄对视了一眼,均能看到对方脸上的凝重。

蓝氏听说夏姨娘没了,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姨娘是个好人,当初随着我从蓝家出来,服侍得尽心尽责。若不是当初你们祖母以族里的规矩为由让我留在益州,我也不会给你姨娘开了脸让她随你父进京。若把她嫁个管事或是外头的掌柜,没准她还能多活几年,含饴弄孙。”

乔景岸听蓝氏说完,心头微动。

如今父亲也没了,刘氏和方氏只顾着夺权,哪有人管他这一房?他读书又不成,手里也没有庶务可管,父亲去后那两房分给他的东西只怕都凑不够女儿的嫁妆。

乔景岸想到此,脸色灰暗。

他撇下那两房而去依附不知底细的嫡母长兄,也不是不冒风险的。也许将来会好,也许比依附那两房更差。

如今听蓝氏这话,似乎这个嫡母还念着他生母服侍过她的情意。心头不由安定了几分。

便说道:“母亲快别这么说,姨娘当初去的时候,曾叮嘱过我,说若是以后有能力一定要寻回母亲和大哥,让我好好替她伺奉母亲。如今母亲和大哥回家来了,我这心里不知有多高兴。”

乔景岸这会心里多少有些安定下来了。瞧嫡母和大哥这般模样,想必不会不管他们一家。

父亲分了大半的家财给长兄这边,剩下不到一半早被方氏和刘氏两房人分了个干净。

分到他手里,哪还有什么好东西?

这些年他还看不透吗?

父亲在的时候,方氏刘氏倒是还会做做表面功夫,如今父亲不在了。他们巴不得早早把他一家赶出家门。

如今他们房里要领钱粮,那两房一个推一个。如今他们房里连月钱都领不齐了。

乔景岸的妻子黄氏,见嫡母和长兄还记着她们姨娘,和丈夫一样,都心头大定。想必跟着嫡母和长兄总比跟那两房人要好过多了。

夫妻俩便转身去拉自己的三个子女:“都来见过你们祖母和大伯大伯母。”

夫妻二人生了两子一女,长子已是十六岁,长女十四岁,次子十一岁,跟明珩一样的年纪。长子、长女如今都还没说亲。如今夫妻俩正为长子长女的聘金和嫁妆犯愁。

三个孩子听到父母叫唤,忙挤上前来。三人早就在偷偷打量蓝氏、乔父一行人了。这会便乖顺地跪下给蓝氏、乔父、乔母三人磕头。

乔母是个心善的。见不得人这么跪来跪去的。她也没这个习惯。

早早就把三个孩子搀了起来。而蓝氏和乔父待他们三人起身后,便对丁二示意了一眼。

丁二接到蓝氏的眼神,忙上前给三个孩子一人递了一个荷包。

这些荷包都是蓝氏在路上备的,准备打赏小辈用的。准备得很足。只是没想到今天才送出三个。

乔明瑾也带着明珏、明瑜几个与乔景岸一家相互见过。

黄氏拉着乔明瑾姐妹几个的手说了好些亲热的话。她并不像乔景仓他们认为的这是一群乡下来的,她认为乔景昆一家人很是容易接近,也很愿意与这一家人交好。

乔景岸夫妻如此这般表现,无疑是认下了嫡母长兄。这对于乔景仓、乔景崖、乔景山等人来说,无疑是打破了他们的计划。

让他们暗自恼恨不已。

要是他们拧成一团抵死不认,再在族里闹一闹,那分给长房的家财最后还不是又落到他们几房人手里?

故乔景仓等人看向乔景岸夫妻俩的眼神,无不带着刀。

乔景岸夫妻俩只做不见。他们如何不知这一些人的打算?

就算把长兄这一房分的财物都从族里要回来,可是跟他们这一房又有什么关系?能分他们一份?

故只拉着蓝氏一行人叙话。

而族长和几个族老见乔景岸这么上路子。很是高兴。对着乔景仓和乔景崖等人说道:“你们还不过去见过你们母亲和长兄?”

