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东升-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他不肯明言。只说必须见到苏将军,才能详述。”
“他说的是苏将军?还是苏翎?”赵毅成问道。
胡德昌一愣,略略一想,说:“苏将军。”
赵毅成看了看苏翎,有转头问胡德昌:“你们去山东时提过大哥的名字么?”
胡德昌想了想,说:“没有。就连那些水手,也都打过招呼,不许提辽东半句,否则。。。。。。”
胡德昌没有说完,赵毅成派出的哨探护卫,可都是一言不合即可用刀子说话的,偶尔出现的桀骜之徒,很快就会变成大海中的漂浮物。这曾令胡德昌与严寿、傅升等人惊恐过一阵子,但作为既得利益者,这很快便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顺风顺水的畅快感。
三人沉默片刻,赵毅成还是将疑问说了出来。
“此人看来不简单,称苏将军,必然知道千山堡的一些消息。他是从何得知?”
胡德昌可没想这么多,对于生意,他或许比苏翎与赵毅成脑子里要多些弯弯绕绕,但这种分析,却不是长项。
见赵毅成说出这个,胡德昌摇摇头,不知如何解答。本身这次的事,胡德昌便觉得蹊跷,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但那山东水师千总符宝正,性子虽不那么随和,却也没有什么过分的言语,一路上乘海船抵达镇江堡,也是不多言多余,除了饭食上提了些要求,别的也未见什么不好招待的。此人既然身后是蓝参将,这一趟必然是与这海运有关,人家既然不说,也不能总缠着问,大小人家也是个武官,胡德昌等人也不敢做的过分了。这一次,也只能将苏翎唤来。
“他从山东来的?”赵毅成又问。
“不,从天津。”胡德昌说。
三人又沉默片刻,苏翎开口问道:“徐熙有消息么?”
赵毅成摇摇头,如今辽东战事吃紧,从陆路上来的消息受到影响,连胡德昌的商队都减少了次数,加大了海上的运量。相比之下,海运比陆运更节约时间,装载也更多,人手却要不了多少。
“从天津来。。。。。。”苏翎说道:“这事与兵部刘大人有关,还是仍然是山东水师的事情?再或者是他自己的什么打算?”
胡德昌与赵毅成均摇头不语。
“胡德昌,你去请他过来。万事总要问明白再说。”苏翎不再犹豫。
“是。”胡德昌低声应了一句,便起身向外走去。
不多时,苏翎与赵毅成便从敞开的窗户中望见,胡德昌返回院中,身后跟着严寿与一名身穿铠甲的武官。
这名武官显然便是山东水师千总符宝正,身上的铠甲是明军一惯的制式模样。个头与苏翎相差无几,但略显粗旷,看起来也是自有一般威势。腰间的腰刀也是苏翎等人熟悉的式样,只是一旁还挂着一片手掌大小的玉佩,算是有些个性的差别。这样的武官在明军中成千上万,看其模样,不过三十多岁,这官运怕是比冯伯灵要好上许多。
胡德昌、严寿与千总符宝正一进门,苏翎与赵毅成便站起身来,与三人面对。
胡德昌张了张嘴,却一时没说出话来,严寿也左右看看,也有言声。符宝正进门则一眼便看向苏翎与赵毅成,随即细细打量起苏翎身上黑色铠甲来。
屋内顿时生出一股莫名的气息,几人都未说话,让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符宝正双手抱拳,对着苏翎说道:“可是苏将军?我是山东水师千总符宝正。”
苏翎也双手抱拳,说道:“正是苏翎。”
苏翎伸手示意符宝正坐下,那符宝正却扫了一眼赵毅成,说道:“请苏将军单独一谈。”
苏翎一怔,还未说话,赵毅成便冲苏翎点点头,带着胡德昌、严寿二人出门而去。
符宝正这才坐下,说道:“苏将军也是武人,咱们快言快语,不必弄那些文官的虚文。”
苏翎也坐下,说道:“好,请说。”
那符宝正却又不急着说话了,再次打量着苏翎,苏翎也打量这符宝正。
好一会儿,那符宝正忽然说道:“好,跟我们想的差不多。”
“你们?”苏翎轻声问道。
符宝正笑笑,说:“这个便不说了吧。我只问苏将军,是不是需要粮食?”
苏翎看着符宝正,稍停一下,才点头说道:“是的。”
“如果有上万石的粮食,不用花一分银子,苏将军敢不敢往山东走一趟?”符宝正问道。
苏翎满心的疑惑,但只流露出些许,他仰脸问道:“山东?”
“是的。”符宝正说道,“就看苏将军有没有这个胆量。”
一听这话,苏翎面色沉下来,盯着符宝正,好一会儿才说:“有话直说。”
符宝正却丝毫没有爽快地说出来意的意思,也不在乎苏翎的目光。
“这粮食上万石不会错,但苏将军得拿上千条性命来换,不知苏将军的刀子快不快?”
苏翎隔了片刻,才说道:“刀子快不快,你不会想试的。”
符宝正再次打量着苏翎,点点头,说道:“嗯,还算可以。”
苏翎有些不耐烦,这大老远的跑来,难道是玩这些兜***的哑谜?
