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入室中,哭拜于地:“尚书令大人,救救魏将军吧!”
费祎惊问道:“你快起来,何事令你如此慌张,速速报来!”
来人道:“启禀尚书令大人,魏将军奉旨回都面圣,身边只有百骑亲信,却在武平横遭阻拦,魏将军不得已斩杀武平太守彭意,这才得以通过,不想那彭意乃是丞相蒋琬之侄婿,蒋琬因此深恨魏将军,授意洛阳太守许钦沿路设伏,魏将军被困于洛阳之东,难于通过!”
费祎道:“这……丞相做得未免太过!我原本就不赞成临阵将魏将军召回,是丞相力排众议,如今他却又横加阻拦,不是为臣之道!”
来人又从怀中掏出一份奏表,泣道:“魏将军写下奏表,想将此事报知陛下,却唯恐被蒋琬亲信截获,因此让我先来找费大人,请费大人在陛下面前直言相谏,免得害了忠良啊!”
费祎道:“你且安歇一夜,明日随我一通上朝面君!”
……
“蒋琬!汝究竟意欲何为?!”
刘禅细细读了奏章,勃然大怒,喝令蒋琬出班。
蒋琬战战兢兢跪于阶下,刘禅怒气未平,手指蒋琬道:“汝听信了谗言,力劝朕将魏延自前线召回,朕将魏将军召回,汝又密令亲信于路阻截,致使魏将军不得已而刀斩同僚!你究竟要干什么?莫非你要逼得魏延不得不造反?”
蒋琬吓得汗出如浆,连连叩首:“臣绝无此意啊!请陛下明察啊!”
费祎出班道:“启奏陛下,丞相此事虽有过错,但念及他平日治国治民颇有功勋,还望陛下莫要责罚,臣请陛下即可拟一道圣旨,着令各个关隘不得再为难魏将军,让他早日带人赶回长安!另外,陛下可追封彭意为武平侯,可稍平其家人怨气!”
刘禅深呼一口气:“就依费爱卿之意!与朕传旨,从洛阳自长安沿途各关隘,有胆敢再阻拦魏将军者,定斩不赦!”
第399回 回归长安
有了后主刘禅的圣旨,我的前进道路总算变得畅通无阻了,终于,在经过十几天的艰辛跋涉之后,我带着那六百军士赶回了长安。
回长安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赶快回家,也许还能在那个久未曾归来的府院中找寻到一丝阿丽生前的气息。
推开府院的门,杜鸢正搂着刚满六岁的小女儿铃儿玩闹,两人轻声地呢喃在府院中回荡,让我失落的心略感平慰。
“夫人、铃儿!”我扶着门,轻声呼唤。
杜鸢和铃儿都抬头望来,望见我,铃儿惊喜地叫了一声:“爹爹!”向我颠儿颠儿地跑过来,扑到我怀里,我抱起她,捏捏她的小鼻头:“爹不在家,你乖不乖啊?”
铃儿咯咯娇笑着躲避着我的大手:“爹爹好坏啊!”
鸢儿走上前来,她还不到三十岁,依旧有着年少时的万种风情,又多了几分成熟女性的别样魅力。
“夫君,您回来了,这一路上可真是辛苦你了!”
“算不上辛苦!”我默然叹道,“虽然有人拦阻,但总算有惊无险!”
鸢儿默默地扶住我的臂膀,道:“夫君,去看看阿丽姐姐吧!她临终之时最大的遗憾便是未能见您一面。”
……
长安城南大约二十里外的一处风景秀美的林地,阿丽的坟茔便修在那里。
“阿丽,我回来了……”
坐到阿丽坟头前,背靠着那块已经略有些磨损的小小墓碑,我回想着与阿丽初见时的场景。
那个肤色微黑,带着恬静的笑容,拥有一双回春妙手的少女,轻轻安抚着白马,在马耳边呢喃,原本焦躁不安的白马变得安静……
她那温暖的笑脸,她那如水的情感,她那发自内心的善良,她那略带羞涩的憨态,步入洞房时的娇美,初为人母时的柔情……
“阿丽,原谅我!未能实现你我共同的夙愿,所谓归隐田园,已成过眼云烟……”
坟茔前的树影“哗啦啦”响动着,仿佛是阿丽在对我说话:“夫君,没关系。你要照顾好荣儿和昌儿还有铃儿,照顾好鸢儿妹妹。你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因为我而忽略了还活着的人啊!”
……
“陛下有旨,宣南郑公、大将军、领假节钺魏延上殿面君!”
我在殿外解剑脱履,上殿来,先行三拜之礼。
刘禅急道:“大将军快快请起!”
我缓缓站起,立在阶下,缓缓说道:“启奏我主陛下,臣正领大军在建邺与吴军死战,眼看便要破城灭吴,生擒孙权,统一天下,却不知陛下为何下旨将臣召回?”
刘禅叹道:“大将军啊!非是朕不信任你,只是……”
我抬头叹口气:“陛下,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既然长安城中盛传臣欲起兵造反,就请陛下革除臣之兵权,以宽陛下之心!反正以姜伯约、庞令明之才,亦可灭吴!”
刘禅急忙道:“大将军何出此言呢?朕之天下,还需大将军之力护佑,此番传旨,实属迫不得已,只因长安城里谣言甚嚣尘上,诸位权臣心中存疑,朕只好下旨将大将军召回长安,只是为让大将军亲自证实自家清白而已!”
