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将-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人胡乱猜了一会,但听到宋军没有什么动静,又耐不住困意正准备睡去,然而还没闭上眼睛,一声更大的响声把他们彻底振醒。
“百丈镇”这下他们都听清楚了,若不是四人都带伤,恐怕他们都跳了起来,朝歌连死的心都有了,差点捶胸大喊:“奶奶的,打张弘范也不等老子好了再打。”
三人鄙视了他一番,董棨却也忍不住说道:“哎呀,那大好的头颅,不知道给那个倒霉鬼砍了,想着就让人激动。”
于成比较稳重,总结说道:“看来张大人出手了,咱们赶紧把伤养好,跟大人去打伯颜,去收复中原……”
## ## ##
听到远处的爆炸声,张弘范一骨碌爬了起来,但是他也不知道爆炸声来自何处,只觉得如一个旱地响雷,只是他和宋军打了这么长时间,自然能够分清楚雷声和爆炸声。
宋军善于使用火药,特别是张贵对于火药的使用尤为纯熟,张弘范不得不防,不过入住百丈镇时已再三检查,但也不是很担心。
“莫非是丞相开始攻城?”张弘范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这么大的响声,不知道要多少火药,恐怕也只有攻城才能用到。
不一忽儿,张弧和塔出都来到了张弘范的营帐,他们两人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不过正如陈大举所说,如今的元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两人不敢迟疑赶过来听令,很快就有探子回报,说看到东南方有一处闪光,可能就是那个爆炸声的来源。
张弘范一愣,连忙让亲兵拿来地图,然而刚放下地图,一个巨大的爆炸声在耳边不远处响起,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们竟然站也站不稳。
“难道宋军攻城了。”张弘范狼狈的爬起来,连盔甲也来不及披,和张弧、塔出两人在亲兵的护卫下跑出营帐,然而城墙上却没有任何动静,反而是西门那里一片混乱,很快就有一个小兵向他们跑过来,见到张弘范惊慌说道:“大帅,不好了,不好了,爆炸把溪口河堵住了,河水上涨得很快。”
“不好。”张弘范终于明白过来,连忙吩咐:“快,让将士们都上城墙。”
然而,张弘范还没说完,一阵巨大的轰隆的声音彻底打破了深夜的安静,已经跑上城墙的张弘范顺着声音看去,借助阴暗的月光,昔日平静得几乎看不到河水流动的溪口河,此刻却演变成了一条奔流澎湃的激流,巨大的浪头如一头挣脱了铁索的狼王一般,狠狠的百丈镇迎头扑来。
“嘭”一声巨响,洪水毫无拘束的冲进了百丈镇内,巨大的冲击力很快就开始横扫城内的一切,气势汹汹的向西北冲去,然而由于爆炸又把河水堵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洪水涌入城内,在城内肆意的卷席一切东西。
“就这样结束吗?”张弘范心情竟然从来没有如此的安静,转眼看了一圈,能够跑上城墙的士卒寥寥无几,洪水上涨得很快,从脚面到腰间,竟然也只是一瞬间而已,然而谁又可以抗拒洪水那巨大的冲力,城内无数的士卒在挣扎,他们没有战死沙场,他们觉得自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活下来,然而洪水只是轻轻一拍,任凭身体再强壮的勇士,无声无息的消失在洪水之中。
汹涌澎湃的洪水淹没了城内的一切,夜色之下,在洪水中挣扎的士卒如一个个小黑点一般,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人,在此刻显得竟然是如此的渺小。
“大、大帅,怎么办?”塔出没有见过如此凶狠的洪水,往日百战百胜的勇士,甚至来不及一声惨叫就在眼前消失,要不是张弘范反应快,拉着自己冲上城墙,自己不也像那些来不及挣扎的将士一样,连向长生天祈祷的机会也没有?
“怎么办?”张弘范自言自语的重复说了一句,脑海却是一片空白,他向来自诩英雄,性格宁折不弯,无论遇到再艰难的事也能够面对,如今自己再三提防,想不到最终还是中了张贵的计谋。
三番四次受挫,熟读史书的张弘范又怎么会没想到水淹七军?然而,自己小心翼翼,甚至派人监视溪口河河水每天的变化,没想到的是张贵竟然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用了将近三万士卒的伤亡来计算自己,自己还能够怎么办?
