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庄-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建议,投票!不过,殿下是否有治理黄河的建议书!”王及善作为天英阁这一任阁主,这个时候自然要由他来说话了。
李元兴猛的一回头:“丫头!”
“来人,抬上来!”武曌在这方面绝对为李元兴作足了准备。
二十只大箱子,一共一百二十套资料,自然不是人人都有,当然够身份的肯定有一份。这是后世总结了二千年的治理黄河提案,甚至包括了那三门峡最出的失误,以及后来的改进的思路等。
上流的水土保持,河道挖沙的管理与控制等等。
以及人工重流排沙,还有数种排沙,推积沙池等各种现代的方式。
大唐比不后世的现代,第一是人少,原本大唐百姓不敢乱砍树的。第二是好管,一条政令下,谁敢破坏水土李元兴就把把他全家变成奴隶。第三是在有了后世经验之后,李元兴相信可以作的更好。
整个会场全是粗重的呼吸声,以及翻页的声音。
连倒水的侍者走路都不敢脚步重,怕影响到这些官员们读资料。
突然,陇西上都督站了起来,想了想又坐了下去,一只手扶着额头。
“你头风犯了?”独孤修德笑着。
陇西上都督,其实就是辞了门下省主官的宇文士及,他与独孤修德的关系本就不错。听到这么一问,他立即就站了起来:“我怕是树大招风,让你这货一逼。我也不管了,这书册上龙羊峡水坝投资才五十万贯,我们陇西要建。我们凑钱,这上面画的,光是养鱼就是十万亩水田,可保证三十万顷良田,为何不整!”
李元兴心说,五十万贯,不会是看错了吧。
五十万贯,其实就是后世的二十亿上下,这数字也不对呀,二十亿建水坝,紧张。
李元兴赶紧翻了翻:“这个你怕是看错了,这是料钱。至少需要二十万工干两年,而且这钢条、水泥你要自己不生产,从长安运过去,运费不少、再加上工匠们的吃喝,所以五十万贯铁定是不够的。”
李二把手上的那资料合上。
“五郎,长安百姓都说,秦王说话会打折。这花销报的高,产出报的少。为兄听了,也看了。那水坝一百万贯够不够,一百五十万贯够不够。你修十个,才一千五百万贯,就说花的多了些,二千万贯够不够。其实的你花在何处?”
李元兴嘿嘿一笑。
这样的问题是难不住他的。
“皇兄,还有一个大头,就是种树。黄河两岸要种多少树,怎么也有种上几亿棵吧。还有,修水坝除了动用劳工,还会影响到一些人的生计,让他们搬家也要给补些钱。因为水要临时改道,这挖渠要花钱,影响了田产,总要补给农户的!”
李元兴开始坐下慢慢的算,全是小账。
李二也有办法,打了一个眼色给崔君肃。
崔君肃立即叫他手下的那些人开始打算盘,计算李元兴说的这些支出。
四十丈宽,纯钢筋水泥的大桥,李元兴就要修二十座,大水坝六座,小的水利设施七十多个,排沙人工湖,六个,支渠累计三百里。
水电站控制,发电机,以及设计十万里供电用的钢线,十丈高的复合式纯钢电塔。
再算上沿河的水泥公路,李元兴直接就给开出了一万里。
最后,李元兴连水坝管理,驻军,粮仓。
在最后的最后,李元兴连通货膨胀率都给加上去了,理由是工费会涨,许多民生产品,还有物资的价格肯定会多少有些上涨,李元兴给的一年百分之五。
崔君肃手下人算完了,没有立即拿给李元兴,而是给了武曌。
武曌看过之后,她知道李元兴算的高了,大唐的通货率最多百分之二至三左右,奢侈品不能算在通货膨胀率内。
水坝的花销是武曌详细的计算过的,眼下唯一受限制的,就是钢材产量。
所以水坝在未来三年内,只能选地址建一个。
武曌的心中,还是打算放在洛阳那里的,就是三门峡,或者是小浪底。
崔君肃手下人实算的支出是,三千二百万贯,而且这是十年的支出,不是一年一下子拿出来的,你秦王殿下光是从倭岛拉回来的金子,连银子都不用算上,就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了。
武曌微微的点了点头。轻声说道:“高了!”
“明月公主的意见是,高了多少?”崔君肃是真心请教的,论预算学,特别是这种超前产物,武曌绝对是大唐第一人。
武曌靠近崔君肃轻声说道:“如果控制的好,没有出现浪费,或者是官员贪黩,大约高了二成左右,肯定是低于二千六百万贯的。”
崔君肃懂了,又小声问道:“殿下为何说八千万贯!”
“你可以理解为他满嘴胡说!”
