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150章

明月东升-第150章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银子带的不多,这马便只有这些。”胡秋青说,“喀什克图答应帮我们挑选出一批好马,不过银子也不能少了。要不要我再去一趟?”

苏翎思索了一阵子,说道:“不必。这些马也暂时够用了。你还是专门管带那些蒙古人,等赵毅成的哨探消息出来,便商议宰赛的事情。”

“是。”

“蒙古境内果然在闹饥荒?”苏翎又问。

“是的。不少蒙古人都在往辽东境内走动。”胡秋青说道。“大哥,要不要再多募集一些蒙古人?”

“这个。。。。。”苏翎迟疑着,“沈阳一带蒙古人很多?”

“是的。贺世贤已经摆开旗号招募蒙古人入营当兵,这以后可能会更多。”

“沈阳城内便有蒙古人?”

“不仅沈阳,辽阳附近也有。”

苏翎有些担心,说道:“你的那些蒙古人可要盯紧了,别被混进暗哨。”

“是。”胡秋青答道。

苏翎再次皱着眉头,心内琢磨着。

“开原、铁岭一带,那喀什克图是否谈及日后如何?”

“没有提及。”

“若是被喀什克图占了铁岭、开原,你估计,他会不会便占着不走了?”苏翎问。

胡秋青没有回答,对这个隐忧,不是没有,但也没有切实的把握判断。

“又是一个难以预料的麻烦。”

“大哥,这如今都算是好消息,至于以后,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弄不好,咱们胜了一个,却带来另一个威胁。”苏翎自语道。

胡秋青沉默片刻,这西部蒙古,在那片草原上可是有无数的部落,林丹汗的几十万蒙古骑兵,可不是虚数。不过。。。。。。

“大哥,论起蒙古人,我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跟那些女真人差不多。”胡秋青开口说道。“就说这回的饥荒,大部分是那些一边放牧一边种田的蒙古人,喀尔喀部就算管着这些人,却也解决不了这些人的吃饭问题。不然,怎么会都往辽东境内跑?”

苏翎眼睛一亮,这番话算是给了苏翎一个提醒,按这么看,那蒙古人也是以吃饱饭为前提,这与辽东那些投军的,也差不多。这很多事都是看上去很难,若是拆开了,也不过如此。

穷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女真人是如此,辽东百姓是如此,蒙古人不过吃得略有不同,可一样要养家糊口,交税纳粮,谁能给其带来好吃,谁便能得到驱使的力量。

“大哥,趁着还不算太冷,我再去一趟?”胡秋青试探着问道。

“好,这回多带些银两,多选好马。这是一举两得之便。”苏翎这回同意了,“不过要快去快回。”

“是。”胡秋青答道,顺口说到:“可惜蒙古马太矮,这骑兵看上去高不出多少。”

说道这个,苏翎心思一转,笑着说道:“这在八旗那边不也一样?”

“这倒是。”胡秋青说。

“这战马无论怎么说,都比步兵要有优势。八旗兵不就仗着马术不错,来去如风么?这让你追又追不上,打又打不着,这才占了主动。真正对阵的,还是一刀一枪的拼杀。”

“等咱们马多了,也让建奴尝尝追不上的滋味。”胡秋青一脸的想象。

“这个可以跟余彦泽说说,说不定他又会有什么新法子。”苏翎说道,“这回的马,就都留给振武营好了。”

“步兵也配马?”胡秋青不解。振武营可是按步兵训练的,那一千骑兵也只是护卫两翼的作用,不会主动冲锋。

“若是你能带回来更多的战马,咱们这点人,人人配马也不是做不到。”苏翎琢磨着袁大人是否能拨给马匹。

“只要有银子,马是不缺的,”胡秋青想了想,说,“不过,这回若是贺世贤的人又来要马,怎么处置?照给?”

苏翎起身走了两步,说道:“干脆你这次多带点人,给贺世贤送些银子,怎么花看他自己了。这条路既然非得经他而过,不妨大方点,就说。。。。。。”

苏翎看了看外面振武营的军旗,继续说道:“就说是振武营送的。”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八章 千山书坊

筹办胡秋青再赴蒙古所需银两、人手,以及用冯伯灵的镇江游击将军大印出具给辽阳的行文,苏翎又在镇江城内耽搁一日,直到第二日清晨,一切才俱都备齐。'醉''露''网'

胡秋青将前往辽阳城换取往沈阳一带的通行文书腰牌,再奔赴蒙古。这一次苏翎特意从振武营中调集二百骑兵跟随胡秋青,名正言顺地打起振武营的大旗。这二百人都是振武营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按余彦泽的评价,这二百人随时可以加入千山堡的队列,这一次也算是一种检验。胡秋青另带着几十匹骡马,驮负的银子被遮掩得严严实实。为方便胡秋青在草原上收购马匹,这些银子都是紧急收集起来的碎银,以至胡德昌为方便存储巨量白银而私自开设的银炉整整忙了一日一夜,将胡秋青要的银子全部铸成十两、五两一锭。

苏翎与胡秋青带队在驿道上分向而行,直奔宽甸堡。

抵达宽甸堡外,苏翎先在黑甲骑兵营内巡视一番,见一切按部就班,并无要事,这才进入宽甸堡内,返回苏府。

这还未坐稳,赵毅成便进得门来,问道:“大哥,那些印书的工匠如何安置?”

