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弄臣-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音转冷,而且变得尖锐起来:“大哥说的没错,这帮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士大夫,才是我大明最大的祸患!”
声音又变得激昂起来:“父皇,我知道的,是您在冥冥中保佑着皇儿,把大哥送到了我的身边,是他为我开解疑惑,是他帮我重振皇权,是他告诉我,天子牧守天下,就如同放羊的牧人,有责任也有义务。”
“作为天子,我有责任为天下万民寻找草场水源,为他们指点方向,让他们丰衣足食;我有责任为天下人提供保护,将觊觎他们的豺狼驱赶开;我也有责任将压榨他们的旧官僚一扫而空,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并且将大明威名传播四海!”
“所以,父皇您应该明白的,我不是胡闹,我是在尽天子的义务,大明的安定,由朕来守护!”激昂的话语在大殿内激荡不休,袅袅升起的青烟都为之震颤,不断变幻着形状,使得供桌上的牌位若隐若现,仿佛历代先皇都醒了过来,正在对少年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太祖爷爷,你驱逐鞑虏,恢复华夏衣冠,制订严刑律法,试图吓阻那些贪官污吏,创下一个清平盛世;太宗爷爷,你五次北征,意图彻底消灭鞑虏,化解那些豺狼对中原的威胁……”
烟雾开合,历朝天子的牌位若隐若现,少年语声朗朗,一一相对,“父皇,皇儿知道的,您也想过要完成太祖、太宗未尽的事业,只可惜……不过不要紧,还有朕在,朕会成为大明的武皇帝,开创一个繁华盛世来,让大明子民安享万载太平!”
正这时,门口响起了一阵轻轻的脚步声,虽然正德有令在先,让旁人不得靠近,可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三公公等人在几十步开外都听得分明,也由不得他们不担心。他们自己是不敢上前打扰的,不过,有了另外一位贵人在,跟在后面就没关系了。
“皇帝哥哥,你没事吧?”一个娇怯怯的声音响起。
“没事,朕正要回西苑呢。”该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正德恢复了以往的表情,正要出门时,他忽然又想起来什么,转过身来,对着某个牌位挥了挥手,高声道:“太爷爷,您就好好看着吧,看孙儿帮你把场子找回来!”
说罢,他昂首挺胸的走了出去,三公公心里奇怪,却又不敢向皇上探问,于是探头探脑的向大殿内张望了一眼。
殿内青烟袅袅,聚散无常,开合处,一个牌位端居其中,上书: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三公公当太监还是很敬业的,只是略略一想,他就想起来了,这不正是英宗皇帝的牌位吗?
第669章 朕是大明天子
“皇帝哥哥,你等等我啊。”小公主吃力的拎着宫裙,紧紧的追在皇兄的身后,不过,尽管她很努力了,可就算抛去服装上的不便,双方在体力上的差距也让她的努力白费了,她和正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呜,皇兄不理永福,永福好可怜……”由奋起直追到自怨自艾,最后所有的情绪化成了一腔委屈,小公主停下了脚步。
“唉,永福你又来了,朕要回西苑去点兵,你跟着做什么?”转过身,正德无奈的摊摊手,很郁闷的说道。
他这个妹妹的招数来来去去就是这么一招,比起他自己的千变万化差得远了,可是,他就是拿妹妹没辙。要不怎么说大哥无所不能呢,连永福都能哄得住,不佩服不行啊,朱厚照同学很羡慕的想着。
“皇帝哥哥,你真的要去打仗啊?”如同夏天的雷雨,来得快,收的也快,或者应该说是遗传的作用,小公主在演艺方面的天赋也非同寻常,对情绪的控制堪称收发自如。
“你怎么……哼!”正德略吃了一惊,看到畏畏缩缩的胖瘦二太监,这才恍然,气哼哼的瞪了两个太监一眼,他倒也没生气,眼下,他的心神都被另一件事占满了,无暇去关注这些小事。
“当然了,朕是大明天子,当然不能坐视鞑虏在大明境内猖獗。”
“可是,打仗好危险的,还有,还有……”小公主努力措着辞,试图劝阻皇兄,可是,她对战争没有丝毫概念,又哪里说得出什么有力的理由?
一着急,她那双漂亮的大眼睛中,又笼罩了一层雾气,看得正德头皮有些发麻,妹妹不会要哭谏吧?大臣们哭他不怕,可妹妹哭可要命啊。
“对了,还有谢大哥呢,皇帝哥哥,你不如等谢大哥回来后,好好商量一下吧。”总算是在急得哭出来之前想到了一个好理由,不光她自己欢欣雀跃,连带着让正德也松了口气。
“用不着。”正德很有气概的挥了挥手,豪气万千的说道:“大哥肯定是支持朕的,你忘了吗,当初送行的时候,大哥可是说过的,他要做朕的冠军侯,而朕要成为大明的武皇帝,既然是武皇帝,又怎么可能做缩头乌龟呢?这就代表着大哥对朕的支持。”
“好像也有道理哦。”眨眨眼睛,永福偏头想了想,觉得皇兄的话很有道理。
“万岁爷,公主殿下,这事儿……”谢宏被代表了,不过他人不在,也无从反对,可三公公在啊,眼见好容易求来的外援动摇了,他也急啊。
正德在太庙里最后说的那句话,他听得分明,此时更是得到了验证。英宗皇帝当年可不就是在宣府吃了大亏,好悬就此流落草原,终生归不得故土了吗?
