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弄臣-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胆量和经验了,怎能说是游戏?”
曾鉴微微颔首,却道:“老夫虽不知兵,但也知道,数人相斗和沙场对阵却不是一回事,沙场之上,千万人中,个人便是再勇猛,似乎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吧?”
“正是如此,小侄才断言,那谢宏如今是在操演兵马。”儒士摆摆手,口中又是滔滔不绝的说道:“沙场列阵,如能做到令行禁止就已经是天下精锐了,可此间游戏的少年,又岂止是令行禁止那么简单?”
他探手向场中指点着,道:“曾伯父请看,场中诸人击球、跑动、接传球皆有法度,小侄虽不明其中规则,但只需观其进退之道,便已经可窥一斑。还有那不时高喊者,似是判罚之人,每每判罚之后,或有利或不利,却是全然无人与之争辩,都是依判罚而行,这不就是令行禁止吗?”
“此外,这游戏动静结合,分工明确,成员之间既要展示个人能力,又要兼顾战略战术,互相配合,甚至在必要时,还需顾全大局,甘于牺牲自我!”也不知是赞叹场中的精彩场面,还是自己说得兴起,儒士忽然拊掌而笑,赞道:“这等境界,比之令行禁止又要更上一筹了!”
“休看此间只有数百人,可假以时日,必成精锐。若是聚而使之,可以之冲阵夺旗,必是锐不可当;若是散入大军之中,充任把总千总,只怕旬日之间,雄师顿成!这样的操演之法,安能不说是操练兵马?”
曾鉴呵呵一笑,也不作答,反而称赞对方道:“老夫素闻伯安博览群书,文武双全,今日得闻,实是名不虚传呐。”
“曾伯父的赞誉,伯安愧不敢当。”那儒士略一谦逊,又是旧话重提道:“谢宏在宫禁内操演兵马,日前,所谓台球大师赛已是引起风潮,想必他日后推广棒球也会遵循前例,现在只有三百,可只怕旬月之后,就是三千,甚至上万!”
他剑眉一竖,厉声问道:“伯安请问,加上南镇抚司的一千百战精兵,这等力量已经可以压服京城,这谢宏所图何事?”
曾鉴笑道:“伯安休来欺我,以你的眼力又怎能看不见皇上?以你的见识,又怎能不知其中玄虚?虽说是谢贤侄主持,但实际上,他跟这一众少年接触甚少,反倒是皇上自己跟众人朝夕相处,若是他真有操莽之志,安能不借机笼络军心?”
“却是瞒不过伯父。”儒士面色一敛,冷厉之色尽去,又问道:“原非伯安纯心冒犯,只是这谢宏身上,怪异之处实在太多,令我百思不得其解。适才之问,固然有试探之意,也未尝不是伯安真心之言,可否请曾伯父为我解惑?”
“既然今日邀伯安来此,老夫自是知无不言……”曾鉴微微沉吟着。作为首席顾问,对谢宏身边人才匮乏的事情,他当然心知肚明,可既有才能又能放心,更要能接受谢宏的理念的人,在这个时代还真少,尤其是在读书人之中。
很少并不代表没有,曾鉴苦思之下,还真的想出来了这么一个人,也就是今天领来的这位了。谢宏提出要恢复百家争鸣的盛况,固然让听到的人都感觉不可思议;这位伯安却也不是善茬,比起离经叛道,他可能比谢宏会差一点,但是也有限得很。
想当年,开蒙之后,他许下的第一个理想,就是当圣人!
圣人可不是随便当的,一般来说,这个重要职务是活人无法担任的,就算是死人,那也得有非凡的成就,得到天下绝大多数人的公认,这才能被尊为圣人。
天下读书人很多,各种理想都有,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把当圣人挂在嘴边的,这已经属于大逆不道的范畴了。休说是说出来,就算是想想,那都是一种亵渎,可偏偏就有人说了。虽然这个典故只是在亲近之人中流传,并没有传到外面去,可也足够惊世骇俗了。
这个人叫王守仁。
第275章 谁的理想更远大
当然,曾鉴会起了招揽对方的心思,不单单是因为王守仁的口气大,他跟王守仁之父王华乃是故交,因此对王守仁这个世侄也有些了解。他知道,王守仁天资既高,学识更广,乃是罕见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在曾鉴眼里,王守仁跟谢宏很有些相似。
当然,老人一直把谢宏当做自家子侄看待,眼光难免有些偏颇。放在世人眼中,王守仁虽然狂荡不羁,但比谢宏这个根本不读书的,那可是天壤之别,完全不能混为一谈的。
不过单从技能多,见识广这方面来讲,两人确实很像。
谢宏自不用说,他手艺精湛,对格物之道认知也是极深,此外,稀奇古怪的见识和主意更是让人惊叹不已,算得上是一专多能了。如今,连练兵方面的才能都得了行家赞许,曾鉴都不知道,除了读书,世上还有没有这个贤侄不会的东西。
而王守仁开蒙之后,便已经开始博览群书了,涉猎极广,远不限于儒家经典。此外,他年轻的时候还曾经出游边关,熟习弓马,熟读兵书战策,并且应用自如,是士人当中极为罕见的多面手。
王守仁出仕的时候,最先也是在工部任职的,当时也与曾鉴探讨过格物之道,一老一少,相谈甚欢,曾鉴也曾有把衣钵相传之意。
可让他失望的是,王守仁对手艺没什么兴趣,对格物之道有兴趣,不过是因为他觉得格物是大道的一部分罢了,要追寻大道,就有必要对格物之道有所了解。
虽然没能寻得对方的认同,可让曾鉴欣慰的是,王守仁并没有其他士人那种傲慢,对工匠也没什么歧视。因此,他对这个世侄留了心,也知道对方这些年碰了不少壁,仕途并不是很顺畅。
等到谢宏向他咨询练兵的问题之后,曾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守仁,他想着:当日自己没有说服这个世侄,可谢贤侄却是辩才无碍,如果能引见一番,说不定两人能一见如故呢。
适才谈及练兵之道,王守仁说起谢宏时,言辞犀利,但对这练兵之法却颇多赞誉,此时又问谢宏志向,曾鉴觉得事情大有希望,于是也是把谢宏的远大理想和盘托出。
“百家争鸣?”
