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118章

山渐青-第118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清顿时无语,时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啊,这要是在后世,多少能赢得点美女的印象分,到了晏楠这里成了没出息,也罢,赶紧把热气球弄出来,把她带上天逛一圈,看看还是不是没出息。

俩人在厅中又聊了一会,晏楠才总算是恢复了以前的态度,不再对他横眉冷眼。这时晏殊也刚好回到厅中,还把晏老七也带了进来,晏老七见了晏楠还有些迟疑,晏楠拿过一块糕点递给他,晏老七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谢谢姐姐,我以后再也不玩灯笼,再也不摘后院的花儿了,姐姐你别再生我的气好吗?”

晏老七一边吃一边向晏楠保证着,晏楠想起这些天他畏惧的样子,不由得露齿一笑,搂过小家伙安抚起来。许清又和晏殊在厅中谈了许久,才告辞出来,意外的是晏殊也没多作挽留,或叫吃个饭什么的。

出了晏家,许清一个人骑着马漫无目的地走着,恍然间感觉回京后的生活有些逼厌,不禁有些怀念前段在江南时,那种悠游的生活,回京后虽然也没有什么风浪,但总是刻意去应酬结交一些大臣,内心觉得有些累,其实他更希望能与狄青一起驰骋于疆场上,凭着一腔热血挥洒着男儿的热情。前几天刚收到狄青的一封,信中提到他升任渭州防御使的事,还谈了他以神臂弓两战夏军的经过,看得许清热血沸腾,可惜自己不能亲见那种舍生忘死的场面。

“大官人,你要往里去吗?前面是条死胡同,没有人家的。”

许清一个人想着心事,信马由缰竟走到了一个胡同口,街边一个小男孩好意提醒着他,他回过神来自嘲地笑笑,看来人就是不能太闲啊,太闲了就会蛋痛,回头看看好心提醒自己的人,只见街边摆着一副吹饼担子,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守着,担子还剩余不少吹饼,小男孩身子有点单薄,见许清望来便腼腆地笑着。

“小兄弟谢谢你提醒,你父母亲呢,怎么你一个人在这里卖吹饼吗?”许清和善地问道。

小男孩听了脸色变得有些黯然的答道:“家父去年在西北战死了,母亲有些急事和李大娘去了对街,让我在这守着。”

许清看看西沉的夕阳洒在小男孩单薄的身上,不禁为之心软,跳下马来对小男孩说道:“那你会卖吹饼吗?我正好有点饿了,想买你的吹饼。”

“会的,我娘亲做的吹饼可好吃了,大官人你要几个?”小男孩马上高兴地答道。

“既然你母亲做的吹饼这么好吃,我看着也就还剩下二十来个,都给我包上吧。”

“大官人,你一个人能吃这么多吗?我娘说不能浪费的。”

许清有些感动,这小男孩还真纯朴的可爱:“放心吧,我家人多,我带回去让他们一起尝尝。”

小男孩包好后,许清把钱数给他,小男孩笑脸如西边的夕阳般灿烂,他多给了些钱,小男孩却始终不肯多要,许清也就没再坚持,他觉得这样或许也算是一种尊重吧,战死沙场的勇士遗孤都是值得尊重的。

许清一路吃着吹饼回到家,进门时还剩下二十个,便把它分给二柱他们,小颜有些奇怪地问道:“少爷你去晏姐姐家,怎么会买这么多吹饼回呢,人家在黄大娘家常吃的,买点别的不行嘛?”

许清呵呵笑道:“小颜乖,快吃吧,这吹饼和别家的不一样,味道还不错,别浪费了。”

小颜咬了一口,刚想开口就被许清瞪了一眼,便又乖乖的不再言语,这一夜,包括红菱在内,一家人便把吹饼当晚餐,吃得小颜嘴巴一噘一噘的,让许清直想笑,最近生活改善了很多,小丫头也变得有些挑食了,正好治一治她的毛病。

“少爷,晏姐姐好吗?你都不带人家去,人家好想晏姐姐呢。”小颜好不容易将一个吹饼咽下去,忙跑来询问起晏楠来。

“好,你晏姐姐问我小颜在家听不听话呢,听话呢她过几天就会来看你的。”

“少爷,人家当然听话了,人家不是把吹饼吃了吗?”

“那你就耐心的等着吧,她会来看你的。”

小颜听了一阵欢呼,看得出,在许清入狱期间,小丫头确实与晏楠结下了不浅的情谊。还别说,有这丫头在,没准儿将来后院里还真能少点纷争。

许清来到后院的石榴树下躺好,对在一旁绣着牡丹的红菱说道:“红菱啊,去把琴拿出来,给我抚一曲吧。”

红菱吩咐小芹去取琴后,含笑柔声问道:“许郎去晏相国府不会是吃了闭门羹吧?”

