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篡唐 >

第429章

篡唐-第429章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青牢记住了老大哥的叮嘱,撒丫子就跑。

不过这一路奔跑,就见从城下飞上来一个又一个的飞抓。

他偷眼向后看过去,就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从城垛口下探出身子。口含钢刀,双手扒住了城墙,嗖的一下就越到了城上。

“火长,有敌袭!”

这一次,柳青的叫喊声惊动了城上的守军。

一群人呼啦啦蜂拥而出,手忙脚乱的,有的人甚至连兵器都没拿。

柳青二话不说,一头就扎进屋中,缩在一个角落里。紧跟着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声凄厉的惨叫,更不断有人发出厉喝。刀枪碰撞声不绝于耳。虽则风声很大,可柳青可以清楚的听到,钢刀轧进肉里的声息……骨头的断裂声,凄厉的嘶喊声,刹那间和呼啸的寒风相迎合。

心里怕极了!

柳青缩在屋子的角落中,抓起一块麻布,盖在身上,双手堵着耳朵,瑟瑟发抖……

也不知过了多久,喊杀声渐渐消失了!

一阵脚步声传来,听上去有些古怪,好像是踩在水里一样,吧唧,吧唧……让人心惊肉跳。

柳青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

又过了片刻,他就觉得身上的麻布突然间被挑开,一股浓浓的血腥气涌来。

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相貌威武,体型壮硕的男子手持钢刀。那刀口上还沾着鲜血和肉糜,刀头上挂着一块麻布。男子颌下短髯,身上沾着血迹。他看见柳青,旋即露出狰狞的笑容。

“小子,看你这下还往哪里跑!”

这大汉,正是率先登城的那个汉子。

钢刀高高举起,挂着风声,向柳青劈来。

柳青脑海中灵光一闪,突然大声叫道:“你不能杀我,我认识鹅公子!”

冷森森的刀口,就停在柳青的头顶上,两根断发,飘飘然落下。脸色苍白的没有半点血色,可是柳青的心里,却踏实下来。

“我要见鹅公子,我要见郑公子……”

“郑公子?”

大汉疑惑扭头,却见屋外又走进来一个更加魁梧的汉子。

如果说最早见到的大汉,可以用魁梧来形容的话。那现在进来的男人,可以用一个‘巨’字来形容。

他身高九尺开外,生的膀阔腰圆,肤色白皙。

手中拖着一柄明晃晃的奇形大刀,进门后正好听见柳青的言语。

“主公以鹅公子名扬天下时,还是郑氏族人。”

那巨汉走过来,沉甸甸的大刀一指柳青,“小子,你认识我家主人?”

“哦,我不认识……”

“臭小子,胆敢欺我?”

“我不认识,可是我娘却认识……我家里还保存着当年鹅公子咏鹅时所使用的笔墨砚台呢!”

柳青抱着头,嘶声叫喊起来。

这一下,大汉和巨汉都愣住了。靠,鹅公子咏鹅,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言庆今年二十一岁,而他咏鹅时,据说只有六岁。这可是十五年的交情……巨汉和大汉面面相觑,片刻后,就听那巨汉说:“黑闼哥,老黑和小柳已经入城,主人想来也快要抵达城外。你带这小子去见主公好了……喂,黑闼哥,你莫走啊!”

不等巨汉说完,那名叫黑闼的大汉已经掉头走出房间。

巨汉站在原处,低头看了看柳青,又扭头朝大汉的背影看了一眼。

“小子,你要是敢骗我,老子就把你送到沈大哥那边,到时候让你小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说着话,他招手令两个军卒上前,把柳青架起来。

裤裆里凉嗖嗖的,柳青一阵羞愧……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竟吓得尿出来。

不过对于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少年而言,这似乎又是清理之中。寒风凛冽,在黑夜中呼号……

偃师城里,到处都有火光跳动。

也不知有多少敌人,冲进城里,喊杀声不断。

而城楼上,一具具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血泊里。其中就有柳青一火的袍泽……刚才大家还说说笑笑呢,一眨眼的功夫,就天人永隔。柳青看着遍地的鲜血,只觉胃里一阵蠕动,哇的一下子就呕吐起来。

巨汉在他身后一撇嘴,扭头不去看他。

好不容易等柳青吐完了,在两个军卒的搀扶下,他头重脚轻的走下了城头。

卷洞里的千斤闸已经被提起,城门也已经洞开。就见一队队军卒从城外冲进来,杀气腾腾,令柳青不禁心里一寒。

他突然想起,他刚才说过的那些话。

没错,他家里的确是藏有当年鹅公子用过的笔墨,可他老娘,并不认识鹅公子。据他老娘说,她当年曾在咏鹅馆中做婢女,伺候过鹅公子一行人。鹅公子初露才华,以咏鹅体书写咏鹅诗之后,柳青的老娘也是那么灵机一动,趁人不注意,将鹅公子所用的笔墨偷偷收起。

如此而已!

说柳青的老娘认识鹅公子倒也不为过,问题是鹅公子却不认识柳青的老娘。

一想到这里,柳青更加害怕。

这要是落到了那巨汉的手中,只怕小命难保!

就在这时,从一群人簇拥着一个中年文士,进入城内。

“阿棱,你怎么没有去杀敌?黑闼呢?”

