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忠武公传奇 >

第11章

忠武公传奇-第11章

小说: 忠武公传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休整的几天里,全体军民洗尽征尘舒筋活骨。同时,忠武公每天都派出探马四向侦察。东北是一片沼泽,无边无际;西南是一片沙漠,也是无边无际,包围着这片纵横上百里的绿洲。这块肥沃的绿洲养活这支队伍虽然不在话下,但是他们要想走出去也是天方夜谭。忠武公十分清楚这里不是敦煌,他也十分清楚此行的使命是要为秀哥镇守边关。之后,得到休整补给的队伍又作了几次尝试,但是面对无边的荒漠和叵测的沼泽都束手无策,生畏而返。加上时令也到了深冬,风雪肆虐,忠武公只得决定,在此驻扎越冬,开春再图西行。于是,在叶茂莲的领导下,大家分作几拨,伐木的伐木,建房的建房,狩猎的狩猎。女人们便在叶茂莲的带领下采撷果菌,大家都齐心协力做起越冬的准备来。不几日,几十间木屋便座落林间,看着那屋檐下整齐码放的片柴和冰凌一样悬挂的兽肉,还有仓房里满囤的果菌,忠武公心里倍感踏实。

这个冬天是忠武公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在这个冬天里,患难与共的人们不论男女老少,是官是民,他们天天围坐在热炕上吃酒吃肉,畅谈理想,共享人伦之乐。尽管屋外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但屋里总是温暖如春,其乐融融。这个幸福的冬天在忠武公的心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一千九百五十八年,忠武公是一个生产队的队长,那时候全国上下正开展“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伟大运动。通过宣传,全体社员都知道共产主义就是好,想吃什么就煮什么,想穿什么就拿什么,娶亲不要聘礼,嫁女不置嫁妆,生病有人诊,死了有人埋。虽然知道好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听说苏联老大哥有榜样,但山高路远也不能去看。为此,公社的书记急得抓耳挠腮。作为生产队长的忠武公在社员大会上就说,实现共产主义一点都不难,我三十岁时就是过的共产主义生活。还如此这般地把建武六年的事做了一番推介讲用,得到了公社书记的充分肯定。第二天忠武公就在公社书记的大力支持下,发动群众拆了所有的私房,按照建武六年的模式,统一建设社员新村和公共食堂,还有学校卫生所和办公室。所有的社员都只配发一双筷子一只碗,一把锄头一张镰。于是,忠武公成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模范。公社书记当年就成了县委书记,忠武公当年也就成了公社书记。只是那个公共食堂远没有建武六年胡杨林里的公共食堂管理得好。肚皮大的社员天天搞吃饭比赛,既要比谁吃得多还要比谁吃得快,个个都撑得肚皮象一面大鼓,每天都要直肠排泄三次以上。象招蜂引蝶的花朵一样,每个人的屁股后面都跟着三五匹狗,只等他脱裤子一蹲,狗们便一哄而上。腐败的厨师更是天天**留粗。后来没有荤的吃素的,吃完细粮吃粗粮,吃完干的喝稀的,再后来把仓库里的种子也吃了个精光,第二年开春只好关门大吉。

忠武公的心里还时刻牵挂着敦煌,所以在这个冬天里他一直在为开春后的西行做着准备。他想起这次西行最难以忍受的就是饥饿、寒冷和缺水。于是,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在叶茂莲的精心组织下,他们成立了若干个劳动竞赛小组,开展备粮、备水和狩猎等劳动竞赛。组和组比,人和人比。实行流动红旗制,定期开展“摆、评、比”(摆实物,评质量,比数量)活动。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最原始雏形。在胡杨林东边的沼泽边缘有许多野骆驼,刮风下雪它们便到林中躲避。于是忠武公便发动大家捉野骆驼,一个冬天下来捉了上百匹,一匹匹都戴上笼头拴在胡杨树上驯,以备载物驮人。有了骆驼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有了汽车。他还开展全民大健身全军大比武运动。这次西行他深切地体会到强健的体魄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前提,大家也都深有同感。为此,他提出的口号是:“强身健体,建功立业”。这八个字刻满了房前屋后的胡杨树。一时间胡杨林里朝气蓬勃,童子功木兰扇太极拳百花齐放。卫士们对着粗大的胡杨树练习铁砂掌,直震得金黄的叶子象蝴蝶一样飘飞,惊悸的斑鸠晚上也不敢归巢。后世有个伟人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正是这时的真实写照。又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正是忠武公此时的心声。此间,忠武公还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那些中途收留对他不离不弃的伤兵流民的情况一点也不清楚。他要通过普查来发现人才,起用他们来为大家服务。这支队伍是他最艰难困苦时的追随,因此他还要做着“苟富贵,勿相忘”的准备。忠武公在这个冬天里的所作所为,充满着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呈现出上下关系融洽,干群协力同心的良好局面。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真实写照。总之,这个冬天的这片胡杨林就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共产主义社会。

