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富贵逼人 >

第14章

富贵逼人-第14章

小说: 富贵逼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崇文没动地方,坚持道:“如果山东当真春旱,你更不能借此赚钱,发天灾财,你不怕遭受天谴吗?”

苏络正在手舞足蹈地庆祝自己的淘金之路正式开始,哪听得下这个,不仅不听还嘲笑他,“天谴?那些运粮卖粮的哪个遭天谴了?低买高卖这是常理,我这只是小打小闹的一千两,给老天塞牙缝都不够,他犯得着谴我么?”

周崇文还是没动地方,苏络突然觉得这厮和那个谢丽婷小姐真是绝配,上次毒燕窝事件中,谢丽婷也是这副痛心疾首、气愤难平的样子。

苏络没心情跟他胡扯自己的道理,跳下货物堆,一溜烟的跑去找包子兴,包子兴也异常兴奋,虽然此事次件中他只负责介绍工作,并且没拿介绍费,但是事关他兄弟的未来发展,所以当真是尽心尽力,当即就关了包子铺,跑到码头上找先前联系好的工头。

粮船很快靠岸,王韩跳下船来,一脸的意气风发,全然不见先前的颓废不振。由于有包子兴这个熟人在,双方都免了寒喧的程序,苏络急着卸船,王韩拦住她,“苏姑娘,在下自作主张做了一件事,如果你觉得尚可,那么马上卸船,如果你不同意,在下马上调头,再换一船上等米来。”

苏络有点迷糊,“我买的不就是上等米吗?”

“苏姑娘的一千两百石上等米,让在下自作主张地换成了一千五百石中等米,而且只先运来了五百石。”

一旁的包子兴可急了,刚要发火,苏络拉住他,不解地问王韩,“为什么这么做?”

王韩的国字脸上仍写着“忠厚”二字,可他的眼中却藏着精明,他淡淡一笑,“上等米贵一些的原因在于它更雪白漂亮些,食用口感等方面也只是比中等米略好,平日里百姓多食中、下等米,把上等米卖到灾区去,岂不是有点可惜?”

苏络眼睛一亮,大讶道:“你怎么知道……”

王韩还是那副不急不躁的样子,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入春以来,北京的雨水就少得出奇,春旱苗头已显露了些,如果今夏继续少雨,旱情定然南延,京师之地自不用百姓操心,可北直隶以外的地方,朝庭就未必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姑娘有此先见,令在下佩服。”

苏络嘿嘿一笑以示收了他的佩服,其实心里虚着呢,她这都是书上看来的,不像王韩是自己推断出来的。包子兴这才明白苏络买粮的目的,先是吃惊,而后又担忧,“如果旱情已有苗头,那江南的大粮商们不可能不知道,到时候我们本小粮少,岂能与他们对抗?”

“对什么抗啊。”苏络抓抓下巴,“就一千五百石粮食还不好出手吗?旱情一起,各大粮商纷至,他们也有竞争,越大的商户越要斗个死活高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跟在他们身后,趁他们相互试探的时候找个稳赚的价格把粮食卖完走人。一锤子买卖,也不怕得罪人。”

王韩听她这番理论思索良久,才又道:“做生意正如豪赌,今年北直隶少水,南直隶偏又多雨,谁也不敢保证今年当真有旱,所有江南粮商都在观望,不肯轻易出手,如果姑娘赌胜了,能抓住先机,就算我们本小粮少,也能赚个钵满盆圆。”

苏络得意极了,王韩又指着粮船,“因为在下先前的失利,粮行那边怕我拿不出其余尾款拒绝在下赊欠,在下手中银子不多,抵了包大哥的祖产这才能运来第一批货,剩下的还得姑娘陪在下跑一趟江南,亲自交付以保安心。”

这话说得明白,也丝毫不避讳自己先前的失败,让苏络对王韩更有信心,气度决定格局,有这样的心胸,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苏络当即回到苏氏在镇上新置办的两进小宅里取了八百两交给王韩,并说自己就不去了。毕竟有包子兴在,就相当于多了个担保人,她就无谓来回地折腾浪费时间,她得马上开始计划运粮进山东的事,另外此举也是想体现自己“用人不疑”的宽大气量,以此获得王韩的好感度,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将他顺利收入麾下,实现自己回到古代收小弟的美好梦想。

王韩果然大为感动,并在临行前对苏络说:“据在下的推断,姑娘将赌注押在了山东,赌今年山东大旱,可对?”

苏络真是佩服这个貌不惊人的王韩了,结合天时与推测,就知道自己的目地在哪。直觉告诉她王韩是要提点她的,于是连忙请教,王韩也不客气,从南北气候说到地理条件,最后道:“在东昌府莘县西郊山间,有一个小镇,由于地势所限,货物运输有一定困难,故而大商号不将此处放在眼里,小商号也不愿费工费时,所以每到天灾之时,镇上百姓必然出外逃荒,姑娘手中只有这一批粮食可卖,便不用顾及货源或持续运输问题,大可提前运粮至此,有粮囤积,镇上百姓定然不会远走,人多粮少之下,只要抓住适当时机,米粮就会一抢而空。”

这对苏络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商机,她这几天正琢磨到哪里卖粮呢,销路信息就从天而降,这说明什么?说明穿越者在古代还是有特权的。

