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小太监之乱世称雄-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文程躬身答道:“微臣遵旨。”然后引着赵强出了西暖阁。
赵强离开文华殿,多尔衮依旧怒气不止,愤恨的说道:“这个小太监真是可恶,屡次坏我大事,要不是他作梗,我大清早就一统天下了。”
玉儿柔声劝解道:“摄政王请息怒,这赵强乃汉人的领袖,率众抵御我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今被我们擒住,再也不能作耗了,再说留着他也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对外宣称他已经降了大清,这样汉人们群龙无首,定然会分化瓦解,我大清一统天下指日可待。摄政王,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呀?”
玉儿这番话多尔衮深以为然,刚才不过是气话罢了。如今大清定鼎中原,在北方各省施行仁政全部都是皇太极当年制定的方略,一年下来成效显著,清廷打算先稳住北方几省,再伺机南侵统一天下,玉儿提的这些想法也是多尔衮正打算施行的。赵强被擒,太平军很快就会被瓦解,而张献忠、左良玉、卢象升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他起身昂然说道:“太后说的是,如今赵强被囚,我大清一统江山已无阻碍,我看不必再缩手缩脚的,我打算起兵三路,横扫南方,一统天下,完成先皇的遗愿。”
玉儿说道:“这恐怕太急了些吧,北方初定,民心不稳,还需要休养生息,我军兵员粮饷不足,难以支撑这么大规模的战争,还请摄政王三思。”
“这——”多尔衮迟疑一下说道:“恕在下直言,当年我朝在关外贫瘠苦寒之地,兵饷比现在还少,而我八旗却能横扫北方,靠的是旗奴制度,每次战争虏获的人口、财物都归八旗所有,靠这个,我们八旗将士才作战奋勇,所向披靡,而军需物资也都是靠缴获补充。现如今我们施行轻徭薄赋的制度,为的是收汉人之心,但是汉人造反依旧层出不穷,而我八旗子弟却越来越没有斗志,这样下去恐怕难以完成统一的大业,所以我打算恢复旗奴制度,这样兵员粮饷就都不成问题了。”
“这样恐怕不行,施行仁政是先皇制定的方略,不可更改,再说汉人是我们的几十倍,一旦被逼急了,如何得了。就是打下了天下,也治理不了。”玉儿说道。
玉儿抬出先皇,多尔衮也不好直接反驳,只好说道:“此事我自会斟酌,太后不必挂心。我不日即将重返前线,朝中诸事还请太后多多担当,还有,那小太监诡计多端,他行迹已经暴露,说不定太平军会大举营救,还要多加提防。”
玉儿说道:“摄政王尽管放心,家中之事我会善加料理,赵强那里也决不会出差错。”
却说赵强,由范文程陪着被押到紫禁城西南角的一个废弃的院落,赵强久居大内,知道这里明廷幽禁被黜皇妃的所在,已经被封弃了多年。玉儿之所以选择这里关押赵强,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安全,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就近笼络赵强,以期赵强能为自己出谋划策。赵强到了院里,见陈圆圆和兰汀正坐在院中石凳上,旁边还立着几个宫女和太监,看来清廷对自己是要软禁,而不是强行关押。
他和范文程到了内堂,侍女给上了茶,范文程说道:“赵大人,太后吩咐,让安排大人和二位小姐在这里暂居,一切用度由内库供奉,这里的宫人也任由王爷使唤,只是不得出了这院门,还请大人体谅。”
赵强心中无奈,只好拱手说道:“好说,让范先生费心了,也请回复你家太后,赵某领情。”
顿了一下,赵强接着问道:“范先生,我想知道你们到底想如何处置我呀?”
范文程说道:“谈不上处置,我们当然希望大人能与我们大清合作,辅佐我主创建太平江山,以大人之能,位列宰辅,封王封侯那是肯定的。”
赵强苦笑一声说道:“算了吧,我有什么能耐呀,还不是忠奸不辨,被你们给算计了吗!要说你们把我抓来这事做的可真是天衣无缝,你们派到我身边的卧底也是深藏不露呀!要说才能,我比你可差远了。”
范文程不无得意的答道:“呵呵,大人实在是过奖了,范某哪里有这等算计。不瞒大人,这一切都是我太宗皇帝生前就筹划好的。我太宗皇帝知道汉人多,凭满清八旗一味的征杀是不能征服的,所以他老人家早就筹划组织了一批忠贞有为的少年加以培养和教育,然后安排他们长期潜伏到中原各地,伺机为大清出力,我们称之为‘死士’!我大清之所以能屡战屡胜,离不开这些死士的暗中襄助。我儿王彭和俪儿姑娘是这些死士中的佼佼者,之所以把他们安排到大人身边,也是因为先皇认为您是我大清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赵强默默点头,心道:“皇太极这人真是英杰,为了统一大业处心积虑,费尽了心力,多少年前就算计好了这一天。”他疑惑的问道:“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们的死士都已经安排到了我的身边,要杀我可以说机会很多,当初把我杀了也就是了,为什么拖延至今,还费这么大劲把我抓来呢?”
