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443章

盛唐夜唱-第443章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叶畅却默不作声,没有任何反应。

杨钊心中有些着急,他是知道,叶畅对于当官其实并没有太大兴趣,若真逼急了,叶畅辞官不做,或者装病不出,不能将叶畅赶出长安,留这样一个祸害在,他如何睡得着觉?

“叶畅,你以为如何?”李隆基见叶畅不出声,勉强开口道。

“杨钊话似乎还没说完,臣不知如何说起。”叶畅道。

“呃……”李隆基看了杨钊一眼,杨钊白皙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杨钊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完了,为何叶畅还要说他没说完?

“臣话说完了。”杨钊吸了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道。

“不可能,你方才不是说要选将调卒么,放着离安西、北庭更近的哥叔翰、安思顺、李献忠,皆为悍将,你不举荐,却举荐我这远在长安之人。举荐我便举荐,可是圣人问你兵何来,你为何不说,莫非要我叶畅单人匹马,杀入大食犬戎联军之中?”

叶畅话语中带着一股怨气,所有人都听得出来,不过没有怨气才怪,若说辽东是他自己愿意去的,云南便已经是杨钊坑他,拉他下水,如今安西有事,又是想将他从初见成效的云南调走,其用心之恶,受得了之人必为圣人。

李隆基在御座之上便微微笑了起来:还以为叶畅这厮大奸近忠大伪近圣,现在看来,他原来也是有怨气的,先是打断王准的腿,如今又当朝让杨钊下不了台……是人就好,总好控制。

“杨卿,叶卿所言有理,你说兵自何而来?”

杨钊脸色更紫了,他一心就是算计着如何折腾叶畅,哪里考虑到这个细节。调兵可不是借小事,不仅仅要担忧调走兵马之后,会不会导致胡人乘隙而入,还要考虑所调兵将,是否能听从指挥。

真让他说调哪边的兵,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叶畅便可以说了,是他硬要将这些不听调遣的兵硬塞给自己。

李隆基见杨钊呐呐不言,心中便有些不喜。

不过事情总不能一直僵在这里,将叶畅打发到安西去,避免他在一地军中经营太久,这是李隆基的暨定策略。与其余那些胡人充任的边将不同,李隆基觉得,叶畅对他的威胁更大一些,关键在于,胡人还需要靠朝廷中枢的钱粮来支撑局面,而叶畅每到一地,只需要两三年时间,对朝廷中枢的物资供应,就不那么依赖。

“叶卿,朕也觉得,若有谁能解朝廷燃眉之急,非卿莫属。”李隆基带着笑道:“卿这七年间,一直在为朕分忧,朕都铭记在心啊。”

“人力有穷时……”

“卿一向都不会让朕失望,你说吧,你需要调哪儿的兵马?”

大臣当中有人险些没憋住要笑出来,李隆基这分明是急着打发走叶畅这个搅事精啊。

叶畅沉吟了一会儿,然后道:“他处兵马太远,便是调动,一时之间,也未必得及,以臣之意,请以朔方、河西、陇右各抽兵马,聚于西州,我只要兵,不要大将。以高适为剑南节度副使、兵马使,使督诸蛮自铁桥城攻犬戎,使安思顺、哥叔翰自石城堡佯攻犬戎。”

“遣使者,携僧侣,自云南入天竺,窥察大食在天竺之虚实,若可联络天竺诸国,夹击大食为上。遣使者,晓喻突骑施诸部,安稳北庭……”

叶畅在众臣当中侃侃而谈,或军事或外交,或近谋或远略,众人听得他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便知道他绝非对此毫无准备。说到末了,叶畅扬起脸,看着李隆基:“臣去安西,并无不可,只是臣与高仙芝,孰正孰副,还请圣人在此有所定夺!”

第371章 关山万里赴戎机

高仙芝身体雄壮,面色白皙,看上去不像是高句丽人,倒有几分像汉人。

不过高句丽人原本就有许多汉人遗种,而且在他内心深处,也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汉人。

“大使,兵已备齐了。”副将李嗣业催马上前,低声对他说道。

“好,好!”高仙芝甚是高兴,看了看左右,对程千里道:“这都护之地,便托付与君了。”

“大使只管放心,必万无一失,某祝大使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程千里笑道。

“也不知朝廷的援军几时能来,我军此次可谓倾巢而出,若是援军到得晚了,诸部怕有异动。”跟在李嗣业之后的郎将段秀实低声道。

高仙芝有些不满地看了他一眼。

这厮最惯泼冷水,说起话来有些刺耳,若不是有几分本领,高仙芝早就不容他了。

此次出征,高仙芝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为了获取朝廷支持,他在天宝九载底专门以献俘的名义回了长安,直呆到天宝十载四月才离开,将高力士、杨钊的门路都已经走通,朝廷里外都愿意全力支持他这一次远征。

若说有反对的声音,外是叶畅,内就是这个段秀实了。不过段秀实官卑权小,对他影响不大,叶畅则不然,叶畅官高权重在其次,这些年经营兵疆,叶畅俨然成了大唐边事第一人,他的意见,对于朝廷中枢的影响极大,若非如此,高仙芝也不必专门进京解释。

“秀实,休要多言。”李嗣业瞪了段秀实一眼道。

“是。”段秀实也知道自己有些过了,大军出征之时,怎么能扫主将之兴,高仙芝若是个心胸狭隘的,直接就在战场上弄个必死之任务与他,他的下场就惨了。

“不知朝廷会派何人来,若派的是……”

就在高仙芝准备下令出兵之时,突然间,听得外边声音传来:“报!”

