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434章

唯一战胜国-第434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形成了完善的加盟核心竞争力之后,再通过全世界的华人网络向世界进行推广。

这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华夏会的主流商人通过扶持这些小商人,使华人资本持续不断的在世界赚取利润,这些赚到的钱,有很大一部分将流回国内。

同时这些小商人当中也会涌现出一批具有商业经营才华的群体,这些人也是华夏会的潜在会员。

华夏会的兴旺,就是中国资本的兴旺。

大商人通过扶持小商人,不仅使小商人能够更好的发家,同时也扩大了内部和外部的市场,对这些大商人来说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同时这也是一个对民族利好的政策。

中华帝国政府向海外推广的两个主要行业,一个就是农业,一个是医疗业,这两个行业是稳赚不亏的。

因为西医的医生比较好培养,而且容易批量培养,加上中国有最先进的西医技术,因此在世界各国开设医院,在落后国家开设诊所、卫生站都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

这能给华人在世界上扩展就业岗位,对于一个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而且是一个拥有先进生产力的国家,其就业压力是很大的。

例如一个传统的南方农民,可能拼命的干,最多只能管理三十亩土地,而北方因为农作物不能像南方那样多季种植,一个劳动力可以管理的土地会更多一些。

但现在的中国,一个农民甚至可以管理上千亩的土地,生产力提高十倍以上。

那么一个农民承担了农业生产,也就有最少九个农民需要离开土地,转而从事其他行业。

在轻工业方面,中国的轻工业生产力也是世界各国当中最高的,相比其他国家的工人,中国的一个工人所生产出的同等商品要高出一些。

重工业方面同样也差不多,建筑业更是如此,工矿业同样有先进的机械设备。

通过机械,一个工人一天就可以完成以往农业社会一百个人一天都干不完的事。

生产力骤然拉得这么高,就业问题和突出。

帝国此时主要靠修建各种工程来带动就业,对于一个刚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来说,要建设的工程有很多。

因此此时帝国的就业率还算比较过得去,但这样的情况也不可能一直维持成目前这样。

虽然工程可能永远都建不完,但国家不一定有钱去建。

要想使国家有钱,第一个就是保障就业率,第二个就是不断开源。

因此让华人到海外去从业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而且可以为中国国民提供更多的就业率,赚取更多的钱回国。

同时这些华人的消费,则是尽可能的在华人商店中消费,最大程度上避免资本外流。

中国此时是一个走上精细化管理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得上中国这样精细化的对各个领域进行管理。

总的来说,中华帝国政府就是在不断的开源,不过在节流上则力度没那么大,能省的地方自然是能省则省,但很多地方是不能省的。

例如工程建设和教育经费,工程建设是为了带动就业,因此基本上不省钱,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也不省这笔钱。

对于官员的福利方面,帝国政府也比较重视,走的是高薪养廉的政策,官员的福利是比较好的,这方面也不能省。官员要想享受这样的福利,得能做事,做不了事就滚蛋。

帝国政府从越南把法国殖民政府赶走,实际上是在为中国资本扩大市场,让中国资本能够进入越南,也属于一种开源。

大资本家们强大了,国家也就有税收。

同时在越南,由于是帝国政府说得算了,大量的小商人涌入越南,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经营。

不管是大商人还是小商人,都有肉吃。

而华东集团吃的是大头,接下来就是中盛集团和华盛集团两大民族资本,而其他民族资本则排在其后。

这些小商人通过在海外的经营,未来极为容易成长为中产阶级,成为国家的主要支柱。

让更多的国民成为中产阶级,这可以让国家的内需更为强大。

……

在俄国,中俄联军推进到伏尔加河一线,以及伏尔加河下游的高加索地区就不再向前推进,而苏维埃红军的战斗力不强,又不敢在这种中俄联军不深入腹地的情况下作战,因此伏尔加河一线的战线很稳。

中俄联军即不向前推进,苏维埃红军也不敢贸然反攻。

双方重新进行了军事对峙,而新俄国在后面的人民工作做得还算不错,在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下,初步挽回了伏尔加河以东的俄国人民的民心。

尼古拉二世的转变,让俄国人民回心转意,而那些顽固的无产**份子则被尼古拉二世发动的白色恐怖给清洗掉了,从肉体上将这些份子抹除。

民心的转变,使得中俄联军的后方转向稳定。

在稳定民心的同时,俄国大力修建铁路、公路,以改善交通环境,加强薄弱的补给线。

中俄联军正在积蓄力量,以准备下一次的对欧洲的反攻。

反游击战训练成为了中俄联军的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特别是对于俄军以及俄国民众来说,都必须参与到反游击战当中。

