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金手指 >

第259章

明末金手指-第259章

小说: 明末金手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横在大明和大顺面前的,就是共和国这头巨兽。以前看不出来,如今算是明白了,别人真要不计后果的打的话,只需要三万人马,只需要四面开花毁灭式的战争,前后不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够把他们给杀绝了。

别人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就是因为大家都是华夏人,外面的世界太大太大了,需要更多更多的华夏人去占领。扶植本土的土著那是傻x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别人强大的只会想办法脱离自己的控制而已。但华夏的人口很多吗?上亿倒是有,但是真的分摊到各地,甚至到海外那就捉襟见肘了。

张弘斌一方面通过舆论,引导一部分百姓移民到他那里,然后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输送到外地。这个过程其实也在不断的剥夺大顺和大明的有生力量,毕竟人口代表着税赋,代表着劳动力,也代表着生产力;其次也通过经济的手段,不断的蚕食大明和大顺的经济,使得两者不得不在经济上依附他,进而一步步变成依赖。真正到了那一天,距离和平演变其实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甚至,只是喊喊口号就完事了。

魏国大吧?甚至还吞掉了大西国,给人的感觉就是它应该可以和共和国抗衡。但随着事情的不断演变,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别人一早就已经被共和国给吞掉了。没有直接下手,主要还是借助魏国的这个名号,来干点共和国不想下手的脏活。

看看如今的魏国,在士绅地主阶级的严重已经是完全臭掉了,不少自耕农也是没有好脸色。本来佃户或者无产阶级会高兴才对,奈何别人开设工厂的大部分都是共和国来投资的工厂,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上岗培训,这些工人们就变成了共和国的死忠份子,坚持维护着工厂的利益,因为那也是他们的利益,归根结底那就是维护共和国的利益。

大魏什么都没有得到,甚至经济也完全被共和国把持。只要共和国愿意,大魏政府就可以直接破产,到时候官员得不到俸禄,士卒得不到军饷,甚至还要维持着严格的社会监督制度。这样的情况下,傻x才会留下来,跳槽才是王道。

所以,罗汝才已经翻不了身了,乖乖退位,然后把大魏并入共和国,才是他人生最后的一步好棋。运气好,可以出仕或者当个大资本家,运气差点,也可以当个寓公。好歹,不会因为朝代的变更而丧命。

别怀疑,要知道就算是逐鹿天下的失败者,身死道消之后也还是免不了被一番折腾的。后金的祖坟就被大明给挖掉了,努尔哈赤和黄台吉的骨头被挫骨扬灰的,这种事情报纸是不会登的。

大魏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被吞了,说真的大明和大顺也想不明白,一则保密好,二则黎落放了水,最后就是大顺的情报系统到底还是太渣了。

那好,别人的情况搞不清楚,好歹搞清楚自己的情况好了。

敌人就在那里,武力奈何不了别人,玩经济那是直接找虐,那就抱团取暖,好歹没有被各个击破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这势力大了,人多钱多能够玩的手段也就多了。为什么非得在经济上找虐?以中原和江南庞大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什么花样玩不出来?

就是这样的考虑,崇祯选择妥协,其实他也知道,在大范围来说,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比较低的程度,哪怕再低一些,其实也是无关痛痒,只要最基本的底线没有丢掉,大明这个金字招牌没有被换掉,那么他可以妥协很多事情。

李自成也有自己的心思,一则他需要借助大明来完成改革,毕竟大明提供的资料连宋献策也不能否认。李自成知道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小驿卒出身,书读过一些但绝对不是学富五车。其实如今这个时代,学富五车也不过是学渣一个。

这样的前提下,要自己看清楚什么政治经济的脉络什么的,那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没有出错或者出现什么大问题,那就是老天爷保佑。至于自己麾下的那些文臣,在建国之后想方设法收回他们投靠自己的那些投资,并且获取盈利还来不及,如何会认真的帮助自己搞改革?要知道,没有改革的情况下,他们上下其手的手段才丰富,他们拥有的权力才高。

二则就是想办法,吞掉大明。不想当皇帝的造反者不是好造反者,一个不想当华夏霸主的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当了皇帝的李自成,会甘心只当一个占据东南一隅的小军阀?若是一天不能够横扫四合,荡尽八荒,这皇帝当得也没滋味。

大明要合并,可以!但是合并之后会发生什么事请,他不负责,手段什么的,总是会有的。

他这点小心思黎落和崇祯也知道,但不会说出来,没野心的人当不了皇帝,李自成当了皇帝野心就不会笑。他想要当九州霸主,崇祯何尝不想要恢复大明千万里江山?手段嘛,到底谁高谁低,这谁也说不清楚。或者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需要辩证高低的手段,只有失败者和成功者。

