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384章

唯一战胜国-第384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把这方面的通膨点划掉,那么真正的通膨正好是3左右,这和帝国去年收取的铸币税额度差不多。

……

下午的农业报告会上,农业部部长杨明柳就1917年全年的农改进行了重点汇报。

“帝国今年新开耕地两千万亩,退耕八千万亩,耕地总面积下降至十三亿亩,其中有五亿亩已经完成了农改,还有八亿亩正在进行农改……”

杨明柳的报告中,耕地面积又有所减少了。

实际上帝国用不了那么多的耕地,由于当前中国统一,耕地面积一度暴增很多,不过很多耕地的生产力并未得到提高。

因此耕地减少,并不会导致农产品减产,反而因为更多的土地上使用了先进农业生产力,使得农产品产量增加。

在山区里的耕地首先被退耕了,山区的居民都转移到了山外。其次是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薄弱地区,也被禁止开垦了。

因此耕地下降到了十三亿亩,帝国只有四亿五千万人口,那么多的耕地根本用不了,就算是帝国当前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以及养殖业,同样用不了那么多的土地。

在农业出口方面也不会因为耕地减少而受影响,因为南洋共和国的耕地加上缅甸果敢王国的耕地,耕地还是大量增加了。

而且对外出口会受外部经济影响,盲目的扩大生产也不是明智的选择。

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针对中国的农产品设立高额关税了,试图保护他们本国的农业,因此中国农产品仅能对那些传统的农业出口国进行冲击。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霸主地位不容置疑,但要彻底击垮其他国家的农业那是完全没有可能。

在大体上取得了优势之后,此时的中国农业已经已经在国际市场上进入了收尾阶段,对各国的出口农产品进行针对性的竞争。

例如美国还能出口某样农产品,那么明年中国再加大这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或者夏钧直接弄出什么产量更高的高产品种。

中国的农业未来必然受经济大萧条影响,因此夏钧也让中国农业开始向内部经济方向倾斜,同时抓住国际市场。

现在调整还太早,不过耕地却是不能开太多,太多的耕地对于生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且现在加上南洋共和国及缅甸果敢王国的耕地太够用了,因此国内的耕地面积再度缩水。

中国农业在战后繁荣的十年中会逐步调整,夏钧也不确定国际资本是否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改变主意,不过只要盯着各国股市就很能弄清楚。

但欧美国家的民众都开始大量倒腾股票投机的时候,就是国际资本要动手的时候了,当股票价格涨到一种离谱的程度,就意味着国际资本要抽逃了。

国际资本要抽逃,意味着各国人民的钱被套进去了,钱被套进去之后一夜变成穷光蛋,市场消费马上受到影响,因为炒股的人太多,砸进去的钱也太多了,市场消费一下降,一些工厂就倒闭了,工厂倒闭了工人失去了生计,又使消费能力再次下降,接着又有工厂倒闭,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恶性循环到一定程度,中国的农业出口也就要受影响了,不仅是农业产品,几乎大部分出口产品都要受影响。

但世界股市涨到离谱的地步时,中国工农业就要开始减少出口商品的生产数量了,等到世界经济危机一爆发,就要迅速将受冲击的产业工人进行转型,让他们去建设基础设施之类的,总之就是不能让社会上出现大规模的失业群体。

帝国的农业到是要逐年递减出口农产品种植面积,否则会出现重大损失。

帝国当前的农改进展速度是很快的,相比以前的农改,近两年又有灌溉农改,经过两年的农改,已经有五亿亩耕地完成了灌溉改造,多是使用喷灌方式。

各农垦公司基本上把几年来的收益全投了进去进行农改,回报率显然是不错的,按照原来的历史,战后会繁荣十年。

这十年也是一个经济十分活跃的时期,十年时间收回农改成本是非常充足的,而且还会产生不错的盈利。

……

1917很快就走完了最后一天,俄国内战十一月爆发,十二月时,俄国临时政府已经垮台了。

不过很快出现了新的临时政府,新的临时政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伏尔加河下游高加索地区,是由邓尼金所率领的白卫军。一部分则是在乌拉尔地区,由高尔察克率领。

名义上为高尔察克为最高领袖,邓尼金亦承认了高尔察克的最高领袖地位。两支白俄势力中间就是苏俄红军,双方正在努力打通战线,使双方相连。

俄国内战震惊了世界,特别是俄国共产主义**,把美国的国际资本吓得连日召开会议,国际资本家们收买的议员们纷纷要求美国尽快干预俄国**,而且最好是武装干预。

届时中国正在进行1918年的财政预算,1917年帝国财政收入为123亿,相比去年还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高。

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军火方面的利润变小了,因此税收才出现下降,不过因为内部经济发展,使得税收增加了许多。

