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1082章

超陆权强国-第1082章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之前就多次在报纸上报道南洋地区,日本损害当地华人的利益,试图挑拨中日的互不信任跟对立。随后又要求中国派遣军舰南下,就是让日本海军重新认识到,中国在发展陆军的同时,他的海军也在壮大中。

作为一个物资匮乏的海洋国家,地大物博的邻国中国的潜力,没人比日本更清楚。

很可惜,英国人从一开始就算错了。

中日之间虽然为了各自的利益,高层之间有些了默契。但中日两国依旧是互相敌视的两个敌对国家,根本没有成为盟友的可能性。除非中国收回了辽东半岛跟台湾、琉球岛屿,粉碎了日本向大陆扩张的野心。

这可能吗?

不可能!

至少短时间内中国没有那个实力,与日本的全面开战,将是两败俱伤之局。日本想通过消化了南洋强大自身后重新争夺远东大陆,而中国也在不断的扩充国防武库,默默的等待着决战的到来。

舰队的南下,也许会加深日本对中国的忌惮。但现在日本不会对中国动手,它刚吞并了东印度群岛,殖民地一下子扩张了五倍,正在经历蛇吞象之后的阵痛。在它消化的过程中,它会警惕来自英美跟协约国的威胁,但不会再去主动招惹中国。日本的海军可以轻易的摧毁中国的海上力量,这也是日本对华一直十分自信的原因。就算是对华宣战,掌握海上优势的他们,何时宣战、何时决战全看他们的态度。

中俄停战,两国各自派出了以内政大臣跟外交总长为代表的使团前往印度新德里进行谈判。远东和平恢复了二分之一,这令英国人十分满意。随着中俄停战,英国也开始了重新跟中国进行协商,以保证这个协约国的第三物资供给国,尽快恢复对协约国的物资供给。

英国人做出了很多的让步,当然许多都是飘渺的承诺跟画出的大饼。李汉虽然明白英国人的承诺就是狗屎,但他也需要顺着这个台阶下,半推半就的开始重新恢复除俄国外的协约国物资供给。

这也是亚瑟·贝尔福前来远东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中国的午餐肉跟阿莫西林以及军服等,一度得到了协约国过半的采购订单。中国制造物美价廉,当贝尔福跟中国商务部总长伍廷芳签订了恢复向英法意三国出口物资的协议后,短短半个月内,在各地租界跟英国闲了两个多月的英法几国商人重新焕发了活力,仅半个月的时间,协约国集团便跟中国签订了高达700多万英镑的物资出口订单。

唯一让英国感到不爽的是中国开始学习美国,拒绝接受英法等国朝不保夕的贬值货币,改为只接受真金白银的硬通货采购。

好在中国不想美国那样只认黄金,白银跟铜都能拿来跟中国采购物资。协约国那边虽然不满,但英法等国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硬通货虽然用一点少一点,但是用来支撑三四十年的全力采购也不成问题。

威逼利诱让中国坐上了谈判桌上,英国人满意了。贝尔福在华的大半个月里,几乎一致都跟兰辛黏在一起。李汉派出了调查局最精锐的技术力量监控来往于中国跟英国、美国之间的电报,将破获跟截获的一些电报复制了一份送给了德国人。他敢保证,英美两国的外长级高层,似乎在中国达成了一份协议,一份将要改变世界格局的协议。

11月22日,在中国滞留了大半个月后,英国外交总长坐上了前往日本的船,他将对日本东京进行访问。总的来说,贝尔福在华期间完成了英国国内交给他的大部分任务,尤其是跟中国相关的那些任务,他都出色的完成了。

而美国国务卿兰辛却没有急于离开,他此次来华除了保证亲、美的李汉政府不会在中俄战争中倒台外,还肩负着加强跟中国、政府之间的联系,密切铁路及其他合作,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随行团队,他们的任务是沿着美国在华的投资走上一圈,并拍摄足够多的照片跟资料,以便向国内就美国资本在华投资、中国的潜力跟美国资本是否应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贝尔福访日,日本人表面上欢迎,背地里却满是焦躁不安跟恐慌。

作为一个崇拜强者的民族,日本对于英国的强大在警惕跟超越的念头下,还有着十足的恐惧心理。没办法,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太强大了。过去的两个月里,随着日本吞并了东印度群岛,英国人震怒之下,从日本抽调走了大量的资金。英国的抽走对日本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要说令日本经济濒临崩溃那就太夸张了,但高达两三千万英镑的资本流出,依旧重创了日本经济。

两三千万英镑的资本可是相当于两三亿日元,这笔资金不可谓不大。但刚刚被吞并的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肥沃、富饶给了日本政府坚定的决心。同时,寺内正毅内阁刚刚下达的扩军令也为日本工业的快速走出英资撤离的阵痛。

