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华东自治政府在经济作物上的种植面积大大超出了去年,就大豆种植面积便达到了三千万亩。甘蔗种植面积达到三千万亩。棉花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四千万亩。
棉花和甘蔗的种植面积暴涨,自然离不开银行的资金支持,去年一整年银行的资金被农垦公司吸收了进三分之一。
不过秋收一到,也就意味着胜利的到来。
四千万亩棉花分布在各省,其中河南、山东、江苏三省最多,江西境内也有一些,不过江西的棉花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因为江西不太适合大片种植棉花。
蔗糖产量预计可以达到4500万吨,糖价因此大跌,一路下跌到了每吨二十五元,然而就是这样的价格对糖厂来说依旧存在暴利,产值可以达到11亿元。
棉花方面更不得了了,4000万亩绵地收获了1800万吨棉花,棉花价格同样跌了下来,从每吨150元下跌到了每吨100元,产值达到18亿元。
180亿斤棉花,这是什么样的概念?
中国此时是四亿三千万人,人均可以分到41斤棉花,也就是20公斤。棉花并不只是做衣服,棉被、枕头、窗帘什么的也是要棉花的,穿衣服自然不可能穿20公斤棉花。
人均棉花消费量20公斤在后世来说,也差不多。
不过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均棉花需求量远远没有那么高,此时中国的人均棉花需求量大概在4公斤左右,而原华东自治三省的棉花需求量最高,人均达到7公斤。
后世的中国也没有这么多的棉花产出,因为后世中国人口很多,所以很多土地都得留着种植粮食。
而这个年代仅四亿多了,中国并无土地压力,所以很多能种粮食的都被农业部拿去种棉花了。
加上有高产棉,今年的棉花产量才暴增。
今年棉花的暴增,意味着中国的纺织业将彻底崛起,这个棉花产量已经彻底超出了任何国家。
华东自治各省的纺织厂此时拿到了廉价的棉花,纺织品变得极为畅销。
为了应对这次秋收,夏钧专门给纺织业兑换了近两亿点积分的设备,纺织厂开了一家又一家。
由于那些实业家实手上实在没什么资金了,大多数都选择以股份换设备。同时夏钧还兑换了许多衣服款式的设计,以加强产品深加工的力度。
就这些棉花来说,有一部分是直接进行出口,还有一部分是纺织成棉布进行出口,最后一部分就是加工为成品进行出口。
目前深加工的能力还不是太大,而且棉花产量暴增,纺织品产能也不高,因此很多棉花都出口掉了。
这些出口的棉花,一开始能卖150元,因为后面的棉花还很多,所以为了能卖出棉花,价格又降低到145元。
中国棉花价格降低了,因为棉花供应有点多,其他国家的棉花自然也跟着降了。
其他国家跟着降低后,中国棉花价格又降低到了140元……
价格就是这样不断跳水,最后降到了每吨棉花110元左右。
相比之下,中国境内的棉花价格更低,棉花价格已经跳水到了100元的程度,不过就是这样的价格,农垦公司依旧有大笔的盈利。
十八亿的产值,成本大概也就是70左右,加上税收,依旧有15的盈利。
更重要的是,今年棉花价格跳水,明年其他国家的棉花种植面积也就会受到影响,明年的生意也就好做了。
其他国家的棉花单产比不上中国,生产成本自然也就更高,所以明年就算是棉花价格回升,其他国家也争不起。
那些产棉国自然能够通过建立关税来保护他们的种棉业,但问题是全球并非每一个国家都能种植棉花,那些种棉业只能依靠关税来生存的国家,他们是与国际市场无缘的。
当然,棉花不是一下子就卖出去的,棉花是慢慢的出售,棉花采收也分五六道,甚至是七八道,加上加工处理等等,可以卖一整年,从今年棉花采收,卖到明年棉花成熟。
中国纺织业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占便宜,首先在原材料价格上就大占便宜,同时在运输上也很占便宜。
那些纺织厂可以直接把棉花纺织为成品在售出,而其他国家很多要从中国把棉花买去再纺织,再运出去。
因此秋收一到,各纺织厂利润暴涨。
英国和日本两国在中国的市场基本上完全丧失,华东的那些纺织厂突然降低棉布售价,实在让他们招架不住。
不过有些美国商人在华东投资纺织厂却是赚钱了,不过这些美国商人投资的纺织厂生产出的棉布在华东境内却是卖不动,因为服装厂什么的不要他们的棉布,会自己做衣服的百姓也不认那种没有贴上‘中国制造’或者贴了精品商标的商品。
所以那些美国资本的纺织厂多是走出口路线。
对于这些外国资本,夏钧也有办法整他们,现在已经提高出了口关税,然后给民族资本退税。
不过做人不能做得太绝,毕竟现在夏钧在美国也是有投资,所以一并给美国资本的公司也退税了。
但对于日本的纺织厂来说,他们虽然也能买到一样价格的棉花,但他们在中国内部能卖得动的地方极少,而在出口方面因为没有办法享受退税的优惠,所以被打击得很惨,纺织厂倒了一家又一家。
不过中国的民族壁垒还没有完全建立,在华东自治政府管辖范围区域之外依旧有人买洋货,所以还是有一些外资纺织厂残存,但也只能是苟延残喘了。
在养殖业上也发展迅猛,如今在鸡肉、猪肉出口上,华东自治政府的出口额度已经增加到了五亿元。
华东自治政府一边出口肉类,一边从国外买入小牛犊,肉牛和奶牛都有,养殖规模正在飞速扩充。
此时的中国一跃成为农业强国,已经完全摆脱了农业产品需要进口的状态。当然,无法种植的农产品除外,例如橡胶这些东西还是要靠进口的。