尽管税收有所下降,但在财政预算方面,还是非常宽裕的。

如今中华帝国的财政情况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之中最好的,中华帝国依旧将上一年的钱放在下一年来用,财政赤字等于负数。

也就是说,帝国一旦遭遇紧急状况,可以在一次预算中砸出两年的税收。

财政好到这种程度,好处是有好处,但不好的地方也有,那就是钱在银行里躺了一年,不能做到最大化发展。

但最少在目前来说,这样做是有好处的,因为如今中国的发展已经严重受到人才因素的制约。

钱砸得再多下去,被制约住了也没多大效果,还不如放在银行里吃上一年利息,留着明年再用。

等中国的发展不再受人才的制约了,那么帝国政府就可以加大财政预算,把明年的钱就直接放在明年用。

现在的这种财政使用方式也有是有一定好处的,那就是经费到账速度快,只要确定了一个项目,经费到账决不会有拖延的现象。

陆海空三军今年的军费都有所下降,特别是陆军方面,陆军在1917年已经将兵力扩充到了200万人,装备制造费用也已经支付出去了,在装备上的花费小了很多。

海军的经费下降是因为很多军舰已经开始造了,经费也都到账大部分了。

陆海空三军还有一大笔研究经费没用掉,正愁不知道用在哪呢现在实在是没那么多的研究人员,军事科技研究力量还不充足,有钱都没地方花。

三军总军费在1918年的预算是15亿元,大概也就是财政收入的九分之一左右,所占比例除了比和平时期的美国高一点点之外,比英法德俄这欧洲三大列强的都要低。

——————

第一更到

第两百八十九章:来自中国的警告

第两百八十九章:来自中国的警告

陆军在1918年的扩军速度也放缓了,打算在再扩招30万兵力,使陆军总兵力达到230万,1919年再扩招30万,使总兵力达到260万,以这样的速度逐渐递增到300万兵力,并将陆军总兵力稳定在300万左右。

一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爆发全面战争,因此为此300万的陆军兵力主要是为了储备预备役兵员。

预备役兵员入伍两年即退伍,同时还有入伍五年退伍的级别,但那是针对优秀士兵,陆军会发给三年的军饷,退伍后有工作分配,也可以自己找工作。

空军在各地的战略机场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主要的花费基本上都完成了,对于飞机的更新换代也不用这么着急。

各国空军都比不上中国,中国何必急着去装备新飞机。

不过在研究上却时刻也不拉下,空军已经开始研究突破音速飞行速度的课题了,就等发动机技术提升之后开始研制新型军用飞机。

新型飞机研究出来之后并不代表着要装备,可以先储备起来,等战场上需要了再大规模制造。

否则不停的换飞机,帝国可没那么多钱。

至于说,换了新飞机把旧飞机卖给其他国家,不也一样不亏本。

那就大错特错的,目前中国的空军的军用飞机属于世界先进等级,其他国家对中国军用飞机的技术还没摸透,若是把这些飞机卖给其他国家,旧飞机的技术也就会被其他国家窃取了,从而追赶上来,那么装备的新飞机也同样也没有领先太多。实际上目前装备的军用飞机并未过时,就算是手上有二十一世纪的军用飞机技术也一样。

海军的军舰建造经费大部分都已经到位了,因此今年也不需要太多经费,主要就是一部分军舰制造经费,这是收尾阶段了。再则就是训练及军舰维护费用,不过海军确实是个吞金兽,光是训练与维护上的军费就不小。

训练量大,船只损耗就大,而且炮弹打得多,都得花钱。

如果训练小,那么军费支出那会小很多,但打造一支海军不如陆军容易,因此需要让海军时刻都保持良好的战斗力,这就需要不断的训练。

德国海军通过不断的训练,以及指挥官的大力培养,在海战中能以劣势力量在战术上战胜英国海军,足以证明训练是多么重要了,就算是英国人是世界海军霸主,但在训练有素的德国海军面前同样吃了亏。

中国海军如今正处于疯狂训练之中,军官和士兵都很自觉。

他们有理想,那就是成为世界最强海军。

当有了共同的理想之后,就会变得很团结。

这个理想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接受,是因为海军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硬件装备,缺的只是软件。

如果说海军的军舰很烂,那么没有谁会真正去认同这个想法,那么烂的军舰怎么成为世界最强海军呢?不认同这个理想的结果就是不团结,而且训练不积极。到时候一开打,硬件上感觉低人一等,训练上又挫了,自然没有战胜对手的信心。

信心是靠训练来获得的,也是需要一些硬件基础的。

就如同一支原始时代的部队,不论他们如何训练,都不过现代热兵器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