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春-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老爷子上下打量着这个族侄,他已经算是戴氏一族当中相当出色的男丁了。日前戴振昌将重整宫粉作坊的差事交给了这个小子,此人倒是雷厉风行,三下五除二,将作坊上下整的,几乎都只听戴兴志一个人的吩咐。戴老爷子也觉得他这番做作太心急了一些,可是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小子,还算是有些本事,也能决断。
“唉,咳咳——”戴老爷子有些想叹气,但是看到戴兴志殷殷的眼光,还是将一声叹息憋了回去,改了咳嗽数声。
眼下,就只能在矮子里面拔高子了。
这时,有一乘四人抬的小轿来到了戴家作坊面前,“姑奶奶到了——”有人就上前去打了帘子,请戴茜出来。
戴茜穿着家常的大衣服,外面披了一件镶灰鼠毛边的宝蓝色风兜,扶着一个婆子的手出来,见了戴老爷子,便满脸堆上笑道:“爷爷,茜儿没有来迟吧!”
旁边戴兴志见到这个堂妹,心中就有点发憷,连忙退后几步,立在戴老爷子身后。
戴老爷子眼睛被阳光刺得有些发酸,他看着挽着妇人发式的戴茜朝自己走来,依稀看到自己老伴年轻时候的模样——唉,茜儿!听到这个名字,他这才醒过来,这个孙女的个性像极了自己的夫人,杀伐果决,行事每每有自己的主意。他曾经想过,将大孙女留在家中,招赘,偌大的戴家,怕是也能支持住。只是,只是当年徐家上门说亲,自己一时贪了徐家未来能给的头寸便利,便没有顾虑孙女自己的不乐意,一力将这亲事应了下来。
戴茜来到傅老爷子身前,她两道寒彻如水的眼光,就在戴兴志面上划过,戴兴志在这大日头之下,全身陡然便觉出一阵寒意来。
“爷爷,莫要误了吉时。”戴茜扶着戴老爷子,来到大门口的招牌旁边。戴老爷子一揭红绸,作坊的招牌就露了出来——“戴凤春”赫然书于其上,旁边还写着宫粉作坊于某年某日扩建等等两行小字。旁边爆竹声便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作坊中不少有些头脸的工头和老人,都出来恭喜戴老爷子。戴茜从袖中摸出红包,一一发给大家。
“兴志哥,”众人之中,戴兴志慢慢地朝后退去,却被戴茜一声喝破,立在当地,一动也不敢动。
戴茜冷冷的声音在戴兴志耳边响起,“兴志哥,你替爷爷做事,我很承你的情,可是若是你切记我说过的。只要爷爷在一日,你就乖乖地听他老人家的话,为他老人家做事情。日后如果戴家的家业交到你手里,那是日后的事情。但是你如果眼下就开始为你自家谋私利,对爷爷的话阳奉阴违,那你就记好了,有我戴茜在一日,就必不会放过你。”
她最后几句话声音压得极低,可以语意却清清楚楚,甚是凶狠。戴兴志吓得往后退了一步,旁边有个人就踏上一步,来打圆场,说道:“十五爷,姑奶奶这是为您好。我们这位姑奶奶,一向是刀子嘴,豆腐心的。”
戴茜正眼看那人,却是原先跟在自己身边的旧日仆从戴诚。后来戴茜将他送去了埂子街的铺子上,在戴茜出嫁之后,此人就靠向了戴兴志。
“兴志哥,你将此人派来管这间作坊?”戴茜睁大了眼睛,戴诚连忙将身子躬得极低,脸色却很是不好。戴茜——显然不相信他能管好这间作坊。
“只是叫他看看,学着,不是还有不少作坊的老人在么!”戴兴志轻描淡写地说,然而心里却突突直跳,生怕戴茜知道多了自己在宫粉作坊里的人事布置。好在戴茜没有深究,只是说:“先看上几日,要是做的还行便罢,若是不成,就叫人把老夏、老洪他们请过来。上贡的宫粉是戴家的根本,哪怕有一点点瑕疵,戴家的名声就完了。兴志哥,你千万记得这一点。”
戴兴志诺诺地应了,心里却不以为然,他想:戴粉的方子都掌握在老爷子手里,自己手下这拨人,不过就是跟在老爷子屁股后面做着劳力罢了,几时能从戴老爷子口中将宫粉的方子哄到手,这才是真正要紧的。到了那时,自己戴家家主之位基本上就能定了。
“这间作坊里打多少人走,留多少人,我尊重你的意思,你自己看着办,但是,若是这作坊出什么纰漏,我向你保证,我可以随时将这作坊收回来。”戴茜双眼紧紧地盯着戴兴志。
戴兴志不敢说什么,原来什么都不曾逃过这位姑奶奶的双眼。他低下头去,想着对策,突然觉得无论是不是宫粉作坊出去的老人,这戴家所有作坊的老人,都最好尽快退休荣养回家才好。
一百六十六章 寿家庄子的花草生意
傅家这边,姚十力将养了五六日之后,便有他旧日在作坊的兄弟们悄悄找上傅家的门来。他们都是先求见姚十力,两三个人聚在屋里悄悄地说着些什么。傅春儿送了一壶茶过去,隔着门板,可以听见姚十力在赞自家“仁义”。
傅春儿抿嘴笑笑,就敲门进去,给几人送上茶点,接着就不顾几名少年惊艳的目光,自管自出门,心知姚十力这几个人必然会有决断。
