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术天下 >

第11章

权术天下-第11章

小说: 权术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典正在按仪注进行着。大姐她们都站在下面,虽然都画着浓妆,看不清容貌,不过三个人中还是大姐看起来最漂亮,大姐站在那里就让人觉得艳光照人,看来京师第一美人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只听一个年老的太监用暗哑的声音说道:“严氏听旨。”严氏在两个彩女的搀扶下,跪了下来。只听那老太监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侍亲齐家,首重人伦之本,诗歌雍肃,用端风化之原。今奉皇太后懿旨,左丞相严景云之女,出身书香世宦之家,贤淑端丽,行符律度,允宜册立为淑嫔。钦此。”我朝制度: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妃、嫔、选侍各数人。

严氏忙叩头谢恩,就有一个外命妇捧着金册奉给严氏。所谓的金册就是写有皇上封严氏为淑嫔命令的金册。我仔细一看,才看出来捧着淑嫔金册的是马氏。看来太后也算用心良苦,想要拉近与严景云的关系。严氏接了金册,再次叩头谢恩。彩女就扶她起来,站在一旁。又念了册杜氏为宜嫔,册我大姐为宁嫔的诏书,都是大同小异的东西,不外乎是说些门第高,才貌好的话。

我看了太后一眼,只见太后端坐在那里,嘴角似乎挂着微笑。我明白太后只册封我大姐她们为嫔是有考量的:一是,如果我大姐她们的位号太高的话,必然会招致贾皇后的不满,二是,太后还想牢牢抓住后宫的权力不放。试想如果当上皇贵妃了,那么再想封赏就只剩下皇后的位置了。正如人所说,用人如饲鹰,饥则为用,饱则远飚。太后是打算将来用晋封位号的方法,将这些新妃子们牢牢抓在手里。用封妃,封贵妃的办法,笼络这些新妃子。更有甚者,在她们之间掀起一场场争斗,好从中取事。

册封大典结束之后,太后和皇上起身离开,贾皇后率妃嫔们恭送。妃嫔们还要随贾皇后回皇后殿,请皇后正位,给贾皇后行朝拜之礼。然后再在贾皇后的带领下,祭拜宗庙。

我随着太后回到长乐宫,太后似乎有些疲累,换下礼服,斜倚在榻上,小吉祥跪在榻前给太后捶腿。太后问道:“妃嫔们的住处都安排好了吗?”

冯成忙说道:“回禀太后娘娘,都安排好了。严淑嫔住甘露宫,杜宜嫔住景阳宫,周宁嫔住永昌宫。按太后娘娘的意思,三处都是一样的装饰。”

太后慢慢的点了点头,又问道:“皇上今晚先去谁那里安歇?”

冯成忙说道:“回太后娘娘,按太后娘娘的吩咐,奴才已经跟敬事房的太监说了,今晚是严淑嫔,明晚是杜宜嫔,后晚是周宁嫔。”太后不再说话。

我不禁有些为皇上感到悲哀:连晚上召哪个妃子侍寝,都要由别人来安排,不能由自己选择。即使是自己的选择,恐怕也不完全能随心所愿。为了政治目的,即使是不喜欢这个妃子,也不得不召她侍寝。可即使喜欢这个妃子,为了那朝堂的权力平衡,恐怕也不得不冷落她吧。一个小小的侍寝,这其中又有多少的机关算计在里面。

次日早膳过后,贾皇后就带着新妃子们来给太后请安。妃子们早起后就要到皇后殿给贾皇后请安,一如在家中,我娘早上要去给马氏请安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嫡庶之礼”。给贾皇后请过安后,贾皇后就要带着她们过来给太后请安,这就是所谓的“妇礼”。

太后似乎很高兴,忙让人给贾皇后搬过来一个绣墩。看来太后是要安抚贾皇后,太后并没有给大姐她们赐坐,就是明确表示在这宫里皇后的地位是尊贵的。

太后慢慢说道:“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哀家望你们和睦相处,后宫雍肃,使皇上无内顾之忧。皇后要善视诸位妃嫔,诸位妃嫔也要敬事皇后。”

贾皇后忙站起身来答道:“臣妾等谨记太后娘娘教诲。”

太后笑着说道:“皇后和各位妃子都是名门出身,自然都是知书达理的。”说到这里,太后停了下来,正色说道:“不过如果有人入宫见嫉,扰乱后宫,哀家定不饶她。”众人忙齐声答是。大家陪着太后又说笑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吃过午膳,太后命人召来了大姐。大姐给太后请过了安,太后就说道:“宁嫔,昔日姑侄,今日婆媳,与以往不同了。因此哀家望你好生侍奉皇上,敬事皇后,接抚同列,务以恭谨为先。”

大姐忙答道:“臣妾谨记太后娘娘教导。”

太后又说道:“你是哀家的侄女,在哀家心里自然比别人不同。但哀家不愿别人说闲话,因此表面上对你和对其他妃子都要一视同仁,甚至还要对其他妃子更好一点。”

大姐忙站起来答道:“臣妾明白。”

太后又说道:“你明白哀家为什么安排你最后侍寝了吧。”我知道这是太后怕大姐对这件事不高兴,特意安抚大姐的,因为现在大姐对太后而言还是非常有用的。

大姐忙说道:“太后娘娘用心良苦,臣妾谨记在心。”

