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第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高强的刺客、武者类的人物,也都有精强的指挥者和睿智的参谋,这场战斗从具体的战术指挥上来说堪称经典,但双方互相绞杀,却也显得异常惨烈。西凌方面没有能顺利将自己的伏击贯彻到底,但他们毕竟事先占据了优势地形,还是很占便宜的,最终西凌方面以九十四人阵亡的代价,夺得了他们想要的《操作指南》,而在急急逃离发生战斗的地点,会合接应人员之后,又有四个重伤者死去了。付出了如此的代价,西凌方面倒是觉得还是挺值得的,对于现在的西凌,这本《操作指南》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可是相当关键的。接应人员里,有对飞艇技术十分熟悉的人,捧着《操作指南》一遍遍地阅读,喜不自禁。
话说西凌在飞艇设计制造上下的功夫可着实不小,仅仅这位吏属天字四号的名叫杜仲的家伙,为了摸清一些规律,可是把东平境内所有的航线都坐了不止一遍,还借着其他名义,想方设法地搭乘过传信局的专用高速飞艇以及联邦快递、敦豪天地快运的送货飞艇,一次次反复观察飞艇的运行规律,以及那些暴露在外面的机件之类的东西。杜仲出身工匠世家,叔叔是现在西凌工部员外郎,但他自小还是喜欢手艺活,对于仕途的兴趣不大,可没想到,却走上了技术情报的道路,还干得相当不错。杜仲甚至还参加过叶氏工坊宜城总部的学徒考试,虽然考上了,但他在确认了要能够接触到比较关键的机构至少得三五年时间之后,很快就借故离开了学徒的课程。杜仲也算是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对飞艇又极为痴迷,现在,他几乎可以随手就准确绘制东平各型飞艇的外观图和暴露在外面的机件结构图。他对东平各型飞艇,以及其中一些改型的熟悉程度,甚至大大超过了东平的许多技术官员,甚至超过叶韬等人。毕竟哪怕是叶韬、赵大柱、叶劳耿、钱顺等人,也不可能随时跟踪每一型飞艇的研发和细小改型。
由杜仲确认了《操作指南》的价值,说明这些伙伴没有白死之后,西凌的情报人员们就得开始操心到底怎么才能比较快,又能够安全返回西凌,将这份东西送到。
“杜仲。”“老头”杜明吩咐道,“你带两个人一路向南,想办法到东平境内,然后一路搭乘飞艇,到南边去找清风镇老姜,他能安排你安全回去。”杜明思虑再三,决定还是让杜仲带着东西和他们分开。杜仲的战斗能力实在是不值一提,但他本人和这本《指南》却又太重要了。
“可是,你怎么办?”杜仲皱了皱眉头问道。
“嘿嘿,我们么……就地分散,然后和北辽的这帮人好好耍耍。春南方面要能够阻止人马对我们不利,怎么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当先我们要应付的,还是北辽的内卫……这些人,以以往交手的经验来看,我们虽然现在力量大损,但还是可以周旋的。另外,毕竟我们和春南方面不同,他们是全面撤出,而我们分散在各地的机构还在,我们只是集中做好这笔大买卖而已。”杜明解释道。他和杜仲没亲戚关系,但有着同样的姓氏,加上挺喜欢杜仲那认真工作的性子,两人也算是颇为相得。
“这太危险了吧……”杜明犹豫道。
“没有时间了。连北辽都已经有飞艇了……你知道,我们的飞艇,现在比起春南学来的那些,还略差一些,也就是略差一些而已。你说这本东西重要,你对飞艇也足够熟悉了,这次回去,让那些大家伙飞得更好一些吧,回头,就可以好好给敌人一些颜色看看,这些都得看你的了。现在和东平还算平静,双方都没兴趣开启战端,但南线和春南方面,兴许只有几个月的平静了,最好到时候能让这飞艇发挥出作用来。”杜明说道。
“是……”杜仲想了想,认真地应道。
“另外,你到东平境内之后,让我们的伙计想办法再调一组人,查查那个孔新华的底子。这家伙能够搞来这东西,来头绝对不小啊。”杜明说。
这样一支队伍很快就分散开了。虽然北辽和东平现在关系紧张,边防检查非常严格,但总有开放的渠道。本来,对于书籍簿册这类东西,东平的检查就不算是特别严格,可为了以防万一,杜仲采取了更小心的做法,他硬生生把整个《指南》全部默记下来,然后烧掉了原本。他和两个同僚装成是进入东平躲避战祸的一主二仆,轻松进入了东平,然后他立刻到最近的城市,准备了全套的笔墨,将整套《指南》连文带图全部默写出来,然后装裱在书画的夹层里。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多画了一套在细嫩的竹纸上,然后封进一个金属桶,让一个同僚通过另一个渠道送回去,以防万一。西凌的天字四号的情报传递能力,还是让他很有些信心的。
杜仲不到半个月就回到了西凌,将《指南》带了回去,但杜明却陷入了麻烦。他原本以为对手是北辽内卫,没想到现在变成了井临池带着的那拨人。井临池很快捕获了一个西凌间谍,并从他嘴里了解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这个功劳着实不小,而井临池的这个临时机构,正式获得“明察司”的名号,并且对有功人员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内部擢赏。这么个机构,算是暂时站稳了脚跟。
