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霸天下-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士笑道;“义兵?义兵?照我看是‘乱兵’才对。老先生出山起兵的初衷的确是不错,可是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根本不象你想象的那样。本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秦大战最后却成了六国后裔复辟的挡箭牌。这些人只是为了权利和财富在厮杀,那里有半点的救民水火的意思,再说了,天下的老百姓在这些年的战乱中,饿死战死被杀已经少了十分之五六,这仗要是在这样的打下去,只怕也没有‘民’了。”
范增何尝不知道这一点;“所以说,我要帮助西楚霸王赶快攻入关中结束这个乱世,还给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道士笑的更厉害了,忽然脸孔一板:“老先生知不知道贫道方才扑灭的是什么火?”范增愕然道;“是我做饭的火!”
道士大力摇头,叹息道;“贫道扑灭的是八百里秦川的大火!是阿房宫的大火!也是骊山陵墓和所有秦朝宫室的大火!假使项羽入关,这大火势必会燃烧在咸阳城内。不独咸阳,只怕整个关中会陷于一片水深火热刀光剑影之中。秦国的百姓也是人,也是百姓,不能就这么无辜枉死!”
范增没说话,他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茫茫无际的火海,咸阳城在火海中劈里啪啦的塌陷,无数平民死于非命。
“道长的意思,是让我范增投降秦国,消灭项羽!”范增觉的道士很可笑。
那道士道;“贫道知道老先生不可能投降秦国,也没有那样的非分之想。贫道只是不忍心看到老先生一片忠肝,落得个暴尸荒野。老先生跟贫道回咸阳去吧!”
范增好奇的问;“道长到底是谁?”道士点点头;“在下王熬,先师尉缭子!”范增似乎已经猜到了王熬的身份,半点惊讶也没有,只是苦笑道;“没想到,我范增有朝一日要靠暴秦来搭救。不过,王熬先生,你还是白费心机了,我范增生是楚人,死是楚国,除非我大楚兵锋所至,我是绝对不会踏入暴秦的土地的。你的好意心领了,请回吧。对了,顺便向你打听一个人——”
王熬失望的说;“老先生请说。”
范增双目中闪过一丝难见的神采;“虞姬是不是还活着!”王熬没想到范增这个时候还惦记这个小丫头,淡淡地说;“活着,不过——”
范增紧张地说;“不过怎样?”王熬道;“不过,因为中毒的关系已经双目失明了,大王在关中遍请名医,只是无药可救。”
范增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活着就好,活着就好,我还以为——我这里有些解药,是从项羽那里讨来的,本来以为已经没用了,没想到今天遇到了道长。”范增右手伸进袖子,把一个紫色的玉石的瓷瓶取出来,递给王熬。
“老夫一直把虞姬当成亲生女儿,道长务必要把这药粉送到她的手上,老夫死也瞑目了。”
王熬当然不会推辞,他知道这瓶药粉在秦王的心目中也许比范增还要重要,赶忙接在手中,沉声道;“老先生真的不跟贫道走了。”
范增摇头道;“请便吧,假如范增不死,来日你我再见,一定是在战场上。”王熬见劝不动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把瓷瓶揣入怀中,走出破庙。庙外早有人十几名骑兵来接应,王熬上了战马一路向南去了。
自从和秦国丞相王熬谈过之后,范增的身体更加每况愈下,背后生了个毒疮,越来越大,疼痛越来越钻心。本来五六天到彭城的路程,七天都没有到。第八天的晚上,距离彭城还有百里,三人在一个村子里借宿,范增隐隐的感到自己到不了彭城了。
这个村子穷的兔子不拉屎,连半片竹简都找不到更别说羊皮。范增只好把袍袖扯破,用抖动的手给项羽写了一封绝命信。到了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已经是油尽灯枯了,每次提笔只能写几个字就被病魔纠缠的不省人事,蜡黄的脸没有意思血迹,豆大的汗珠滴滴都掺杂着巨疼。
他是多么希望在临死前看到项羽,重新回到楚国的山河中去,可是,这似乎不太可能了。一封信,足足写了两天才完成,刚进彭城,还没下马,一代智圣就永远的闭上了双目。临死的时候,还死死的攥着那块没写完的长信。
驻守彭城的西楚大将吕青之子吕臣听说亚父范增病死在城门口,赶忙带着一群大夫跑过去。人早死了,根本谈不上抢救,直接抬到王府去等待安葬,一面给项羽送信。连带着把范增写的那封信也给项羽送去。
项羽这些天,每隔三五天就会攻城,可是荥阳城的城防越来越坚固,攻了几次除了损兵折将一点进展也没有。
吕臣的使者被带进帅帐,跪倒在地,禀报;“大王,亚父范增于四天前病死在彭城,这里有亚父的一封书信承上。”
项羽如遭雷击,半天才醒过神来,双手颤抖了一下,猛地夺过书信,一看之下,悲痛欲绝,嚎啕大哭!