合并,不过是各取所需,这就是双方一早定下来的基调。

但就算是各怀鬼胎的合并,动起来也是非常的迅速。双方先是在边境撤军,然后第二天就迅速进行军事整编。

李自成立刻不当皇帝,到达北京当议长去了。双方的军政人事也在不断的调动,完全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实在的,这番动作在外人看来,虽然知道双方合并都是短期内制定下来的,但看着他们这番行动,给人的感觉却是两人似乎是蓄谋已久似的。

张弘斌也不是瞎子聋子,自然是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

然后最多就是笑一笑,朝着角落的张琉比了一个拇指。

张琉笑了笑,隐入黑暗之中。

两人密谈,自己的确是不知道,他们做的的确是非常的隐秘。但是合并这种事情,却是从一开始,就是在自己的主导下,一步步进行下去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第三方给予的压力,已经危害到自身的危险。那么在这种高度的精神紧张下,第一方和第二方就会选择抱团。

新政权有江南之财,自己却是有大量可以提供财富的海外领地;对方有人口,自己有铁楸;对方有才子,自己有完善的教育制度;对方有大量的军人,自己则有先进的武器。

自己有先进的经济制度,对方没有;自己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方没有;自己有着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商品,对方也没有。手段谁都有,对付一个合并了的国家,有时候说不得比各个击破还要简单。

合并的背后,自己才是幕后黑手。

只是,似乎大明和大顺,还没有看明白……

第8章 张才被绑架

看着两个势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合并成一个势力,很多人都没来得及反应。

实际上这何尝不是两个皇帝之间的约定,生怕在合并初期的混乱之中,被共和国趁虚而入干点什么坏事。实际上他们却是不知道,张弘斌对于他们合并那是乐见其成,只想早点促进,哪里会破坏?

其实真要算起来,两人合并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来嘛,何必要搞什么海上密会?被人赶着鸭子玩的合并,就是他们自己没有看清楚,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天地之间看得清楚的人又有多少?

张弘斌饶有兴致的看着天下三分,但即将变成二分天下的华夏地图,微微的笑了笑。

或许,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只会想办法,让敌人的势力不断的分割再分割,然后再各个击破。策反、分化和诬陷什么的,不就是那么来的?正因为这是对外战争的王道,所以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自己会主动促成他们合并。

知道的,只是情报局和自己而已。情报局只对自己负责,故而这件事注定要成为华夏人民共和国的sss级机密。

解封之日,只怕会吓死不少历史学家吧?

自己为什么不怕他们合并?张弘斌有时候就这样告诉自己:自己的势力占据绝对的优势,无论是在西边直接打过去,还是在东海打上岸,对方几乎没有防御的余地。

以前是南北各一个政府,所以至少也要兵分二路。如今可好,都集中在北京,只需要一路大军,就能一锅端了。再则经过合并和整编,原本超过三十万人的军队,被精简到了二十三万,少了七万的对手总是好事。毕竟在唇亡齿寒的情况下,往往你攻打一个势力,另外一个势力为了自保,也会对自己发动攻击。

正常人,就是坐山看虎斗,甚至趁机试着在边境寻衅,寻找战机;聪明人就是让两个敌人打来打去,最好一直不能够消停下去,然后从中牟利;唯有宋朝那群傻x,才会联金灭辽,然后又联蒙灭金。到头来先是被打过了长江,最后直接被灭掉了。这样的教训若是后人都不能够吸取,那李自成和崇祯这两个皇帝也就算白当了。

经过精简整编,双方的腹地的守军就会大幅度缩小,换言之只要有一只小股部队进入腹地,那么就是鱼入大海,从此谁也无法阻挡。若是胆敢调集大部队围剿,那么边境防御必然会出现漏洞,但不调动又会被这支部队不断恶心自己。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经过合并之后,监控力度也势必会加强。李自成那种用人命来堆积成功的手段,只怕是再也不能够玩了。说真的,那种手段,张弘斌都要忌惮三分,不是说不能对付,而是这样一来就是数十万人的大伤亡,华夏之不幸也。

总的来说,其实就是一句话:在绝对的实力下,合并之后的势力对付起来反而更省心一些。

张弘斌就这样,默默的看着一个名叫大明帝国的国家建立。有意思的是,有人提议自己是不是也改为华夏帝国,毕竟共和国这个词,在帝国二字面前,似乎少了几分霸气。

张弘斌却是不需要,因为他早就准备好了一样东西,那玩意真的亮出来,才是高端霸气上档次。

那玩意说来也巧,在张靖带兵北上攻打蒙古部落的时候,在临近中亚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个部落。后来才知道,那是成吉思汗直系子孙,而且是最小的一个子孙的聚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