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盗-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休哥心中暗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同样是少年成名,耶律斜轸现在已经是总领西南面诸军,官拜南院大王。他比休哥大不了几岁,休哥并不嫉妒斜轸,却是恨自己无用武之地……
既然已经决定要耶律沙出征幽州,耶律贤和萧燕燕交代几句,便起身回宫。耶律休哥望着皇上皇后的背影,感怀万千,默默的朝殿外走去。
忽然,耶律休哥感觉被人轻轻拍了一下,扭头看去,却是一脸微笑的上京留守、燕王韩匡嗣和齐王耶律庵撒哥。休哥急忙施礼道:“齐王,燕王!”
韩匡嗣淡淡的说道:“惕隐大人,随我来!”
这一行三人随着内值太监朝耶律贤的寝宫走去,耶律休哥心如明镜,这必然是皇上事前安排下的旨意,这一去,莫非可以得偿心愿?耶律休哥纵然是天纵奇才,一想到可以一展抱负,浑身的热血都沸腾了起来。
“臣韩匡嗣、耶律庵撒哥、耶律休哥求见皇上!”
守在门口的太监高高挑起门上的珠帘,三人急忙快步走了进去。
“叩见皇上!”三人拜倒在地。
耶律贤低声说道:“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休哥站起身来,规规矩矩的立在一旁。
萧燕燕轻移莲步,走到耶律休哥的身前:“我问你,今日你在大殿中说,要领军去救幽州,不知你是如何打算的?”
耶律休哥朗声答道:“幽州被宋人二十万大军围困,又攻占了得胜口,若是休哥领军便不走得胜口,选一队轻骑自幽州东南偏僻小路出击,绕敌身后。这宋军人虽多,却是不懂兵法,在无险可守的高粱河布防,与我大辽骑兵野战,不啻自寻死路。”
“走偏僻小路?你不怕误了大军行程?”萧燕燕缓缓的问道。
耶律休哥胸有成竹:“微臣知道这宋国早晚要与大辽开战,幽燕一带的山川地形早已熟记于胸。若是臣领一队轻骑,五日之内可抵幽州!”
耶律贤冷笑道:“惕隐,你虽然以前打过仗,但是幽燕之地是我大辽南面屏障,不容有失。这援军重担,若是交给了你,万一被宋军得逞,则我大辽屏障尽失,南朝据险而守,大辽再想南下,就是难上加难!你有何破敌妙计,说来听听?”
耶律休哥拜倒在地:“皇上明鉴,为将者要随机应变,汉人常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臣以为不可取,这战场之上,千变万化,哪能有人还没到幽州,就有必胜之法的道理?”
耶律休哥这么一说,耶律贤的心里反而没了底,不禁把眼光投向萧燕燕。
萧燕燕嫣然一笑:“皇上,惕隐所言极是,为将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要是一味拘泥成法,倒是不可取了!”
耶律休哥暗暗感激。百多年后,宋朝一代名将岳飞也曾经说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两位不世名将,确是英雄所见略同!
耶律贤对萧燕燕是极为信任的,皇后既然说了没问题,那耶律贤也不再多想,当即说道:“耶律休哥听封!”
“朕命你代耶律奚底为北院大王,总领五院兵马,火速驰援幽州。”
耶律休哥闻言,不由得一震,这北院大王之封,又是总领五院精锐……果真是皇恩浩荡啊!
“谢皇上,臣耶律休哥愿肝脑涂地以报皇恩!”耶律休哥顿首道。
萧燕燕柔声说道:“今日耶律沙就要出发,上京东京的兵马都归他掌管。虽然让你总领五院精锐,但是眼下能给你的只有三万军马!”
耶律贤接口道:“休哥,朕既然命你总领五院,这幽州军马全部听你调配。朕颁下诏书,到了幽州,就算是太保、南院大王也要听你号令。”
这幽州前线到时近二十万辽**马全听耶律休哥一人号令,这不得不说耶律贤和萧燕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啊!
