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340章

春秋小领主-第340章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欣赏,希望吴国陪嫁的人员当中,多增加造船的工匠。”

季礼拱手:“喏!”

赵武说到这,子产皱了皱眉头。他转向鲁国国君,以目示意,鲁国国君尴尬的笑了一声,帮子产询问:“我听说侯晋带领着晋国的船队去了海口,不知道他们成绩如何?”

赵武皱了一下眉头:“成绩不好!听说他们在大河入海口修造了城堡与码头,但入海之后,船只损失惨重。海浪一拨一拨的,打碎了很多船只,又令很多船只无法控制,漂流到不知什么地方。他们也曾遇见巨大的鲸鱼,但多只船队围捕,效果并不怎么样。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万事开头难,想要摸索一项新技术,总要有牺牲的。侯晋送来服罪状,我却不愿意处罚他,告诉他只管不停的摸索,只要成功一次,下次再去做,就有了成功经验。”

叔向笑着说:“虽然侯晋屡屡失败,但他们在海口已经站住了脚。听说他们按照执政所绘的图谱,在海边修建的盐田却获得了巨大成功,今后我们吃盐就摆脱了齐国的控制,鲁国、郑国也将获益。以后我们的运盐船将从海口逆流而上,直接行驶到虎牢,廉价处理大量的海盐。鲁国、郑国可以去虎牢进行交易,不再受制于齐国了。”

赵武马上接过话头:“今年鲁国、郑国派遣的劳务人员(役夫),他们的薪酬我打算一半用盐支付,盐价比照现在的盐价降低五分之一,不知你们两个国家是否愿意接受?”

盐价降低五分之一,则意味着只要从中倒倒手,就会获得巨大的收益。鲁国且不说,郑国的商人面向整个南方,他们只要把盐倒卖出去,便能获得难以想象的利润。

“当然好了,我们两国感谢执政的关怀……嗯,只是不知道晋国这次阅兵,需要我们小国出兵多少?”

赵武一笑,叔向连忙解释:“这是我晋国独自举行的阅兵式,我们阅兵的地方就在虎牢,附属国无需派兵参与,如果想观看这场阅兵式,请提前打个招呼。”说完,叔向画蛇添足的补充:“这将是我晋国更改兵制之后,首次集结起全国的军队。在这次阅兵式上,我们将统一武器,统一铠甲,甚至统一指挥体制。”

子产目光一闪,抢先回答:“我郑国以后要配合晋国进行作战,当然要了解一下晋国的新式军队。我这就送信回去,我国国君将前往虎牢,亲自观看阅兵式。”

鲁国国君低头沉思了一下,小声的询问:“那么卫国国君……”

祈午一声咳嗽,提醒赵武:“这次南嫁吴国,本没有卫国什么事,但卫国也派来了陪嫁的女子,国君已经接受了卫姬,许诺放归卫国国君。”

啊……一代霸主,不为国家体面,不为外交礼仪,只为了几个美人,就这么轻轻放过卫献公?

第一百一十二章 视觉盛宴

祈午说话说漏了嘴,叔向与赵武赶紧一起冲祈午瞪起了眼睛。说啥话呢?咱晋国要放回卫献公,不是因为自己的君主笑纳了一名卫国美女,而是出于对春秋礼仪的尊重,以及对法律,礼节、秩序……等等的维护。你可别把大实话说出来,照真实情况一说,晋平公的形象就全毁了,郑国不要看扁了我们?

子产叹了口气,赶忙顺势转移话题说:“那么,也请晋国允许卫献公同时观赏阅兵式。”叔向羞的脸都红了,他轻声回答:“当然当然,我们同意卫国国君参加阅兵式。”

于是,子产与鲁国国君一起告辞。季礼也呆不下去了,他赶紧一同告辞。叔向将这三人送出赵武的府邸,在大门口,季礼拉着叔向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吾子勉之!你们国君崇尚奢侈,卿大夫皆富可敌国。如今晋国,执政的权力在三个家族来回轮换,而你叔向一向喜欢直言,帮那个家族干活儿,不免得罪后来的家族,等其他家族上位了,你就有祸了!快想想自免于难的后路吧!”

叔向大笑起来,他送走季礼,回头把季礼的话告诉了自己的老师。赵武听了,更是觉得好笑:“我听说季礼在郑国的时候,私下里对子产说:“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你执政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遵守春秋规则,否则,郑国就要败坏了),这其实是一句废话。但更可笑的是,据说季礼离开郑国的时候,送给子产的临别礼物是吴绫。你猜猜看,子产这家伙回赠的礼物是什么?”

叔向回答:“猜不着,吴绫、楚绢、齐纨、蜀绵、鲁缟,可是这春秋时代齐名的五种纺织品……哦,现在要加上赵氏的棉布、赵氏的羊毛呢绒。季礼送给子产如此贵重的礼物,子产回赠的礼物也一定很贵重。”

赵武乐不可支:“子产回赠的是一件麻衣。”

叔向也笑了:“吴绫最适合用来上吊,麻衣最适合用来哭丧,季礼送给子产上吊的礼物,子产回赠的是适合哭丧的礼物,倒也相称。”

两人一起大笑,赵武狂笑着说:“我终于明白季礼为什么不愿意当吴国国君了,这家伙性格“畏首畏尾”,凡事都先考虑其中的害处,首先想到躲避危害。说得更明白一点,季礼这小子是患了“迫害狂”症,总在担心着莫名其妙的危险,总在琢磨着退路和求得全尸的死法。所以,他对子产说那些废话,对你也是格外提醒,我还听说他对孙林父也说了同样的话。哼哼,如果这小子真担当了吴国的国君,我恐怕吴国百姓都要陪他哭死。面对强大的楚国,想必季礼更加悲观绝望!”

