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彝殷道:“说起来粮草都是凉州出,我们只是出点搬运的力气。夫人与诸位大人如此仁义,令人敬佩,我党项虽然是后起末族,但诸位做这样的义举,李彝殷又怎么能不附骥尾?”
鲁嘉陵道:“定难军上下入华已久,族中老小多通唐言,其实也不用时时以外族自居,只要将军对我们元帅不见外,我们元帅对将军自然也不会见外。至于晋北百姓与我们份属同族,有同胞之亲,他们遇到了灾难,只要我们力所能及,岂有不尽力的道理?”
跟着说明了自己要借道前往府州的来意,道:“今年凉州兰州收成不错,预计库存余粮养百万之众也不在话下,但这样多的粮草,我们终究不能不闻不问地就送出去,因此要往秦北一行,问问府州、麟州的看法。”
李彝殷盛赞鲁嘉陵仁义,连称将尽力配合,当下接了他入境,一路上的态度就像边将迎接钦差大臣。虽然使团乔装成了商队,但仍然瞒不过张希崇的耳目,灵州刺史杨泽中来与张希崇商议,张希崇道:“天策对朔方、河套非无野心,只是如今张龙骧在西面未回,据最新的情报,似乎张龙骧还要继续西进,按理说,天策军便不会在这种时候向东用兵。此事尚无须过度反应,且看看如何再说。”
杨泽中道:“今年天策又迎来了丰年,他们开疆拓土后的虚弱期已过,声势又高了三分。怕就怕天策军又有什么诡计,党项人又暗中搞鬼,截断了朔方与中原的道路,那我们便会被他们所困。”
张希崇道:“我料薛复还不敢仅凭一己之力就向我动手——他虽然也是西域名将,手中有兵有粮,但他布防的地方也比我大得多,未必抽得出足够的力量来攻我朔方。而且当今的意思,还是要先收石驸马。石驸马这心腹大患未解决之前,当今是不会支持我们在西北大动干戈的,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只能从缓。”
石敬瑭人已经出了雷公口,这段时间号称不断与契丹攻占互有胜败,正处于拉锯战中,塞外烟尘滚滚,李从珂派出人去都被契丹游骑所杀,而且契丹的游骑兵有几次三番逼近晋北,跟着又被石敬瑭的人马逼退。李从珂心里虽然认定石敬瑭是在搞鬼,却也没法得到确切的证据,因此石敬瑭虽不归朝,却又继续向朝廷要粮。而河东民间则有不少人相信石驸马是出塞捍敌,若不是石驸马在,只怕契丹人早就兵入河东了。
对于这个大环境,杨泽中自然心中明白,眼下从晋北到漠南,李从珂与石敬瑭之间还处于政治斗争当中,尚未撕破脸动手!张希崇的地位不如他们两人,在这件事情根本无从插口,只能在这个大前提下设法周旋。
当下张希崇一边广派间谍,以监视天策军使团的行动,一边准备好兵马,以待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故!
第138章 晋北巨变
府州。
折从远看着黄河,心中满怀忧虑。
不过这时他忧虑的已经不是灾民,而是黄河对岸的局势。
从漠南到河东,今年的年景本来就不好,晋北尤其麻烦——这里除了天灾之外还有人祸!所以本来的小歉收也变成了大荒年!
如今已经快冬天了,夏秋之际,饿着还能顶一顶,一到入寒冬,肚子里要是没点东西,不饿死也得冻死!
天策三年的这个冬天,对晋北来说,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过!
石敬瑭仍然在塞外哭穷,演着他那一套折从远看了都皱眉头的好戏,而晋北的许多百姓在某种舆论惯性的支配下,还仍然支持着他们的驸马,觉得朝廷对驸马太也苛刻,既要他御敌,又不给粮草,实在是有些过分。
晋北地方上的豪强也不断向洛阳太原哭爷爷求奶奶地求告粮草,希望朝廷看在民生维艰的份上给予赈济。
可是,太原方面却是一粒米也不发出来!
所有的这一切,折从远都觉得朝廷是失算了!
这种扯皮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最近!然后整个形势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半个月前,在一片混乱中,张敬达忽然进驻云州!
在太原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他,在未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率领精兵进入晋北!他跟着召集晋北六州军政官员以及本地豪强,将数百人聚在一堂,问责他们治境不力以至于百姓流散之罪!
所有本地豪强看着这位风雷般猛力的大将军都骇然了!一个个像狐狸见到老虎一般不敢动弹!
虽然河东地区在石敬瑭的统治下已经有多年,让他在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但张敬达本人也是出身晋北,这里也是他的老家,可以说他在这里也是有根基的,在进入之前又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加上奉了君命、名正言顺,因此一旦领兵进入,马上就掌控了绝对主动权。
众官员和地方豪族在他的问责下无不战战兢兢,当然还有极少部分人不识时务地出言顶撞,他们还要扯皮,可他们没想到,张敬达这次来是没带好脾气的!
“从太原出发之前,陛下已许了我便宜行事!”
张敬达冷面盯着他们,忽然喝道:“尔等内虐百姓,外结胡虏,真以为我不知道么!”
