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书记会在堤上做些什么?散步,练气功?”杨登科说:“于建设说他每天清晨要在堤上打太极拳。”
聂小菊对杨登科有些不太放心,也就起了床,陪他出了校门。
到了贵水大桥上,果然就见不远处的防洪堤上有一个人在左推右挡地打太极拳,细瞧还真是郑副书记。杨登科一喜,抬步就要往堤上迈,被聂小菊一把拉住了。她轻声说:“你就这样直接跑过去跟人家套近乎?”杨登科有些发蒙,说:“不这样直接跑过去,还要送上一份什么礼物?”聂小菊双眼一瞪,说:“谁要你送礼物?”又在杨登科脑门上戳戳,说:“你这个地方不知道转一转?”
杨登科脑袋里就转起来,可转了一阵也没转出个名堂,只得向夫人讨教。聂小菊笑起来,说:“回去吧,人前教子,人后教夫。”杨登科说:“我只听人家说,人前教子,人后教妻,怎么话到你嘴里就变了味?”
其实也不用聂小菊人后教夫,两个人才从大桥上走下来,杨登科就完全明白了聂小菊的意思。当天上午,杨登科到司机班里应了个卯,就出了农业局。他去了新华书店,在服务员的指引下,很快找到一本太极拳自学教本。出了书店,杨登科不再去农业局,回到家里,打开教本,对着里面的说明和示意图练习起来。
杨登科其实不笨,三天下来,就基本掌握了一套初级的太极拳动作,虽然他打起那套太极拳来跟狗撒尿没什么区别,常逗得聂小菊笑断了气。笑过,聂小菊又说道:“你当然也用不着打得太好,如果你的水平超过了郑副书记,人家还怎么收你做徒弟?”
看看练习得多少像那么回事了,这天一大早杨登科就上了防洪堤。郑副书记这时已在堤上绕完一圈,停下来开始打太极。杨登科没有近前,而是在二十米开外处摆开了架势。杨登科当然没法全身心投入,一边打着生硬的太极,一边拿眼睛去瞅郑副书记。郑副书记则仍像以往那样心无旁骛,一招一式都那么柔和舒展,娴熟老道。
打完太极,郑副书记便来到栏杆边上,面朝贵水,凝视着城市以及城市后面的山影。没多久,郑副书记便转过身,往杨登科这边缓步而行。杨登科还在装模作样地打着太极拳,见郑副书记到了身旁,他打得更夸张了,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打太极,简直就是“文革”时期红卫兵小将跳的忠字舞。郑副书记自然也看到了杨登科那滑稽的忠字舞,感到好笑。但他没兴致理睬杨登科,头一别走了过去。
一直到郑副书记上了大桥,身影渐渐变得模糊了,杨登科才止住了他那忠字舞一样的太极拳。他发现自己全身已经湿透,脸上的汗水像雨天的屋檐水一样往下直滴。原来他太用劲了,加上心里有些紧张,才弄得这么狼狈不堪。
第二天早上杨登科又上了堤。堤上的情形跟昨天毫无二致,郑副书记打完太极后稍事休息便往回走,经过杨登科身边时,仍然对他的太极拳不屑一顾。
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故。一直到了第八天,大概是郑副书记对杨登科将太极拳打成忠字舞实在看不下去了,从他身边经过时才停下来问了一句:“你这是打的什么拳?”杨登科受宠若惊,赶忙收住步子,手在额头上抹了一把,上气不接下气道:“太极拳。”郑副书记卟哧一声笑了,说:“你这也叫太极拳?”
杨登科傻子一样张着嘴巴,用力点了点头。大概是杨登科的傻样有些可爱,郑副书记便多问了一句:“哪学的?”杨登科说:“书上学的。”
郑副书记收回盯在杨登科身上的目光,望了望堤下的贵水,意味深长地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啊。”然后手往身后一背,迈开了步子。但没走上几步,郑副书记又停下了,回头说道:“明天早些到堤上来。”
杨登科要的就是郑副书记这句话,心里不禁一喜,原地做了几个太极拳动作。不过这回的太极拳已经不是忠字舞了,而成了泰森的拳击。
第二天杨登科赶到堤上时天才麻麻亮。在堤上小跑了一个来回,郑副书记的影子才出现在了大桥上。因为昨天得了郑副书记的话,杨登科迎过去向他问好时,底气足了许多。郑副书记也显得亲热多了。杨登科跟屁虫一样尾随着郑副书记在堤上走了一圈,然后才停下来跟他学太极。杨登科本来就有了一些太极的底子,经郑副书记点拨提醒,进步起来自然很快,没几天就打得像模像样了。
不知不觉杨登科就跟郑副书记在堤上学了半个月的太极。杨登科的恭敬虔诚和俯首贴耳,让郑副书记又找到了在位时那种唯我独尊的特殊感觉,他也因此慢慢喜欢上了杨登科。不过两个人在一起时,话题只局限于太极拳,别的很少涉及。杨登科并不急于抛出自己的想法,只专心专意跟郑副书记学拳,他相信郑副书记总会问到他的工作什么的,到时顺便说出自己的工作单位,郑副书记提到董志良,就可顺着杆子往上爬了。
果然这一天两人练完太极拳,凭栏远眺时,郑副书记忽然说道:“我们在一起练了这么久的太极拳了,我还不知道你在哪里工作,看样子你是机关工作人员吧?”杨登科不禁窃窃而喜,说:“郑书记是怎么知道我是机关工作人员的?”郑副书记笑道:“你走路的姿态,说话的口气,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机关工作人员。”
杨登科有些不解,说:“我走路说话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吗?”郑副书记说:“没有什么不同,但那是在别人眼里,却瞒不过我这双老眼。”
杨登科不禁佩服起郑副书记的慧眼来,说:“郑书记真不愧是做领导的。”郑副书记叹一声,说:“现在不是领导了,下来了,就是平头百姓了。”杨登科讨好道:“在我的心目中,郑书记永远是领导,而且是好领导。如果没有你这样的好领导,能有我们脚下这样既坚实又美观的惠民工程吗?”