叔向笑的直捂肚子:“老师这话说得不错啊!我喜欢说直话,那是因为有执政在我头顶上,替我遮风避雨。如果换一个人做执政,我还会如此直来直去吗?季礼不了解这些,竟然劝我做事畏手畏脚。

如今正是变革的时代,我晋国的变革首当其冲。在这个时代里,唯有勇于开拓者,才能够脱颖而出。我叔向能在其中,引领晋国前进,那是千古机遇,在这份难得的机遇面前,像季礼一样做事畏首畏尾,以为这样就能全尸首老死在床上,那样的人不过是个废物,活着犹如行尸走肉,能有什么用呢(生不犹死,何益于国)?”

名垂千古的“中国第一音乐”评论家季礼,被赵武师徒说的如此不堪,不知道这番话传入太史令耳中,他该怎么记录?

许久,笑声平息,赵武忽然想起一事,他问道:“你弟弟怎么样了?我听说他在街头遇刺了?”

叔向脸色阴了下来:“我着急赶来,正为向执政汇报这事儿:我弟弟在一桩诉讼案中收取了别人的贿赂,将别人名下的田地判给了行贿者,结果那位失去领地的领主便身怀利刃,在街头刺杀了叔鱼……我弟弟触犯了法律,我准备对他的尸体施以墨刑,并呈尸朝堂,作为贪污的警戒。”

叔鱼就是华夏第一鸭哥,栾盈的“男同志”。在范匄剿除栾氏的时候,叔鱼与栾盈的暧昧关系导致羊舌氏差点覆灭,幸亏赵武转托祈奚求情,才躲过了那场灾祸。没想到,叔鱼同志躲过了家族内乱,却成为中国贪墨第一人,“贪墨”这个词,就因为他而来。

赵武想了想:“叔鱼是贵族,总得顾忌一下羊舌氏的脸面……呈尸朝堂的事情,只呈尸三天吧!三天后,你可进行收葬。”

叔向严肃的说:“我已经禀报母亲,叔鱼死后将不葬在羊舌氏的家族墓地,我羊舌氏从此将叔鱼开除出家族。”

曾记得几十年后,晋国国君要把巫臣家的女儿嫁给叔向,遭到叔向母亲的强烈反对。这是个有见识而霸道的黄脸婆,她一贯主张不能娶美女为妻,容貌特别出众的女人是“尤物”,尤物必败家。

在叔鱼出生后,叔向母亲也曾预言:叔鱼长得太俊美,将来必然败坏羊舌氏。她说的意思,按现代语言表述就是:美女、美男那是稀缺资源,既然稀缺,抢夺的人必然多,拥有这种稀缺资源的人必然穷于应付。而羊舌氏的家族势力,不足以保有美女美男,将来,在各家族抢夺之下,羊舌氏必然会成为一个“杯具”。

如今,叔向母亲对叔鱼的语言应验了,是叔鱼导致了羊舌氏面临灭门之灾,幸亏赵武加以救援。但赵武的救援不是针对叔鱼,而是针对叔向。在那场救援当中,叔向心中埋下了种子,他认同了母亲的话,所以才对叔鱼的“贪墨”反应剧烈……不过,他自己娶得是“中华第一祸水”的女儿,其妻子“夏姬之女”,美丽冠于华夏,叔向的母亲对此的预言能否应验,还需时间来考验。

赵武拍了拍叔向的肩膀:“没错,我知道此刻你亲手处理自己的弟弟,心情一定很沉重,但你的执法严谨令我佩服。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我们正在确立乱世的规则,贪墨者必须予以警告,才能警示后人。”

叔向被赵武说的眼角含泪,他把头转过去,拱手说:“关于阅兵的事,很繁琐。执政没有其他事情,我回去处理公务了。”

这年冬十二月,晋国军队终于在虎牢城集结。晋国这次参与阅兵的兵车数量,稍稍少于上次的阅兵式,战车数目从两千乘降到了一千五百乘。然而列国并没有因此而小看晋国,他们反而更加战战兢兢了,因为这次晋国军队已经全面换装,新的武器,新的铠甲,新的战车,再加上新的指挥体制,以及常备兵制,让晋国的军队显得更加杀气腾腾。

阅兵式在虎牢关外两座卫城“梧”与“制”之间举行。制城当中新建了一座高高的土台,正适合当阅兵台。晋平公站在阅兵台上、最高处的大殿门口,左边是周王室派来观礼的卿:单靖公,右边排列的则是列国诸侯。赵武则在高台的下一层台阶,晋国其余卿,位于更下的台阶,更低级的军官则在军中等候命令。

军旗一阵摇晃,“士师(大法官)”士瑕向赵武请示:“先驱已经准备好了,是否准许先驱军通过检阅台?”

赵武转身向高台上的晋平公复述刚才的话,晋平公正在与季礼低声聊着音乐的事情,听到赵武的请示,他随手摆了摆,继续自己的话题。

赵武回身,向右手的军司马祈午下令:“先驱军整队,通过检阅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