范文程说道:“先皇一直爱惜你是个人才,说你们乃是志同道合的人,临终之时还因为不能和你联手共建太平天下而抱憾。皇太后后来接掌这批死士,也是一直不忍心加害你。不仅如此,其实我儿王彭和俪儿他们也为你的抱负所感,对你爱戴有加,不忍对你下手,要知道,这批人乃是先皇亲自训导出来的,他们的理想与你的创建太平教的思想如出一辙,要不是你与我大清为敌,那他们何尝不是您的死士呢!”
范文程悠悠的叙说,赵强却听的神游物外,他仿佛又看到站在地图前面那个胸怀天下,指点江山的皇太极,又看到那个柔顺娴静、巧笑嫣然的俪儿,不由得百感交集,竟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泪。
范文程仿佛能体会赵强的心情,也在旁边唏嘘不已。
送走了范文程,赵强回到堂屋,圆圆和兰汀从屏风后面出来,她们二人在后面听了赵强和范文程的对话,也是心情复杂泪流满面,圆圆说道:“原道俪儿是清廷的奸细,心中恼恨,却也是个苦命的人,她这是何苦呢。”
兰汀也说道:“当初我曾羡慕俪儿命好,可以每天陪在叔父身侧,却原来是为了这个。不过我看俪儿对叔父是情深义重,发自真心,不然她也不会徇情而亡,这么想来,我一点也不怪她了。”
赵强面色愁苦叹了口气,说道:“唉!都是我赵强无能,让你们为我无端受累,身涉险地。”
圆圆说道:“公子空急无用,不如先安下心来,李大人他们定会想办法营救,我们静待时机就是。”
兰汀也宽慰道:“叔父不必太过忧心,田大人、尚将军他们都是久历疆场之人,太平军中也人才济济,定会自主发展,不至于涣散的。”
赵强担忧的说道:“我还真是担心他们来救我,这里是皇宫大内,戒备森严,清廷肯定已经在这里设下陷阱,弟兄们来救我,恐怕是自投罗网呀!”赵强无奈的摊摊手,接着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也只能如此了。”
就这样,赵强耐着性子在这里安顿下来,每日同圆圆和兰汀弹琴唱曲,日子倒也悠闲,只是心中总惦记着外面的局势,常常感到不安,他试图向这里进出的宫人口中打探一些消息,但这些宫人一律守口如瓶,什么也问不出来。他不知道,在他被囚禁的这些日子里,天下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第八十八章受冤屈痛遭世人弃
清廷利用赵强被俘的事情作足了文章。他们一方面在全国各地张贴告示,散发传单,公告赵强已经投降了满清,清廷已经封赵强为西南王;还让各地的潜伏人员散布谣言,说赵强在太平教中的权力被李刚、尚大勇他们篡夺,一怒之下投降了满清;还有谣言说赵强早就做了清廷的奸细,当年就是他抢走了陈圆圆,又嫁祸给李自成,才逼迫吴三桂投降的清军;也有谣言是说陈圆圆是清廷的卧底,李自成、吴三桂都是败落在她的手上,这次赵强投奔满清也是被陈圆圆的美色所诱惑,一时间谣言四起,世人议论纷纷,有信的、有不信的、也有疑惑不解的,但是汉人抗清的领袖到了满人那里却是不争的事实。清廷还模仿赵强的笔迹和语气给各级太平军的将领官员们以及南明朝廷的官员写信,让他们放弃抵抗,投降清军。
赵强在太平军内部和民间的威望甚高,他的失踪给太平军内部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不少教众心灰意冷,选择了逃避,各地都有教众和官员退出太平军。南明小朝廷一直对太平军的发展壮大心存顾忌,加上满清已经提出要和他们议和,此时也抓住这个借口,下令限制太平军的发展,各地的督抚也纷纷同太平军划清界限,开始限制境内太平教的发展,连卢象升和张晓东也对外声明同赵强没有瓜葛,南方的抗清阵营四分五裂,太平军陷入孤立,士气低落,战斗力急剧下降。
清军则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突然分三路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一路攻打四川的张献忠,进逼贵州,一路进逼襄阳,威胁华中数省、一路由山东起兵,攻打江苏,直接威胁南明小朝廷的首都南京。
这年九月,清军西路军攻占四川,张献忠兵败自杀;十月清军突破明军的长江防线,将左良玉编练的南明新军击溃,一路南下,占领南京;十月清军重兵猛攻襄阳,一个月后,襄阳陷落,山西营全军覆没,卢象升兵败自杀。两个月后,太平军在湖州大败,后撤到云南广西,武昌陷落,湖北全境落入清军的魔爪。
此次清军南下的战役由多尔衮亲自指挥,他在满清的贵族们的支持下,公然违抗皇太后的旨意,暗地里恢复旗奴制度,为了鼓舞士气,解决粮饷的供应,多尔衮命令前线将领就地解决兵员和粮饷问题,改变了以往不许扰民的宗旨,这等于为八旗兵劫掠百姓开了口子。八旗兵本就嗜杀成性,得到了上官的默许以后,如同闻到血腥的苍蝇一般,变的更加疯狂,每占一地都要大肆的烧杀抢掠,遇到抵抗强烈的城镇,攻占以后还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