郑副书记当然听得出杨登科这话是拍他的马屁的,在位时这样的马屁他受用得太多了。只是退下来后,他已经不可能享受到这种只有当权者才配享受的特殊的待遇,今天杨登科这马屁一拍,他顿时觉得仿佛六月天喝到了刚打出来的井水一样舒服。郑副书记又把杨登科的话品味了一番,乐滋滋道:“宿将还山不言兵,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他作什么?”又说:“你还没说你具体工作的单位呢。”
杨登科于是顺便说出了市农业局四个字。
郑副书记就回头望着杨登科说:“市农业局?”杨登科说:“对,市农业局,我在那里开了快二十年车子了。”郑副书记说:“还是开车的?开大车还是小车?”杨登科说:“过去开过小车,中途开过面包车,现在又开了小车。”
郑副书记重新把头转回去,望着远处,说:“你们的局长不是小董吗?他告诉我,现在的人都变得不可信了,想在现在的单位就地找个合适的小车司机,谁知比皇帝选中意的妃子还难。偏偏他又不想从别处调司机,这样影响不好。”
果然董志良并非真的不想配专车,而是至今没有选中自己满意的司机。
只听郑副书记又开口道:“小董可能是天天忙于工作,跟你们接触不多,缺乏沟通和了解,依我看你就挺不错的嘛,他怎能放着眼皮底下的人材不用呢?我这就给他打声招呼。”
杨登科心里热了热。一个多月了,他每天天没亮就起床,跑到这堤上来练太极,不就是想听这句话吗?杨登科的腿一软,差点要跪倒在郑副书记面前。是呀,郑副书记能让他做成董志良的专车司机,给他下跪不是应该的么?
不过杨登科终于没有跪下,他张了张嘴巴,深深地吸进一口气,悄声告诉郑副书记说:“董局长上省里开会去了,要一个星期才能回来呢。”郑副书记嗯一声,说:“他一回来我就找他。”
十九
董志良果真是到省里开会去了。
然而董志良开完会要回贵都市的当天早上,杨登科仍像以往那样跑到堤上,准备陪郑副书记练太极时,却再也没有等来郑副书记。杨登科预感到情况不妙,跑到市委一打听,才知道大事不好了,原来头天晚上郑副书记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杨登科便上街买了水果和补品,急急赶往医院,此时郑副书记已经奄奄一息,说不出一句话了。
第二天郑副书记就离开了人世,杨登科这一个月的努力算是白费了。
怪只怪董志良,早不出差晚不出差,偏偏郑副书记有话要跟他交代的时候出差。郑副书记也真是的,你多活两天却不行?追悼会上,市委张书记振振有辞说你是贵都市人民的宝贵财富,你多活两天,一方面贵都市人民就多拥有两天宝贵财富,另一方面我杨登科的问题也会得到妥善解决,这不是两全齐美的事么?姓郑的你怎么连这点阴功都不想积?
杨登科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竟会如此倒霉。
杨登科失望到了极点。那太极拳自然也不会再去打了,每天早上都要睡到太阳晒到了屁股才起床。起了床,连早餐也不想吃,神思恍惚跑到局里,胡国干和小钱他们一见他眼角那白色的眼屎,就笑他是不是夜里的作业做多了。
只有曾德平知道杨登科的心思,两人单独在一起时,免不了要叹道:“郑副书记死得真不是时候。”
这话外人听来像是哀怜郑副书记的,杨登科却知道曾德平是在替自己惋惜。曾德平又给杨登科打气道:“天无绝人之路,再想想别的办法吧。”杨登科有苦难言,一脸的悲痛欲绝,说:“该找的人都找了,该用的劲都用了,还有什么鸟办法?”曾德平笑道:“有鸟办法可想也不妨试试,只怕你那鸟不中用,如旧戏里唱的是银样头枪。”
杨登科开不起玩笑,仍然苦着一张脸。曾德平安慰道:“东方不亮西方亮嘛,不要失去信心。”杨登科说:“等到西方亮了的时候,恐怕董局长早有了目标。”曾德平说:“从目前的迹象看,好像还没有。”杨登科说:“算了算了,我懒得操这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