武曌笑着回答,崔君肃却是摇了摇头,因为他不信。
大唐秦王殿下没有必要在这里胡说,更不可能随便编一个数字,开口就胡说的。
看到崔君肃不信,武曌也暗赞李元兴的信誉真的很高。
武曌也变的严肃了许多,低声说道:“不过,如果算上码头、船只、以及周边实用性设施。以及十年之中,对黄河治理所有的官员,以及巡视的士兵,再加上华亭至伊州的铁路,还有配套设施,八千万贯不是胡说。”
李二也听到了,靠近过来问道:“五郎刚才为何不提铁路?”
“他是想把钱先要到,然后再考虑是不是修铁路。我知道他很为难,因为这第铁路太长,他怕有人偷他的铁轨,更怕路上没有好的管理,这火车速度是极快的,要是撞到百姓,撞上就会死人。更不用说,这条铁路不好修呀!”
武曌的解释李二能够理解。
因为李元兴一但开口,这铁路的事情,不知道多少官员会支持。
绝对不象是治理黄河还需要投票决定。
修铁路,李元兴敢说修到东罗马帝国去,官员们也敢全票通过,所以李元兴把铁路给压下来了。
李元兴看到李二、武曌、崔君肃在低声讨论,他也没有靠近。
他知道,武曌肯定会说到铁路的事情,在小范围内说还是可以的。
武曌又说道:“还有一个李元兴所考虑的,干这样的工程肯定是会死人的。而且绝对不会是一两个人,他多预算一些钱,是打算将来补偿这些人家里的。”
李元兴爱民,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如果放在前隋,别说是奴隶,就是民夫死上几百人也没人在乎。
杨广征高句丽,死在路上的民夫何止万人呀,他管过谁,百官们管过谁。
大唐现在对军士的战死有抚恤,但民夫呢。李元兴不敢轻易提及,他怕大唐的士族反应过于激烈,也担心自己的民生政策走得太快。
武曌却是心中明白,李元兴受到当年那次伤兵荣归的打击之后,心中多少还是留下些阴影的。
第722章 马拉松式大唐全面会议
又是一天过去了。
说起来,这个效率却也不算低。
毕竟都不是些小事。
“今天要讲的事情,本王希望当天就可以拿出意见来!”李元兴开场白与昨天完全不同了,提到了三件事情,结果三件事情全部需要再讨论细节。这让李元兴多少有些无奈,可也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先说测量田地的事情,测还是不测?”李元兴又问道。
王及善作为天英阁阁主,他倒是明白,大事上可以先放一放,有些事情多少也要有个效率,否则就有怠工渎职的骂名了,毕竟百姓们也在等着结果。这已经是第三天了,总要有些什么事情真正在百姓面前公布出来的。
所以,王及善与几位副阁主商量之后,由王及善来回答李元兴的问题。
“殿下,天英阁提议。增设三千六百六十六名官员,这些官员主要的职责就是司农,计划在三年内配置完毕,必须是经过皇家学院考核过的真正懂农的官员。户部计算过了,州一级为正五品至正六品,县一级为从六品至从七品。按照殿下的兴农令所言,增加这些官员,有效的增加了粮食的收成,那么远比他们的俸禄高出十倍,甚至是百倍。”
李元兴听懂了。
这些官员说白了,就是后世的农科技术员。
王及善又说道:“测量田地总是要有负责的,州县的主官负责,但也要具体专职办事的,粮食是国之大事。”
“我要结果!”李元兴直接就要绕开这个过程。
王及善原本还想说,上州配几人,下州配几人的具体安排呢,大唐现在才三百多个州,一千五六百个县,肯定上州是要配三人的,下县很可能两个县,甚至三个县才配一人。
既然秦王殿下要结果,那就投票吧。
“就增加司农官员一事,参会者投票,同意的举手。”
李元兴饶有兴趣的看着小吏在数举手的人数,心中却在想着,大唐什么时候开始变的民主起来了,这个投票的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执行的呢。
是受到了自己的影响,还是因为人多没办法统一意见,自然产生的。
正在李元兴思考的时候,记票的结果已经出来。
“殿下,九成同意,正副五位阁主有一人不在,四人都没有反对。如果圣上与殿下没有使用一票反对的话,那新增设司农官员一案,就算通过了。”
李元兴点点头:“本王不反对。”
“那么接下来,是否应该挑选人员,在农学院学习两个月,然后冬天赴任,明年开春这些就可大用。”王及善又一次问道。
李元兴却反问:“是不是需要订下一个指标?”
“指标?”王及善不太理解这个词。
指标是现代词,李元兴解释了之后,又说道:“每个县都应该有任务,田产多少,人口多少。达到标准的自然有奖励,达不到的自然要处罚。只是官场之上,久了就会有人作假,原本的好事也变成粉饰之事!”
量化管理?
武曌熟悉这个词,可大唐的官员却是未必。
人治,以德行治天下,这是儒家思想。法治,这是法家的思想,用规矩来治天下。
“老臣反对!”
李元兴都不用看,心中已经明了,这是姚思廉,他铁定是反对把人放在条款之中去管理的,作为儒家思想,首先想到的为官者的道德,硬是要给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