耶律贤走了过来,亲手扶起耶律休哥:“这幽州战事,北院大王要一力承当,朕就将幽燕托付给你……”
耶律休哥心头激动,大声说道:“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第三十章 呼家女将】
谢慕华呻吟一声,支撑起身体,那柄钢刀就压在身下,已经断了刀头。谢慕华咬着牙坐了起来,浑身上下的骨头就像要散了架似的,两天两夜了,耶律斜轸的部下疯狂的冲击得胜口,若不是得胜口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杨延彬又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只怕这险关早就被辽国人夺回去了。
天色依旧阴郁,闷热无比,穿着铠甲的战士,身上一会就全湿透了,许多士卒索性脱光了衣服,只披了层铠甲。
一队士卒默默的在山头刨出一个深坑,把阵亡者的尸体抬了下去,这两天来,谢慕华带上山的士卒已经伤亡过半,身上的干粮也只够支撑一天了,还好,得胜口这儿水源充足,又是源头,倒不担心辽军放毒。
谢慕华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拄着刀柄站了起来。杨延彬就坐在不远处,神色委顿,辽军天一亮就攻打,天黑才罢休,就算是铁打的人,支撑到现在也快不行了。
正在掩埋尸体的士兵忽然惊叫起来。杨延彬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立刻从地上弹起,一把抓起戳在地里的花枪,朝后方跑去。谢慕华哪有杨延彬那副好身体,扶着山壁一步一捱的朝后走去。
“要是耶律斜轸打上来,老子马上就投降!”谢慕华恨恨的想,这赵光义实在是太狠了,先是把赵德昭和先锋军往火坑里推,好容易谢慕华带着人拼了性命把得胜口攻打下来,赵光义却一点都不重视,按理说应该派一路大军火速增援,固守得胜口,将石岭关大捷重演一次。但是……
算了!谢慕华也懒得去想了,就算在历史上,赵光义的军事才能也不怎么样。来到幽州之前不熟悉这里的地形,北伐打了大半个月还是不熟悉地形,不选得胜口阻敌,偏偏在高粱河布防,最终还不是大败而归。
这历史,虽然被谢慕华改动了一些,但是大势所趋,赵光义才是三军主帅,他若是不想要这得胜口,别说区区一个谢慕华战死在这儿,就算是曹彬、潘美都在得胜口也休想他发一兵一卒。
“谢监军,你看!”杨延彬花枪一挺,遥指侧面山崖上的一个黑点。
夜色快要降临,这昏暗的天空没有月亮,谢慕华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像是个人。在陡峭的悬崖上手脚并用,向上攀援。
谢慕华吓了一跳:“那是什么人?”
杨延彬仔细看了看,这才说道:“不知道,这人武艺高强,如此陡峭的山崖上如履平地,这份功夫只怕要我五哥才能和他相比。是敌是友还分不清楚,不过,他孤身一人,我们这里还有数百将士,要是敌人的话,定叫他讨不了好!”
谢慕华定下神来,看着不断攀援的那人。
那人身手着实敏捷,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已经爬到这悬崖边上,距离山头不过五六丈而已。
谢慕华手一招,一小队士兵拉开弓箭瞄准那人。另有几名士兵手里抓着饭碗大小的石块作势欲砸。这悬崖之上,要是谢慕华一声令下,弓箭与石块齐飞,想来那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躲得过去。
“兀那汉子,你是何人?”一个宋军头目扯开嗓子喊道,手中石块蓄势待发。
谢慕华和杨延彬倒不是不想亲自询问,实在是连番激战,体力透支,能省口气就省了,这扯开嗓门喊话的事,就交代给下属去办了。
没想到山下传来的竟是个女孩的声音:“山上可是谢监军和杨将军么?”
谢慕华急忙往崖边走了两步:“在下正是谢慕华,不知娘子何人?”
“呼”的一声,一个小小的亮亮的物件丢了上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谢慕华的头上,这一掷力道不小,砸得谢慕华一阵生疼,忍不住“哎呀”一声。
一旁战士一见监军被打,顿时火冒三丈,弓箭石块立时就要出手。
“住手!”却是杨延彬的叫声。
杨延彬快步走了过来,捡起地上的物件,那东西却是个银鱼袋。杨延彬顿时心中了然,这大宋朝五品以上官员服朱色,三品以上服紫色,腰间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山下那女子既然丢了这个鱼袋上来,八成是自己人。
“监军大人……”杨延彬把银鱼袋送到谢慕华的面前。
谢慕华正揉着脑袋,一看这银鱼袋,也醒悟过来,当即下令:“垂根绳子下去,拉她上来!”
“不必了!”那女孩分明是听见了谢慕华的声音,她武艺高强,五六丈的距离只不过是一分钟的功夫便爬了上来。
一旁士卒依然不敢放松警惕,弓箭手平端长弓,瞄着那女子,拿着石块的战士纷纷抽出兵刃,若是这女子敢对大人不利,就立刻上去将她乱刀斩死。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谢慕华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随口就冒出这一句来,还好没用上京剧的腔调。
那女子身披一层薄甲,却不方便道福,干脆像男人似的一抱拳:“小女子呼延赤金!”
谢慕华仔细看着她,这女孩身材极高,几乎和谢慕华一般高,放在后世,绝对是模特的身材。虽然身上裹着一层薄甲,也掩盖不了那美妙的曲线,或许是因为自幼习武的缘故,她看起来充满活力,一口气从山底爬上悬崖,也是气不喘脸不红。
一旁的士卒亮起火把,谢慕华一看她的脸,更是心里咯噔一下,这自称是呼延赤金的女子长得竟然有些像妮可基德曼……虽然她看起来还是中国人的样子,但是仔细看看,非常有妮可基德曼的神韵。
呼延赤金?谢慕华顿时想了起来,当年上小学的时候躲在被窝里拿手电筒看《杨家将》《呼家将》,这呼延赤金就是呼延丕显的妹妹,呼延赞的女儿,是呼家女将之一,难怪攀援山崖如履平地,武艺如此高强!
但是杨延彬可不知道她是谁,正问着:“不知娘子与呼延丕显虞侯如何称呼?”
“正是家兄!方才丢上来的银鱼袋,便是我哥哥呼延丕显的鱼袋!”
呼延赤金站在崖边,山风凛凛,吹动她鬓边的长发,着实是风姿绰约。
“把弓箭都放下吧!”谢慕华随即屏退左右:“可是有什么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