她出来之后,就去锅里舀了一点小米汤,去喂窝在灶边的一只小草狗。家中没有牛乳之类,但是老人们都说这么小的草狗,喝米汁原是不错的,再过几日小狗就可以喝些肉汤之类的了。这只小草狗是发生了家门口的“闷棍事件”之后,傅老实托了人从乡间抱来的,是一款经典“中华田园犬”,傅春儿自然给起了个经典款的名儿——“旺财”。
少时姚十力就陪着这几个人过去找傅阳说事。傅春儿留在灶下,没往前凑,心知哥哥那头一定会处理好的。
果然,送走了这些年轻伙计们,姚十力自回作坊去休养着。傅阳走到厨下,立在傅春儿身后看她忙这忙那,微笑不语,好一会儿才叹道:“那个姚十力确实不错,以后料来十个可以管人,可以做工头的料。戴家将他放出来,迟早要后悔的。”
他刚才与姚十力和其他的伙计谈起,几个伙计都对傅家提出的待遇和“条件”都没有异议,应该是姚十力事先敲过边鼓了。令傅阳更为惊异的是,这几个人还自己提出,打算“分期分批”地过来上工,有一个年纪与阿康相仿的,实在没处去,打算就马上就留在傅家,先开始上工,另外两个家在乡下的,打算先给众人打打掩护。回家务农半年,等姚十力这边的风声过去了,才偷偷“上来”。傅阳自然承诺了,只要他们半年之后愿意过来,在姚十力手下做工,傅家没有不欢迎的。
其实傅阳觉得这样也好,眼下如果将这些伙计照单全收,瓦匠营的小院子又要不够用了。多半年时间,他正好想办法腾挪大一点的地方,好生办一间作坊。再安排好伙计们的食宿。
傅春儿笑笑道:“哥哥。眼下赶紧开始备货吧!过了二月二。刘行商的订单就要下来了,我想这次起码是两千两的货。 这回咱们把那用锦盒装的’鸭蛋粉’多做一些。对了,哥哥,我打算明日带阿康到寿家六爷上次说的那间庄子上去看一看去。”
她说去就去。第二日一早。傅春儿带上阿康,先去了寿家。
寿家在过年的时候,收到了傅家往来的一份节礼,也回了大致相当的一份回礼。寿老六估摸着傅阳和傅春儿年后会派人过来,结果没想到,是傅春儿自己带了一名小厮亲自跑的这一趟。
寿老六听了傅春儿的来意,当下安排了一辆车,找了车夫,要送傅春儿去城郊的田庄上。岂知傅春儿开口道:“第一次去田庄上。还请六爷给我们做个引见吧!”
她的意思是,名不正则言不顺,第一次去庄上,她无论如何都要抓了寿老六当令箭,令庄头他们都信服了才行。
寿老六自然心中有数。便坐在车夫旁边的座位上,送两人一起去了庄子上。
早先傅家与寿家签的“契约”,注明了寿家典卖两季出产的这座田庄,有多少亩土地是种植花草的,又培植着多少盆景等等。这些数字都被傅春儿记了下来,拢在了袖中。
到了庄上,庄头和几名管事在寿老六的安排之下过来见了见傅春儿与阿康,面上不显,口上不说,但是心里却透着轻视。傅春儿不管这些,她借了一只算盘,要各位管事报了种植各种花木的面积上来。玉簪、蔷薇、玫瑰、珠兰、白兰、茉莉……绝大多数是去年秋季已经育种插枝了的,只要再有一两个月,早开的就可以收成了。傅春儿一一记了,又向寿老六提出,借去年出卖的账簿看一看。
寿老六虽然有些吃惊,但是还是点头,吩咐叫人去把去年春夏两季对外发卖的账簿拿出来。
到了此事,庄头和管事眼里,才透出几分惊讶。他们早就听寿老六说过,庄子两季的发卖,被东家做主卖了给旁人。他们本来竟以为传话传来传去传错了,知道现在过来一个伸手要账簿的小姑娘,才隐隐觉得这事可能是真的。
可是眼前这个小姑娘,年纪也太小了一点,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穿着广陵人家寻常见的通袖小袄,鬓边簪着一大朵宝石红的绒花,坐在庄头与一众管事面前,一双明净秋水的眼睛在众人面上慢慢扫过。若说她与寻常的少女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这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态度,镇定自若的神情,和那双眼中透出的清澈与淡然。众人一时间摸不清傅春儿的来历背景,但见寿老六作陪,都绝不敢小觑了她。
找账簿花了很长时间,长到傅春儿都觉得不好意思,说:“不用给我全部的。每种花木的给我一本先看看就行,余下的,日后慢慢再请教。”她这么一说,众人才稍稍吁了一口气,只一会儿,账簿就过来了。
寿老六也觉得脸上无光,不过寿家一向是这样,御下宽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田庄上出产庄头或多或少都有截留,但是寿家一向知道庄上的人会以丰补荒,也就是丰年截留一部分收成,留到荒年的时候再补上来。其实无形之中,也抹平了寿家不同年份之间的风险,因此寿家长久以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这次,两季的收成发卖给了傅家,傅家会是怎样一个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