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初唐-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的大唐群臣的领导下朝着富强之路大步迈进,也有利于我大唐各地的安稳。如此修几条路却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一边的李二觉得很郁闷,自己不就是想夸夸自己膳食味道不错而已,眼前的这位高人吃了自己晚膳还要把自己说一道,郁闷啊。不过这位高人比起魏征老魏那家伙好多了,没有把自己数落的一无是处,还几乎把口水喷到自己脸上来。而且这位高人的这些话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为大唐繁盛着想,这让他想反驳一下都没有机会。
“陛下觉得宫中的美食与天然居的美食相比,孰好?”李好没有让李二继续纠结,反问了李二一个问题。
“天然居的味道好点。”李二挺实在干脆的回答了问题,没办法,天然居很多的食物味道确实比御膳房的口味好,李二平时嘴谗了也会叫宫里的人去叫上一些吃食来宫里和妃子们一起品尝。
“那陛下可否知道,天然居的很多肉类食物其实用的是猪肉烧制的。”李好又给李二丢了一刻炸弹。
“什么?那红烧肉的肉是猪肉?冬瓜排骨汤的骨头都是猪骨头了?”李二有点吃惊了,在他印象中,猪肉应该是肥腻难吃的肉类才对,没想到自己一直称赞有佳的美味居然都是猪肉烧制的这能不让他吃惊吗?旁边的长孙皇后似乎也对这个感到很吃惊,那些美食他也尝过。
“陛下说的这些都是猪身上取来烧制的,我大唐人民一向看不上猪肉,觉得猪肉难吃粗劣,那是因为他们不懂烧制。而长期以来我们吃的牛羊肉却是严重供应不足,只能在特别的日子或者富人家里才能见到。如此一来我大唐百姓因为肉类食物得不到补充只能吃粗粮,所以我大唐普通百姓的体质不如胡人,尤其以南方为盛。陛下以为在下所说对不?”
这里李好其实是夸张了的,唐朝的时候汉人的体质还是不错的,和胡人相比并不差多少,比起宋以后的汉人和现代汉人的体质那是强多了的。只不过相对秦汉时期的体质却是降低了不少,这主要跟战乱年代体质优秀的都被大量的消耗了的原因。但是他现在和李二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欺负人家李二没有实际的统计这些东西,所以李二自然就给不出什么切实的回复只能支吾任李好发挥了。
“所以这里就需要陛下作出一个表率来,带头鼓励百姓养猪吃猪肉。猪肉便宜还能烧制出美味而且养猪并不如养牛耗时甚久且喂养简单,如此一来我大唐普通百姓家也能养猪吃上肉,那百姓家的小孩因为得到足够的营养就能茁长成长,增强体质,到时我大唐的兵源也能得到充分的补充。而且普通百姓家养了猪肯定不能一次全吃掉的,这样就会有多余的肉换钱来花,一头猪或许挣不了多少钱,如果积少成多养十头一百头呢?
百姓富了,自然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也能让朝廷得到更多的税收。所谓的国计民生并不需要过分的关注国家大事,正所谓富民强国,只要能妥善的引导大唐百姓走向富强,多修马路多养猪其实也是一条强国路。”
李二听的目瞪口袋的,他从来不知道就是修修路,号召百姓养个猪也能强国,只是李好说的真的很有道理,他不得不认同。李好说的能没道理吗?后世农村的墙上都刷满了“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养猪。。”之类的标语,而事实证明这些话还是是有道理的。李好给李二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让他知道除了传统的治国之道原来还有别的办法也可以强国的。
“只是先生难道不知修路虽然有了水泥这一利器,但是还是需要人力和物力的。如今我大唐刚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如果在召集百姓修路,耽误百姓生产,岂不是和隋帝修大运河的暴政一样了?再说我大唐现在边境未定,还有宵小之辈偷窥,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充以军资防患。”李二虽然被李好描绘的美好蓝图吸引但是并没就此丧失自己的理智,还能清醒不忘为天下百姓着想,从大唐的实际情况考虑,不愧是一代名君啊,李好在心里给他赞了一个。
只是李好现在把这个东西摆了出来,肯定不是唆使李二征集大唐百姓耗时耗力来修建水泥路了。他如果这样做的法李二一脚把他踹出宫去,有多远滚多远了。
“水泥路不是一天能修成的,这还需要大唐的官员们选择合适的路线修建南北东西主要干道,然后再慢慢修建其他道路了。至于修路的人,肯定不能征用我大唐的百姓了,这天下处处都有修建马路的人力,办法也有的是,这就要看陛下怎么想了。”李好悠悠的说了这段话便不再吭声了,静等着李二上钩了。
☆、第六十三章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文)
李二想了片刻,也许想到了什么,也许什么都没想到,他正准备向李好请教的时候,那边长孙皇后已经拉着武顺告辞了,武顺今晚就由她安排了。史载长孙皇后从来不干涉李二朝中大事,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啊。