“那倒没有,一直如常,晏相很好说话,只是觉得心中有些迷惘,大概是最近突然少了能为之执着的目标吧,朝中大变将起,目前做什么都不合适,只能先静观其变。”许清对红菱没什么好保留的,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红菱柔柔的笑了,等小芹摆好琴,她闭上双眸调节了一下思绪,然后奏出一串怡然恬静的音符,夕阳染在古老的瓦面上,琴声随着黄昏的蝴蝶,飞过邻家的院墙,秋千轻轻摇荡,裙裾随风拂动的,是难得安静一会的小颜。

第130章 巨型孔明灯

入秋后的清晨风有点凉,端着水进门来的红菱穿得有点单薄,许清拿过自己的一件衣裳给她披上,说道:“红菱,入初了,以后早晨起来时要加件衣裳,而且这打水洗面之事我自己来就行了。”

红菱脸上透着娴淡的笑,没有回答他,自顾着把洗脸巾浸湿扭干,然后转过身来帮他擦脸,长长睫毛偶尔灵巧的闪一下,眼神柔和而专注,等许清坐下来,红菱拿起檀木梳子帮他梳头时,才开口说道:“许郎,后天便是迁新宅的黄道吉日了,安叔让我跟你商量一下,看看到时你打算请哪些客人,安叔也好早作安排。”

自从红菱来了之后,家里人不觉间都随着她把许安改叫安叔了。

“咱们家亲戚少,不过我打算到时把那些好友及同僚都请到,大概也就三五桌人吧,这还是为了你,我才请这么多人的,让安叔照此办理就行了。”

“为了我?”红菱有些疑惑地问道。

“到时便知。”许清没有再说什么,红菱俏脸有些微烫,隐隐猜到了许清的意思,也不好再问。

“许郎,瞧你平时好似无所不知的样子,这人情俗礼怎么却一窍不通,哪里是三五桌人这么简单,到时街坊邻居们不用去请,也会提着礼物上门道贺的,新旧两边的街坊邻居加起来,少则也有几十桌呢。”

听了红菱的话,许清嘴巴张着能塞入个鸭蛋。

大宋民风纯朴,邻里之间哪家有红白喜事,根本不用去请,都会纷纷提着礼物登门道贺,这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若是贫寒人家,邻里们放下礼物,喝杯水酒祝贺一翻也就罢了,但许清已是官身,岂能如此简慢,置办些宴席招待邻里是免不了的。

许清哪里知道这些,后世那些人情已变得比较淡薄,有些人请了都不见得来呢。

“好!这次不怕铺张,街坊邻里们来了都好生招呼着,让安叔置办的热闹喜庆一点。”许清突然高兴地说道。

“许郎几份俸禄虽不少,但最近开销也大,怕是不够吧,红菱这儿还存有些银钱……”

“打住,红菱啊,本大官人现在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大宋银行,你那几千贯丢进来连个水花都不响,留着以后给咱们的孩子们卖些糖果吧。”

许清打断红菱的话,她也只是笑笑,没再说什么,许清最近向银行借钱用她是知道的,但她相信自己的男人有分寸,也有能力还上。杭州那边吴静邦也传来了好消息,西湖南面圈下的山地如今也都开发出来,栽上了新茶,而原本山上就有的一些老茶树,只要稍加护理,明年就能产出不少茶叶来。

许清来的将作监,刻印作坊已经不用他再提点什么,和家里毕升弄的作坊一样,已经可以用活字印刷书本了,便先往火药作坊去,这些天常来,管理火药作坊的高老头对他早以熟悉,见到许清他便迎上来说道:“许大人,您要制作的东西弄好了,咱们昨天试射了一下,能射起八九丈高,可这东西威力有限,怕是起不了什么作用啊。”

许清呵呵笑道:“无妨,这只是给陛下玩玩的,威力大了反而不好,你等下给我装好,我要带走,对了,手雷制作了多少了?”

高老头略过刚才的话题,准备带着许清去仓库看看,许清摆手制止了,仓库有禁军把守,进去太麻烦,由于怕手雷外流,成品管理上十分严格,便是许清也要有手续才用进去。前两天他已经见识过手雷的威力,由于加大了装药量,重量近两斤,杀伤半径大概在两丈左右,基本上达到许清的期望了。

高老头只得说道:“已经制作出二百多个,都已暂时入库封存了,只是硝和硫的库存不多了。”

“我会和蔡大人说说,让他着人采办。”许清说完也没再多留,火药作坊目前只是制作手雷和更大的铁蒺藜,技术已经成熟,而火炮的研制交由铸造作坊摸索了。

他今天来主要还是为热气球的事,这事找中校令袁东升就行了。

签押房里袁东升正在整理文案,见到许清来便笑呵呵地问道:“许大人刚到吗?”

“已去了一趟火药作坊,今日我来另有他事,袁大人,陛下让我来将作监试制巨型孔明灯,这还得袁大人帮忙才行啊,当然了,陛下的意思是,此事在未成功之前,外间越少人知道越好。以免惊世骇俗。”

“这个不难,我让几个工匠过来,让他们听许大人使唤,个把时辰更能制作出来了。”袁东升听了有些暗笑,许清把事情说得这么神秘,然而孔明灯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呢。

“我要制作的是能把人带上半空的巨型孔明灯。”许清也知道袁东升误会了,淡淡的解释道。

这下袁东升果然是张着嘴半天没合上,望着许清的目光透出不可至信的感觉,仿佛才认识他一样,这位许大人还真是什么都敢想啊。

许清无奈,这事还得袁东升配合,只得把热气球的原理详细的给解释起来。袁东升倒不愧是将作监的老人了,听完许清的解释后频频颔首,倒不象那些老学究一样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