除了这些主要的经济作物,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油菜、青梅、菌类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有所扩大。
今年的农业产值提升到了上百亿元,已经超出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产值,日本的农业产值只有可怜的三十五亿而已。
而中国的农业产值并不止一百亿,其他省份的产值还没算进去呢农业总产值预计可以达到一百五十多亿。
农产品价格在这次秋收时很多都并未下跌,除了像棉花和蔗糖这样暴涨的。
首先是农业部进行了调控,农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合理,产量暴涨的农产品主要是可以出口的。
其次是华东中央银行在加印了三亿元的纸钞,今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可以达到两百亿(全中国),加上服务业等方面,总产值可以达到了两百二十亿,加印三亿元复兴币,加上教育部印刷两千万元辅币,也只占总产值的1。5左右。
中央银行的铸币税一般也就定在不超过总产值的2,所以不会对市场产生通货膨胀,反而能抑制通货紧缩。
如果这票子不印,那么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减少,农产品价格必然下跌,通货紧缩一来,必然有很多工农业主破产。
所以这笔铸币税是一定得收的,票子一定是得发的。
第二版复兴币设计更为精美,上面取消了夏钧的头像,也不用袁世凯的头像,所以得以在全国发行。
中国此时已经通用复兴币,不仅在华东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可以兑换金银,在其他钱庄、银行也都可以换。
由于复兴币防伪功能强,加上币值坚挺,所以被广泛接受。
华东中央银行基本上也就等于是向全国征收铸币税了,同时复兴币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初步的影响,在华人众多的南洋和澳大利亚,已经有一些复兴币在市面上流通。
更是有一些国家储备了复兴币做为外汇,不过储备得不多,和英镑相比差距甚远,金银储备不足也是华东自治政府的一大软肋,不过由于出口额比进口额高,所以这也暂时不是问题。
而此时,战争的阴云已经开始笼罩欧洲各国,英、德、法、俄等国开始抽调资本,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
中国在纺织业、制糖业上的突然崛起,英国虽然很抵触,但却没有那个精力了。
谁都看得出一场大战在欧洲已经不可避免,许多国家或是财团都开始储备作战物资,不过多数都储存的不多。
无论谁都认为,这一场战争应该很快就能结束。
不管是德国所代表的同盟国,还是英法俄所代表的协约国,都不认为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相对的,夏钧的华东自治政府则是没钱储备作战物资,现在政府哪里有什么余钱拿出来储备作战物资。
而那些商人的钱大部分都拿去投资了,也没有太多的余钱。
唯一有钱的就是银行,钱不管怎么流动,大部分都是在银行内部流通。不过动用银行的钱的话,在铁路及贷款方面就要拉下了。
目前银行投入的最大区域就是铁路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上,工业上的放款相比这两个方面来都要小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夏钧是直接从系统中兑换设备,工厂是以股份来换设备。
经济作物生产的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较高,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但,要求投入较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银行在经济作物上的放款也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了应和政府的农业政策。
毕竟在粮食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多余出来的土地自然是拿去种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在国际上的销量又大。
现在农垦公司还在继续扩大规模,这又是要钱的,铁路建设的规模更是在飞涨,现在中国各省稳定下来,铁路建设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首要的项目。
到今年,福建、山西、浙江三省的铁路网络基本建成,这些铁路网络一建成,工厂马上在铁路沿线修建了起来。
安徽、江苏的铁路还在修,不过从山西通往武昌的铁路已经快通车了,修往广东的铁路也将要通车。
修往山西的铁路还要两个月后才能通车。
这些铁路修建速度都很快,基本上是日夜赶工,连晚上都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