对于谢宏,朝中的大臣们自是鄙视加惧怕,更是恨之入骨;可王守仁不是寻常人,对谢宏这个奇怪的人,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从最初在大朝议中见到,谢宏舌战群儒,斥众臣为国之妖孽,让他很是动容,之后,王守仁就对谢宏留了心。可任他智比天高,也无法从谢宏的行为中找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能让他把对方看个通透。
说是奸佞,这人却是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也没法说是个好人,蛊惑皇帝,陪皇帝玩什么的可以不计较;可是横行霸道,翻脸就打人的行为,无论如何也不是君子应该做的,至少不能光天化日的就打啊,好歹也要讲点策略不是?
王守仁不是迂腐的书生,可对于谢宏经常表现出来的莽撞,他却是不以为然的。而且,困扰李东阳的那个疑惑,王守仁也是有的,他也想不通,这么一个愣头青,为什么经常能布出来那些精妙的局,思谋深远甚至让他都是赞叹不已。
不过,最让他的想不通的不是这个,而是谢宏最终的目的。
军器司、珍宝斋、候德坊、到现在的棒球练兵,由后勤到经济,由经济到舆论,最后又扯上了军事。冷眼看去,似乎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下出来的一盘很大的棋,可从中却没办法看到野心,这不能不让人奇怪。
而且,谢宏跟朝臣们作对,开始的时候还是为了自保,到了后面甚至是为了作对而作对了,否则,他搞出来那个小黑屋吓大学士干嘛?嫌身上的麻烦不够多吗?
直到听了曾鉴的详述,王守仁才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任他怎么想,也没想到是这么个答案。这个目标太远大了,简直比成为圣人还扯淡,好吧,王守仁如今也不像少年时那般轻狂了,知道世事艰难,成为圣人是很虚无缥缈的目标。
可百家争鸣?那不是要把整个士人阶层掀翻在地吗?当圣人好歹还是在体制内的,百家争鸣可是直接打破垄断,把原来被儒家踩在脚底下的学术扶起来,士大夫们花了近千年的时间才达成垄断,怎么可能会让竞争对手死而复生?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良久之后,王守仁才说出话来,他长叹一声,感慨道:“果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竟有人有这等志向……守仁实在相形见绌了。”
这个理想的确超出时代太多了,以王守仁的心性气度,最终也只能发出这么一声感慨,也不知是赞许还是讥嘲,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伯安,谢贤侄所图虽然有些异想天开,不过,毫无疑问的,那是一条强国之路。”曾鉴能体会对方心中的感受,对那声感慨,他也不发表意见,而是把话题引向了他想要的方向。
“弗朗机人来我大明的往事,老夫当日也对你提及过,据谢贤侄所说,那弗朗机不过是西方诸国中的一个小国罢了。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就可以造出这样的大船,远航万里,来我大明。除了航海、造船技术之外,那船上的火器,也已经隐隐凌驾在了大明之上……”
“曾伯父所忧,小侄也深有体会,只不过,以小侄所见,伯父的想法太过激进了。”王守仁摇摇头,道:“如今,国之弊政固然很多,但纵是纠正,也应以改良为主,循序渐进才是正理;若是欲从根本颠覆,反而会酿成大祸,倾覆社稷也未可知。”
从前曾鉴就和王守仁谈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没有说服对方,现在的结果也是一样。老人也不打算继续在这上面努力,知道那是白费力气,他转而说道:“伯安,谢贤侄此刻也在宫中,老夫为你引见可好?”
王守仁沉吟片刻,道:“曾伯父,现在时机还不到,谢宏入京不过半年,他虽然机变百出,志向远大,可终究和当今皇上一样,都是少年人罢了。立志容易,持之以恒却难,何况,他如今年幼,是以能保持赤子之心,天长时久之后,又将如何呢?”
听他言及将来的事,曾鉴本就不以言辞见长,也是无语以对,长叹一声,苦笑道:“连伯安你都不能体谅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