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馥春 >

第107章

馥春-第107章

小说: 馥春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盛情相邀,傅春儿推辞不过,便应了。两人约好,初九那日,就在这东关街上黄家宅子的门口相见。

两人作别之后,黄宛如就往西进宅子那边过去,打算问问管事账目的事情。岂知一到西进,就听见黄家一名管事在往下吩咐,说:“老爷吩咐的,打听一下广陵傅家,家世背景如何,家声如何,在城中有什么亲戚往来,关键是那个小姑娘,怎么就能知道靖王爷的事情。”

吩咐完了之后,那管事见到黄宛如在旁边,唤了一声“九小姐”,讪笑着说,“王爷都没说什么,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老爷吩咐小的们一定都要打听仔细了。”

黄宛如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一种可能,心头一跳,面上不露,径自去了。

黄家人行动不慢,过了中秋没有几日,已经将傅家上溯三代,查得清清楚楚。黄韬听了管事的回报,皱着眉头说:“不可能啊!若真是依你所说,这小姑娘,万万不可能知道王爷的这些事情。”

那管事陪着笑脸对黄韬说:“可是那姑娘的姨母,现下可是唐王侧妃杨氏。正妃之位空悬,不少人都在传说唐王对这位杨娘娘甚是宠爱,封为正妃那是指日可待啊!”

“唐王?唐定王的封地不是在福建的么?怎么又与我广陵府扯上干系了?”

“老爷有所不知……”那管事大约早料到黄韬有此一问,将打听清楚的前事也一一与黄韬说了。黄韬愣神愣了半日,突然道:“回头叫宛如去拜望一次靖江王妃,陪她说说话,再找个机会提醒一下靖江王答应人家的事情,将那画儿取了来,着人送到傅家去。”

黄宛如听了父亲的吩咐,不疑有他,高高兴兴地去了。过了两日,朱若极亲笔所绘的一副竹石,用上好的材料装裱了,送到傅家在瓦匠营的小院里。傅春儿望着画上那“苦瓜道人”的题款,星星眼了半日,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最终一家人还是决定将这画儿悬挂在家中正堂里。傅老实与傅阳也没有多问,只当是黄宛如与傅春儿交好,因此送了一副画儿来与傅春儿赏玩。傅春儿也没有多说,生怕说得太多,将自家老实本分的爹娘,给吓到了,就不好了。

她算算日子,想来纪燮应该已经考完乡试,不日应该要回到广陵了。她已经有些日子不曾见到纪燮,不知道他是否高中,突然之间,很有点想知道些纪燮的消息。

然而,过了好几日,也都没有动静。傅阳因为做棒香的事情,亲自去大德生堂请教李掌柜和周大夫,回来也说纪小七爷还不曾回到广陵府。傅春儿不禁想起他当日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考春闱”、“人离乡贱”——纪小七真的是因为不愿离开广陵才要不愿意再沿着科举仕途之路往下走去的么?

她晃晃头,想把脑袋里突如其来的猜测给晃出去。

傅阳这几日倒是执着于棒香与线香的研制。那日傅春儿将在黄家打听到的“戴凤春”一家得做的“独著”香的那个做法说与傅阳听。傅阳听了,大感兴趣,埋头研究香的做法,甚至将事先准备好的竹篾,分成十组,有些用井水浸,有些用柴熏,有些埋在地下,过了几天之后,暴晒烘干,再裹上各种香料捣碎做成的“香”,点燃尝试效果。

傅阳除了亲手做各种试验之外,还从大德生堂借来了一大堆制香用香的笔记与书籍,好多书也不是专门写制香的,然而傅阳却是只要沾边就会借回来,将相关的内容摘抄下来再还回去。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傅阳就积累了不少关于香件的做法窍门,他晚间自己在隔壁小院里忙着,却是拜托妹妹,协助自己将这些书籍资料分门别类,归集成册。

傅春儿觉得责无旁贷,当下每晚都在灯下细细地整理这些傅阳从大德生堂书籍上抄下来的内容,一边抄,一边感叹,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原来自家以为简简单单的“香”,竟然也能够分出这样多的种类,香囊、香袋、香珠、香串、香扳、香镯、香戒、香牌、香笔架、香墨榻等等,不一而足,而简简单单一款棒香或是线香,除了用普通的芸香、檀香和柏香之外,还可以加入麝香、当归、川贝、*、丁香、肉桂、藿香等等数十味中药材。加入药材的搭配不同,功效自然也不同。

她将这些摘抄一一整理成册,加上标签,以便以后查询。她又将整理归纳时候想到的问题也一一记录下来。这本册子待到整理好,连杨氏看了都咋舌,说:“春儿啊,咱家以后真的会做这样复杂的香品么?”

傅春儿嘻嘻笑道:“要是依我说,看哥哥这么个钻研的劲头儿,将来一定能够做出这些来的。”

然而此刻,傅阳依旧在与最普通的白芸棒香“搏斗”。他每做好一批,就请父亲妹妹坐过来,然后点燃了棒香,请家里人帮助自己看看这香做得是否有瑕疵。

“哥哥,这次做得好,竹气没有上次明显了。”傅春儿给哥哥打气,然而傅阳却很认真,将傅春儿与傅老实的评价一一都记了下来。

然而傅老实却有些不以为然,道:“爹以前在’戴凤春’也看人做过这些。戴家那’独著’香,说在地下埋藏三年,就是三年,绝不含糊。听老师傅说,只有时间真的到了,才能有这个效果。阳儿这样,是不是太心急了啊?”

