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术天下 >

第139章

权术天下-第139章

小说: 权术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忙笑着说:“表妹又这般多礼,表妹这是要去哪里?”

“太妃娘娘让臣女给万岁爷送些点心去。”

我有些不高兴,可又不好流露出来,只是说道:“那表妹快些去吧。”

陈采萱让到一旁,我从她面前走了过去。走了几步,我回头看陈采萱,陈采萱早已朝上书房的方向走去。

我一进长信宫。就见陈太妃正在和张嬷嬷说话,我朝前走了几步,这才给陈太妃行礼:“臣妾给太妃娘娘请安。”

陈太妃笑着说:“皇后来得正好,适才御厨房送了些点心来,本宫让采萱给皇上送了些过去,刚想着派人给皇后也送去些,可巧皇后就来了。”

“臣妾谢太妃娘娘恩典。”

“皇后快坐下,好和本宫说说话。”我谢了恩,坐在一旁,陈太妃又让小太监给我倒茶。端点心。

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太妃娘娘,臣妾今天来是有要事要启禀太妃娘娘。”说完,我看了屋子里的人一眼。

陈太妃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吧。”众人行了礼都退了下去。

陈太妃看着我,我慢慢地说道:“臣妾最近很是担心万岁爷的龙体。”陈太妃忙惊问我怎么了。

“太妃娘娘。万岁爷最近因为江南六县的洪灾而忧心不已。已经有很多天没睡好觉,吃好饭了。”我不等陈太妃说话,将话锋一转,“可有人却在君父忧心如焚之时趁火打劫,为了自己的私利,置江南的百姓于不顾,置君父于不顾,置天下于不顾。将朝廷赈灾的好米换成了霉变的陈米。臣妾以为对这样地人应当处以极刑。”

陈太妃听完我的话,只是怔怔的看着我。我问陈太妃:“太妃娘娘,臣妾说得对还是不对?”

陈太妃半晌才说道:“皇后说得不错。”

“太妃娘娘,更为可恨的是这个人竟然是国戚。”说到这里,我顿了一下:“臣妾没想到这个人竟然是万岁爷的舅

陈太妃脸色大变,猛拍了身边的桌子一下,“放肆,皇后这么说,可有什么凭据?皇后不要以为陈家可欺,就栽赃陈家的人。皇上明明是让杨大人办这件事,如今杨大人还在府中闭门思过,皇后为什么说是我陈家的人做的?”

“太妃娘娘,如今臣妾虽然没有什么凭据,可臣妾相信隋大人一定能审问出太妃娘娘要的凭据来。”陈太妃只是看着我,我微微一笑:“太妃娘娘,隋大人派人进宫来告诉臣妾,这几次隋大人找舅父问话,舅父很是慌乱,隋大人已经有些疑心了,问臣妾究竟该怎么办呢?”

陈太妃用手指着我,我接着说道:“正如太妃娘娘所说,论势力,陈家比不上我周家。隋大人会站在哪一边,太妃娘娘想必会很清楚吧。”

我直视着陈太妃:“太妃娘娘,这件事认真追究下来,无论是周家,还是陈家都逃不了干系。现在还不是外戚相互斗法地时候,成王因为万岁爷继位,一直心有不甘,万一我们自相残杀,岂不是正中成王下怀?万岁爷一旦受制于他人,只怕…

陈太妃低头不语,半晌才说:“皇后想要如何了结此事?”

“只要太妃娘娘让舅父说米装上船之前还是好的,只是运米的时候,因为舅父疏忽,所以米受了潮,才会霉变。”

“那皇后的意思岂不是要陈将军认这个错。”

“太妃娘娘,事情由舅父而起,当然要由舅父来了结。如果太妃娘娘不愿意,就只有等隋大人审问明白了,大不了舅父和臣妾的表哥一起领罪,我周家少一个杨崇礼算不得什么。”

陈太妃长叹一口气,“本宫为了皇上,又有什么是不能做的。”

我忙跪下:“太妃娘娘深明大义,令臣妾钦敬不已。”陈太妃既然要找台阶下,那不如我也顺水推舟。

陈太妃冷着声音说道:“皇后起来吧。”

我站起身,又行了一礼:“臣妾告退。”说完我就走出了永信宫。

 第211章 谜面谜底

 第212章 上官云

虽然我心中有无限的疑惑,可当着上官云却不好流露出来,只是吩咐小太监给上官云端过一个绣墩,与上官云闲谈数语。上官云神色自若,与我说些宫外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皇上走了进来,上官云忙站起身。皇上摆了摆手,“姑娘不必多礼,只管坐着就是。太后娘娘这些天有些不自在,本想劳烦姑娘去瞧瞧,只是今日天色已晚,姑娘不如今晚就暂住在宫内,明天一早再去看看太后娘娘。”

我看了皇上一眼,太后的身体好好的,皇上怎么会这么说?还有今晚把上官云留在这宫里做什么?

皇上扭头吩咐一个小太监带着上官云下去休息,上官云一走,皇上就叫过张让来,低声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我只是坐在一旁看着皇上,心里突然有些明白过来。

张让退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我和皇上,我低声问皇上:“陛下,这个上官云该不会是成王的人吧?”

