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387章

铁血大民国-第387章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这两年来出生入死不畏艰险,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而且现在的国民政府和国防军,也早就废止了原先的“革命薪金制”。中高级军官文官们都拿起了丰厚的薪饷,分配了宽敞的住房,有的高级将领还配了汽车和马车,堂而皇之享受起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就算是国民政府和国防军中的共产党员们。也不同样是一样的享受?甚至中国共产党的党工人员,也有不错的待遇。毛泽东和周恩来作为政治局委员,每月杂七杂八的津贴加在一起也有两百多,此外他们还能拿到军事委员会开出的一份陆军上将的薪金,足以维持非常优越的生活。至于那位常大革命家,就更不是一个会亏待自己的人物了。

既然党的上层都已经开始享受革命胜利的果实了,那么新疆的这些革命功臣们又凭什么要继续艰苦奋斗呢?于是革命干部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的问题,就被提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面前。

对此,即将接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官的周恩来上将的意见是:应该参考国民政府和国防军的标准,制定相应的干部战士待遇标准。而将要担任中共主席的毛泽东却是坚决予以反对。他的观点是:新疆要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实验,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分配方式应该以平均主义为主,所以不能执行差别过大的干部战士待遇标准。再说了,现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省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按照国民政府和国防军的标准给干部战士们发饷。

于是,第二个分歧又出现在两位革命领袖之间了。那就是“现代化”和“gc化”之争。这个问题在另一个时空。则被形象地总结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说得再简单一些,就是要先发展生产,在经济成长起来以后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或者叫先富帮后富的共同富裕。还是在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就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一举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呢?

面对现在新疆的极端困难条件,向来比较务实的周恩来自然将解决经济困难当成了新疆gc主义实验的首要任务。而解决经济困难的办法则参考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在新疆,主要就是实行分田到户和保护中小工商业者这两项差不多是完全推翻了之前满洲里会议时候的设想!

而且分田到户的农村政策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大量吸引东部地区的移民。在完成同苏俄的土地置换以后,新疆的土地面积将高达218万平方公里,其中的伊犁河谷地区的土地极为肥沃,非常适合农业耕作,但是现在却因为缺乏劳动力而基本处于荒芜状态。同时在中国的东南部发达地区的农村,长期以来一直就承受着人多地少之苦,虽然实行了永佃永息制的土地改革,但仍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人多地少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肥沃土地而无人耕种的新疆省,当然应该大力从人多地少的东中部地区引入移民。而引入移民的最佳方法,无疑就是无偿分配土地了!而且引入移民开垦伊犁河谷地区,也是解决新疆省财政困难的一贴良药。只要那里被完全开垦出来,新疆省肯定能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产地和商品粮出口地,十来万干部士兵的薪饷问题自然也能通过农业税予以解决了!

可问题是,将国有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办法,算不算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呢?

第330章 梦的开始二

江苏。浦口钢铁厂。这个现在国内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位于津浦铁路的终点站浦口,和民国首都南京仅一江之隔。也是常瑞青崛起于东南以来,就开始投资兴建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第一期的投资建设在1919年底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炉铁水在1919年10月就已经顺利出炉了。现在浦口厂已经形成了年产铁水10万吨,钢坯5万吨的能力。此外还有一条型材(可以生产铁轨)和一条线材(钢筋)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正在进行调试,预计今年上半年就能够顺利投产了。浦口厂的二期工程也已经在1920年出开工建设了,而浦口二期的总投资高达两亿华元之多,建设周期更是长达五年之久。

二期工程的占地面积多达数万亩,由来自俄国、美国和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整体设计。所需的机器设备,大多都是采购自法国、德国的二手货。而两亿华元的巨额投资则是来源于常瑞青通过铁血同志会控股的中国银行这家银行虽然在华元改革中失去了发钞权,但是凭借着它所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股份(用发钞业务置换的),以及同国民政府的长期合作关系,仍然牢牢把持着中国第一大金融公司的地位,还将大量资本投入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控股了眼下中国最大的钢铁和军工企业,中国钢铁公司(浦口铁厂)和中国军工集团。

根据计划,浦口二期全面达产之后。浦口钢铁厂将达到年产120万吨铁水,100万吨钢的能力,一举使中国的钢铁产量突破百万吨!基本上就是一五计划之前,整个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项目了!

