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第9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折德扆也渡过了黄河,逼近开封府。
……
洛阳城内。
皇宫之中。
石敬瑭在病榻上辗转反侧。
张迈的到来,不止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包括石敬瑭。
但是历史的惯性在某些时候仍然在起着作用,石敬瑭即将寿终的这一年,与原本的历史相距不远。他的身体在国事操劳与欲望放纵中一日不如一日,当天下大势已去,当内外人心背离,石敬瑭终于急火攻心,终于一病不起。
一骑从城门飞入——那是石重贵,在范延光背叛之后,石敬瑭彻底失去了对东方的掌握,山东已经失控,甚至就连洛阳也变成了一个烂摊子。
但石敬瑭还不肯死心,他命石重贵南下,从河东调入了两万兵马——石晋王朝最大的地方实力派,刘知远在长安,范延光已投降,杜重威已经投辽,现在,石重贵带来这支兵力或许将成为洛阳最后的希望——或者说,是石敬瑭最后的妄想!
同时,听了桑维翰的建议,石敬瑭在还能理事时更准备向东南发出了求援信号——以割山东为代价,邀请李昪兵马北上。
这个决意,在朝堂上遭到了冯道的坚决抵制,石敬瑭的这个决断,在朝堂众臣看来分明是破罐子破摔!邀吴兵北上,根本无助于石晋如今的局势,只会让中原变得更加混乱罢了。
这道割让山东的诏令,最终在群臣的抵制之下没有发出去,但有关邀请吴兵北上的信号,却还是早在邺都易帜的消息刚刚传来时就已经发了出去。
但将近一个月过去,洛阳这边,还是没有听见一点东南兵动的消息。
“徐知诰……徐知诰他还没来吗?”
尽管知道军国大事不可能那么快,尤其是唐亡以后,江南那边历来没有北伐的胆量,但石敬瑭还是在着急,希望能看到任何一点可能对张迈的霸业产生影响的曙光。
现在他已经不图江山永固了,他现在只求能与张迈同归于尽……就算不能同归于尽,能让张迈恶心一下、麻烦一下,也是好的!
身体一天天地衰弱,局势却一天天的糜烂,这一日,他终于等不了了。
“来了,来了!”
石重贵终于来了,卸下头盔,身穿战甲就进了皇宫,后面还有卫护他的士兵,只是没有进入寝殿。
尽管不是亲生儿子,但嫡子年幼,在这个危急存亡之秋是保不住洛阳,维系不了国家的。
看看床边年幼的石重睿,石敬瑭伸出颤抖的手,指向了石重贵。
“陛下!”
冯道、桑维翰一起跪下了!他们已经明白了石敬瑭的意思。
“臣等明白了,愿奉河内王为新主。”
河内王,是石重贵刚刚得到的封号,作为登基前的一个缓冲性阶梯。
石敬瑭嘴颤抖着,想要对石重贵说,善待你的弟弟。
但是他连话都说不出口了。
再说,对石重贵说善待不善待,现在还有意义吗?
洛阳就只剩下这点兵马了,连开封都因为抽调了过半数兵马去邺都而变得无比空虚,天策的大军随时兵临城下,到时候决定自己血脉的命运的,就不是自己的继承者,而是张迈了。
“报!”
一个急报闯了进来。
在这样重要的关头,本来什么大事都不允许入宫的。
但现在的这个加急军务显然不同!
看到急报上的鸡毛,石敬瑭艰难地吐出他最后的命令:“说!”
桑维翰接过信件拆开,然后一张脸就变得如同猪血。
“什么形势!”石重贵问。
虽然他也着急,但现在,邺都没了,幽州没了,还有什么坏事是大家不能承受的?
桑维翰颤着声音:“是开封……折德扆兵临城下,开封的守将,打都没打,直接开城投降了……”
洛阳虽然有山河之固,却没有足够的经济补养来供养大军,一切军需,仰赖于东方,开封一失,运河便被切断,那洛阳便是被堵在穷巷之中、再无生机了。
万万没想到,这个绝望的消息,会赶在石敬瑭正式传位之前飞来,给了这个华夏罪人最后的一击!
噗的一声,石敬瑭喷出了一口鲜血来!五脏六腑如同要裂开了一般!
石重贵、桑维翰、冯道同时惊呼起来,要传御医。
石敬瑭却已经无视了所有人的存在,甚至不顾自己的身体,身子不停在床上跳动,似乎要跳起来作什么事情,最后却是动弹不得,只是指着北方,怒吼着:“张迈……张迈……张迈!”
张迈没有回应,回应他的,只是逐渐模糊的视线,以及来自地狱的召唤!
天策七年,秋,伪晋皇帝石敬瑭,崩!