傅春儿却是支持哥哥的,说:“戴家’独著’香,固然用得是古方,花了大力气才做出来的。但是他家那’独著’香,又是多少人家能够买得起的?依我看,我家的棒香,还是应该在做法上再下些功夫,让我家的香成本便宜,耗时没那么长,但是又要比其他同样价钱的香来得更好些。”

一百三十九章 高中解元

傅阳听了妹妹的话,笑道:“妹妹说得是。不过,我总觉得将来没准咱家的铺子也会与’戴凤春’有的一争,因此,妹妹,千万别忘了,我可是往隔壁院儿里地下埋了一批竹篾了。三年之后,希望我家能与戴家一争短长。”

傅春儿见哥哥说得豪气,连忙提醒他,“哥哥要记得每月都往地下埋一批竹篾啊,否则到了三年之后,咱家好不容易能做一批’独著’香出来,刚做完就发现又要等三年,这就好玩了。”

傅阳听了哈哈一笑,心中自然记下了。傅老实虽然觉得这兄妹二人口中所说的,什么与“戴凤春”争这行业首领,这事儿希望太过渺茫。不过呢,这些竹篾成本极其低廉,就算是傅阳将半个院子都埋上,估计也用不掉一两银子。因此傅老实就随兄妹二人瞎折腾去了。

这日中晌时分,傅阳正在下铺街上的香粉铺里看店,傅春儿过来送饭。傅阳见了妹妹,急急地说:“春儿,我刚才见洒金桥码头那边有人下船来传讯,接着就好像是解元公回咱们广陵了。你去看看,好像是小七爷!”

“小七爷?”傅春儿听见消息,也激动了起来,道:“真的是小七爷?”

傅阳也颇为高兴,道:“刚才我这里走不开,但是有人说今年解元公,就是咱们广陵府的,姓纪!”

这时候旁边秦记的秦老板挥着一把扇子走了出来,道:“我听的真真儿的,就是姓纪的,不会你们家也认识吧!”早在傅家铺子开业的时候,这秦老板就已经大致了解傅家结交的都是什么人了,虽然过来的贺客不多,可是每份礼都很重。每个名号说出来,都是在广陵城中叫得极响亮的。因此,傅家兄妹若说是认识解元公。他也会相信的。

傅春儿没有搭腔,只兴奋地对哥哥说:“哥。我出去看下。”说着一溜烟就往外奔出去,果然,前面热闹非凡,身边人人都在谈论着这一科的新解元,能够远远地看见前面街道上有个人骑在马上。然而此时埂子街街上都是人,那人的马匹行走得极慢,然而看那人背影。却正是纪小七无疑。

她觉得欢喜得心中都要炸开了。

广陵城中的百姓也是极兴奋的,解元公啊,整个广陵府,上一个解元公。那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不少百姓就追随着纪燮回城的队伍,一边走着,一边议论。

“听说这解元公是’大德生堂’东家的小儿子,今年才十六。”

“啧啧啧,十六岁的解元公。是咱们广陵府的荣耀啊。这下杜大人要亲自到广陵府衙大门去迎的吧,咱们广陵府这些年,这么多士子赴考,只出过这一个解元公,那是得多金贵啊!杜大人面上也有光。”

“吓。你去过三元巷不曾,要知道,咱广陵府史上可是出过三位状元的,连中三元,你懂不懂,解元、会元、最后就是状元公啦。我猜呀,这纪少爷,考前一定是去三元巷拜过,这才老天保佑,一举中试。”

“啊?你难道不知么?这全是‘大德生堂’纪家每年做善事,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行善积德,老天保佑,他家府上才会出这样一个解元公。”

“你说的是纪家长房吧!我可是听说,这解元公,是二房嫡子。”

“管他二房长房,依我说,别说是我家,只要跟我是一个姓氏的解元公,我都厚着脸皮去认本家去。”

“这纪家少爷,竟然这样年轻,他日高中状元,金榜题名,跨马游街,这样的日子也指日可待啊!对了,你可知道,这位纪少爷,可曾说亲了不曾?”有好事的就问道。

旁边人就哄笑起来,说:“张老三,你莫不是想把你家胖闺女说给这纪少爷,纪大才子?”

“……”

一时间消息就送到了纪家。纪母黄氏就吩咐人马上去换了两箩筐的簇新的制钱,在黄家门口当街派发。纪父则忙忙地换了外出的大衣裳,知道儿子一会儿要去广陵府拜谢杜大人的,连忙也往广陵府那边赶过去。

傅春儿倒是听了准信就往回走了,回到自家铺子里,笑吟吟地看着正捧着食盒往口里扒饭的哥哥。

傅阳看见她,连忙停下箸,用询问的神色看着傅春儿。

傅春儿突然觉得一阵轻松,就笑着冲哥哥点点头。傅阳见了,露出一个爽朗的笑容,傅春儿看着,觉得心里是极贴熨的,可是转眼一想,却又觉得有些落寞。她私心里怕是希望纪小七也能给自己送个信,告诉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