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术天下 >

第69章

权术天下-第69章

小说: 权术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站在太后身后,不由看了琊王一眼。这个琊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平时他寡言少语,让人很难猜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而且琊王看起来似乎又有一些小孩子心性,喜欢骑马,喜欢舞刀弄枪,看似毫无心机。

今天他又特意来这里让太后看他穿大都督官服地样子,此举看似很孩子气,可却大有玄机。难道是他清楚太后和皇上将军权交给他,实际上对他还是有猜忌的,所以故意做出如此孩子气的举动,让太后和皇上不再疑心他?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话,那这个琊王倒不是个简单人物,他连太后都骗了。还是我想多了,他果然就是小孩子心性呢?

太后拉着琊王地手,让琊王坐在身边:“明天请你母亲也进宫来,哀家要请她赏雪。”

恰好这时皇上来了,琊王一见皇上进来,忙站起身来。皇上给太后请了安,就坐在太后身边,和太后说起闲话来。

琊王见人不注意,就退到太后身后,装作看墙上那幅画,在我耳边低声说:“你那个荷包本王戴在里面了。”琊王说完,从怀里拿出我那个荷包,我不由瞪了他一眼,他笑着又把荷包放了回去。

琊王却转到皇上身边:“皇兄上回送臣弟那匹大宛马,最近不知怎么了,只是不肯吃草料。臣弟心里有些着急,想问问皇兄有没有什么办法?”

太后笑着说:“宏儿现在是大都督了,倒是应该关心关心国事,不要一天到晚想着玩儿。”

皇上也笑了:“母后,二弟年龄还小呢。”皇上又对琊王说:“御马监里有个叫袁志的人善于医马,朕一会儿让他去看看二弟的马。”

琊王忙说:“谢皇兄。”我仔细看了一眼琊王,琊王的高兴似乎不是假装的,难道他对权力真的不动心吗?

琊王又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了。

琊王走后,皇上对太后说:“母后,儿臣今日早朝已经下旨设立大都督府,由二弟领大都督一职。今后大都督府管理军籍、军政,但却不得调动军队。而兵部只管军令、粮草,却不得指挥军队。大都督府与兵部相互配合,免得遇事相互推诿。”说完皇上突然咳嗽了几声。

太后忙说:“皇上最近总是咳嗽,倒是应该召太医看看。”

皇上微微一笑:“来的时候可能让风吹到了,喝口热茶就好了。”

我忙倒了一杯茶奉给皇上。皇上接了过来,喝了一口:“母后,儿臣这样安排可好?”

太后笑着点头说:“皇上这样安排很好。”

我看着皇上,这才恍然大悟:皇上设立了大都督府,就是要由大都督府来管理军队,负责军队的日常事务。但大都督府虽然管理军队,却不能调动军队,必须有兵部的军令才能调动军队。兵部虽然可以调动军队,但手中没有军队,只有通过大都督府才能间接调动军队。

皇上相当于将兵权一分为二,让大都督府和兵部相互牵制,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调动军队,这样皇上就把军权牢牢抓在了手中。

我看着皇上,知道这只是刚刚开始。皇上还会有更辣手地手段,皇上要对权臣们开刀了。

 第103章 兵部尚书

今天太后吃过早膳,就坐在窗下和我说闲话,正说得高兴。贾皇后宫里的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那小太监给太后请过安就说:“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昨天受了寒气,半夜就发起烧来。今天不能给太后娘娘请安,特差奴才来给太后娘娘问安。”

太后忙问:“皇后如今好些了吗?”

那小太监说:“回太后娘娘话,皇后娘娘吃了一剂王太医的药,如今好多了。”

太后点了点头:“回去告诉皇后务要好好保养,哀家一会儿派人去看她。”那小太监磕了一个头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长公主来了,倒是很久没见长公主进宫来了。长公主给太后请了安,就坐在太后身边。

太后忙问长公主:“萧老将军的病怎么样了?”

长公主的神色似乎有些凄然,“三天好两天不好,臣妾每日里很是担忧。且喜那个上官姑娘医术很是高明,臣妾还稍微放下一点心来。”

太后拉着长公主的手:“长公主也无需忧心,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萧老将军好好将养,定无大碍。”

恰在这时陈太妃带着琊王,李太妃带着乐安公主都来了。太后笑着对琊王说:“大都督来了。”

陈太妃忙说:“宏儿年纪还小,太后娘娘和皇上把如此重任交给他。只怕他有负太后娘娘和皇上所托。”

太后笑着说:“妹妹说哪里话,宏儿历练两年就好了。”

陈太妃笑着说:“宏儿还是小孩子心性,昨天皇上派个人来医马,宏儿就一直呆在马厩里不肯出来。”太后笑着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严淑妃和我大姐也来了。吕端妃自从吕公公被撵出宫后就一直称病,今天也没有来。