。。。。。。楚天阔阔,楚地茫茫,楚山青青,楚河荡荡。梧桐巷,走出霸王这样的英雄,那是大楚的骄傲。大王你,臂力超人,力敌千钧——
老臣为楚人,恨不能将楚国大旗插在关中大地上——
可是臣年老体衰,无法再追随霸王了,不能亲眼看到大楚统一天下了。
孟子说:“不用贤则亡!”西楚营内贤者可谓云集,望大王剔除疑心杂虑,亲之、信之、用之,这是老臣的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叩首,请纳谏。
如果真的死后有灵,老臣愿保佑大王战胜暴秦,统一天下,振奋西楚神威!
范增绝笔!
遍地狼烟 第九十四章了解嫔妃的人
范增死了!
楚军内部谣言四起
尤其是商敬和巫天然带回来的消息,使楚军一个个都心怀忐忑,觉的围困秦军根本就没可能性,人家的粮食多的是呢。更有很多人蠢蠢欲动,想要到关中去过日子。这些人也分为两派,一派觉的可以跟着楚霸王打到关中去,另一派则打算“偷渡”过去。很多下级军官觉的军中没有了范增,就好像大厦没有了横梁,摇摇欲坠了。一时间士气低落。
秦军却在这个时候,主动地撤离了荥阳,前往成皋。临走的时候,带走了城内的百姓,给楚军留下一座空城。
接到范增的死讯后,项羽悲痛难当。他虽然怨恨范增‘背叛‘自己,但同时也无法割舍这些年相濡以沫的父子之情。秦军的撤退让其他的将领感到非常意外,可是项羽却觉的合情合理。他觉的秦二世肯定是害怕他的虎威了。
这是王熬的计策。王熬的意思是按照随何的想法,北和韩信,东灭齐国,先安定了北方再说。先决条件是项羽必须先撤兵。按照项羽的性格来看,他不大可能会追击秦军,而撤回西楚攻打英布的面比较大。
若是范增活着,可能还会给项羽提一下意见,范增一死,项羽真正的信马由缰,无所顾忌的胡乱指挥了。
“明日大军撤回西楚,攻打英布,为亚父报仇!”范增连夜升帐,当众宣布。
所有人都知道范增是病死的,和九江王英布没有半点关系,项羽怎么会这么说?幸好项羽先生没有让大家等的太久,就给出了标准答案:“英布反叛,亚父心怀郁闷,所以才会一病不起的,这笔仗咱们一定要找英布算清楚!”
钟离昧等人一边唯唯诺诺的答应,心里却暗自嘀咕,这样的说辞能够骗得了谁呀!亚父是被你活活冤枉死的。钟离昧从心眼里觉得现在不是撤退的时机,秦军撤退到成皋,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怎么能为了向英布报复,就不顾大局呢!可是钟离昧这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多事了,对项羽的决定他无条件服从,以示效忠。
西楚大将屠刚丘、项声帅七万大军进驻荥阳,其余人马,原路返回经定陶、外黄返回九江,攻打英布。
王竹从心眼里觉的项羽是个人才,他太容易感情用事了,太容易中计了。只要你找到他性格上的弱点,就能把他治的死死的。反间计的成功并不是陈平的计策有多么高明,{不但不高明甚至有点可笑}只能说明项羽的性格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既然项羽已经中计,王竹以为可以直接前往魏郡攻打齐国了,所以,就在楚军撤走的当天晚上,找来一群智囊,商议从哪一条路进兵。
王熬劈头说道;“先撤回关中去,必须先撤回去!”王竹纳闷;“先撤回去?那怎么来得及,项羽马上就会回来的。”
王熬道;“必须先撤回去,稳住齐王。至于项羽——英布也不是好对付的,加上随何帮忙,想要攻下九江,至少也是几个月的时间。”
李左车道;“不管怎么说,英布也是我们的盟军,难道咱们就见死不救。”王熬笑道;“英布降秦八成是随何威逼,使之骑虎难下,不得不就范。我听说,他平时性情豪侠,气势凌人,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人有棱有角,既有才能又有缺点,大王用之,当挫其锐气。倘若英布有九江之地,又有雄兵十万,怎么能真心实意的归属大王呢。不如让项羽去把他的羽毛拔光了,才好利用。”
李左车诡笑道;“妙!英布是楚人,九江一代的势力根深蒂固,即使现在战败了,等到日后,仍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王熬道;“请大王派两个使者,一个去见韩信,另一个去见齐王田广。如果韩信接受大王的册封,大王立即命令王贲撤出燕国。至于田广,大王可以派人送去厚礼,就说要赎回郦食其,并且请求结盟。田广和田荣看到大王如此的谦卑,一定觉得秦国好欺负,边境上不会做什么防备。加上秦国的主力大军已经回到关中,他们就更加不会担心了。等到一个月后,命令驻防魏郡的灌婴突然袭击,一举夺取齐国。”
正在想着虞姬的王竹,也想赶快回到关中去。咱们的西楚霸王已经开始自掘坟墓了,看来败亡只是个时间问题,王竹要回去把虞姬的眼睛治好,顺便把她的娇躯推倒,了却一桩穿越了千年的心事。事实上这件事情比消灭项羽的西楚大军一点也不轻松,虞姬是百分百的从一而终的贞洁烈女,要是硬把她推倒了所能得到的只能是一具尸体而已。
怀揣着这种不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