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已经决定杀回去,那么他绝不会轻易改变。主动邀战,至少能激发起本方士气。
手中马槊低垂,麦子仲催马就要冲过去。
哪知,雄阔海却举起斧子,在空中摇了摇,“麦大人,且慢!”
“你欲何如?”
“呵呵,雄某倒是希望和麦将军一战,只是我家王爷有令,请麦将军上前说话。”
“你家王爷?”
麦子仲一怔,有些莫名其妙。
只是,他话音刚落,就听对方后军传来一个清雅的声音,“麦子,事到如今,你还要战下去吗?”
随着这清雅的声音响起,就见对方兵马突然向两边一分。
一个青衫男子,跨乘一匹战马,从军中行了出来。河风掠过左水拂来,将那青衫衣袂拂动。那种飘然的风雅之气,令得两军阵前的气氛,陡然变得缓和下来。
麦子仲看清楚那青衫男子之后,也不禁苦涩一笑。
“李府君,别来无恙。”
“麦子啊麦子,你真是让我费尽心思啊。”
李言庆跨坐马上,怀抱银鞭,轻轻摇头:“每次见到你,总是会给我弄出一堆麻烦。
从十五年前开始,咱们俩的缘分,可真是不浅……”
不管之前对李言庆是何等咬牙切齿,乃至于口称‘李贼’。可真的见到李言庆的时候,麦子仲心里那股子恨意,却好像一下子消失了。耳听李言庆如同呢喃自语般的声音,麦子仲也不禁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李府君,自从我认识你之后,为何每次见到你的时候,我总是落在下风呢?”
第一次和李言庆交集,是因为裴翠云。
结果呢,击鞠惨败之后,自己是灰溜溜的离开了洛阳。
第二次和李言庆见面,却是在高句丽。那时候,麦子仲沦为阶下之囚,而李言庆却成了他的救命恩人。再后来,李言庆成了黑石府鹰扬郎将,麦子仲成了他的副手。独守九山寨,却中了李密的奸计,甚至害得李言庆差点丢失了黑石关……
算起来的话,麦子仲见到李言庆,似乎就没有顺畅过。
李言庆也笑了,看着麦子仲,许久后沉声道:“麦子,放下兵器吧。
你我相识十数载,也算是老朋友了……昔日袍泽,今日兵戈相向,实非我心愿。
就算你不顾惜自己,也要顾惜你那儿女。
不过,你这家伙也真是,为何给自家孩儿起了个麦当劳的名字……还日当劳作,你可真是……”
李言庆没有说什么大道理。
事实上,他也清楚,麦子仲是个死心眼。
他一家为隋朝尽忠,断无可能轻易投降。若逼迫太甚,反而会令他二人反目。
这一番看似调笑的温和言语,所起到的效果,却非同凡响。
至少,当李言庆提起麦子仲的儿子时,麦子仲心里那仅存的一点敌意,也似乎消失了。
“麦当劳怎么了?”
“不怎么,只是这个名字实在是……实在是……”
李言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当他第一次听说麦当劳这三个字的时候,差点笑岔了气。这家伙,分明是抢人家M叔叔的冠名权嘛。
麦子仲一蹙眉,“实在是怎样?”
李言庆噗嗤笑出声来,这一笑,可就有些收不住了。
他在马上笑得是前仰后合,好半天才道:“这名字,很极品。”
他这一笑,让两边的军士都不由得松懈下来。
而麦子仲则看上去好像一只呆头鹅,怎么也想不明白,麦当劳这个名字挺好的,他李言庆笑个什么?
“好啦,这件事以后再说。”
李言庆笑了半天,终于止住了笑声,“麦子,我事情很忙,不和你废话了。
放下兵器,随我回宣化。
你若想帮我,就帮我一把;不想帮我,就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
凤儿和小麦子都在家里等你……这时局状况我不再赘言,你是聪明人,想必看得出端倪。麦家一门忠烈,我不希望到了你这里,就断了血脉。听我的话,随我回去。这天下大局,非你一人可以挽回。若你将来实在是不想留下来,等江左战事有了结果,我送你一家过去……麦子,你若信我,就听我的话,我绝不令你难做。”
只言片语,令麦子仲戛然无声。
他静静看着李言庆,片刻后道:“你为什么要保李唐?”
“我爹是李孝基,你说我该不该保李唐?”
“……”
麦子仲无言以对,半晌后又道:“难不成,隋室还有机会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
李言庆摆手,沉声道:“我只说隋室在中原,没了机会。
可你知不知道,这天下究竟有多大?有张仲坚在,隋室不会消亡。但他们不会停留在中原,而是投身于更为广阔的天下,重整旗鼓。也许有朝一日,中原战乱再起,就是你隋室卷土重来的机会……委屈的活着,至少还有一份希望;壮烈的战死,将再也没有机会。
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吧……
如果换做是我,我会选择活着……至少,我还能怀着希望,去默默的等待。”
麦子仲神色复杂的看着李言庆,久久不语。
好半天,他痛苦的闭上眼睛。
手中马槊砰的一下子倒插在地上,他叹了口气,轻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且继续等待。”
李言庆顿时如释重负般的长出了一口气,那清秀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不必拼个你死我活!