皇上走过来坐在我身边,握住我的手,“皇后猜得也对,也不对。”

“难道臣妾猜得不对?记得上次江南赈灾案发,臣妾和陛下提及说要小心成王,不能让成王得渔翁之利。陛下当时说成王素来和北朝暗中有勾结,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想办法用北朝来拖住成王,让人假冒北朝使者送消息给成王,让成王无暇顾及江南赈灾一案,然后再借口成王里通北朝,除去成王。陛下当时说要找一个人帮忙,臣妾问陛下这个人是谁,陛下告诉臣妾这个人就是上官云。”

皇上只是微笑着也不说话,我又接着说道:“成王的为人多疑,虽然接到北朝使者的密报。必然不肯全信。一定会派人进宫来探听虚实。臣妾想陛下一定是早就料到了这点,所以今天陛下才会说要等一个人,不一会儿上官云就进宫来了。而且方才那个小太监进来送边关急报,以往小太监来送急奏,从没有说出过急奏的内容,更何况是当着上官云的面,就把急报的内容说了出来。臣妾当时就有些疑心,如今仔细思来。是陛下要让上官云跳入圈套之中。后来臣妾见陛下呵斥了那个小太监,又带着那个小太监走了出去,等过了一会儿陛下进来,又借口太后娘娘身体不适,将上官云软禁在宫里。陛下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让上官云相信自己听到地是实情,所以陛下才会如此防备她。刚才陛下又吩咐张让,臣妾想陛下一定是让张让设法帮上官云把消息送出去。让成王信以为实,所以臣妾才会猜上官云是成王地人。”

皇上抚掌大笑,“皇后果然聪敏过人,猜得可谓八九不离十。如今江南六县受灾。北朝知道此事,借机犯边,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这次为了牵制住成王。朕派人假冒北朝的使者,只说近期北朝要大举进犯,让成王以为内应。成王的心思全部放在策应北朝上,自然无暇顾及朝中的其他事情。而朕刚才会如此做作,也确如皇后所说,就是为了让成王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只是臣妾一直有些疑惑,陛下是如何知道成王暗中和北朝有勾结?又是如何让成王相信那个假冒北朝使者的话?”

皇上将头靠在我的肩上:“皇后难道忘了,皇后那时还提醒朕万万不可离开京师。昔日先帝病重。要立朕为皇太弟。可恰在此时北朝集结了十万大军犯边。李光远一面上书给朝廷,一面写密信告诉朕。北朝此次的举动有些奇怪,虽然军队集结在边关,可却没有准备多少粮草,不像是有要打仗地意思。朕心中当时就有些疑惑,定是朝中有人要借此阻止皇兄立朕为皇太弟。果然没多久,就有成王一党的人向皇兄建议,让朕去巡边。至此朕已经明白了成王的居心,就是要调虎离山,将朕调离京师,他好从中取事。”

我也想起那次李光远送急报进京,当时我还曾怀疑李光远与成王有勾结,没想到李光远早就送密信给皇上了“朕心里对成王有了猜疑,就派人暗中监视成王府,果然发现成王与北朝暗中来往。但那时候没有什么真凭实据,不宜打草惊蛇,因此朕一直隐忍不发。朕派人跟踪北朝的使者,将他们往来的规矩弄得明明白白,因此朕此次派人假冒北朝使者才没有出纰漏。”

“那为什么陛下还说臣妾猜得不对呢?”我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臣妾心中还有疑惑,那就是陛下遇刺的时候,上官云为什么会帮陛下?如果上官云要是成王的人,借机除去陛下岂不是更好?”还有傅倚楼曾对我说的事,只是这件事不好当着皇上问出来。

皇上在我耳边低声说道:“皇后只猜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上官云不是成王地人,而是北朝派来的奸细。皇后如果有什么疑虑,不妨等事情有了结果,到时再亲自去问上官云,现在还不是问她来历的时候。”

“陛下,既然上官云是北朝的奸细,怎么会不知道北朝进犯地真假,却要进宫来探听消息。”

“用间一道,奥妙无穷。奸细往往各司其职,相互间不通消息,互不相识。而且有的奸细是为了探听消息,有的奸细却是另有他用。上官云能隐藏这么久,就是她从来不与北朝暗通消息,她另有其他目地。”我听到这里,许多事情都有了解答,可还有许多事情我依旧很迷惑,看来我还是要向上官云问个明白。尤其是上官云给我吃的究竟是什么药,一想到上官云是北朝的奸细,我的心底不由有些发凉。

皇上拉起我的手,有些担心的说:“皇后早些歇着吧,朕见皇后的脸色有些不好,这些天皇后太累了。”

我勉强笑道:“是。”我吩咐宫女进来给我卸妆,心中却是百转千回。只是现在还不是问上官云的时候,一旦打草惊蛇。就会前功尽弃。

张让走了进来。低声在皇上耳边说了几句话,皇上轻轻点了点头。我明白如今皇上要对付成王,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我不睡下,皇上就不会走,因此我忙上床躺好。

皇上看着我上床躺好,又亲自替我盖好被子,“皇后先睡吧,朕还要去上书房处理朝政。”

皇上要对成王动手了。此时最为关键,不能有半点疏忽。我不愿皇上在此时因为我而分心,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