李二今天邀李好过来原本只是随意聊聊大唐娱乐周刊的事情,所以会面的地方选择了议政殿,皇后还在一边作陪。孰料李好这家伙纯粹是个二愣子,礼仪不是很清楚也就算了,还分不轻什么场合逮着什么就给李二一堆道理丢过来,把李二轰的晕忽忽的,偏偏他又说的有道理,而且还挠中了李二的心窝,这让李二欲罢不能啊。
接下来李好谈的事情就要涉及到军中朝中大事了,长孙皇后是个聪明人,闻这着气味就带着武顺下去了,留下李二和李好两人秉烛夜谈了,这让李好和李二能更深入的讨论一些事情。
李好找这个机会和李二谈这些事情也有他的考虑,他不是很喜欢往宫里跑也不怎么想做官,见李二的机会自然就不会多,所以有机会了先给李二灌输了这些东西再说。另外这个时候的李二是最好说话最能虚心纳谏的时候,说的有道理的他能听进去,如果有什么差错也不会轻易获罪的。
等再过了几年就难保了,几年后这家伙可是干过自己的镜子魏征死了没几天就把人家墓碑铲掉的事情,后来又后悔重新补上。所以对于怕麻烦的李好来说,在最保险的时候把自己的观点传输给李二就行了,至于李二能做到多少那是李二的事情了。至少自己不会因此获罪或者受到什么牵连。自己的观点能否得到李二的支持大力推广那并不重要,大不了自己多花点时间从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事上慢慢推广来潜移默化了。
待长孙皇后和武顺走了,房间里只剩李二和李好还有两个做笔录的侍从了。李二迫不及待的就向李好请教该怎么样才能不用征集大唐的百姓影响大唐的生产的情况下修建马路,他现在对大唐能够更加富强那是非常渴望的。何况这位高人还说了可以不用动大唐根本的就能修建马路的。
“我大唐对待罪犯的做法陛下不是已经在做了?而且还做的很好。”唐朝的罪犯服役制度跟现在的劳动改造制度差不多,所以天下有多少罪犯,就有多少免费的免费苦力。“陛下乃是千古明君当知道圣道一说,陛下如果能够对我大唐百姓重用圣道一说,天下罪犯除非故意杀人罪,造反带头罪等严重罪行诛其首恶,其余等全部发配去修路劳动改造,表现好者可以相应减刑,则天下刑徒大唐百姓莫不感恩陛下。如此一来我大唐修路的人手有了,还能教化罪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一来修路的人手就有了一些,但是这些人手肯定不够修建贯通南北东西的路的,所以还需要想别的办法筹备人手。陛下说我大唐边境未定,尚有宵小之辈偷窥,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充以军资。那么陛下应当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等化外之民不懂王道,不尊天朝。那么就应当诛其首恶,抓其同党如我大唐罪犯一般惩罚实行劳动改造,教化罪犯。这样做来想必陛下不会觉得为过吧,我大唐的百姓犯了错都要惩罚,那些化外之民不尊王道惩罚他们那就更应该了。
且因为这些蛮夷之辈愚蠢不堪,所以改造的时间需要加倍,只要其在服役期间表现优秀我大唐仍然可以减其刑役,允许其在大唐落户。如此一来一手大棒一手甜枣,不仅诛除了首恶,还削弱了其力量,周围的宵小之辈能不臣服于我大唐还有陛下的圣威之下?如此,我大唐修建马路的人不是又多了一批免费苦力?
至于修建马路之物资需要也有两法可以筹备,一是我大唐出动军力消灭宵小之辈,花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总不能就诛了首恶和惩罚罪犯就算了吧。作为被消灭的位恶之辈他们是不是应该赔偿我大唐人力物资的损失?我大唐群臣应该不会愚蠢的想到别人给了自己一耳光还一耳光就完了吧?他们打我们一耳光有可能会让我们受伤的,这个收点医疗补足费用是应该的。这样用他们赔偿的物资不是正好可以拿来修建马路吗?
另外我朝还可以允许大户出资参与修路,路成后可以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某段路,也可以允许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价格收取过往车辆的过路费来收回成本获取一定的利润。但是朝廷的车辆还有行人不允许收费。最后再加上朝廷的一些拨款,这修路的物资不就有了?”李好扳这手指和李二一条一条的算道。
“只是这样对待那些宵小之辈似乎有点不妥吧?”在李二的迟疑中李好看到了李二眼中闪烁的光芒,作为一个从小到现在就被周围的那些傻冒汉奸灌输的内王外圣的道理中生活的皇帝,李二有这个迟疑很正常。而且李二之前还干过这种傻事,**的处理办法就是一个教训。但是李好今天就要在明白的利益中让李二明白内圣外王才是硬道理,一手大棒一手甜枣才是正道。
“自我华夏有史以来,陛下知道为什么那些蛮夷之辈总是杀之不尽吗?他们总会在我华夏虚弱之时跑到我华夏烧杀抢夺一番后继续生存下去,待我华夏强盛的时候他们又躲的远远的或者假意臣服。这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马背上,随着牧群居住,上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