“已经到了?”苏翎端起桌上的茶壶,见还是温的,便倒出一杯,一口喝下。

“三个时辰前到的。”赵毅成说道。

这些印书的工匠,赵毅成倒是知道苏翎曾对胡德昌交代过,不过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苏翎并未细说究竟要来何用。这回这些远道而来的工匠们来了十几人,还运回一大堆木箱、托架之类的,显然是这些工匠们赖以谋生的家什。

这也亏得胡德昌手伸得长,这连人带工具可都给弄到了。只是要这些人做什么,赵毅成目前还没想明白。

“有领头的么?”苏翎问道。

“有一个胡德昌派去的人,叫吴俊轩的。据他说,这些工匠都是他寻到并一直带过来的。”

“让他过来吧。”苏翎说道,说完,又侧头想了想,向祝浩说道:“你去请陈芷云过来一趟。”

“是。”祝浩说完,便走出门去。

那个叫吴俊轩的,大约不到四十的年纪,穿着一件青色棉袍,一张脸看上去倒是生的白白净净,像是书生模样。这一进到厅内,头虽低着,却是一眼便瞧倒两位着铠甲的武官坐在前方。那吴俊轩略一犹豫,便双腿一曲,跪了下去。

“起来。”苏翎微微皱眉,这宽甸堡可很有些日子没见着下跪的人了。

“是。”吴俊轩低声答道,随即站起,低头看着地面,等候吩咐。

“你跟着胡德昌有多久了?”苏翎问道,常年军伍生涯,让这声音自然带着些铿锵之声,那吴俊轩听了,头埋得更低。

“小的跟胡老爷有半年了。”

“胡老爷?”苏翎与赵毅成都是一怔,随即明白说的是胡德昌。

这老爷可不是随便叫的,辽东都司的各个卫所属官在给辽东巡抚、巡按等大人文书中,惯常的抬头便是一句“某某老爷”,这没有一定的级别,称老爷便是不合规矩。当然那些大户巨贾们私下里也可这般称呼,如今大明朝可没有如洪武年间那般严格。

只是苏翎与赵毅成都很少见到属于胡德昌商贸那条线上的人,是故这听到“胡老爷”三字,都有些意外,不过,两人随后便都笑了起来。按说以胡德昌现在的身家,称呼也算合适。

“你是哪里人?”赵毅成问道。

“小人是苏州府人。”吴俊轩依旧低头答道。

听到苏州府,苏翎双眼一亮,张了张嘴,但随即又恢复常态,问道:“你怎么跟的胡德昌?”

“小的原在苏州府经商,贩些苏缎、云锦、杭罗为生,也做些茶叶、土产生意,后小的听说往日本贩货获利颇厚,一时贪心,便雇船出海。谁曾想刚出海没多远,便遇上风浪,沉了船。小的命大,在海上漂了两日,被人救起,留得一命。不过小的身家全都在那艘船上,田产都押给了别人,还欠着三千两银子,便不敢回去,一路辗转到山东谋生。这才遇到胡老爷。”

苏翎瞧了瞧吴俊轩,见其脸上倒看不出这番经历留下的痕迹,也算是福大命大之人。说这番话,大概也是经胡德昌指点过的,胡德昌毕竟事务繁忙,这回无法亲自前来办这件事。

“这事胡德昌是怎么让你办的?”赵毅成又问。

“因胡老爷要往江南买布,便让小的一起回苏州府,胡老爷说若是小的办成此事,便帮小的垫付三千两的欠债。小的受此大恩,自当尽心办事。”

重赏之下,必然不会缺人办事,胡德昌的手便是如此伸出去的。按说这一般的商人不会这般行事,但胡德昌可是背景不同,但凡苏翎交待的事,没有一件不尽心尽力,花多少银子,从不会在乎。

“你熟悉这书坊的事?”苏翎问道。

“小的家宅附近便有几家书坊,自小便看惯了的。小的还曾贩卖过几次经书、典籍刻本,不过所得不多,便未再做。”

这吴俊轩还真是商人本性,什么都要参与一下,估计与胡德昌有的一比,天生便是经商的命。

“说说你带来的这些人。”苏翎继续问道。

“是。”吴俊轩添了添略干的嘴唇,接着说下去。

“此次小的带来的人,有刻版工五名,刷印工三名,擢配工三名,装订工四名,制笔、墨工各一名,总计一十七人。另所需雕版等工具、器械一并都备齐的,还有纸、墨等也都随船运至。”

赵毅成一笑,问道:“你这岂不是搬了家书坊来?”

“正是。”吴俊轩倒没觉察出赵毅成的笑意,接着说道,“这些人原本都是一家书坊的,因原主人嫌无利可图,便全都典了出去。小的便将人、物都接了来。”

“他们肯来辽东?”赵毅成追着问道。

吴俊轩再次欠身答道:“胡老爷给了三倍的酬劳,并说只需干满三年,便可回去。”

“他们不怕辽东的战事?”苏翎紧跟着问道。

“这个。。。。。。”吴俊轩迟疑了一下,接着说道:“将军,这些人若是有去处,自是不会赴险。这一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