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下节度 >

第517章

天下节度-第517章

小说: 天下节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手下如此,吕方的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一旁的陈允看到,赶紧沉声道:“打住了,此乃节堂之上,众将安敢无礼?”虽说他声音并不太大,但听到众人耳里却只觉得胸口一窒,一口气便接不上来,不由得争吵便停了下来,抬头一看上首的吕方脸色阴沉,眉头微皱,知机的赶紧俯身谢罪。

吕方看到诸将静了下来,脸色稍和,对王佛儿道:“佛儿,这几年来你治理苏州的确做得不错,不过如今乃是乱世,若无雷霆手段,怎显菩萨心肠?淮南与我休兵,并非是那杨渥爱惜百姓,只是一时间吃不下我们罢了,若是让江西落在淮南手中,光是洪州就是十万户,那时我又如何抵御呢?”

听到吕方话语中流露出要出兵的意思,方才站在陈璋一边的不少将佐脸上露出喜色,以为自己押对了宝,可高奉天却听出了吕方言语中的未尽之意。方才吕方称呼别的将佐都是用官位,尊重点的加上一个“公”、“先生”什么的,唯有与王佛儿却是直呼其名,其中的亲厚不言而喻了,更不要说吕方还要这般细细劝说,若是换了旁人,最多就是一声令下就行了,看来这王佛儿在吕方心中的位置不是一般的高呀!可是这王佛儿身上有什么东西能让吕方这么看重呢?难道只是那惊人的武勇?想到这里,高奉天的目光扫过跪坐在矮榻上,面带戚容的王佛儿。

“主公所念者大,非末将所能及!只是,”王佛儿沉声答道,突然他声音哽咽了起来:“刀兵一动,便是数万人的生死,在他们身后都有妻儿父母扶庐而望,末将只求主公一件事情。”说到这里,王佛儿从怀中摸索了一会,取出了一个物件,双手呈送了上去。吕方接过一看,却是两块麻布虽然被洗的颇为干净,但还是可以看到上面有些黑色的血迹,也有不少破损的地方,吕方看了一会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开口问道:“佛儿,你所求乃是何事?和这两块块麻布有什么关系?”

“这块麻布乃是臣下祖母留给末将唯一的遗物。当年在淮上时,孙儒贼军经过时,我村中百姓逃难,临行前,祖母从怀中取出这块麻布与我和小弟猪儿,说你们两人年龄尚幼,又无鞋子,若是长途跋涉只怕脚上起泡,那时便可用这块布来包裹,免得被赃污了肿痛。我和幼弟将麻布撕裂,各自拿了一块,刚刚收好,祖母就不见了,接着才知道她因为自己年老力衰,不愿牵累了家人,在院后水井自尽了。后来这两块麻布便随着我和幼弟在淮上闯荡,一直到那年遇到主公。”

节堂上静了下来,王佛儿是怎么遇到吕方的故事不少人都听说过,聪明点的也猜出了那个幼弟是怎么死的。堂上的武将不少都是出自乱世流民,听到王佛儿所说的这些故事,也不禁联想起自己未发迹前在这个乱世挣扎求存经历的那些苦楚,一时间不由恻然,便是方才喊要出兵喊得最大声的几人,此时也没了声音,望向王佛儿的眼神也温柔了几分。

“唉!”吕方轻叹了一声,看了看手中的哪两块麻布,依稀可以看到上面的血污痕迹,他可以猜想得到王佛儿和他那个死在自己手中的弟弟当时失去祖母的无奈和后来在淮上经历的苦楚,因为他自己也经历过这一切,在一介田客爬到七家庄的嫡女婿,在淮上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挣扎求存,每一次厮杀,每一次出卖,每一次欺骗,那些失败者的愤怒和绝望都在他的脑海里都历历在目。吕方知道在这个乱世里要活下来有多么的不容易,可最让他惊叹的是,王佛儿居然还能够保持住这样一颗“赤子之心”。

“好!我答允你!”吕方将那两块麻布小心的叠好,送还给了王佛儿:“只要可能的话,就一定少造杀孽。”吕方看着王佛儿的声音十分奇怪,欣赏,喜爱,甚至还有几分艳羡。

第053章 决心

吕方突然容色一整,沉声道:“苏州团练使王佛儿听令!”

“末将在!”王佛儿立即站起身来,躬身领命道。

“某以汝为浙西道行营都统,都督苏、湖、常、宣、润诸州军事,判点亲军诸卫事,统辖亲军诸军,讨伐淮南江东诸州。”

王佛儿身形一震,微微愣了一下,才沉声应答道:“主公信重,微臣自当尽心竭力。”接着敛衽拜了一拜,双手接过吕方身旁的近侍送来的兵符印信。也无怪他方才险些失态,吕方方才大笔一划,便将镇海军最富裕、人口最稠密的两个州划给了他,作为攻击目标的淮南军宣、润、常三州也都是十分富庶的州郡,更不要说吕方还委任他了判点亲军诸卫的差使,将自己的核心力量亲军也交在他的手中,这等信重已经不能简单的用亲信来解释了,堂上那些方才还在庆幸自己站对了边的人心里又不禁打起鼓来。

但是很快众人的心中又紧张起来,按照方才吕方的安排,连判点亲军诸卫的差使都给了王佛儿,在苏、湖边境上投入的兵力将十分巨大,能够投入到江西的兵力就很有限了,难道此次并非是江西占便宜,而是直接和淮南军开战,去啃宣、润、常三州这块硬骨头?