这个王韩还真是个宝,苏络连连感谢,星星眼地畅想自己的一千两变成两千两、三千两。

王韩笑了笑,“姑娘初入商界,虽有远见,却少了些决心,此次囤粮如果成功,所得收益岂止二三倍。只要姑娘囤粮不发,旱情持续两月之后,二十倍的价格卖出也是轻而易举。”

苏络惊掉了下巴,二十倍,一千变两万,可能吗?一旁的周崇文再也听不下去了,煞白着脸冷冷地瞪了苏络一眼,划清界限地远远躲开,好像离她近点就要沾上黑心奸商的不良气息。

苏络其实也被吓到了,在旱情之时囤粮两月,固然可以大赚一笔,但未免有点太不厚道了。

第二十二章 … 第一笔学费

王韩并没有继续说些什么,只是郑重地向苏络告别,苏络在码头边上足足挥了半个时辰的手,直到天色晚的也看不见了,才满足地哼着小曲回家。

她家现在在朱仙镇,青砖的瓦房,两进的小院,虽然不大,却让苏氏布置得精巧而温馨。苏氏在李富户家的工作还在继续,只是不住那了,她既然不想放弃工作苏络也懒得坚持,毕竟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像苏络,现下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能吃香喝辣地活下去。

事实上,如果她这票买卖成功,就算不那么黑心地赚上十几二十倍,单翻个两三倍她也能完成自己的目标了。所以王韩的提议她并没有真的想要付诸行动,只是偷偷YY了一下,两万两白银,1200万RMB,够中三回彩票了。

啥?中三回是1500万?你不交税啊?切!

提到交税,苏络又要乐了,在明朝做商人真是不错,曾经她很重视这个问题,好歹在几百年后咱是好市民,回了古代也不能偷税漏税地给穿越者抹黑吧?谁想咨询了包子兴才知道,这四百年前朝庭最注重的是农税,农民兄弟很辛苦,种个田都要交税,商人呢,除了听着就不像好人的盐商们课税较重外,其余行业也就是走走过场。市税是三十而取一,也就是三十分之一,相对于几百年后那是相当厚道了,就这,还给形同虚设掉了。古代重农轻商,由此可见。

这可不是咱不交,而是没人收,那能怪谁去?于是苏络心安理得地漏了税,一路YY地进了家门。

在家里见到周崇文真是让苏络讶异了半天,她曾经提议过,让周崇文每天别折腾了,就住她家吧,都被这厮严辞拒绝了,说什么瓜田李下、男女之防,苏络就郁闷了,让他住下也是跟苏绎住,他防谁呢。

苏绎见苏络进门,快步跑过来,给她倒了杯水,再把自己今天的功课拿给她看。这小子自从苏络挖了宝,改善了家里的居住条件后,就把他姐摆上了神坛之上,看苏络的目光里都带着一串小星星。

苏绎倒也不敷衍,纸上写的文言文别管看不看得懂,胜在看得仔细,末了摸摸苏绎的脑袋,送过去一个赞赏的笑容,这小子就像中了大奖一般,捧着功课臭美去了。

苏络就坐在周崇文对面,茶水喝了一杯又一杯,就是不说话。她还记得这厮临走时给她扔的冷脸子,还记着仇呢。

周崇文也不说话,两人就坐在那里大眼瞪小眼,这时苏氏端着托盘进来,装着两个小菜和一盘包子。

苏络欢呼一声,最近她对包子情有独钟,每顿无包不欢,当即抓起一个咬了一口,苏氏宠溺地一笑,又柔声怪她也不洗手,出去取了块手巾,给苏络净手。

苏络乖乖地享受这种亲情的温馨,对周崇文的别扭劲也减了不少,开口问他怎么没回村里去。

周崇文没说话,看了一眼苏氏,苏氏犹豫了一下,开口道:“络儿,听周先生说,你把银子都用于囤粮?”

苏络的脸顿时沉了下去,“啪”的一声放下筷子,冷冷地瞪着周崇文。当真无耻,你不同意就不同意吧,还跑到她家里来寻求盟友。是,她也知道趁天灾发财的行为不好,但是她不去自然有别人去,况且她只打算翻个两三倍,人家王韩开口就是二十倍,相比之下她简直厚道极了,根本排不到坑害百姓的奸商排行榜中去。

周崇文就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平静地回望苏络,再用他堪比央视主播的声线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苏络“腾”地站起来,“谁爱当君子你找谁说去,市面上那么些无良奸商你不去教训,就知道教训我!你凭什么教训我?有时间管好自己的事去先!我不吃了!”最后一句是朝着苏氏说的。

苏络气哄哄的回房去了,苏氏脸上满是焦急,向苏绎示意一下,苏绎便扔下饭碗跟着苏络进了房间。

“姐。”苏绎递过一个顺手抓来的包子。

苏络接过来,恨恨地咬一口,嚼得颇有气势,口齿不清地问:“小绎,你说赚钱有错吗?”

苏绎抿了下嘴,“没错。”

苏络刚想点头,苏绎又说:“可是奸商都该死,像那个祥记。”

苏络嘴子的包子噎了一下,苏绎继续说:“周大哥说你想把米价提高二十倍去卖,那……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