“三儿,你给我到一边去,少打岔。”挡在历史的车轮前面是很危险的,三公公的遭遇就足可以验证这一点,一句话还没说完,他就已经变成了滚地葫芦。
“反正就是这么回事,永福你就放心吧,你皇帝哥哥我厉害着呢,区区鞑虏,旦夕可平。”摆平了三公公这个微不足道的障碍,正德拍拍妹妹的肩膀,意气风发的说道。
要是大哥回来的话,兄弟并肩作战自然是好,可是,大哥现在还在江南,按照原定计划,他还要再逗留一段时间,哪怕是用最快的方式通知他,然后再等他回来,至少也得两个月时间,这么长时间,自己等不起,宣府百姓也等不起啊。
所以,立即出兵,打鞑虏一个落花流水才是王道。
“定远,侯程,擂鼓聚兵,朕要在校场点将。”一出西华门,还没等走上四海桥,正德就急不可耐的开始发布命令了。
“喏!”二将应声而去,现在近卫军的规模比以前大了许多,一块校场是放不下的,平时都是分散在西苑各处操练,有大行动的时候才会聚起来。
“陛下,您真的要以近卫军为主力亲征?”
王守仁和唐伯虎也在西苑等了很久了,太庙终究是皇家重地,他们也不好僭越。不过,他们可以确定,不管皇上做了什么决定,最终还是要回到西苑的。结果老远看到正德人过来,急忙迎上来的时候,迎头就听见这么个命令,王守仁当即也是大惊失色。
“当然了,练兵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要以之保家卫国吗?”正德理直气壮的答道。
“可是陛下!”
王守仁的口才和对军事的了解,均远在小公主之上,他也不去讲大道理,而是和正德探讨起了军事问题,“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今宣府军情不明,只知宣府兵败,却不知因何而败,鞑虏到底目的何在,有无阴谋,这种情况下,又怎能轻动?”
正德傲然应道:“宣府是大明的土地,朕又何须多方探查?朕只要知道,鞑虏在宣府,在顺圣川,这就足够了。”
“这怎么……”王守仁急了,哪有这么儿戏的,宣府边军之败本身就很古怪,谁能肯定里面没有其他的阴谋啊?
“咚!咚!咚……”一阵鼓声打断了王守仁的争辩,那是聚将点兵的鼓声。
开始的时候间隔还比较长,可是,很快的,鼓声变得急促起来,随之,脚步声隆隆,大队人马向鼓声响起处聚集了过去。
近卫军的将士都知道,这通鼓声既是信号,也是时限。鼓声一起,不管手上有何事宜,也必须放下,赶往校场;鼓声一绝,不管是什么人,都会被拒之校场之外,以怠慢军情论罪,初犯者自领军法,屡犯者,将会被从近卫军中除名。
“凭着朕和朕的近卫,难道胜不得区区鞑虏吗?”
一通鼓是十分钟左右,鼓声尚未过半,五万近卫已经尽数到了校场;再过一半,队列依然成形;鼓声尽时,校场上已经鸦雀无声,阵列森然。正德环顾当场,傲然一笑。
“陛下练兵之能,实属天授,微臣拜服。”王守仁也是懂兵的,知道这样的令行禁止意味着什么,可是,这并不代表他赞同正德亲征。
“可近卫虽精,终究年纪尚幼,年满二十者不过万余,其余多有年方弱冠者,其中经历过战事的人更少,骤遇强敌的话,说不定会怯阵也未可知。何况,近卫军与宣镇的边军应该还有一定差距,而张总兵率领的五万精锐,如今已经……”
“王先生是信不过朕和朕的近卫了?那就问问他们自己好了。”正德探手一拨,将王守仁从身前拨开,几步上了点将台。
王守仁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可被正德随手一拨,他还是踉跄了两步。从那只手臂上传来的力量很大不假,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少年天子身上的气势。
那是君临天下的霸者之气;也是执掌大军,杀伐果断的名将气概;扑面而来的,也同样是成竹在胸,游刃有余的强大自信。就算是以王守仁的心性,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所以下意识的让在了一边。
“今天,警钟敲响了,你们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有外敌入侵,有人杀害了朕的将士,有人正在大明的领土上肆虐,荼毒大明的百姓!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朕告诉你们,这个地方就是宣府!”
“……”依然队列严整,依然鸦雀无声,可王守仁清楚的看到,不少将士却已然动容。
这也难怪,最初组建近卫军的,就是来自宣府的军户子弟,扩充之后,又来了不少,而且先前的那些,不少人都已经成了军官。
可以说,在这支军队中,宣府子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可即便这样,队列却还是巍然不动,连一声惊呼都没有,王守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