高仙芝眉头一皱,回过头去望,见一名斥侯飞奔而来。

“何事?”那斥侯跪下之后,高仙芝问道。

“朝廷以叶畅为安西后军大总管兼安西大都护,领朔方、河西、陇右三镇援军三万,发沿途民夫十万,支援安西。”

“叶畅?”高仙芝听到这个名字,眉头不禁抽了一下:“怎么会派他来?”

换谁来都不该派他来,叶畅对这次远征,原本就是不看好,他会不会尽心尽力?

“知道了,千里,你准备迎接,我们先出征。”

没有多想,高仙芝哼了一声,下令道。

这边宰牲祭旗,大军拔营而起,鱼贯出营。安西、北庭两节度四万余兵马,随高仙芝出征者有三万,再与仆从军会合,人数亦有八万之众。天威军在这之前便已经被高仙芝带来,只不过他们是客军,只负责保护高仙芝部后翼粮道。现在朝廷又派三万援军,足以让高仙芝后顾无忧了。

“叶畅若来,只怕还有争执。”段秀实在李嗣业身后道。

这一次他压低声音,不令高仙芝听到。李嗣业点了点头,心里暗叹了声,朝廷也是糊涂,遣人来倒还罢了,怎么会遣将?就算遣将,也不该遣一直反对在安西有大军事行动的叶畅啊!

眼见大军列队纷出,他也跟着本部,正待离开。就在这声,却听得后方又有人喊:“报!”

人喊马嘶中,若不是注意,这声音几乎听不到。李嗣业望去,又是一使者,浑身是汗,马几乎要力竭,飞奔而来。

那军使单膝跪在高仙芝面前:“大使,叶中丞来见大使!”

“叶中丞?哪个叶中丞?”高仙芝一愣。

“御史中丞、安西副大都护叶畅。”

高仙芝与李嗣业都不禁愕然,段秀实更是一缩脖子,只觉得汗涔涔而下。

朝廷委任叶畅的命令才到,叶畅本人就到了,这岂不证明,叶畅在朝廷任命出来之后,便立刻出京,马不停蹄在往这赶?

若是如此,这叶畅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高仙芝面色阴沉,小声咒骂了一句,然后道:“休要理他,我们自走,千里,你去应……”

话没说完,便看到东方十余骑飞驰而来,再仔细看时,发觉只有五人,却有十五匹马。

这是一人三马,千里疾驰的架式。

高仙芝神情更是冷漠,一股莫名的怒火,在他心中腾腾而起。

他之所以这么热衷于此次远征,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此次远征能带来的巨大好处。不仅仅在朝廷上,可以凭此升官邀赏,更重要的是,劫掠所获,能让他大发横财。

他虽不通文字,可是叶畅治疆的边策论他还是听人为他讲解过,对其中经营边疆需要有利可图才能长久的说法,是举双手赞成。但对于怎么样有利可图,他与叶畅的观点相左,叶畅以为需要自己慢慢经营,他却以为,一切经营都不如抢劫掠夺来得快来得多。

叶畅这么急切地赶来,可就是来断他升官发财之路的,汉人有句话,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大使?”李嗣业低声呼了他一声。

高仙芝整理了一下心情,示意部队继续开拔,自己拨转马头,对着叶畅一行来的方向。

没多久,他终于看清楚来人的长相。

不用问,居中的那个年轻人肯定是叶畅,在他身边,另外四人,一看就是精悍勇猛之辈。高仙芝在自己身边,也见过不少这样的人物。

“高大使,早闻大使威名,今日一见,快慰平生。”叶畅从马背上翻下来,站都有些站不稳,要靠着马身子,才勉强站得住。

“某乃粗人,不知文雅,莫说那文绉绉的屁话,某不懂。”高仙芝扬着下巴,傲然道:“汝乃何人,为何纵马闯军?”

“某叶畅。”叶畅喘了会儿气,身体好过了一些,然后昂头道。

高仙芝的敌意很明显,哪怕他在长途劳顿之后反应迟钝,也能清楚感应得到。

“叶畅……那又如何,你不在云南,到这里做甚?”

方才的信使还未退走,就在一旁,他便如此,摆明了是轻慢叶畅。这等行径,叶畅就是现在不知道,用不了多久也会知晓。

高仙芝狂妄,由此可知。

叶畅神情一凛,腰自然挺直起来。

他万里迢迢,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来,可不是来吃高仙芝挂落的!

神情一凝,他向后退了两步,朗声道:“既是如此,高大使请自便,某在此祝大使马到功成——当心蛮夷反叛。”

说完之后,他转身便走,竟然也不与高仙芝道别。

高仙芝身边一将大怒,按剑欲起,却被另一人拦住。高仙芝没有反应,驰马向前,那边按剑欲起之将眼睛转了转,上前在高仙芝身边道:“兄长,程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