听崔连贵告诉我,吕公公被撵出宫后。曾有几个太监借机向皇上说吕公公地坏话。皇上大怒,派人打了这几个太监每人二十板子。我明白这是因为吕公公在宫中专权多年,宫里的太监或多或少都与吕公公有些瓜葛。如果此时治吕公公的罪,只怕会闹得宫里人人自危,唯恐祸及己身,只怕会有意外。皇上如今要对权臣开刀,如果此时宫里先乱了起来。对局势反而不利。因此皇上才故意打这些太监,要借此稳定人心。

太后见人来齐了,就带着我们去了绿芸馆。绿芸馆外种了数株青松,松枝上落满了雪,雪白深绿。别有一番韵致。

太后笑着说:“要说看雪景还是叠翠山上最好,只是如今雪后路滑,上去倒是极不方便。”

众人绕着绿芸馆看了一阵雪景。这时有个小太监来说:“启禀太后娘娘,万岁爷差奴才来禀明太后娘娘,万岁爷还有一份要紧的奏折要看,请太后娘娘和太妃、长公主先入席,不用等万岁爷了。”

太后点了点头,带着众人进了绿芸馆。一进绿芸馆,就有一股淡淡地幽香萦绕鼻间。可却看不见在哪里点的香。

众人依序坐下,就有小太监在每席上摆了十多个铜盘,又在铜盘上放了支架。我不禁有些好奇,这些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过了一会儿,小太监才捧上菜来。今天地菜都是用银盘装的。我更加好奇了。

太后笑着吩咐小太监:“点上吧。”小太监们忙把烧酒倒入铜盘之中。再点上火。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冬天里菜容易凉。所以想出这个办法来,使菜不凉。

太后笑着说:“哀家最喜欢绿芸馆,一到冬天独这里没有炭火气。冬天里怕冷,哪里都烧炭火,炭火气熏得人头疼。”

陈太妃陪笑说:“太后娘娘说的是,臣妾记得这里的熏香也与别处不同。”

太后笑着说:“可不是,你们没看这四壁都挂着湘竹帘。这里只每天晚上熏香,到早晨的时候就把香薰端出去,香气白天从四壁慢慢散出,因此没有一丝烟火气。”

众人喝酒说笑。我看了严淑妃一眼,严淑妃的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我不由暗自思量,严淑妃到底因为什么事这么高兴呢?

小太监们上来换了一回菜,太后对小吉祥说:“你去看看皇上怎么还不来?”

过了一会儿小吉祥回来了,低声在太后耳边说了几句话。就见太后点了点头,太后地神色很安详,可皇上到底在忙些什么呢?

众人又坐了一会儿,也就都起身告辞了。

我和太后刚回到长乐宫,皇上就来了。皇上给太后行了礼,就说:“母后,今天早朝林元振上奏折说空饷案已经查明白了。”

太后问道:“他查出些什么了?”

皇上微微一笑:“他还会查出些什么?他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太后点头微笑而已。皇上又说:“他如此做倒是给儿臣一个机会。”

我这才明白严淑妃为什么会那么得意,原来严景云已经动手了。因为贾云光是武将出身,军中不少将领都是贾云光的心腹,看来严景云一定是要借空饷案将贾云光在军中的心腹铲除干净。

太后笑着说:“这两个人都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皇上也笑了,皇上又说了几句话就走了。到了晚上,崔连贵派了个小太监偷偷来告诉我:林元振的奏折里不外乎是说哪些将领虚报粮饷虚报得厉害。我听了一下这些将领地名字,无一例外都是贾云光的人。至于边关,林元振倒是替萧家父子辩白了一番,不外乎说边关路远,粮草途中损耗较多。加之战事频繁,士卒时有战死等语。

看来这个严景云也知道,不能将事情闹得太大。如果犯了众怒,这些将领群起而攻之,只怕自己不好收场。因此只是针对贾云光的人,对于其他将领则是尽量不得罪。

我又问那个小太监:“万岁爷怎么说的?”

那个小太监低声说:“回三小姐话,万岁爷没说什么,只是把林尚书的奏折留中不发。”

我点了点头,就让那个小太监走了。

看来严景云这回麻烦大了。一开始贾云光要借空饷案除掉萧家父子,可皇上却把此事交给严景云的人林元振去办,就是要让严贾二人自相残杀。严景云果然中计了,他自以为机会来了,指使林元振借此事铲除贾云光在军中的势力,故此只针对贾云光的人,而不追究其他人。

但贾云光绝不会坐以待毙,贾云光一定会想方设法保全自己的人。所以皇上才故意将这本奏折留中不发,就是要给贾云光机会,让他针对严景云,严景云此次只怕是惹火上身了。

果然没多久,这些将领就联名上奏折,奏折中不外乎是兵部如何克扣粮饷云云,将矛头直指林元振。

据说皇上当时龙颜大怒,诏都察院左都御史任良弼查办此案,数日后任良弼上本称奏折中所言皆是实情。

皇上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罢免了林元振所查虚报粮饷地将领,又赐林元振自尽。严贾二人果然如太后所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没想到不久皇上就任命我表哥为兵部尚书。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不由一凉。

推荐好友风之灵韵新作《天庭剩女》…………天庭剩女与她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