我点点头,随即又目视蒋琬,道:“陛下,臣之忠心,天地可鉴,接到圣旨后,臣便马不停蹄,从建邺赶回长安,可是于路之上,却有数城太守横加阻拦,臣不得已而斩之,请陛下降罪!”
刘禅道:“此时朕早已知晓,非爱卿之罪!”
蒋琬看上去甚是焦躁,好像身上生了虱子一般,我看在眼里,暗自好笑,又道:“多谢陛下明察,臣诚惶诚恐!”
……
第400回 捷报频传
我对刘禅说自己刚从前线回来,精神紧张,需要时间休养,刘禅很爽快地给了我五天假期,五天之内可以不上朝,免于一切繁杂事务,我自然是十分高兴,便告退,回到自己府院。
荣儿和昌儿都获得了刘禅的封赏,荣儿升擢为抚军都尉、昌儿提拔为忠义都尉,阿丽被追谥为一品护国忠烈夫人,享受万世香火。
一切都好像开始归于平常。
……
“报!启奏陛下,大将军庞维、征西大将军姜维有表上奏!”
“呈上来!”
刘禅展开奏表,立时喜笑颜开,道:“诸位爱卿,庞德、姜维领五十万大军,日夜狂攻,已于五日之前大破陆逊所有营寨,攻克建邺外城,如今陆逊和孙权已经退进建邺内城,所有兵马不足八万!”
诸臣均下拜叩首道:“此乃是陛下洪福齐天所致!”
刘禅又道:“传朕旨意:令庞德、姜维抓紧时间进兵,务必在冬天来临之前攻下建邺!”
……
建邺内城。
孙权面色凝重,形容灰败,陆逊、丁奉、太史冲、董国昌四将或立或坐,俱是无精打采。
良久,孙权发话:“诸位,诸位!难道我们就这么败了么?江东三世基业,就要毁在朕的手里吗?”
陆逊幽幽一叹:“回陛下,此一战汉军可谓是倾天下之力,集结了所有的精锐士卒以及所有的智勇战将,此战他们抱定了必胜的决心,我们的单兵能力本来就不及川蜀、汉中之兵,兵力亦不足,实难取胜!”
孙权气道:“当年赤膊、夷陵之战,我军皆能以少胜多,为何此次便不行?!”
丁奉道:“前两番以少胜多,都是因为曹操、刘备犯了兵家大忌所致,此番魏延用兵,颇有诸葛亮之遗风,严整有度、循序渐进,毫无破绽!因此无法阻挡!今番魏延虽被汉帝下旨召回,然庞德、姜维却完全遵照魏延先前用兵之法度,可以说是对汉军毫无影响!”
孙权喃喃道:“莫非,我们只有灭亡这一条路?”
太史冲道:“陛下!臣将不才,愿引一军阻挡汉军攻势,陛下可与大都督一道退守浙江会稽,再图举国大业!”
董国昌亦道:“我愿随太史兄一起提兵抵抗,请陛下与大都督一起冲杀出去!”
孙权怒道:“如此关键时期,朕怎能抛却建邺百姓,独自逃生?!不行,绝对不行!”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大笑声:“陛下果真是心系臣民!司马懿佩服!”
孙权等人急向门外望去,只见司马懿与陈琼二人满身烟尘,向这边而来。
入得堂中,司马懿笑道:“全赖陈琼将军勇武,保得老朽冲破蜀兵阻碍,得以再见陛下!”
孙权不冷不热地点头表示回应,司马懿道:“陛下可是在为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命运所担忧?!”
孙权哼道:“明知故问!”
司马懿哈哈大笑:“吾有一计,可保得江东百姓平安!”
孙权精神一振:“仲达先生快快说来!”
司马懿捋了捋白须,缓缓道来:“陛下可向蜀汉纳降称臣,即可保百姓平安!”
孙权勃然作色:“我道是什么好主意?原来竟是让我屈膝投降!我誓不从之!”
司马懿笑道:“并非是让陛下真的降服,以今日之形势,陛下若是负隅顽抗,必为蜀军所杀,不如假装投降,骗取对方信任,以我观之,蜀帝刘禅庸而无能,虽有魏延辅佐,依旧不是圣主,陛下可偷偷养兵,效仿当年越王勾践之举,待得天下有变,可反而击之,蜀国必灭!”
第401回 天下安定
孙权踱步良久,好似猛然间下定了决心,道:“朕决定效法当年越王勾践,诈降蜀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养精蓄锐。有朝一日我必定如勾践一般挺三尺剑,重新称雄天下!”
司马懿笑道:“陛下真乃大丈夫也!”
……
建兴十九年(公元二百四十一年)秋,在经历了大约一年零两个月的激烈战斗之后,吴帝孙权向汉军统帅庞德、姜维递交降表,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共四百余万军民尽皆降服,姜维将孙权降表快马呈递给后主刘禅,刘禅敕封孙权为建邺公,令其子孙亮治理江东,孙权不得已与汉军大队一同启程,回归长安……
自此,经历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天下动乱终于告一段落。
……
坐在自家府中,我感慨万千:我一个人从后世来到现在,形成了多么大的蝴蝶效应啊!魏国灭了、吴国亡了,我借着魏延大将军的身体威震天下,总算是不辱没了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