那两房人哪里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也只不过是扫了蓝氏等人一眼,便站在厅中不动弹。

蓝氏见状便说道:“不愿意我不勉强。景山、景崖是在京里生的,我也没见过几回。现在就是站在我面前,我也不一定认得出你们。至于景仓,虽是在益州生的。可是你还小的时候就跟着你父进京去了,后来我也没见过几回,就是从京里回来,你姨娘也把你护得严实,等闲不来向我请安。我年纪大了,这眼神也不好。”

乔明瑾在后排听了,心里暗笑。

三个庶叔不认她祖母,她祖母这更好,直接就说认不出他们三个。

这庶子不认嫡母也不过是被人说几句不知礼罢了。但嫡母不认庶子,这问题就大了。

没准都能说你不是乔家人。不说要立马分出去,将来没准还不能在益州生活了,而且以后也不能以乔家人自称了。

乔景仓、景崖、景山三人自然也听出了蓝氏话中的意思。

没想到这蓝氏竟是个不吃亏的,还这么棘手。他们不想认乔景昆一家,没想到蓝氏便说不想认他们。这嫡母不认他们,他们还能有什么理由占着祖宅?

几人齐齐往族长和几个族老那边看了一眼,正好那几个人也正瞧他们,正等着他们服软呢。

这几人对视了一眼,暂时无计可施,也不打招呼,便又携妻带子的转身出去了。

这事还得向他们各自的母亲讨个主意。

蓝氏见他们转身出去,也没说什么。

只是拉着黄氏,叙起家常来。

“柳姨娘和陈姨娘呢?“

黄氏便回道:“柳姨娘前几年就没了。陈姨娘自父亲去后,便去了城外的安平观给父亲念经去了。”

黄氏说完心里暗自叹息。

他公爹共有一妻五妾。

刘氏和方氏就不用说了。刘氏在前夫家没生过一子半女,嫁给她公爹倒是央了刘妃找了几个善妇科的御医很是整养了几年。倒让他生了乔景山这个幼子。

公爹对这个幼子也是很偏疼的。有公爹和宫中关照,如今也做到了六品的知州。

而方氏则生了两子一女。

有太婆婆在,方氏所出的二姑奶奶倒是几个姑奶奶中嫁得最好的。如今在京中,也是三品大员家的次媳了,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倒是在夫家站得稳稳的。

而方氏生的两个儿子,景仓、景崖,也因公爹的缘故,谋了不大不小的官职,又各娶了几房妻妾。嫡子女、庶子女也生了好些个。

方氏这一房如今人丁兴旺。

而她公爹在京里娶的两房姨娘,却只各生了一个女儿。三姑奶奶、四姑奶奶虽说也嫁在京中,但比二姑奶奶差远了。

嫁的也不过是庶子罢了。过得也只是一般般。而柳姨娘去后,三姑奶奶跟他们家已联系得少了。只怕在婆家有了委屈,也没人替她出头的。

而她男人的姨娘夏氏,因服侍过主母,公爹倒还给几分面子。姨娘则生了大姑奶奶和她的男人。

大姑奶奶没有嫁在京里,却是嫁在益州的。

当年姨娘也是想着益州有本家在,万一哪天她不在了,大姑奶奶在婆家受了什么委屈,也有本家可以求援,可是……

没娘的孩子哪里是那么好过的?

不说大姑姐,就是她们这房,也是被刘氏和方氏两房人压着,出不了头。分给他们庶房的家财,如今还分不匀。说是要守孝,还吃住在一起,只是月钱却领不到了。

他们乔家哪里缺钱了?

只不过是两房人争着中馈,你推给我,我推给你罢了。再说公爹把大半家财分给长房,就跟剜了他们的肉一样。哪里还舍得出银子?

黄氏想到这里,又往蓝氏那边看了一眼,也许正经婆婆回来了,乔家的局面会有些改变吧。

总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一行人坐着叙完话,族长和几个族老见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