孔新华和叶韬,稍后就得到消息了。他们都没想到,这招闲棋居然引起了如此大的风波,但结果倒算是很不错。提供给北辽《指南》的孔新华,地位急剧上升,在春南和西凌在稍后都开始布置对孔新华的监视调查的时候,东平的情报局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他们一方面将孔新华的发迹整个过程都做了掩护,让人无从探察他和东平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派了一组人监视和调查孔新华,而孔新华在东平的走私生意在一段时间里风声鹤唳,似乎也在间接证明他的身份已经和以往不同了。
第517章 糊涂仗
围绕着飞艇的一系列事件,情报局方面自然是第一时间汇报给叶韬的,将同样的材料交到丹阳,让谈晓培过目却只是按照常规操作而已。北疆一应政令军令从北疆经略府发出,包括情报和其他各个领域,在紧急情况下,与北辽相邻的总督府可以做出临时调处,但必须向朝廷和北疆经略府报备……这是最近谈晓培几次在朝会上强调的事情。随着叶韬将原来激流勇进的攻势变成现在不断在积攒着力量的对峙,颇有些不懂个中味道的莽人弹劾叶韬有不臣之心。而谈晓培轻装简从地飞赴中军镇看望自己的外孙,并且和叶韬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对战局的讨论,并且几次在朝廷上强调叶韬的辖制权限,终于让所有人看到了他们这一组奇怪的君臣之间的亲密、默契和信任。
情报局的聂锐对这种情况也颇为满意。虽然有很多情报局方面的任务,叶韬是通过电报将命令和任务书发到他手里,通过他去布置,而不是要求掌握那些线人的情况,但叶韬却坦率地告诉了他自己在北辽的布置,当然,也仅限于他。聂锐这才知道孔新华这么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以及他身边的那些人的整个来历。而从那一刻起,情报局围绕着为孔新华打掩护,前前后后策动了大大小小不下三十次行动,终于成功地在燕京附近的两场冲突之后,看到了孔新华成为北辽的红人,成为了能够随时和北辽中枢保持亲密联系的重要一环。有时候,聂锐都觉得,叶韬如果专心情报工作,恐怕他可以轻松很多。春南宋家现在隐隐已经成为叶韬的亲密合作伙伴,虽然表面上宋家的商号和七海商社、九州商社以及叶氏工坊明争暗斗,宋家的商号隐隐已经成为春南各种民用产品技术革新的先驱,但聂锐知道,宋家的工坊里,叶氏工坊出身技师就有整整二十位,还有各级工匠不下百人。两家在春南的势力无法触及到的南洋、涯州,早就开始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开发。宋家在南方有许多农庄,对热带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可要比叶韬、齐老爷子带过去的人熟悉多了,靠着宋家的支援,现在涯州的橡胶产量才得以能满足叶韬的需求的最低限度。在西凌朝中,位置敏感重要的户部尚书孙波屏,居然已经服膺于叶韬多年,而雷音魔宗更是成为西凌重要的民间力量,宗教的热情加上精心的训练,雷音魔宗甚至可以短时间内筹集出一支五万人上下,完全听命于雷音魔宗的高阶祭司团的队伍。而这些高阶祭司……想到这些人,聂锐就有些头痛,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能说,一个比一个有蛊惑力,但他们都是叶韬亲自教授出来的旁门弟子而已。可想而知,要不是叶韬担纲北疆军政,实在是没有那个心力,他如果亲自去做这事情,一定会更加精彩,而西凌,恐怕不知不觉之间就姓了叶了。
而这一次对北辽的部署,同样让人拍案叫绝。孔新华出现的时机,以及前后操作的一系列事情,都巧妙准确,击中了北辽的要害。北辽忌惮东平的飞艇,可真的不是一天两天了,用飞艇技术挑动他们的神经,那可是再恰当不过。而作为情报局的老大,聂锐很清楚,来自北方的情报指令,要比来自朝廷的专业得多。而且,情报不是打仗,从军职转入情报局几年之后聂锐才明白这个道理,很多情报不是愿意牺牲人手就能够搞到的,而一时的牺牲,换来的未必是成功,相反,可能是暴露了潜伏已久的暗谍和支持他的整个网络而已。但雷兹北疆经略府的任务书,向来都是以保存暗谍为优先,列明了希望最优先获取什么、其次什么、再次什么,假如对方在这些方面没有留什么机会,那最低限度希望提供哪些间接情况以供参考。每次吃透叶韬发来的任务书,都让聂锐获益匪浅,越发了解情报这个行当。而随着聂锐的反馈、学习,现在朝廷方面着力布置对春南和西凌的情报事宜的时候,也开始更多考虑长远利益,不会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死缠烂打了。
只不过,这一次叶韬传来的任务书,着实有些让聂锐头痛。叶韬希望通过他,在东南战线上布置一次事件,让北辽方面获得东平一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