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将-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州之事,姚大人、陈大人也是知道,我等受张大人指示,半年前就与诸位防守常州,唯有力不从心之地就是皋亭山。”
“还有一点诸位恐怕不知道,张大人定计一年前,元军水师被困守鄂州,却没想到元军竟然这么大手笔,抛弃鄂州三千多艘战船,重新制作战船设立水师,所以当时张大人也几乎没有任何准备。”
“等到阿里海牙水师南下,战局已经乱成一团,张大人还希望丁家洲能够牵制阿里海牙水师,因为张大人一直领兵在两淮,均州军主力也一直在两淮,再也没有办法支援皋亭山之事。”
“不过诸位还请放心,张大人早已把此事通告文天祥文丞相,张大人和丞相神交甚深,文天祥的弟弟文漳就在均州军任职,所以丞相应有准备。”
“还有就是,两淮战役结束之后,均州军主力前往听从张贵指挥,但还有一部分汇合两淮将士从郭大人之命,虽然郭大人的行踪末将暂时还没有掌握,但毫无疑问肯定是南下皋亭山或临安。”
“所以,我等只需用心,固守常州,拖住伯颜大军,才是最好的选择。”
王全节也附和道:“边大人说得很好,末将也认为应当固守常州。我军回师临安,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但若是放伯颜二十万大军南下,临安恐怕会乱成一团糟。”
姚訔听到手下两员大将领都赞同固守常州,这时才放下心,不过又问道:“常州虽是固若金汤,但元军一旦全力攻城,或许绕开常州南下,我军又该当如何?”
边居谊脸色变了变,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沉吟片刻,道:“以我常州的城防,末将却是恨不得伯颜攻城,我常州虽然只有三万多人,但是伯颜若是没有准备用十万具尸体来填满,也不容易攻下了我常州。”
“唯有担心之事就是吕城、虞桥和五牧。”边居谊脸色越发沉重了,缓缓说道:“攻下吕城和虞桥之后,元军便可以彻底把常州围困起来,以常州的准备,围城我等自然不用担心,担心的却是元军攻下五牧之后,便可以派遣骑兵南下接应阿里海牙。”
“就算是元军骑兵可以南下,但没有攻下常州,大军辘重和粮草如何南下?”王全节看着边居谊,疑惑问道:“莫非元军会抛弃辘重?甚至留下十万蒙古汉军?”
边居谊摇了摇头,道:“别忘了还有阿里海牙,阿里海牙率领二十万水师,提供一两个月的粮草倒不是一件艰难之事,再说蒙古骑兵凶狠,经常就食于敌,临安富甲天下,元军烧杀抢掠成性,届时又不知道有多少百姓遭殃。”
“至于辘重,同样的道理,阿里海牙也可以率领水师进行补给,甚至可以从建康直接用水师进行军备和粮草补给,反正如今水路已是元军的天下。”
姚訔听到这里,脸色又有了变化,但他毕竟是看淡生死之人,坚定说道:“老夫就算是身死,也要拖住元军。”
边居谊暗中叹了一口气,终于知道张贵把自己派到常州的原因,姚訔虽有威望,也是治国的良材,但却不是统军的好将领,动不动就生死,教将士们心寒。
连忙劝说道:“姚大人还请莫言生死,元军想置我等于死路可不容易。”
“蒙古骑兵纵横天下,若是一心想要南下,除了五牧之外,其他地方倒也挡不住。末将请领一军前往五牧,把元军堵在五牧河北岸。”
“虞桥尚有兵力万人,又有完整的防线,元军不会轻易拿下吧?”一旦听到常州的重要性,姚訔又迟疑了:“再说丞相也不会不妨吧。”
边居谊无奈的摊了摊手,道:“元军若是全力攻下虞桥,虞桥恐怕也守不住,毕竟虞桥没有坚固的城墙和准备充分的战壕和堡垒。”
“末将在新城时已看到元军的凶狠,仅靠青龙冈和黄龙冈两处高地,唐林他们就算是全军覆没也难挡元军。”
姚訔沉吟片刻,道:“边大人,常州城防是你一手建立,只有你才能发挥其中威力,还请边大人留在常州。”
王全节连忙说道:“末将愿往。”
王全节虽是王坚的族人,能够位于此间高位,凭借的都是实打实的功夫,是一员有勇有谋的猛将。
“大人,”边居谊连忙说道:“若是元军攻破虞桥,五牧就是和元军决定生死之地,非决死之人不可前往。”
“末将不是说王将军没有决死之心,但末将自从新城之后,就再也没有抱有活路,五牧由末将前往正好。”
“不行,”姚訔听到前往救援五牧,竟然成了死路一条,摇头道:“边大人通晓常州城防,王大人乃军中不可缺少的猛将,你们都不能前往。”
“姚让,”姚訔高呼了一声,营帐外跑进一个英俊的后生统领,吩咐道:“你马上率领三千部将前往五牧,协助唐将军他们防守虞桥和五牧。”
“五牧乃大宋生死之地,没有命令之前一定要死守五牧,万万不可出什么差池。”
姚让行礼,大声道:“末将遵令。”
“不可。”边居谊、王全节和陈昭都不由自主喊了一声。
“我意已决,”姚訔提高声音道:“姚让,你马上回去和你母亲告别,然后前往五牧不得耽搁,五牧若是出了任何问题,老夫都将你军法处置。”
等姚让离开,陈昭叹了一口气,道:“大人,你又何苦呢?”
