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骑 >

第734章

唐骑-第734章

小说: 唐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迈冷冷道:“你今天说这么多话,是为了保命么?”

“我的性命,无足轻重。”萧缅思道:“但从环马高地一战起,胡汉对峙的格局已将形成——如果张元帅能够正确选择的话。”

“哦?”张迈仿佛听不懂。

萧缅思道:“鹰扬军和龙骧军一直没出动,本来,在环马高地上遇到那么强硬的阻击时,我们已经在猜想,张元帅是否埋伏了一支强军,从凉州忽然突出,准备抄我军后路。”

张迈道:“那你们还敢打这一仗?”

萧缅思轻轻一笑,道:“正因为有这样的考虑,所以我们才安排了耶律朔古详稳在那里等着了。”

“耶律朔古?”张迈冷笑道:“他不过是杨易的败军之将!”

“虽然是败军之将,但只要有耶律朔古详稳在,鹰扬军就算能够战胜,也无法速胜!想要断我后路就没可能!”

对此张迈也不反驳,就连慕容春华也不得不承认,正因为耶律朔古曾败于杨易之手,他对杨易的战法也肯定也会更加熟悉。更何况,耶律朔古也是名将啊。

假如杨易是伏兵于凉州,在环马高地战况正烈的情况下从后方包抄,只怕也无法迅速突破耶律朔古的防范。

萧缅思道:“但鹰扬军却迟迟没有出现,甚至直到现在都没出现,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是什么。”张迈冷冷道。

萧缅思道:“最后的可能是,张元帅留着这支生力军,是为了对付石敬瑭!”

杨光远等人的眼睛亮了。

无论是谁,都会将目光的焦点投在中原的花花世界——契丹花了这么大的功夫,为的也是这个!得长安洛阳者,方能得天下,这种思维不但整个华夏是如此看,就连漠北胡人也都晓得。

萧缅思道:“我军如今气势已竭,孟蜀不足为患。如果龙骧、鹰扬与郭威部会师,挟环马大胜之威东进围攻长安,石敬瑭未必有勇气坚守下去。元帅取关中当不为难!关中一得,中原震动,元帅稍加修整,再以大军出潼关,中原大地或可数战而定!”

说到这里萧缅思内心有些黯然,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以张迈的威望实力,若再取得中原,那势必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汉家王朝!若再引兵北上,契丹只怕会连燕云都保不住!到了那时,契丹便只剩下漠南漠北以及东北苦寒之地,会再次陷入汉初、唐初那样的局面了。

这次耶律德光南下,为的就是阻止这个局面的形成。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契丹还有机会,但契丹已经会陷入被动,再也无法恢复到后唐明宗以后,契丹人睥睨中原、蹂躏汉人的局面了。

耶律德光要的可不是与张迈两雄并立,而是要独霸天下!

可是现在,这个计划已经破产了。

萧缅思收拾了一下心情,继续道:“不过张元帅,如果你还要继续与我契丹为敌,那么最后的结果,却就只能维系现状了!”

“维系现状?”

萧缅思道:“此战之前,我们三家有覆灭凉兰的可能,此战之后,我们三家已经无力向西,但是三家联手,要保住关中也不难吧。”

他的语气很淡,但杨光远却有些心动了,他知道萧缅思说的是实话。

天策军在秦陇一带迎战契丹,是以主待客,以逸待劳,所以有机会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然而到了黄河以北,形势就将逆反。

在杨光远看来,在陌刀战斧阵丧亡、汗血骑兵团元气大伤的情况下,就算龙骧军鹰扬军一起现身,要想在敕勒川胜过契丹人也未必能够。更何况,就算夺取了敕勒川,那战略意义也远不如夺取长安啊!

那是长安啊!

以眼下的局势而言,天策既取长安,必得关中,若取关中,则中原在望了!

就连安审琦也向张迈望了过去,虽然胡汉有深仇大恨,但作为一方大将,他更明白国家大事的决断不在爱憎,而在利害!

……

张迈看着萧缅思,忽然赞道:“你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要为你契丹一族延续一线生机,以战败俘虏的身份,以生死瞬息的处境,却还仍然有这样清晰的头脑,有这样诱人的口才,契丹果然有人物!”

萧缅思道:“经此一败,我主需要时间整理,以确保我大契丹不至于元气大伤。不过在下刚才所言,并非虚妄。若元帅能够摒弃前嫌,则贵我两家都可获利。但如果元帅一意孤行,则环马高地一战便成鸡肋,奚胜将军,也就只能算是白死了。”

奚胜的儿子怒目环睁,要说什么,却被慕容春华以眼神止住。

张迈忽然不说话了,好像在想着什么,杨光远左右顾盼,小心地道:“元帅,胡人亦败难歼。属下以为,不如先取长安、中原,待得粮草丰足、三军精锐,那时候再挥师北伐不迟。”

安审琦也轻轻点了点头,就目前来说,有石敬瑭在东、孟蜀在后,这时候去穷追契丹绝非佳策。相反,契丹暂时不敢南下,孟蜀若是听到消息也一定会惊慌请臣,关中各路闻讯必定人心动摇,这个时候却正是攻打长安的大好时机!