仿佛是为了回答众将心中的疑惑,吕方继续说了下去:“你们可是奇怪为何我不出兵去江西捡便宜,却要去和淮南军打硬仗,为危全讽、马殷火中取栗?”

吕方中气十足的声音在节堂上回荡,众人没有出声,但是一道道炯炯的目光都积聚在他身上。吕方站起身来,在节堂上一边来回踱步,一边大声继续道:“可是你们有无想过,江西之地和宣、润、常三州不同,即使江西之地落入他人之手,我军也可凭险而守,可宣、润、常三州就不同了,这三州本来就和苏、湖、杭三州同属浙江西道,山水相连,民气相通。只要一日淮南还据有这三州,便可随时长驱直入,覆我巢穴。只有将这三州取下,以大江为壕,北固为城,方可高枕无忧。”

诸将闻言,纷纷低头沉思起来,正如吕方方才所言的。江西诸州虽然土地肥沃,户口众多,但从战略位置来说却不如宣、润、常三州重要。夺得江西只不过能增加镇海军的财力和民力,但却不能起到屏蔽自己腹心,进击敌军基地的作用。所以吕方才做出乘危全讽起事,淮南无法专力的时候,夺取淮南江东之地的决定。但是近十余年来,在广袤的东南大地上,杨吴大军可谓是所向披靡,无论是彪悍善战的孙儒“蔡贼”、还是纵横无敌的宣武军与淮南交战中都吞下了失败的苦果,更不要说其他大小杂牌军阀了,就算是吕方自己,虽然在先前的交战中曾挫败了淮南军的兵锋,可堂上的每个人心里都知道双方的实力有着巨大的差异,继续相持下去,战局说不定就会发生对镇海军不利的转折,难道现在又要和这个强敌重启战端吗?

吕方目光扫过众将的脸庞,已经从中看出了他们的犹豫,他回到座上,笑道:“怎么了,都不说话了,莫非是害怕打不过淮南军,这节堂之上还有什么不敢说的,吕某什么时候因言罪人过?”

节堂上静了一会,终于一人站起身来,期期艾艾的答道:“末将倒不是以为此战难升,只是淮南军土地广袤,实力雄厚。只怕我军拿下江东之地,他们还可以尽起江淮之众与我相争,战事胶着下去,只怕!”说到这里,那人停了下来,可他话语中的未完之意节堂上众人都明白。

“哈哈!”吕方笑了一声,突然转头对一旁的骆知祥道:“骆牙推,金谷之事,是你的盘子,你来说吧!”

骆知祥应了一声,走到吕方身旁,从袖中取出一个卷轴,展开朗读道:“杭州常平诸仓有谷七十五万石,军储还有三十万石,府中有钱一百七十万贯,帛六十万匹……”

随着骆知祥口中报出一个又一个数字,堂上诸将脸上纷纷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来,不少人嘴巴已经咧开自己却不曾发觉。镇海军虽然和五代时候的大部分藩镇一般,刺史在军政方面都有很大的权力,尤其是靠近边境的州郡,主官的自主权更是惊人,但是在财赋方面却十分集中,尤其是通过计口度田等制度,吕方对属地的人口田地情况掌握的十分准确。骆知祥又素以能吏著称,在吕方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吴越息兵的这个空档,通过开垦田地,修缮水利、推广良种,招揽商贸,这几年来吕方治下的两浙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聚了相当惊人数量的钱粮,为未来的侵攻战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如果以五万军队,五万民夫计算,积聚的粮食一共可以支用十年,甲仗足够武装十二万军队,舟船、硝石、油脂等也准备的十分充足,另外,各处府库里共有钱两百万贯,帛一百二十万匹,以供酱菜钱、冬夏二赏支用。”终于骆知祥将长长的一篇流水账报完了,他转过身来,对吕方叉手行礼,犹豫了一下,还是沉声道:“主公,虽说这几年来百姓安堵,府库充盈,可这些财物都是民脂民膏,来之不易,还是省着些花为好!”他也知道淮南与镇海两军迟早势必有一战,与其被动迎战不如先发制人,此时也的确是个好机会,可到到了最后他还是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吕方笑着点了点头“知祥,我知道了,多亏你这些年治理金谷,若无你,镇海军岂有今日的局面?好好做,将来我开疆划土,你便是我的萧何。”

骆知祥闻言,身形不由一震,躬身道:“大王如此错爱,知祥粉身难报,大军开战,若有所匮乏,便拿骆某是问。”

“好!”吕方满意地点了点头,这骆知祥倒是知机的很,自己刚刚提点了一下,他便立刻知道深意,那萧何乃汉初三杰之首,高祖曾称赞其:“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吕方自然不会将民政诸事都交给他,但理财之道,镇海军中的确没有一人比得过他,骆知祥如果能做到军用不乏,虽然未必能如萧何一样论功第一,但将来前途也不可限量。

待到骆知祥退到一旁,吕方站起身来,笑着对方才说话那人问道:“现在你觉得胜算如何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