“刘黑闼去找老黑他们了,如今可能已到了偃师县衙。刚才在城楼上遇到一个家伙,自称他娘认识主人,还说家里保留主人当年在偃师咏鹅时所用过的笔墨……对了,杜郎君你当时不也在场吗?”

柳青脑袋嗡的一声响,吓得差点瘫坐地上。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刚还在想着怎么蒙混过关,这现在就出现了一个当事人。

来人正是黑石关鹰击郎将杜如晦。听阚棱一说,他也愣住了!咏鹅诗?那是何等久远的事情了?十五年了!那也是李言庆初次展露才华的时候,虽则相隔十五年,可当时的一幕幕景象,仍历历在目。

当时有几个人在场来着?

徐盖徐世绩父子,杜如晦孙思邈,还有郑世安祖孙……

除此之外,好像就剩下一群歌舞的女伎和婢女。杜如晦着实不记得,言庆当时和那个婢女有过交谈。

“你娘是……”

杜如晦盯着柳青看了半晌,话问了一半,突然摆手道:“算了算了,阿棱你先让人看着他,莫要为难这孩子。主公如今已过了首阳山,想必天亮之前,就会抵达偃师。我们务必要在天亮前,解决战事,令主公平安进城。阿棱,安排好了这孩子以后,你随我一同去府衙。”

鹅公子要过来了?

柳青这时候,似乎冷静了一些。

他突然想起来,同村的老大哥不就在县衙守卫,而且还是个火长……

“将军,将军……我认识县衙的守卫,那是我同村的老大哥,我愿前方引路,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杜如晦和阚棱闻听,都是一愣。

两人旋即笑了,杜如晦点点头,马鞭一指柳青,“这小子挺机灵,带他一同前往。”

柳青这心里,登时乐开了花……

……

黎明时分,雪势减弱。

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不过风已经止息。

李言庆跨象龙,带着郑大彪和祖寿两人,抵达偃师城外。

城中战事已经停息,杜如晦率雄阔海刘黑闼,阚棱柳亨四人出城迎候。远远见言庆兵马出现,杜如晦忙上前几步,拱手与李言庆请安。

“主公,偃师战事已经平息,共俘虏王世充所部六千人,斩首一千,余者皆溃败而逃。偃师县令,游击将军丘怀义被生擒活捉,等候主公发落……县衙内已备好了酒水,请主公歇息!”

“我等,恭迎主公!”

城头上,城门内外的军士,同时呼喊,声音响彻寰宇。

李无敌来了!

在一刹那间,整个偃师县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一消息。其实,偃师人对李言庆的感情,也不浅。

当年言庆就是在偃师成名,并留下咏鹅楼,成为偃师一景。

若非后来郑世安落户巩县的话,偃师人很乐意承认,李言庆是他们偃师的子弟。不过,对于李言庆的偷袭,他们还是持有乐观的态度。偃师人也愿意相信,李无敌会记得当年那一段情意。

以至于当李言庆入城之后,偃师百姓极为热情的走出房舍,列道两旁,欢呼不止。

把个言庆弄的却有点懵了!

好在他也算是经验丰富,面对这样的情况,他骑在马上,面带微笑,一路与偃师百姓颔首示意。

这亲和的态度,更令偃师百姓更加兴奋,欢呼声越发响亮。

好不容易才算来到府衙门口。

李言庆见偃师百姓不愿散去,于是下马走上台阶。

“十五年,小子初临宝地,借偃师灵气,做咏鹅诗,而小有虚名。”

府衙外的人们,都纷纷止住了声音,静静聆听李言庆的话语。言庆深吸一口气,微笑道:“十五年来,言庆也曾日思夜想,期盼能重临偃师,再品尝偃师的美酒,与父老乡亲欢聚。”

“鹅公子威武!”

这一席话,令偃师人顿感极有面子。

早就说过嘛,鹅公子,李郎君不是忘本的人。他既然说出这些话,那断然不会对偃师有半分不利。

一颗悬着的心,随之落肚。

言庆道:“小子此次前来,对偃师绝无恶意。

只闻说李唐兵马,自关中杀出,正向东都逼近。言庆身为朝廷官员,理当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然则朝中有人,却不愿言庆出兵勤王,屡屡刁难。言庆无奈之下,才只好出此下策。

诸位父老乡亲,休要担惊,少要害怕。

我麾下兵马,绝不会犯父老乡亲分毫,十七禁律五十四斩,若那个敢动乡亲们半根毫毛,那就是我李言庆的敌人。勿论亲疏,言庆绝不留情,定为乡亲们讨还公道。现在,请乡亲们回去歇息。一如往日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李某保证,这偃师城里,歌照唱,舞照跳,一切正常。”

轰……

府衙外的偃师人,再也没什么可以担心。

李郎君把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害怕。

歌照唱,舞照跳,一如往日。

“我等,多谢郎君!”

李言庆微笑着,挥手与众人道别,在杜如晦等人的簇拥下,没入府衙之中。

可他人走了,却让偃师人无比激动,同时又感到几分失落……

李郎君无意占领偃师,岂不是说迟早要离开吗?

“我听说,巩县现在发展的挺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