姚訔板着脸,道:“别人的儿子死得,我姚訔的儿子一样要有死的心理,老夫有事先行告退,诸位还请用心。”
“若是吕城守不住了,常州就是最后的堡垒了,还请诸位同心一致,死守常州,老夫定然不敢苟且偷生,真有那么一天,老夫定然与常州同存亡。”
## ## ##
得益于杜浒这三年来情报站的建设和均州商队的发展,阿里海牙打败江阴水师沿水路南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唐林耳边,他连夜召集赣军统领尹玉、义军统领周繐、周绮,还有广军统领朱华。
朱华原是朝廷禁军统领,后来因冒犯贾似道被贬两广,勤王指之令传到两广,朱华第一时间率军前往福建与文丞相一起北上临安,最后被文天祥派到常州。
朱华年纪最大,而且在临安为将多年,当唐林把消息说完,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皋亭山,他指着唐林那份详细到每一个乡的地图,肯定说道:“皋亭山,元军水师一定会在皋亭山登陆。”
“只有皋亭山才适合大军登陆,其他地方不是水不够深,就是登陆的港口太小。”
唐林不由暗中佩服,他和边居谊、吕武等人都曾听过张贵的计划,也知道元军水师可能会从皋亭山登陆,没想到朱华单凭经验就能猜到元军登陆的地点。
“老将军言之有理,”唐林拱手道:“若是末将没有猜错,伯颜大军恐怕会借此机会攻下虞桥和五牧,如此元军就可以随时抛弃辘重和后军,只让个蒙古骑兵南下接应阿里海牙。”
“虞桥能不能守住,五牧能不能守住,已经关乎到临安的安危,所以,请朱老将军率军先行前往五牧,一来加固五牧防线,二来也能够提前做好迎敌和迎接我军一旦战事不利退往虞桥的准备。”
朱华迟疑了片刻,道:“末将愿意留在虞桥,与大人并肩作战。”
唐林转眼看了一圈,尹玉、周繐等连忙表态,都言留在虞桥,唐林只好摇头,道:“朱老将军,我等众人之中,唯有将军经验最为老成,委屈老将军了。”
朱华只好点头,道:“老夫过江之后准备船只,万一虞桥战事不利,还请诸位以大事为重,退守五牧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第二卷 正阳 第一百一十六章 短兵相接(36)
第一百一十六章 短兵相接(36)
“要上来了吗?”刘师勇淡淡的看着不远处高大的云梯和攻城车,两天前,降将吕文焕接过攻城的大旗,这两天来吕城用尽了所有的计谋才勉强守住,而城防的武器也几乎消耗殆尽:“是到拼命的时候了吗?”
今日,或许就是吕城最后的献礼,也是他刘师勇的谢幕礼。吕武被朱筠扶住,走到城墙上时已是气喘吁吁,淡淡说道:“保重。”
“城内的百姓都撤退了吗?”刘师勇轻轻的拍了拍吕武的肩膀,眼睛却盯着不远处的元军,这是他的对手,这也是值得他尊重的对手。
这两天来,吕城成了填埋尸骨的地方,成了绞肉的坟场,弩箭如飞蝗一般洒向元军,偶尔还燃起一个火球,那是各种攻城武器被焚烧;偶尔还有火药爆炸的响声,那是云梯被炸毁的声音。
“没有,”吕武苦笑,这两天来他抱着残躯奔波,内伤就一直也没有好,要不是有朱筠的照顾,此时早已倒地不起:“很多人都抱着必死的心思,既然他们不愿意走,就让他们上来吧。”
“死在战场之上,终究是比死在屠刀之下要好,吕城杀了元军超过两万人,元军是怎么也不会放过他们。”
“其实,老子也够本了。”刘师勇艰难说道,这些天来他看到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小兵小将,前赴后继,一个接着一个倒在自己眼前,他经常会责问自己,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人与人为什么非要杀戮?
“资源,”吕武肯定说道:“但也不排除人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大,追求的资源也就越多,一方百亩的草原可以养活一个人,但一方百亩的草原并不能让一个人活得更好。”
“所以,他们举起屠刀,收割生命,把百亩的草原变成千亩的草原,汉人之间亦如何。”
“百亩的良田?”刘师勇不由点头,他越发觉得均州军的神秘,反正他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均州军每一个人都几乎知道,而这些事情往往只需要一个很小的解释。
“嗯,”吕武点点头,看着天色,淡淡说道;“一个人的欲望是无限,但资源终究是有限;人口越来越多,但资源还是有限,难道人终究是逃不出战争的循环吗?”
刘师勇没有回答,他不懂。便是张贵也没有给予他答案,数百年之后,这个循环依然继续,所以张贵也没有办法得到答案。
“那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倒是可以养活不少人。”张贵无奈的摊了摊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