张迈也点了点头,从表情上看,似乎准备接纳二人的主张。

奚胜的儿子忽然有些失望,他还年轻,虽然武勇,不是以目光战略见长,张迈如果为大局计而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能说不对,只不过他……他会有些难以接受!就算领命了,心里也不好受。

难道就这样放过契丹了?

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再不打契丹,等到他们回去养好马力,以后再要攻打就更难了!汉朝唐朝,统一中原之后,花了多久才征服匈奴、突厥啊!

但是元帅他……

……

张迈站了起来,缓缓道:“长安……我们自然是要的!”

萧缅思眼中认不出露出了一丝喜色。

其实他也知道,耶律德光不可能会同意放任张迈攻打中原,就算他自己能够回去,回去后他也绝对不会推行这一件事情的!之所以会向张迈献出这样的策略,只为了帮契丹多争取一点休养的时间而已。

眼下契丹要做的,就是无论如何帮石敬瑭守住长安!用骚扰敌后的方法,令天策军无法全心地进军中原。

杨光远也露出了喜色。在过去一段时间他摇摆不定,以至于被安审琦爬到了他头上去。但现在,如果天策军决定东征,他已经想好了要立个大功!东方的情况,天策军内部没人比他更熟,他甚至想了好几个办法,都能帮助天策军取得东征大胜。

取长安、取洛阳,若能完成这两件大功劳,那么之前的一点儿罅隙也能轻易抹去,在新朝自己也必定能成为开国元勋!

甚至就是范质,也觉得向东是对的。

先定中原心腹,再扫四夷手足,这是根本次序所在啊。

只有慕容春华,冷静依然。

所有人都看着张迈,只听他说:“长安……我自然要取,不过,我不准备打!”

众人愕然之中,只听张迈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不想打汉人,因为我也是汉人,大唐不打大唐,汉家不打汉家。长安我要,却尽量不想打。中原我要,但却希望能够传檄而定!”

奚胜的儿子眼睛忽然间冒出了狂热!张迈果然没有让大唐男儿失望,他永远都是这样,轻轻一句话就令人热血沸腾!

但有这种感觉的在场却只有他一个,萧缅思愣了好一会,忽然笑了起来,大笑,狂笑,好像从来没听过这么好笑的笑话一样!

喘息而定!

以为是写变文么?

就连杨光远也觉得张迈太过荒唐,就连范质这个读书人,也觉得张迈这句话像极了书呆子!

“传檄而定?”

“不错,传檄而定。”张迈很认真地说,用一种平淡的语气,却说出了令人窒息的话来:“中原是有可能传檄而定的,只要我灭了契丹,扫平胡虏!就可以了。”

“灭我契丹?”萧缅思嘴角胡须微微一翘:“元帅打算怎么灭?”

杨光远和范质等人也都竖起了耳朵。

“你们不必知道。”张迈道:“你们只要相信就可以了,因为很快这就会变成事实。”

第203章 战后外交(一)

从州厅衙门出来,杨光远眉头微皱,心事重重,似乎看不明白张迈的作为,他很难想通,在眼下的境况下,一代人雄怎么可能能够抵御“席卷中原、称王称帝”的诱惑。

范质也是眉头微皱,如果从两个人的神情来说似乎差不多,但实际上范质却是真正地为张迈着想,当初东征刚开始议策的时候,范质和魏仁浦就商量好了两人各执一端,魏仁浦反对东征,范质赞成东征,以备将来无论什么样的决断下来,张迈身边都有一个文臣能给他提个醒。

这时天策在数月之内屡经大战,范质心中比谁都明白,天策的后勤支援能力也快见底了!凉兰秦三州之间的道路并不平静,在严冬之中更加无法持续进行大规模的征伐,别看过去的半年张迈气势汹汹,其实范质从粮饷运输的角度计算得十分明白:天策军在甘陇一带打的其实是防守反击战,以凉州、兰州、秦州作为防御三角,凉兰两地背靠坚城龟缩不出,秦西一带也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调动兵马,以此来抵消契丹、石晋、孟蜀三方围攻的兵力优势。

饶是如此,秦西的囤积在过去几个月的激战之中也是损耗严重,范质计算着,以为再往后自保尚可,外拓则力有不逮了。

他心道:“契丹虽败而未溃,且寒冬将近,我军又已元气大伤,孟蜀在后、石晋在旁,这等情况下如何能北伐?更别说什么传檄而定中原——这传檄而定四字,我写出来可以,元帅自己说出来就叫人笑话了。”

他未曾出门,忽然折回头去,心想:“为人臣者必尽忠!道济(魏仁浦)不在这里,我可得给元帅提个醒!就算因此见罪也说不得了!”

回走了没几步,却遇到慕容春华要出来,慕容春华问道:“范学士怎么回来了?”

范质微一沉吟,请了慕容春华到旁边僻静处低声道:“元帅今日出北伐、传檄二语,令质心中不安,如今虽获大胜,其实局势仍然如履薄冰,元帅方才作豪言时有外人在场,质不敢多言以伤元帅气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