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骑 >

第191章

唐骑-第191章

小说: 唐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来之事?”

慕容春华道:“看张特使的意思,到了这里是没打算再退了,若要在这里扎根,疏勒本城自然会成为中枢所在,可是孤城难以久安,中军进驻疏勒以后,必然还需要一个犄角拱卫之地——而下疏勒正是良选。咱们当趁此机会在下疏勒好好经营布置,安抚明教、施恩民众、将新选士兵重编行伍,现在比别人先走一步,往后别人就赶我们不上了。”

杨易醒悟了过来,道:“好,回去!”一边向张迈告捷,一边召集城内守军将领以及明教长老,道:“下疏勒城内多有英雄好汉,只是缺乏训练,所以才会被回纥人打得无还手之力!现在围城之危已经解除,我想重选精卒,分步兵、弓兵、骑兵,按照我大唐的兵法按部就班,再加训练,你们看如何?”

明教的长老听唐军连败回纥,心中敬畏,温宿武等又皆已被杨易的勇猛豪迈所折服,均愿听令。杨易大喜,当即着手进行军队扩编之事。按照慕容春华的预计,将城内的青壮年男子去芜存菁,此次扩编当能选出一千八百人来,连同原第三折冲府四营一千二百人一起,合为十营三千人。当然,这还只是编制上的兵力扩充,真正要将新军的战斗力提升起来,还需要时间。

这时杨桑干也将回去复命报捷,见杨易这个行动心中明镜似的,他虽然是第四折冲府的副都尉,却更是杨定国的养子、杨易的兄长,忙劝道:“阿易,你这样做不妥!当初主力与这边隔绝,你接掌下疏勒以及明教教众,布勒军队,一切从权,那都没什么。可如今主力军和这边的道路已经打通,两军相去不过百里,只要我们沿途安排下换马的临时驿站,轻骑信使可在一日之内来回,你却不先禀报就正式扩军,张特使知道会有什么想法?其它都尉知道会有什么想法?”

慕容春华亦不由得凛然,道:“桑干兄说的是!是我欠考虑了!”

杨易道:“那我们先禀报,再扩编?”

杨桑干笑道:“那倒也不用,你这边继续行事,却拟一封书信来,说明这边的形势,就道若不趁着这一胜之威将明教的教众编入行伍纳入管理,只怕以后会形成脱离我唐军的割据势力,因此你从权将之整编为新的六个营,加以训练,还请张特使另派将领来,统领新军。”

杨易愕然道:“另外派人来?哼!除了我,还能派谁来!”

杨桑干笑道:“是啊,按现在的形势,应该是不会派别的人来的,但你上了这么一道禀报,张特使再追加一道任命,事情就名正言顺了,别的都尉也就没话说了。”

杨易欣然道:“好,就听哥哥的。”

杨桑干便拿了这道禀报文书,快马回到了唐军主力的营地,张迈听说了下疏勒的情况之后十分欣喜,再看杨易的禀报,不由得一怔,笑道:“知道了。”沉吟了片刻,先让马小春:“请你姐夫过来一趟。”

李膑正忙着另外一件大事,闻召赶来,问:“怎么,下疏勒那边有什么变化不成?”

张迈笑道:“你可真是个鬼灵精,怎么就知道下疏勒那边有事?”

李膑道:“我那边正进行的是接下来第一要紧的事情,以特使的为人,在这当口将我叫来,自然不会是问我进度如何,而必是另有要事商议。而能让我暂时放下手头上的那件事情,想必就只有下疏勒那边有了什么新的情况。”看看张迈的眉宇之间并不轻松,不由得有些担心:“特使,下疏勒不会出意外了吧?”

“没有意外,阿易干得很好。”张迈笑了笑,说:“让他打前锋,总能给我们一些惊喜的。”说着将禀报文书交给了他。

李膑一目十行,转眼读完,心头一震,却不开口。

张迈道:“怎么不说话?”

李膑想了想,说:“这是一件大事,得请副大都护、郑参军、郭、安诸校尉来议才行。”

张迈说道:“可在那之前,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李膑心念飞转:“为什么是我?张特使与杨易亲如兄弟,平时聚在一起时没大没小,我认识特使在杨易之后,又不如他和特使那么亲密,要我来论这件事情,那是以疏间亲啊。”刚好手搭在自己已经消失了的膝盖上,猛地明白:“是了!我是个残废,将来再怎么样也难成大气候,只能做一条蔓藤,却没法做一株乔木,这却是我的优势了。”想到这里心中一定,道:“小杨都尉对大唐忠心耿耿,对张特使更是敬爱交加,我军上下,无人不知。但此事涉及体制,却是不能含糊。处置得好了,利国利家利民利亲,使我唐军上下长保友爱,若处置得不好,恐怕将来有变亲为仇、尾大不掉之势。”