没有了人民的支持,游击战就好像是沙漠中的鱼。游击战实际上就是一种把人民当成挡箭牌的战术。

同时中俄联军成立了专门的巷战部队,以应对未来有可能要发动的巷战。

可以说中国军队提出的针对性作战训练,是极有远见的。游击战和巷战才是未来对苏维埃作战的两个头疼的问题。

俄国苏维埃红军也在积极的积蓄力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重工业,此时英美等发达国家对于俄国苏维埃进行了诸多的援助,他们想买什么重工业就给什么重工业,买不起还有贷款。

双方的力量积蓄,将在下一次的大战中爆发出来,而战争也将越来越残酷。

……

1919年,中国海军的军舰制造也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3月盘古号下水,这是世界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空母舰。

盘古号排水量达到四万吨,可以乘载一百二十架海鸥型轰炸机。

不过旧式的舰载轰炸机性能虽然不错,但海军却想要更好的,对于海军的需求,华东飞机制造公司经过研究,推算出了在航空母舰上轰炸机,以当前的发动机技术,最多只能装载950公斤的炸弹。

再多的话,就飞不起来了,因为甲板就那么长,虽然已经加长了,但这个年代的飞机起飞距离可不短。

要想装载更多的炸弹,必须有一种弹射技术。

这种弹射技术在后世是被美国所垄断的,其他国家都造不出来,英法等国家的航母的弹射技术都是美国提供的。

在兑换平台上,弹射起飞技术由于太超前了,需要80亿积分才能换到。

此时夏钧手上已经有200亿点积分了,花出去80亿显然不划算,毕竟暂时没这个需要,不过夏钧又感觉积分多得蛋疼。

而且在航空母舰上,中国已经有技术优势了,暂时不需要搞弹射技术。

夏钧在海军方面,主要是想挑起各国的海军竞赛,特别是美日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中日海军竞赛已经开始,日本为和抗衡中国的新型战列舰,也正在制造他们的新型战列舰。

日本造出的新型战列舰命名为‘长门级’战列舰,根据情报,日本长门级战列舰的航速达到24节,虽然航速上依旧没有中国新造的战列舰快,但主炮口径达到了400mm,排水量达到三万六千吨。

而中国的舆论则大肆宣扬战列舰无敌论,对于航母这种武器,中国海军自曝了许多不足,并认为,航母只是一种辅助舰种,战列舰才是海军硬实力的表现。

这种舆论迎合了英国人的心理,英国人从飞机被用于海军起就处于恐惧之中,因此英国人也大肆宣扬战列舰无敌论。

但有个新的问题就是。

中国海军的崛起,他们需要用多少的力量去围堵中国海军?

英国作为海军最强的国家,此时却因为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没有钱再搞这种军备竞赛了。

而此时世界上还没有多少航空母舰投入战斗的海战案例,唯一的一次就是中国海军利用航空母舰袭击巴达维亚港的荷兰殖民海军,从效果上看是不错的。

这也意味着航母在未来的海军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这种地位目前还不明显,当中国都开始鼓吹战列舰无敌论之后,果然成功的把各国的目光都转移到了战列舰上。

各国的航母技术还很稚嫩,相比中国的航空母舰的舰载飞机可以装载700公斤的炸弹,其他国家能造出的多是只能装载350公斤的舰载飞机。

一个是舰载飞机的发展技术不成熟,二是航母的发展技术也不成熟。

因此各国的主要方向还是发展战列舰。

而随着中国的战列舰不断造出新的出来,英国感觉到了严重的威胁,日本更是感觉到了严重的问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和日本都要求能够在海军吨位上超越中国,最好是能够像对付德国一样,中国造一艘军舰,他们就造两艘同等级的军舰。

英国现在穷了,不过也不是永远穷,大英帝国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家底还是很丰厚的。

日本现在也很穷,因此两个国家暂时都拿不出太多钱出来。

唯一的就是美国能够拿出钱,而且是大把的钱出来。

美国此时已经意识到了严重的危机,因为中国一旦统一世界岛,将对美洲西半球形成包围势态。

因此遏制中国的发展成为美国当前最重要的外交目标,陆上主要依靠苏维埃,而海上,则需要依靠日本及英国。

因此在发展海军方面,美国还是愿意拿出钱来给日本及英国的。

就制造两倍于中国的战列舰的计划,美国算了一下,以之前建造的战列舰来说,相比中国的战列舰都有点过时了。

因此必须新造。

中国此时新造了六艘省级战列舰,加上改装了日本扶桑号,形成了七艘比较先进的战列舰。

那也就是说,英美日必须制造最少十二艘同等级的战列舰。

这得好多钱啊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