第293章 秋收不战令
石敬瑭的死讯,伴随着石重贵在洛阳登基的消息传出,天下没有震动,舆论反而出现一种诡异的死寂。
一个皇帝之死,总要盖棺定论,但现在对石敬瑭应该怎么论?似乎应该痛骂吧,只是易县的那个人还没开口,风向标似乎就不好定,万一搞错方向怎么办?因此士论干脆就沉默了下来。
但是,在死寂之中,这个消息的传出还是加剧了某方面的影响,在山东,属于鲁中地区的兖州、济州相继归附天策,致使山东地区将近一半纳入天策大唐的统治范围。而这时候,幽州地区也在酝酿着新的变化。
……
范延光的人马已经到了武清有一段时间了,越是北上,他感受到的氛围就越是压抑。
再没有当初在邺都时随性所欲的放纵,有的只是在洛阳那段日子所感受到的郁闷,甚至比在洛阳时犹有过之!
“兵马进驻武清县城,就地训练,无令不得出城!”
这是范延光准备北上时,张迈发来的一条命令。没有解释,没有回旋的空间,只是一个简单却没有商量余地的指令!
范延光接到命令之后,也不很当一回事,第二天,其部下孙锐不耐城中无聊,私自出城打猎,恰逢遇上了执法队,问明番号之后,执法队下令全部放下武器束手就擒,孙锐不愿就擒,竟然拔刀反抗,混乱之中执法队竟有一人被误杀,这下子孙锐也知乱子有些大了,当即下令围攻:“一个也不要走了!”
执法队的队正十分机警,见势不妙马上下令分头逃走,孙锐追截不及,便只杀了数人,其余都被逃脱了。
孙锐回到武清,一开始想瞒着范延光,但想想这事太大,只怕终究隐瞒不住,迫不得已才告诉了范延光。
范延光大吃一惊,怒道:“你个狗才!嫌自己命长是不是!执法队也敢杀!”拔出刀来,怒道:“你这是要造反,是不是!也罢,我先杀了你,然后去易州向元帅请罪!”
孙锐原也想到范延光会发怒,却没料到会范延光会发这么大的火,惊得跪倒在地,旁边几个亲信急忙跳过来抱住范延光的手脚,范延光一刀斩得偏了,从孙锐的头上掠过,削断了一片头皮连带着头发。
范延光叫道:“让我杀了他,让我杀了他!”其亲信急叫道:“孙将军,孙将军,还不快向节度使认罪求情!”
孙锐这才回过神来,也不管额头上的伤口,嚎啕大哭起来道:“令公!我那时也不是真要杀人,只是我们仅仅出城打猎而已,他们竟然就要我们束手就擒,这不但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更是看不起令公啊!当时我们有三百人,他们却只有不到五十人,我们输人也不能输阵啊!结果他们竟然敢向我们拔刀,弟兄们怎么也不能弱了气势,所以就拔了刀,跟他们斗一斗气势,谁知道竟然误杀了一个……”
范延光怒道:“杀得一个,不如全杀,不能灭口,你还回来做什么!你自己自刎了,去向元帅请罪吧!”他说着手一丢,将刀丢在孙锐脚边。
孙锐看着范延光,再看看地上的刀,让他自杀,他是不肯的,脸上神色不停变幻,阴晴不定。周围的人看着孙锐脚边的刀,脸色也有些诡异。
张奇迹赶紧走过来,说道:“令公,孙锐犯下这样的大错,固然该死,但他当初也不是有心。现在人不杀也杀了,就算将孙锐交上去,也不见得元帅就会因此息怒。倒是我们这边,却是冷了弟兄们的心!”
范延光怒道:“那我还能怎么办!杀人者死,何况是执法队!上头发下的军律你没看见?这些执法队见到不守军律的士兵,是有当场斩杀的权力的!现在倒好,他竟然把人杀了!这样的重罪,谁能承担!”
张奇迹道:“军法也不外乎人情。”
“人情?”范延光怒道:“军法之中,怎容人情!”
“按道理是不能容的,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是特殊之人啊。”张奇迹道:“令公以邺都来归,对元帅来说,那就是立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榜样。在将军归降之后,景延广、杜重威、符彦卿相继投降,元帅兵不血刃就取了幽蓟数百里之地,这里面可以说都有令公的功劳啊。现在石敬瑭刚死,眼看石晋就要分崩离析了,但洛阳有石重贵,太原有安重荣,长安有刘知远,襄汉、淮北,也都还有守军。甚至扩而展之,江南、闽汉、荆楚甚至孟蜀,如果安抚得好也都有传檄而定的可能——至少也要削弱各方抵抗的意志。但是如果这时候,传出元帅他苛待令公你的消息,不管是什么原因,令公想想,各方豪强会有什么反应?”
范延光本来无比盛怒,这时才慢慢静下来,道:“说下去。”
张奇迹道:“令公,咱们是降将没错,可咱们投降的时机巧了,如今天下尚未一统,元帅如果想安抚诸方豪强,就不能对令公怎么样——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行。”
范延光渐渐平静了下来,没再对孙锐发火。
张奇迹说得没错,在政治面前,公义、法律和规则有时候就都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这个不相信真相的时代,他范延光如果出事,各方豪强都不会去问究竟是为什么,只要是张迈真动了范延光,他们就会寒心,就会反感,就会害怕将来如果投降会被张迈同样对待,就会在未来戮力抵抗!
事实是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迈需要什么,只要张迈还需要一统天下,他就不能不有所顾忌,就不能不有所平衡,就不能不按照政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