随着数十万军队的枪械、军火采购,以及大量的军舰订单。来自政府的巨额军费拨款,都未日本的军事重工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记强劲的动力。日本工业本来基础就好、口径也宽、底子也厚。外需的减少并没有击垮日本,可别忘记了日本还有新占领的庞大的东印度殖民地市场没有开拓呢。

贝尔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抵达的日本,就东印度群岛问题,跟日本现今的政府进行谈判。

兰辛是在12月的第一周结束时才离开的中国,带着满意的笑容。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共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列强国家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列强各国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及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

这种局面在辛亥革命后得到了根本改善,自李汉入主中枢前,在地方两年多里便修建了1800多公里的铁路。到1914年他入主中枢后,立刻宣布“统一路政”,解散了地方各省商办铁路公司,把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同时铁道部跟前身交通部先后获得高达1。4亿华元的财政拨款,以及高达3。74亿美元的铁路建设公债。随后李汉签署相关协议,允许美国资本与中方制定的铁路公司合股修建铁路后,短短三年朵的时间里,中国便修建了1。68万公里的铁路,修建速度仅次于美国,目前的中国已经拥有了近3万公里的铁路。

在东部沿海跟中部地区,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密集的铁路网。而这其中过半的功劳都要归功于美国。

眼看着美国资本通过投资中国铁路修建,不但分享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国铁路建设的暴利,还将美国的影响力覆盖到了这个国家的半个国境。美国国务卿兰辛是十分满意的,尽管当年,他曾经是坚决的反对投资中国的美国政客之一。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七十一章 拖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欧洲仍然是烽火连天。

英国外交大臣打着访问日本的大旗,抵达日本就日本出兵吞并东印度群岛的事情对日本进行问责。

这事中国在关注但是英日两国都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低调处理,英国不愿意在这个时间段过分开罪了日本,而日本也对英国的强大心怀几分畏惧。总之,在贝尔福抵达东京之后,调查局东京分部就被迫转入地下,就是因为日本加强了情报封锁。

对于日本,中国是无暇顾及了。李汉现在需要忙的很多,比如安抚德奥两国,比如重新开放向英法两国出口物资,比如亲自接见从前线送回的一些伤兵,比如督促陆军部及财政部制定完善的赔付条款,对于为民国收复边疆战死的近十万将士家人予以补偿。将士们在前线为祖国的强大流汗流血,不能因小失大,寒了百万国防将士之心。

陆征祥一行是在12月2日抵达的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按照国内的要求,他们本该在7号才能抵达斯里兰卡的。只是使团抵达了新加坡之后,英国人便立刻安排了驱逐快舰一路马不停蹄的护送他们前往孟买。很显然,英国人跟俄国人都想要尽快达成协议,以便彻底结束中俄两国之间的战争局面。

12月6日师团抵达孟买,他们将在孟买短暂休息一天后,换乘铁路北上新德里。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印度在英国人的经营下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铁路网。四通八达的铁路,可以保证中国使团在12月8日前抵达新德里,并跟俄国使团就中俄停战进行谈判。

尽管英俄两国都希望尽快达成协议,但是他们也清楚。中国人在战场上赢得了太多的东西,以至于他们口袋里多不可数的底牌,都让中国在中俄谈判中占据了上风。所以,要想达成一致,结束这场糟糕的战争,恐怕谈判在北方的冬天结束之前,是不可能的了。

而事实上,中国很明显也不想在冬天结束前,跟俄国结束这场谈判。

俄国国内的糟糕情况,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一场动荡将要到来,为什么不耐心的等待,等待变革的到来呢?

陆征祥在抵达新德里后,开始同俄国使团进行谈判。

谈判开始,陆征祥便贯彻了国内的指示,将他们曾经拿来为难库朋斯齐的六条决策亮了出来。

一、中俄废除自清朝以来签订的全部事关两国领土纠纷的条约,两国凡有争议之领土,需以十八世纪初的控制者为准;

二、俄国承认废除前清时期及北洋时期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驻军、租界、领事裁判权等),所有涉及赔款条约中方所支付之赔款,俄国需在十年内逐批返还;

三、俄国需申明承认包括外蒙、东北在内各地都是中国固有之不可分割地领土,俄国保证永不干涉中国内政;

四、俄国方面需就入侵唐努乌梁海、外蒙等中国领土,赔偿此次冲突中损失的中国普通民众之生命财产及中国方面战争费用1。5亿华元;

五、俄军承担挑起此次冲突的责任,追究当事人之责任,并向中国方面严正道歉,并在第三国代表的保证下,表示永不再犯类似错误。俄国所有战俘将在谈判结束后被遣送回国。在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