“大人,你、你一定要保重。”张弧委婉说道:“只有这样,大人才能够为兄弟们报仇。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我们张家的荣誉。”
第二卷 正阳 第一百四十章兵临城下(20)
第一百四十章兵临城下(20)
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咆哮的洪水仿佛抱有使命一般,在百丈镇城内肆意杀戮了一番,然后逍遥而去,留下满地的苍凉。
月色渐渐退去,冬日的寒冷,仿佛刺骨一般,张弘范在北方生活已经习惯,平素也不觉得南方的寒冷竟然会如此的刺骨。
在洪水的暴怒之下,能够活下来并且爬上城墙的人数,粗略看去已经不到万人,而且皆以汉军居多,毕竟大多数汉军还是鄂州的那些降军,他们深谙水性,即使洪水来得突然,他们大多数人还是逃得性命。
但蒙古骑兵就不一样,多数蒙古骑兵都是旱鸭子,他们被洪水一冲已经昏了头,再加上洪水受到炸药崩塌泥土的阻击,在城内迅速膨胀,像困在一个盒子里不停翻滚的水,即使熟悉水性的蒙古汉军也有一部分被冲走,更不用说旱鸭子了。
洪水来得突然,大部分将士都没有来得及穿上盔甲,清晨是一天最冷的时分,热气散去,而太阳还没有把他无限的光芒普照大地,即使穿上厚衣服也觉得刺骨,更不用说这些被水浸泡过的士兵。
“冷……”城墙上的将士忍不住颤抖,站也站不稳的卷在城墙的垛口下,借着垛口挡住寒风,城墙上虽冷,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下去,谁知道那洪水会不会第二次来袭?
往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蒙古兵,有些幸运的逃得性命,此刻嘴唇发白,身体却颤抖得比蒙古汉军还厉害,他们虽然抢来了一直留在城墙上值日的蒙古汉军的衣服和盔甲,但无奈恐惧驱动寒冷,使得他们感觉到如刺骨一般。
突然间,城墙不远处缓缓的燃起了火堆,一、二、三……火堆越来越大,渐渐的引起了城墙上每一个人的注意,被洪水肆意折腾余生的将士,都忍不住看去,眼中充满了欲望。
“报仇?”张弘范看着城墙上东倒西歪不停颤抖的士卒,缓缓的闭上眼睛:“罢了,罢了,就当这里是埋骨的地方吧。”
“大人,你一定要走”身边的张弧坚定说道,洪水刚过,他希望张弘范能够借助宋军还没有过来的包围百丈镇这段时间把张弘范带走,在他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张弘范虽打了一个败仗,但依仗张家在朝廷上的力量,依仗张弘范的名声,至少还有复用的那一天,但人走茶凉,张弘范死了,张家的声势定然去了一半,无论是为了张家,还是为了自己家里的婆娘和孩子,他都希望张弘范能够带着他们离开,张弧看得出张弘范的灰心,所以才着急。
“走?”张弘范看着百丈镇缓缓升起的火堆,苦笑:“不,我不能走,走也是你们走,你和塔出将军离开。”
“我不能走,我走了,这些士卒就完了,以张贵的性格,说不定会屠尽这些幸存下来的兄弟,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之上,没有死在洪水之下,我希望他们能够活着回去。”
“大人,不、宋军一定不会放过我们。”张弧看着火堆越来越多,而城墙上的元军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已渐渐失去了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大声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身边的塔出,突然叹了一口气,道:“将士百战死,或许这里才是我们最后的归宿,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张弧细听,突然百丈镇外响起了马蹄声,巨大的马蹄声汇聚在一起,百丈镇几乎为之所动,张贵的骑兵主力终于出现,然而如今的元军,别说是张贵的主力骑兵,就算只需要数百宋军就可以把他们全部俘虏,或杀死。
而现在的张弘范,唯一希望的就是张贵不要太残忍,不要把他们全部杀光,然而张贵向来不是仁慈之辈,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完了。”张弧双脚一软,竟然坐在地上,他之所以从军南下,不是因为他是张家的族人,而是因为他娶了媳妇,媳妇给他生了一个胖儿子,如果想让儿子日后出人头地,这就意味他以后要赚更多的钱。
## ## ##
万物苍生,物竞天择。
站在一处高地上,张贵看着在洪水之中拼命挣扎但很快就沉下去的元兵,心中不由涌起那么一分不忍,但很快就被一丝幸运压制,若换了自己,他相信张弘范也会毫不犹疑的把自己淹死。
更多的百姓,只是手无寸铁,他都下得了手,站在他的立场,其实也很容易明白,因为张弘范从来都不把自己当作汉人,两国交战自然容不下任何的同情。
张弘范,一个时代的记号将会在这里结束,从此以后,张贵这个名字也将要和数百年之后那个名字断去关系,历史在这里,将会彻底的走向另一道分歧,张贵不知道没有了张弘范的大元朝是否还会一如历史一样灭掉南宋,也不知道有了自己的南宋是否一样还会在崖山给世人留下无限的遐思。
但无论如何,自己终究会努力,因为从今以后这就是自己的国度,失去了对历史未知的优势,张贵要面对的是忽必烈,这个被世人誉为“众王之王”的蒙古大帝,自己能够在忽必烈的愤怒狂潮中活下来吗?
北方的海都叛军,是否还会如历史一样和忽必烈纠缠?历史上忽必烈早在两年前攻下南宋,将数以十万的汉军送到了北方和海都作战,即使如此海都还是坚持到了数十年之后,最终在撤退中死去。如果失去了南方投降汉军的帮助,忽必烈是否会与海都两败俱伤?但无论如何这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洪水很快就停止了上涨,然后又迅速往前冲去,那一道因为爆炸临时筑起来的提防很快就被巨大的力量冲垮,被堵在百丈镇内的洪水再如重新开闸一般,卷走了城内所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