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也许我能帮帮你地忙,不过,现在我还没有想好,等我们出海后,我再告诉你吧。”马笑着说道,“我这些天和罗家小公主学了好多地东西。”
“那个红毛丫头是个文武全才,你好好学吧,学会了都是自己的。”孙纲取笑了她一句,说道。
一切安排完毕之后,孙纲带着随员和卫队乘坐专列前往天津,开始了他地视察之行。
炎热的夏天对孙纲来说显得有些难过,但他现在的心情并没有被天气所左右,他悠闲地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望着辽阔的原野,心胸变得十分开阔起来。
列车的上空不远处,一艘飞艇浮现在那里,这是飞艇部队进行的远航演练,同时也在天上替他的专列进行着警戒。
“他们要是在天上给咱们扔下颗炸弹的话,咱们可就全完了。”黄兴看着天上的飞艇说道,
“黄司长多虑了。”黄兴身边的特情司司长王士珍说道,“此等飞艇以炸弹攻击炮台兵阵等固定目标可为利器,我车正行驶中,飞艇之弹无法照准,是打不中咱们的。”
孙纲听了他的话不由得微微一笑,王士珍本来是袁世凯手下的得力干将,在“中华帝国”成立的时候出力极多,而且率军打死了毓贤,数次击败“讨逆军”,可以说是一员“能将”,袁世凯兵败自杀后,他和唐绍仪等“袁军旧部”听从了冯国璋的劝告,率残兵请降。华夏共和国成立后,曾有人想追究他们这些人的责任,但李鸿章等人出于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考虑,公布了“大赦令”,没有对他们进行“清算”,王士珍等人自袁世凯死后,心灰意冷,本打算回家种地,不再参与到政治当中,但孙纲知道了他们的经历后很为他们惋惜,于是给他们分别去了信让冯国璋代转,王士珍等人对他的“不计前嫌”深感意外,也十分感动,于是都投入到了他的麾下,分别在军务部被孙纲委以重任。
后来孙纲在见到了已经快四十岁的王士珍本人之后,看到了他额头上的刺目的伤痕和缺了无名指的左手,大惊之下一问,这才知道,这些都是甲午年王士珍在朝鲜战场上同日军血战时留下的“印记”。
王士珍告诉孙纲,他那时是叶志超麾下的炮队统领,曾经同日军数度交锋,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可是因为叶志超临阵脱逃的关系而受到了牵连,结果战后被长期闲置,后来被袁世凯看中后笼络于麾下,从那以后就一直跟着袁世凯混了。
当孙纲知道王士珍也是甲午战争中一起同日本人血战过的“老人”后,十分高兴,和他作了一番恳谈,表示现在新国家成立,正是用人之际,决不会再计“前嫌”,希望他能够安心助他自己一臂之力,王士珍对他的“礼贤下士”很是欣赏和感动,就留了下来。
从刚才王士珍和黄兴的对话就可以知道,王士珍的战场经验要比黄兴多,而且对新武器的认识和体会也更加深刻。
关于中国陆军改换重机枪的时候,曾有人提议给中**队装备法国的哈乞开斯气冷式重机枪,王士珍表示反对,他见过日军曾装备使用过这种气冷式重机枪,各方面性能相比之下,并不如看起来大但实际却较轻的马克沁重机枪好用,在听了他的解释之后,军务部军备司最后否决了在中**队当中装备哈乞开斯气冷式重机枪,而是采纳了他装备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的意见。
中国陆军现在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在孙纲的要求下,一概加装了防盾,用于在战斗中保护射手,各军对这种新型的重机枪都十分满意,中国陆军的制式装备,也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
(四百六十三)山海关之战的真相
孙纲毕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对陆军武器装备的认识也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人很多的,他深深地知道机枪在陆战战场上的重要性和以后将要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战时的“绞肉机”堑壕战在他的脑海当中可以说“根深蒂固”,所以他不但在中**队当中大力推广重机枪的应用,还想为中**队配备一种轻机枪。
这个设计轻机枪的任务,他已经交给了天工公司。
不管中国的军工人员能不能设计出来,给他们一个课题指明以后的研究方向让他们“锻炼”一下,也是相当重要的。
“此等飞艇攻敌,好则好矣,然弊处尤多。”王士珍还在和黄兴讨论飞艇的问题,王士珍说道,“其行过缓,体积又大,敌若以火箭或炮击之,或中一弹一箭,全艇不免焚毁,兵士无一能存,可谓危险之极,若以之专为高空侦察之具,则敌无所遁形,可谓适得其用。”
“如此说来,以之攻海上来犯之敌,恐亦不能了。”黄兴听了王士珍的话,有些失望地说道,
孙纲听了黄兴的话不由得一愣,看样子黄兴居然想到了用飞艇去炸军舰的说。
“飞艇不擅攻敌,飞机则可。”王士珍说道,“将来,这飞机非为海陆军之大敌不可。”
“飞机留空不能过久,行不能过远,性能远逊于飞艇,飞艇攻敌尚属不能,飞机如何能行?”黄兴不解地问道,
“克强有所不知,王先生是吃过飞机的亏的,有亲身感受,是以有如此之言。”在一旁的见习参谋官张绍曾笑着说道,
“怎么回事?我怎么不知道?”孙纲让他们说得来了兴趣,不由得问道,
王士珍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看孙纲一本正经的想要知道事情的经过,不由得苦笑了一声,给孙纲讲了当初他们在山海关同冯国璋所部陆军和刘冠雄率领的海军进行战斗的详情。
那一次地战斗经历。可以说给王士珍留下了终生难忘地印象。从那一刻起。他对飞机这种新兵器。有了让别人完全想不到地认识。
当时袁世凯在山海关彻底消灭了“讨逆军”。志得意满之际。可没等他高兴多久。北京被聂士成拿下地消息传来。接着败兵来报。说康有为死于乱军之中。光绪皇帝驾崩。“中华帝国”已经灰飞烟灭。北洋“共和军”正由海上开来。袁世凯大惊失色。但王士珍和董福祥当时却没把聂士成地武毅军和后来出现地“共和军”看在眼里。在王士珍他们看来。聂士成地武毅军虽然是德法操练。但自甲午后未经战阵。战斗力肯定不如他们这些“久战之兵”。至于连正规军编制都没有、“民团”一样地“共和军”更加不值得一提。“共和军”虽然有海军地支援。但军舰又上不了陆地。怕者何来?