这,对于李言庆来说,也许才是最想要看到的一个结果……
第二六章 房玄龄的选择(一)
武德四年二月,李言庆在经历了近三个月的踌躇后,终于在粤西打开局面,站稳了脚跟。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虽然夺取了邕州和钦州,但宁长真势力犹存。
而岭南冯氏,依旧是摇摆不定,立场并不坚决。李言庆知道,要想使冯氏下定决心,只有一个办法:用雷霆手段击溃宁长真,收复交州。而后冯氏才可能做出决断。
所以,在拿下宣化之后,李言庆立刻密令手下前往番禺,把言虎和李端召回。
邕州如今是百废待兴,许多事情需要梳理。
麦子仲前期做的非常不错,给李言庆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但如果说到大治的程度,相距还非常远。毕竟这邕州有着先天的不足,无法和中原相比拟。首先,人口稀缺,邕州总体算下来,汉人不足五万,俚人则占据八万之多。汉俚的比例严重失调,在日后的治理中,定然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这方面,李言庆需要更多的帮手。
李端虽是行伍出身,却拥有极为丰富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在他为官的时候,曾处理过对异族的事务。在这方面,他可以给予李言庆很多帮助,提供许多合适的意见。
同时,李言庆又派人返回襄州,密令朵朵带人,准备出发。
此时朵朵在襄州已经顺利的处理完了白衣弥勒法坛的事务,也是时候可以前来。
徐世绩和苏定方,也进展顺利。
李世民在一月出兵,兵抵宜都,将宜都团团包围。
而徐世绩则攻破了义阳,杜伏威狼狈而逃,至京山投奔房玄龄;苏定方自罗山继续东进,势如破竹般,连克光州、庐州、濠州三地,兵临定远城下,忽视江都。
徐世绩为配合苏定方的战略,也挥兵猛进。
在连续攻破了黄州、寿州、蓟州、舒州之后,兵进庐州,陈兵于梁山镇,与苏定方成掎角之势,遥指扬州。
一时间,江左两湖,战火弥漫。
萧铣这时候也急了眼,一方面派兵救援宜都,另一方面向钱塘的萧太后求援。
只是这个时候的萧太后,已经是自顾不暇。
江左战局的糜烂,出乎萧太后的预料。哪怕她已经做好了战败的准备,依然未能想到,己方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丢失了大半个淮南。唐军的强势,令萧太后惶恐不已。她是个有手段的女人,可毕竟是个女人,在这种状况下,不知该如何是好。
相反,唐军攻势如潮,江都岌岌可危。
萧太后身边,有两大辅臣。
代表着江左本土利益的张仲坚,还有代表着外来势力的房彦谦。若论亲近和信任,萧太后对房彦谦更亲近一些,视为肱骨之臣。可没想到,就在这关键的时候,身为萧隋巩固之臣的房彦谦,突然一病不起。
自开春以后,就昏迷不醒。
哪怕是萧太后命太医巢元方出面救治,效果却并不显著。
“太后,房老大人怕是不行了!”
灵隐山下西子宫中,巢元方脸色难看的回禀萧太后。
“老大人身子骨本就不太爽利,他生于北方,却常驻于江左,不免有水土不服。
加之老大人已过了六旬,身体越发衰弱。近来忙于政务,以至于身子骨越来越差……臣医术不高,难以救治。若是孙思邈孙圣婴在的话,也许能拖延一二。”
已年过五旬的萧太后,美艳依旧。
只是在那妩媚的眼眉之间,呈现出一丝老态。
眼角的鱼尾纹,已变得非常清楚……她峨嵋紧蹙,许久后檀口轻启道:“敢问老大人还有几多时日?”
“也就是在这几日的光景!”
萧太后不禁叹了一口气,仿佛自言自语的说:“都走了,都走了……留下我孤儿寡母,又当如何是好?莫不是这天意如此,我隋室终究是无法保全这祖宗社稷吗?”
虽然巢元方说出了孙思邈,可萧太后也清楚,难以挽回。
且不去说孙思邈如今踪迹全无,不晓得在什么地方。就算知道了,也难以保住房彦谦的性命。
沉默片刻后,萧太后突然起身。
“备车,哀家和圣上这就去房府探望老大人。”
“太后,天已经晚了……”
“哀家知道,但哀家若见不得老大人,今晚恐怕也休息不得。”
内侍们知道萧太后主意已定,也就不再阻拦。萧太后换上了一身便衣,带着略显困倦之意的小皇帝杨过,登上了宫门外的马车。房家的宅子,距离西子宫并不算远。不一会儿的功夫,一行人就来到了房家的大宅门口。只见大门紧闭,门头上悬挂的两盏气死风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摆,透出一股无名的悲怆之气。
内侍上前叩门,不一会儿的功夫,大门开启。
“这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