至于这个几乎是大跃进式的投资计划在将来的经济效益,倒是一片的看好。在一个实现了国家统一关税自主,又走上了国家社会主义强国道路的中国,自然不用担心钢铁卖不出好价钱的!眼下就连重工业部管理的那家从清朝一直亏到民国的汉阳铁厂,在1919年度都实现了赢利!25%的钢材进口税和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现在中国钢铁的经营者们操心的不是钢铁生产出来以后的价格和销路,而是钢铁工业所需的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到哪里去招募?所以专门为钢铁工业培养技术人员的专科学校,还有训练熟练工的职业学校。已经由中国钢铁公司和重工业部联合出资,在浦口钢铁厂内开办起来了。大量的白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被聘为教师,在未来几年内,预计将有数万人在那两家超大型的学校里面接受培训。

紧挨着浦口钢铁厂二期建设工地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央第一飞机制造厂。这家飞机制造厂的摊子也铺的极大,不仅有飞机组装分厂、发动机分厂、木材加工分厂、设计研发中心、试飞的机场,还有一个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分厂、一个胶合板厂……整个的占地面积比起浦口钢铁厂也小不了多少,而一期投资计划所需要的资金居然也高达近一亿元!而且还要高薪聘请好几十个原来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和奔驰汽车公司的工程技术专家。很有一些贪大求全的意思,要不是整个投资计划出自那个神秘兮兮的罗耀国之手。常瑞青大概想都不会多想就毫不客气的驳回了!也就不会有今天这场重工业建设促进会议的召开了。

从浦口钢铁厂的新建的办公大楼的窗户向外望去,这个被常瑞青催生出来的重工业工厂一目了然的全部尽收眼底。在原来那个时空再平常不过的大型工厂。在此时的常瑞青的眼中,突然有了一种代表工业文明的震撼力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几个大字也浮现在我们常大革命家的脑海里面了。或许罗耀国也想搞个什么托拉斯。把飞机工业、汽车工业和胶合板工业什么的打包在一起发展了吧?

“……目前国际上面的航空制造业不过是刚刚起步,各项技术都很不成熟,中国虽然起步更晚一些,但由于是一次性成套引进了德国最先进的飞机和飞机发动机制造技术,因此是很有希望后来者居上,成为航空工业的领先国家。而制约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航空发动机的制造与研发;二是专用的航空新材料的制造与研发。而且后者更是前者技术进步的关键,航空工业向来有一代材料。一代发动机,一代新机型的说法。新材料是发动机的关键、发动机是飞机的关键,而新材料的关键则在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方面的技术进步……

所以中国现在应该重点加强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实力,首先应该探明各种重要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在中国的分布和储量,同时制定出科学的采掘加工储备和进出口管理体系。

其次鉴于目前中国基础工业之薄弱,中国应该加强对国际上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最新技术成果的跟踪和学习,同时同本身缺乏有色金属矿床。但相关技术先进的德国展开接触,争取达成以资源换技术的合作协议。

在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同时。中国还应该尽可能的推进航空工业技术的民用化。在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内,世界上很可能没有大的战争,所以航空工业不能立足于军用。而是应该大力拓展民用领域。目前航空工业技术的民用领域,主要就是客机和运输机制造、汽车摩托车制造等两大产业。而眼下的汽车工业起步时间同样较短,各项技术也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也有利于中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而且现在的飞机发动机制造技术同汽车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差距并不太大,许多技术完全可以共用。因此。在短期内两者可以共同发展,目前世界上不少大型汽车公司也都拥有飞机制造部门就是明证。

至于木材加工行业,在未来至少二十年内同航空工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联。由于金属外壳技术尚不成熟,因此木质的飞机外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是飞机外壳的主流,对此的研究也同样不能放松。当然还有包括石油开发和加工,特种钢铁,化学工业,电解铝,玻璃。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等许多门类都同航空工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中国如果想在航空工业方面取得领先地位,都必须加以重视,进行持续不断的投入……”

神秘人罗耀国皱着眉头娓娓而谈,说的也是头头是道,看来对工业体系的了解,他是远远超过常瑞青的。只是这个看上去有一张中国面孔,也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家伙,总让人感到一种陌生疏远的感觉他对中国现在的复兴和建设并没有一种自豪感。看来也没有一点热血沸腾的意思。

常瑞青也在那里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参加会议的陈独秀倒是听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