张迈见他能够如此开诚,把话说到这个地步,甚是欢喜,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李膑沉吟道:“疏勒城防严谨,咱们虽然暂时占了上风,但除非是胡沙加尔投降,否则急切难下,萨图克那边又随时都会回来,所以我军的情势似安实危,大昭寺不是一个可以据守的地方,这个地区,除了疏勒本城之外,唯下疏勒为坚城,所以必须有一个智勇双全的方面大将妥为经营,在缓急之际也是我们的退路——而小杨都尉无疑也是这个方面的不二之选。目前他做的事情,从整顿城防到将下疏勒的守军收编入伍,也都是正确的,对我军扩充兵力十分有利。”

张迈道:“这个我自然也知道,下疏勒那边,我暂时分不开身过去,杨易历练到现在,统率三千人也绰绰有余,而且我对他也有充分的信任——可是十个营的兵力,相对于我军主力来说太大了,和他在我军中的地位也不配衬,这个比例太不平衡。”

李膑听到“平衡”二字,心中又涌起一股知遇之感来,心想张迈能和他讨论到这个地步,这份信任真是无以复加了。

他思忖了一番,说道:“既然特使信任小杨都尉,那么这件事情就放手让他去干,但是名分却不能给他。予其实不予其名,将来疏勒的形势稳定下来以后,再另行调整就顺理成章了。”

张迈道:“可是不给他个名号,只怕他做起事来不顺畅。若要派个监军,又恐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再说,现在全军上下,暂时也没有一个将领有资格监领十个营。”

李膑明白张迈的意思,他不是说唐军诸将之中没人有本事统领十个营,而是指唐军诸将之中没人拥有这种超出同侪的地位——十营统帅的话,在眼下来讲便是唐军之中除张迈以外第一人了。

李膑道:“统帅这么重的兵力,必须由中枢要人遥控。有一个人,有这个资格的,而且让他来遥控这十营,也不会让小杨都尉心存芥蒂,反而会让他心中欢喜。”

“谁?”

李膑道:“副大都护。”

张迈怔了一怔,随即露出一种“李膑你怎么能想到这个”的微笑来,道:“好主意,好主意。”

从张迈帐中出来,马小春赶紧来帮推姐夫的轮椅,推到一无人处,马小春道:“姐夫,刚才特使的神情好奇怪啊,是出了什么事情了么?”

李膑迟疑了一下,说:“是出了一件大事,不过我不能对你说,但你过几天应该就会知道了。”

马小春道:“那好,我就不问是什么事情,但这件事情,是张特使听了姐夫你的提议,对么?”

李膑没有回答,却微微一笑。

……

李膑离开之后,张迈便召来了第一折冲府折冲都尉郭洛、第四折冲府折冲都尉郭师庸、第五折冲府折冲都尉安守敬、昭武部统领薛苏丁、乌护部统领合舍里,大都护参军事郑渭,昭武部监军郭太行,以及杨桑干、安守业等副都尉,又让嘉陵和尚旁听。

诸人到齐以后,张迈便将下疏勒的情况说了,诸将听说杨易得胜,疏勒民众又拥护大唐,无不大喜,郑渭听下疏勒的道路打通,得了这么一座坚城,那唐军便进可攻退可守了,心里大安。

郭师庸对围攻疏勒一事与李膑有相同的判断,道:“疏勒是一座大城,除非我们运气特别好,否则只怕短时间内难以攻下。下疏勒可得好好经营才是,我建议让乌护部负责沿途道路安全,让民部将部分粮草转移到那边去。”

张迈道:“如今下疏勒有许多明教长老号召起来的散兵游勇,我想让杨易尽快将他们编入行伍,以免迁延之下,成了一支体制外的兵力,那时就不好办了。”

杨桑干听到这里不禁一怔,随即暗中叹息,心道:“张特使对阿易真是没得说!竟然半点不提这是阿易的意见,这样一来其他都尉就不会对阿易产生意见了。”

果然郭师庸、安守敬等都点头道:“应该。”

郭洛忽问道:“下疏勒的兵勇选拔出来,大概能有多少兵力?”

张迈看了郭洛一眼,笑道:“大概会有将近两千人,可以编成六个营的兵力。”

郭师庸哦了一声,道:“那阿易手头就有十个营了……不知这六个营的训练,特使打算派人谁去主持?”

张迈道:“要办这件大事,得是副大都护才成。副大都护如今尚在大昭寺,在他到达下疏勒之前,前期的事情,就先交给杨易暂理。这个安排,诸位以为如何?”

郭师庸和安守敬对望了一眼,郑渭亦微微一笑,都道:“特使英明。”

第116章 镰刀的威力(二)

向唐军投诚的胡部越来越多,从昭武人开始,到突厥、突骑施、吐蕃、波斯后裔、印度后裔到各个混血部族,都被安排在了南北两个方向,郭师庸和安守敬都是守城的好手,因此对攻城也自有心得,他二人合力在疏勒城划出三十四个驻防点,只要守住了这三十四个驻防点就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回纥军进出疏勒的行动。

张迈命令各部分别在其中二十八个驻防点上防守一个方位,“其它的事情就不用你们管了。”

如果要这些方归部族上战场打仗,在组织上是有很大困难的,要他们去攻城?只怕这时候他们心里对大唐的忠诚还不足以让他们卖命,可是只是让他们驻防一个地点的话,那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从东南顺时针一直到东北,疏勒城被堵得只剩下东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