这几个豪强眼看张敬达给他们安了这样一个罪名,正要辩论,一队刀斧手已经开了进来,将这些人押了出去,毫不客气地当场行刑!
这一见面杀震慑了全场!
跟着张敬达以株连罪将所有亲驸马派或杀或撤,动向不明者二百余人也都扣留在了云州,名曰助防,让他们给家里报平安而不令他们回去,只是赦免了四百多人里的不到百人,或者让他们回去整治地方,或者让他们去巡视诸州,或者让他们去安抚百姓——折从远在得到消息之后仔细琢磨,发现这一百多人里头有一半都来自代州——而那里正是张敬达的老家!其他人很显然也是亲朝廷派。
这其中有一个蔚州的豪强之前称病未到,听到消息后更是据堡自守,他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有大军兵临堡前,一场大火烧起,两日就将这个堡垒拔了!
“首恶诛除!从犯尽数发配登州!”
雷厉风行之下,只用了不到半个月,张敬达就已经将整个晋北牢牢握在了掌心!他采取的是重点防御的措施,将兵力重点布置在了大同府各地,以防北虏,同时将亲朝廷的豪强提拔起来,安置百姓。
那些被张敬达拿掉的豪强家族,其家产都被抄了出来,竟得存粮三十万石!张敬达将其中一半散与百姓,另外一半充为军资!这时晋北的中下层百姓已有一大半寄食于黄河西岸,还留在晋北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这批粮食一发下来,省点用的话,也足够帮留守晋北的百姓过冬了!
晋北的百姓对张敬达过去半个多月里的惊人之举本来充满了怀疑乃至不满,但粮食一发下来他们登时改了心思,对朝廷感恩戴德起来,并破口大骂那些不顾灾荒还在囤积粮草的豪强们。与此同时,也让他们对石敬瑭的动向怀疑了起来。
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张敬达又查出了几条秘密出塞的粮道!这些粮道都是晋北豪强和塞外的私通!许多证据都表明如果,晋北的豪强们就是通过向朝廷要粮以及压榨河东百姓,取得粮草,然后通过这些粮道接济石敬瑭。
尽管折从远自己也相信晋北的部分豪强肯定和出塞的石敬瑭有联系,但对这些粮道是否存在还有疑问,因为这些证据来得太快太明显,因此折从远怀疑这是张敬达在栽赃!
差不多与此同时,太原的粮草也一批批运了出来,运往大同,但是,这些便都是军资了。
晋北六州虽然市井萧条,但这种简单的社会生态反而更加适合进行战争,尤其是最北面的大同府,各个军事要点几乎都防范森严,张敬达的帅旗甚至直接插在了雷公口,冬天的第一场小雪飘下时,整个河东与漠南的局势都完全颠覆了!
河东,已经不再是石敬瑭的河东,而是朝廷的河东!
折从远看着滚滚黄河,脑中忽然掠过一个画面——洛阳的龙椅宝座上,黄帝李从珂看着来自晋北的禀报,笑得合不拢嘴!但是,折从远又马上回过神来——洛阳方面是胜利了,可是府州这边呢?
这边还有一个沉重的摊子啊!
折从远看出,李从珂这次是准备一次性解决掉石敬瑭这个后患!
晋北的一切,在未来的至少一年里都将以军事、政治为纲!至于民生与百姓都要靠后,所有可能造成晋北混乱的因素都必须排除。
在石敬瑭的首级送到洛阳之前,这个地区将成为一个用兵要地!
张敬达已经传来了知会,要折从远不许放灾民渡河回家。
“一切等明天开春以后,另行通知!”
也就是说,朝廷是要河西诸州来负责这个重担了!
如果放三十万人回去,这三十万人能否迅速成为晋北防御的辅助力量难说,但那个消耗之巨大却不言而喻!
而且三十万居民忽然涌回,也很容易会造成混乱,让敌人有机可趁!
本来到河西来就食的晋北百姓,听到晋北宁定的消息之后是有回家的想法的。
国人本来就恋土!何况冬天来了,总得回去过年啊!在缺衣少食、无瓦遮头的异乡流浪算个什么事啊!
许多人认定,既然朝廷已经表现出了爱民的意思,自己回到家去,朝廷总不能让自己在老家饿死吧。
因此就算张敬达发出了禁令,灾民们也会有一股很强的内动力要回去!
但张敬达的一个幕僚却想到了这一点,便又追加了一道命令,要折从远将这一段黄河沿岸的所有船只全部凿沉!
尽管很不情愿,折从远还是下了命令:“砍!”
从黄河拐弯处到一直到定难军界,所有的船只木筏都被拖了上来,用斧头砸成粉碎。然后搬回去发给了灾民,给他们做这个冬天取暖的木料!
看着这些木料,看着折将军提前送来的“温暖”,三十万灾民哭笑不得。
而这时折从远更是内心苦笑!
赈济灾民的粮草,已经耗得差不多了,怎么着也不可能度过这个冬天!何况过了这个冬天之后,三十万人就能回去了么?
因此最保守估计,还得至少准备三十万人半年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