当时袁军从德国人那里得到了部分军火接济(从这一点来看。德国人对中国地野心也是不小地。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下手)。加上连战连胜。士兵士气高涨。王士珍安慰袁世凯。认为“当先破共和军。再回师京城。灭武毅军。恢复社稷”。他们这帮人甚至决定收复北京后。“仿法兰西拿破仑旧例”。拥立袁世凯为“中华帝国”地皇帝!
袁世凯本来让这帮人给鼓动得有些恢复信心了。立即开始激励将士。准备和“共和军”大战一场。袁世凯同时还派人去青岛和德国人进行了联络。请求德国远东舰队前来帮助消灭刘冠雄率领地海军支援舰队!至于袁世凯当时给德国人开地什么价码王士珍没有说。估计肯定也不比满清王公给俄国人出地价小。从这一点来看这些投机政治地野心家们都是一个德性。
不过德国人还是很精明地。并没有答应。
当冯国璋军在海军地掩护下于山海关附近海岸登陆后。袁世凯和王士珍及董福祥亲眼见到了“共和军”地阵势。心惊之余也不肯束手待毙。王士珍指挥袁军依托早就构筑好地堑壕和阵地用德国人支援地火炮向冯国璋军发动了猛烈地进攻。
袁军久经剧战,这一次全军上下都知道没有了退路,所谓地“置之死地而后生”,士气空前“高涨”,一度把冯国璋军压制在了海滩上进退不得,这时候海军舰炮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在刘冠雄地指挥下,海军支援舰队的五艘巡洋舰和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用舰炮向袁军阵地进行抵近射击,一度压制住了袁军的炮火,给袁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袁军也不甘示弱,在王士珍的指挥下,袁军炮兵居然将一部分火炮转移了阵地,躲到了一个隐蔽的方向,向海中停泊的海军巡洋舰突然发起攻击,海军没有想到袁军炮兵居然在这个方向开炮,猝不及防,被打了一记闷棍,吃了暗亏。在袁军地猛烈炮击下,“海天”“海圻”两舰先后被击中,险些燃起大火(德国人地炮果然不是盖的),刘冠雄以为这个方向上袁军布置了强大地炮火,担心受到更大的损失,于是命令两舰退回海上,这样一来,袁军面临地海上炮火压力大大减轻了,让袁军能够在一开始的战斗中坚持了下来。
但让袁军没有想到的是,早就在天上盘旋的三架海军水上飞机很快就发现了袁军这支隐蔽炮兵的位置,立刻开始发动了攻击,这三个“嗡嗡叫的会飞破书架”(袁军士兵们这么叫的,也算很形象)飞到了袁军上空投掷小炸弹(飞行员用手往下扔手榴弹),不但炸死了数名袁军炮手,还引燃了袁军的弹药箱,导致袁军阵地发生了大爆炸,而爆炸产生的火光又让海军发现了目标,开始调转炮口射击,结果这支袁军全军覆没,冯国璋军得以从容建立滩头阵地,在陆地上站稳了脚跟。
随后,海军的三架水上飞机又多次出动,不但时不时的对袁军进行“骚扰”,而且将袁军的布置从天上看得一清二楚,冯国璋和吴佩孚及刘冠雄由此做好了周密的布署,有针对性的开始向袁军发动全面进攻,袁军抵挡不住,死伤惨重,连董福祥都在海军舰炮的猛烈轰击下丧命,袁世凯也受了伤,哀叹“今日方知北洋军势之强,吾事毕矣”,于是吞服鸦片自杀,主帅一死,袁军就此彻底瓦解。
而冯国璋和刘冠雄在这些天的战斗中对王士珍等袁军将士起了“惺惺相惜”之意,暂时停止了进攻,冯国璋写了信由飞机飞至袁军阵地空投劝降,王士珍等人听从了劝告后率袁军残部请降,就此结束了这场战乱。
听完了王士珍的讲述,孙纲暗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