“你还是说清楚的好。。。。。。”话说得很慢,略显冰冷,但并未说完,其中的意味,已有些锋利的味道。
但这话并未在符宝正身上看到什么效果,反倒是让符宝正似乎更觉满意。
“我这次从天津来。。。。。”符宝正忽又停住,看了看窗外的天,然后说道:“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此时已不是万历年了。”
苏翎眉毛一扬,这话是什么意思?
“当今皇上已经没了,如今是泰昌元年。”符宝正说道。
万历皇帝朱翊钧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卒于弘德殿,时年五十八岁,在位四十八年。如今泰昌元年则是新皇朱常洛的年号,此时新皇正值三十九岁。当然,符宝正没有说这么详细,苏翎也不会在此时细问。
“这是闲话,不说了。”符宝正回过头,看着苏翎,说:“这天都变了,各人也得有各人的盘算。苏将军一直在山东、天津买粮,这些也不必多说。我这次来,只问苏将军有没有本事去取这不花银子的粮食。”
苏翎按耐住内心的不快,问了句:“如何去取?”
符宝正看起来像是早已盘算过了,说:“三万多的粮食,按山东漕运的粮船算,也得百多艘船。苏将军得派出足够的人手去行船,另外。。。。。。”
符宝正眼里闪出几分戾气,接着说道:“苏将军还得解决掉这百多艘漕船上的人,一个活口都不能留。”
苏翎微微吃惊,漕运的粮船?
苏翎在辽东千山堡可以呼风唤雨,这手却没伸过这么长,不要说伸手,想也没想过,凭着胡德昌船队的那几十条船,敢动数千人的漕运心思?何况还有山东水师的战船护航。
符宝正像是看穿了苏翎的心思,接着说道:“旁的不必担心,这事我只是来问个路,若是苏将军有心,咱们便接着说,若是怕了,我这便就回去。”
话这么说,身子却没有丝毫要动的样子。
苏翎侧头想了想,说道:“为何要找我?”
符宝正却扑哧一笑,适才沉稳的武官形象就此消失。
“你们走的刘大人的路子,我们也才能结识一场。这不多说了。你在辽东的事情,只能瞒住那些瞎眼的文官,咱们吃军粮的,可不是瞎眼的马。不过你放心,没人拿你这事去找麻烦。”
大明朝官场如今够乱的了,谁还能拿这事去烦那些官老爷们?何况,你提的是吧?好,这就派你去解决这个烂摊子。不去?违令者的下场知道不?辽东的局势还不够要命么?
符宝正接着说道:“苏将军只要定下心,我这还可等几日,你的人手够了,我这就带人回去。不出十日,苏将军只管接收粮船便可。”
苏翎此时的疑虑愈加浓郁,这看起来好处多多,却怎能凭这一句话,便动手截取大明朝的漕运粮船?
“你。。。。”苏翎略停,接着说:“你们,有何好处?”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三十三章 跨海扬帆
赵毅成与严寿、胡德昌在外面前厅内足足等了两个时辰,才见到苏翎与符宝正先后走出来。
这件神秘之事太过揪心,连严寿都显得神魂不定,胡德昌则稍稍要好一些,至少还能询问赵毅成是否需要安排饭食。当然,赵毅成面上看不出什么担忧,这食欲却是没有。
见苏翎与符宝正走出,三人一起站起,不约而同地向苏翎看去。
“严寿,还是你陪着符千总,给他安排一下,符千总要在这里住两日。”苏翎说道。
“是。”严寿略略低头,答道。
“符千总,请。”苏翎一伸手,示意符宝正随严寿去安置。
符宝正也没客气,大约也是知道苏翎要紧急安排要事,便只是一拱手,便向外走去。
剩下赵毅成与胡德昌则望着苏翎,似乎在等待苏翎解释一下。但苏翎并未多说这商议许久的事情,而是随即给两人安排一系列的事情。
“胡德昌,你这就去安排一下船只,召集水手。”苏翎说道。
“去哪儿?”胡德昌问道。
“山东。”苏翎说,“要找大船,另外,水手要。。。。。。”
苏翎停下,想了想,问道:“一百五十艘船要多少水手?”
胡德昌一愣,不过心里很快盘算一下,说:“要看船的大小。”
不待胡德昌说完,苏翎便打断说道:“就按最大的船算,立刻召集水手,拿现银支付酬劳。我们去山东接船回来。记住,人手要够,我们的船不够便想法子去弄。立刻就办。三天之内,人、船都要备齐。”
胡德昌张嘴刚想说什么,但只张了两下,却什么都没说,眨眨眼睛,不再问什么,转身出去。
苏翎紧接着对赵毅成说:“毅成,你马上派人,将你属下的哨探抽调二百人到这里集结。”
“是。”赵毅成答道。
“另外,你回宽甸堡一趟,再调集三百人来胡家村。要多带短弩,长家伙不必带了。还有,要选乘得船的。”
“是。”赵毅成忍住询问的念头。看样子苏翎已经做了决定,不必跟他商议了。
“走吧,我去见冯伯灵,你回宽甸堡。办完就立刻到这里聚集。”苏翎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