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修在一旁赶忙插话:“主上,这匠丽氏不过是一名工匠头子而已,地位低下,主上不便亲自接见他,不嫉让下臣出面,问问他的来意。”
赵武巴不得有人替他劳心劳力,他赶紧回答:“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拥有多项先进技术,却不能把它们变成现钱,你们跟他谈,能卖的都卖了,我们只保留铁器技术。其实我还想改装一下战车,但既然我们连蜡都没有了,这事就推后吧!你们忙,我去洗个澡,跟妻妾们谈谈心。在前线几个月,都不曾享受过洗浴的乐趣,如今真怀念我家的大浴室啊!你们忙,没什么大事,不要打搅我。”
走了几步,赵武又停住脚步,转身对师修,叮嘱:“公子周送我一张琴,我想学学弹琴,你能不能帮我找位老师来。”
只要赵武愿意学习,师修立刻心花怒放:“主上,国中弹琴最好的是师旷,我这就送信去,把他请到赵城过冬。”
赵武转身向后院走,边走边说:“你们各自干各自的吧,我去看看夫人与孩子。”
刚刚生育过的智姬体型丰满,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加上刚刚生育过,整个躯体散发着一股乳香,站在屋的中央,就像一尊玲珑别透的雕像一样。赵武呆呆地看着智姬,猛然间一阵说不出的冲动,他快步向智姬走去,并探出了手,准备搂抱自己的妻子。
智姬晃了晃身子,一边躲避一边说:“别碰哪儿,孩子现在饭量大,一天要喂奶几次,都不够吃呢,你别伸手!”
荀姬笑着贴了上来:“我们几人每天被孩子闹的,日夜不得安生,主回来了,我可以歇几天了!”
智姬笑着拍拍荀姬的背:“这些天也辛苦你了,你去陪夫主洗浴呀,又拉屎了,快来人。”
通忙乱过后,智姬慌张说:“夫主,我这里恐怕待不下你,让荀姬陪你,你一路征尘,也该把身上的血味洗洗了,荀姬姐,快领着他走,你瞧他的眼珠子都绿了,摇子骨头弱,可别让他在这里发疯啊!”
荀姬牵着赵武的手出门,赵武站在门槛上愣了半天,都囔:“这都什么事?好不容易回家来,我还想着。。。。。。”
荀姬媚笑着打断赵武,两个眼睛都快滴出水来:“咱小女子,孩子最大,有孩子就有地位,自然要对孩子看的紧点,说起来,别人都怀孕生子,唯独我没生出孩儿来,主,现在无法打搅我们,走,我们且去洗个通天。”
赵武一跺脚:“我倒忘了,韩起路上送我几名郑女,把她们叫上来伺候,我也尝尝郑国的味道。”
“啐有我还不够”荀姬撒娇道。
这个冬天,应该说是赵武的人生低潮,因为在对待赵武的赏赐上面,国君与大臣们丢了个大脸,所以赵武回来后,没有人愿意提起这个名字,仿佛赵武压根不存在。乐得清闲的赵武远离了勾心斗角,躲在自己的庄园里一边逗弄小孩,一边跟师旷学习弹琴,顺便与荀姬、郑国女小规模身体运动一下,生活过得轻松自在。偶尔韩起来拜访,两人还会来一场烧烤大餐,或者一次棒球比赛那就是大规模身体运动了。
悠闲的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两个月过去,又到了第二年春。
这年春天刚刚到来,积雪刚刚融化,有了楚国撑腰的郑国悍然对庞大的晋国发动攻击,他们派兵入侵晋国本土,攻打虚、滑(在今河南偃师)两座城市。这是晋国五十年来第一次本土受到攻击,晋国的忠实盟友卫国立刻替宗主出气,他们马上出兵,攻击郑国。卫国军队直接推进到达高氏(在今河南禹县),可惜由于兵力过少,未能攻克郑国任何一座城市。
结盟完毕,才刚回国的晋国国君立刻发布了动员令,开始召集盟友,准备出兵报复郑国。四月,国君领着中军、上军出击,郑国国君郑成公当然知道晋军的厉害,赶紧和楚国加强联系。楚国听到晋国出兵的消息,强硬应对,派出公子成、公子寅领兵一起戍守郑国。
这年夏,周王派尹子、单子,会合晋侯、齐侯、宋公、鲁公、卫侯、曹伯、都人共同围攻郑国都城。于是,楚国再次增兵,执政子重亲自帅全国军队救郑,看到楚国援军势大,联军不得不退却以避锋芒。
回国后的晋国国君不甘心这样算了,他再度发布召集令这次他召集的是留守晋国国内的新军与下军,准备汇合宋公、卫侯、鲁公、曹伯、齐人、都人再次伐郑。
这一年,有韩厥的庇护,赵地没有因为频繁的战争动员而伤到筋骨。百姓们如期进行了春播、秋收,赵武则在自己的庄园里,埋头播种自己的势力。可惜,这段时间他虽然与妻儿的感情上升了,但那些姬妾却没能为他再添个一儿半女。
春秋时代,女人的生育力很怪异,也许是生活艰难,许多女人终身只生育一胎,而后全心全意将这名孩子培育戎人,比如晋文公的母亲、晋惠公的母亲,都是如此。
荀家三姐妹在有了孩子后,似乎也将全部的爱心转移到孩子身上。这让赵武这一年寂寞了很多,而他的家臣也趁机屡次要求赵武再娶。不过,因为赵武是正处于最低潮的时候,所以家臣们没有过分坚持。
到了初冬,国君的召集令到了,又轮到赵武出战了。这次,赵武懒洋洋地带上了五千私兵除了原先的两千领主武装外,新增加的三千士兵都属于仆兵,也就是奴隶兵。赵武给他们规定的任务是:辅助正式士兵作战。但当入营报到时,因为这些仆兵都装备着柳条甲,手中的武器也不错,故此韩厥大笔一挥,把他们也算做正式甲士。这次,赵氏的战车在车轴和车轮上装上了长柄大勾刀和别的刀剑兵器。车的四周还挂上了大盾等装甲护具,因而大大提高了战车的突击威力,然而,这些装备却没有用武之地。
等晋国军队攻入郑国后,楚国再次添兵,由公子申统军救援,至此,楚国全国的军队都已经押上了前线,而晋国方面,只剩下疲惫不堪的盟国军队与新军、下军两支队伍。
二次上阵的赵武已经有了经验,这次赵兵装备更加完善,因为是冬季出征,行以大多数赵兵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拥有了完善的帐篷,使他们在雪地里也不十分难受。将领们也有自己的战车。
春秋时代,战车既是战时的攻击堡垒,指挥中心,也是宿营时的床。赵武的战车最宽大,他躲在战车上,一边烤着火,一边眺望郑国都城,随口问身边的韩起:“阿起哥,你说楚军来了多少人?怕有十多万吧,郑国小小的都城,怎么就能装下这么多人?”