章节十二

转眼之间,冬去春来,伏在冰盖之上已经能听见小河潺潺的流水声了。胡杨树枝上已有了细细的芽苞。啊,春天终于来了。就在忠武公扳着指头规划起程西进的日期的时候,一件事的忽然发生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就是因为这件事才使青年干部余最功勋卓著,最终成长为忠武公。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深冬的一天,卫士们下的夹子夹到了一只白狐,正准备抹上泥巴烧熟了下酒的时候,被叶茂莲看见了,她觉得雪球一样的白狐十分惹人怜爱。要知道白狐是有妖气的,见了叶茂莲就抱住她的裤脚咽咽地哭。叶茂莲顿生怜爱一把搂在怀里。日后,白狐就和叶茂莲朝夕相处,被她养得肥肥硕硕。这天清晨,忠武公看见朝霞满天,河里的厚冰已在嘎巴嘎巴的破裂,脚底下残雪的缝隙里小草也在返青。春天终于来了!忠武公展腰伸臂由衷地感叹。就在这时,那只白狐忽然从叶茂莲的怀中窜出,箭一般地射入了丛林。忠武公急忙套马带着卫士去追,这只白狐真是浑身弥漫着妖气,始终与忠武公他们保持着一箭距离。忠武公几次要放弃追捉,那白狐就人立而啼,妩媚弄姿,晃得忠武公分明就看见那就是叶茂莲在向他招手。忠武公放箭去射,又总是左偏右斜,支支箭都落在白狐的脚边。那白狐顿时又双手掩面咽咽而泣,仿佛又是白衣白裾的王会长一样。忠武公顿时汗毛倒立,中了蛊一般地追赶。想不到这一追就追了三个月。每天天一黑就追到一座木屋前,白狐再也没有踪影,忠武公便只好宿营。似睡非睡之间,不是白衣白裾的王会长来与他倾诉相思之苦,就是温顺贤淑的叶茂莲来与他共叙鱼水欢情。当第一束阳光射进林子的时候,忠武公一推开门又见那白狐就在一箭之遥,用哀怨的目光看他。日复一日,天天如此。直到有一天,忠武公跟着白狐走进了一片胡杨林,分明就看见那熟悉的屋檐下叶茂莲依门而立楚楚动人。忠武公一步上前还没说话,叶茂莲就倒在他的怀里,只说了一句“大人,妾可复命矣”,便闭上双眼弃他而去。那只白狐在叶茂莲坟边的林子里哭了三天三夜也没了踪影。

自此,忠武公对狐狸有着特殊的感情,觉得每一只狐狸都是他的亲人。在大明王朝的时候,忠武公做过一任翰林院大学士,分管文艺和出版。那时候,中央管得紧,国家级的作协会员要发表一百万字,州级的要发表五十万字,每出一本书都要六部会审,否则不给书号。如果你私自出书,东厂西厂的人就要让你消失。这时,就有一个了解忠武公这段历史的儒生,为投其所好,写了一部《聊斋志异》(不是老蒲的那本同名书),备受忠武公推崇,并亲自作序,当年还获得了翰林院的“优秀作品奖”。此后又有许多梦想成家的文学青年,他们写不出《西游》、《水浒》,就亦步亦趋,以他和叶茂莲为原型,写些才子狐仙的奇遇来博取书号。忠武公也是情难自禁,六部会审的时候总是力主通过,那些尚书侍郎们也是要从他这里拿书号去出版自己的讲话汇编的,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顺水推舟之决。所以在他任翰林院学士的那些年里,南北两都的书店里,到处都是这类书籍,搞得许多儒生不在学堂里住,专门到荒郊野外去租房子住。他们白天只顾睡觉,到了深更半夜才假惺惺地秉烛悬梁,目的只有一个,幻想着狐仙艳遇。到头来,荡尽家财还是个个名落孙山。更有一些走火入魔的儒生,书没读好却从此疯疯癫癫,白日里天昏地暗,夜里却穿着长衫,戴着儒冠,手拿折扇,涂脂抹粉,在街市上渡着方步,看见走夜路的女子就扯住不放,哭哭啼啼地倾诉:娘子,你想得晚生好苦啊!于是就有家长联名向中央写信,或举着“铲除毒草,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横幅上街游行。忠武公只好引咎辞职。

但这股歪风也是一刮就是两千年,到后来,大学的集体宿舍门可罗雀,蛛网罗蛾。学校和家长都十分头疼。尽管如此,忠武公却始终难舍狐狸情结。一千九百九十八年,他的一个朋友要创办一家搜索引擎网站,一直为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而苦恼,忠武公说,那就叫“搜狐”吧。他的朋友很是不解,叫“搜狗”不好吗?狐狸比狗的嗅觉更灵敏吗?忠武公说,还是叫“搜狐”好。他的朋友采纳了这个意见,后来这个网站很知名。再后来,也有一个叫“搜狗”的搜索引擎网站,但就是没有“搜狐”搞得红火。二千零七年初春,有一个歌手唱了这样一首歌: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夜深人静时可有人听见我在哭

灯火阑珊处可有人看见我跳舞

我是一只等待千年的狐

千年等待千年孤独

滚滚红尘里谁又种下了爱的蛊

茫茫人海中谁又喝下了爱的毒

我爱你时你正一贫如洗寒窗苦读

离开你时你却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

你看衣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