太后满意的说道:“你是哀家的侄女,因此在宫中更要谦和。读读《汉书》里明德马皇后没当上皇后时,是怎么做的。”

大姐流露出一丝喜色,高兴地说道:“臣妾谨记太后教诲。”过了一会儿,大姐高高兴兴地走了。

太后刚才抛了一块香饵给大姐,向大姐暗示她有可能当皇后。而大姐则高兴的咬下了这块香饵,这样太后就牢牢地掌握住了大姐的心。太后深知在这宫里亲情是不堪一击的,即使是亲侄女也不例外,只有利益才能让一个人心甘情愿的听你驱使。

正文 第19章 权术与权力

(抱歉,昨天因事没有更新,今天双更。)

新妃子的进宫,似乎没给宫中带来什么风波。贾皇后对新妃子们很好,时常有赏赐;而这些妃子们对贾皇后似乎也很恭谨,一派和乐融融的图景。但这其中的暗涛汹涌恐怕不是常人所能猜测的吧?

册妃大典的第二天,二姐就被正式册封为成王之子陈留王宙的王妃。二姐被送回家中,等待吉期好嫁入王府。太后与成王的联手,让严贾一党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似乎朝堂也平静了很多。

今天皇上过来请安,太后摒退了宫女和太监。我知道太后一定有话要和皇上说,因此也要告退。太后却突然说道:“水音,去把御宝拿来。”

我明白今天太后是要向皇上交还御宝了,忙转身从太后的枕侧拿过那个匣子。我将匣子奉给太后,就要退出去。太后接过匣子,示意我留下,我只得站在太后身后。

太后看着皇上说道:“先帝驾崩之时,将此御宝托付给哀家,如今已经十年了。哀家这十年来,兢兢业业,不敢稍有差池,一直盼望皇上长大,哀家好将这御宝交还给皇上。如今皇上已经举行了冠礼,不日就要亲政了。哀家今日就将这御宝还给皇上,庶不负先帝所托,将来也可见先帝于地下。”

皇上忙跪下说道:“儿臣年纪尚轻,恐怕不足以担此重任,还请母后再教导儿臣几年。”这宫里的人每日都要演这些虚伪的把戏,皇上心中一定是巴不得早日拿回御宝,好大权独揽,此时却假惺惺的不要御宝,让太后再训政。

太后拉起皇上,说道:“皇上早日亲政,才是江山社稷,列祖列宗之福。常言道‘牝鸡司晨,惟家是索’。昔日权臣、藩王虎视眈眈,哀家暂行天下之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今日皇上已经长成,很应该亲自处理朝政。哀家也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太后心中恐怕还是不想放弃权力,所以她一再说权臣乱政,就是要皇上与严贾等人为敌。可她如不交还御宝,只会让皇上与她为敌,因此她不得不暂时放弃权力,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欲想取之,必先予之”。

皇上这才接过御宝,说道:“儿臣绝不负母后所望。”

太后正色说道:“皇上,为人君者,何事为要?”

皇上说道:“还请母后训示。”

太后微笑说道:“政由己出。”太后停了一会儿,又说道:“此四字看似简单,其中大有玄机。政由己出并非事必亲躬,昔日唐太宗谓隋文帝为一书吏,盖因隋文帝事必亲躬,事无大小,必亲自决之,群臣拱手而已。人君,天下主也,若天下事皆决之于一人,难免谬误。且事无巨细,皆一人独断,何日能决完?诸葛武侯,世称贤良,然一事不明。蜀中之事,事无巨细,皆决于亮一人。是故武侯一亡,蜀中遂无人物。故政由己出,非事无大小,皆亲自决之。”

皇上忙说道:“母后金玉之言,儿臣必将牢记在心。”

太后又说道:“故所谓明君者,善用人者。世人常谓:用人应以德为先。以哀家之见,未必。昔日魏武帝(曹操)下诏求贤,以有才为上,不以德举,时人多诟病。‘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武帝能网罗天下人才,故终成霸业,曹魏方能一统天下。清流、浊流,能为皇上所用,就为有用。”

皇上忙说道:“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太后看了皇上一眼,又说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有些事情可以放心交给臣下去做,但赏罚则不能假他人之手。赏罚,人君之柄也。臣下之所以效命,就是因为皇上能给他们想要的东西。臣下之所以不敢怀有二心,就是因为皇上能给他们不想要的东西。大臣们想要什么呢?不外乎是高官显爵,良田美宅,这些皇上可以赏给他们,所以他们乐于效命。他们不想要什么呢?丢官,丧命,这些皇上也可以给他们。政由己出,为人君之先,而赏罚己出,为政由己出之本。”

皇上说道:“母后之言,儿臣必将铭记在心。”太后点了点头,皇上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就走了。

太后看了我一眼,说道:“水音,哀家问你人君应以何者为要?”

我说道:“此天下大计,臣女何敢多言。”

太后笑着说道:“你说吧,哀家知你一定有妙论。”

我心里不知该不该说,后来把心一横,说道:“以臣女愚见,人君以权术、权力二者为要。”

太后说道:“仔细说来听听。”

我说道:“权术就是你能猜对别人想要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