帐篷内两辆战车韩起的、赵武的车上有两个炭炉:一个烧着铁板,另一个炉上的锅鼎沸,锅中酒壶沉浮,酒香四溢。
韩起拨拉着铁板上烤的肉,心不在焉的回答:“我们君上太急切了,冬季里四处是雪,战车怎么驰骋?现在楚国全国的军队都押了上来,面对这种兵力悬殊的情况我们唯有撤退。两年里,四次汇合诸侯军队攻打郑国,依旧一无所获。如今盟军已经疲惫不堪了,这仗怎么打。
武士昆脸上照着一个赵城棒球队的柳条面甲,他的脸隐藏在面甲后,闷声闷气的说:“再管怎么打,我只负责保护你的安全,绝不向楚国发出一支箭。”
韩起面前,赵武没有隐瞒,他看了一眼武士昆,说:“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楚君回国后,重赏了潘氏,如今潘氏又多了一块封地,你需不需要让我去给他们送个信。”
潘党摇摇头:“恐怕你去说,他们也不会承认潘党还活着。”
赵武咧嘴,很无奈的笑着:“这就对了,既然潘党已经死了,现在我身边的只是赵氏的武士昆,身为赵氏武士,家主在前奋战,凭什么你不发箭帮助家主,我还指望你帮我单挑养由基呢!”
潘党摇头:“大王(楚国国君)没有出现在这里,养由基不会来的。他或许会被派到南方,防备吴国的袭击,因为对吴国来说,养由基这个名字抵的上十万大军。”
赵武再度眺望了一下郑国都城,随手从身边的小炭炉里取出一瓶热酒捧在手中,心不在焉的说:“君上这一趟来,依旧是徒劳无功。明明是冬天,双方无法交战啊,所以我猜,撤退的命令马上会下达。”
大家正说着,齐策撩开门帘挤进帐篷,一边搓着手跺着脚,一边汇报:“中军大帐举行的会议快结束了,各国国君意见一致,要求立即撤退。”
赵武的帐篷并不大,限于春秋时代的生产力,他的帐篷里挤进两辆战车,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齐策在车边跺了一阵脚,跳上旁边韩起的战车,招呼从人在这辆车上也摆上两个小炭炉,而后继续说:“各国国君对撤退的秩序还有争论,但我以为,这次我们很可能又是那个倒霉蛋,一定留在最后,以掩护全军撤退。”
韩起嘴里含着肉,含糊的说:“我送你五千弓兵。”赵武也不客气:“多谢了,我正缺弓箭手。”
齐策补充:“刚才我入营的时候,已经向各个旅布置了。我猜各国国君会留下一部分战车给我们,因为雪地里战车跑不动,他们带不走,所以肯定会慷慨一下,把战车留下一部分,轻装前进。我打算用这些战车连成营垒,阻击一两日,而后轻装撤退。”
赵武脸上有了点笑容:“虽然各国的战车我们用不上,但他们的战马却有用。到时候,我们把他们丢弃的战车全扔了,只留下战马。齐策,命令随军工匠多制作马鞍马蹄铁,我们全军骑马走,让楚国人在这冰天雪地里,用两只脚追赶我们吧!他要敢追,就用我们的骑兵打他们的步兵,我一定让追兵体会一下什么是悔不当初。”
韩起跳下战车,将另一个炭炉上温酒的瓦罐连锅端起,抱在怀中,说:“国君的大帐里不好进,我端着这些酒去,就说送给列国国君暖暖身子,然后在会上替你争取一下,你需要什么?”
赵武嘴里含着食物,来不及答话,他用筷子一点齐策,齐策马上回答:“弓箭手,今年夏天我跟主上推敲出一种战术,需要大量的弓箭手,如果我们手中能有一万弓箭手,保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