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电子书 > 未来图书馆 >

第60章

未来图书馆-第60章

小说: 未来图书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矩是要到年末才能支取,不过协会对星术士们向来宽容,年初支取也算不得事情。

一份小考试卷就要200两银子的京师,程晋州怎看的上80两银子,立刻道:“恐怕我还要再多一点,2个贡献点不好卖吗?”

“其实也挺多了。”徐谷拍拍额头,寻常星术士,耗费两三年光阴,完成一篇文章,说不定一个贡献点都拿不到,就是那些站在金字塔高端的星术士,虽然能轻易的获得许多贡献点,可他们研究却往往会花去更多,入不敷出才是星术士们的常态。

星术士的世界,始终是一个通货紧缩的世界。

“那价钱?”眼看着自己已经成了小傻的代表,程晋州也就干脆充愣,反正在一群星术士中,他说不定还真是智商最低的那个,本色演出也好。

徐谷招招手叫过来一名星术士学徒,然后从靠窗的位置抬出一本1。5米以上的书,道:“协会为了方便星术士,每半年会发布一期兑换品的价格,但这些都是高价商品,很多时候不等我们看到书,本部就已经卖完了,不过还有一些常用的便宜资源也在兑换列表中,直接换银子的是没有的。”

兑换本身也具有维持贡献点信用度的功能,虽然这个时代的人们不会如此系统的去研究经济问题,但在平常的使用中,多少能够体会一二。

书厚的像是电冰箱一样,有专门的类似画架般的设备,使其能够竖置于地上,程晋州从前向后翻页,大都是些不认识的矿物材料,价格则从1个贡献点到数百个不等。

“有粮食吗?”程晋州马上找到了老本行。

“粮食不一定划算。你要用粮食做实验吗?”徐谷错误理解道:“协会提供的粮食主要是数量大,标准统一,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运送到你指定的地区,你知道,战争时期这可是好东西,不过如果你买的少的话,价格上反而会吃亏,既然你是想换钱,就应该买在当地价格最贵的那种。假如你自己会制作一些物品的话,购买原料再加工,收到的钱也更多。我通常都是这样建议那些星术士学徒的。”

他呵呵的笑了起来道:“星术士学徒很多都失去了晋级的机会,往往就通过协会做些生意,我们也是鼓励的。”

能够让协会贡献点流通起来,又解决了不能成为星术士的学徒们的生活,协会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那您觉得,哪种比较适合?”程晋州认真的问了起来,有人咨询总是好事。

徐谷在自己手上的小本上翻了翻,道:“试试碧金石?一个贡献点可以换到50克,2个贡献点就是100克,然后……,壁金石的市价是每克12两银子,2个贡献点,就有1200两银子。”

程晋州暗自算了一下,一年红利10两银子的贡献点,竟然可以换到600两银子,按照股票来比较,60倍的市盈率基本也属于中国型股票了,当然,贡献点的收益并不仅仅是每年的10两银子。

1200两银子能做不少事情了,程晋州满意的笑道:“那需要走什么程序吗?碧金石好卖吧。”

“好卖的,这是一种贵金属,装饰也好,各种武器,制作的物品也都需要。”徐谷说着沉吟了一下道:“就用认证石转账即可。上面自有记录。你真的要换?”

最后一句,他还是有劝服的意思。

程晋州确定的点点头,假如可以的话,他其实还想卖掉更多一些,免得真成为一星术士太过高调。只是这种事情不好控制,他又确有需求,顺其自然罢了。

见他确认,徐谷正要拿过认证石,身侧又有人道:“1200两银子的话,不若卖给我如何?”

两人迅速转头,就见一位穿着墨绿色长衫的老头,笑嘻嘻的站在两三米外,满脸的络腮胡子,一副老实忠诚的模样。

“老莫,你今天还有空?”徐谷显然也是认识他的,转而向程晋州介绍道:“这位是莫业,30年前的星术士学徒,现在也是星术士学徒。”

程晋州打了个招呼,即问道:“您有现银吗?”

他不在乎10%或者20%的差价,尤其是在与星术士们交易的时候。

“不仅有银子,还有粮食等等,星术士材料也是应有尽有。”莫业拍着胸脯,拿出自己的认证石递过来道:“您以后凡是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找我。咱俩互相记录一下联系方式,以后有什么信息就可以留在协会,一到就有人通知。”

程晋州颔首道:“就银子好了。”

虽然他是想要一些粮食,却没必要现在就交换。

莫业立刻掏出12张飞票,吹了口气道:“户部和三司都能领,您拿好了。”

交易简单迅速的好像超市购物,程晋州将飞票收在怀里,轻吁了一口气。钱是英雄胆,有了它,作弊抄袭无所不能;没有了它,就是用未来科技抄袭,也会让人感到不安……

……

第七十七章 延平郡王

弘文馆的小考,一如乡试的格局。

考场在国子监的地盘里,不仅有弘文馆的学生,其他中央级的学校亦会同时考试,不过与弘文馆一样,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的孩子毕竟在少数,几所学校合在一起,也不过几百人的规模。

学生要自带吃食,自带马桶,自带笔墨纸砚,然后关在只余容身的隔间中,完成总计三道大题。乡试比会试幸福的地方在于考试时间更短,只要1天时间足矣,若是对自己的身体条件有充分的信心,少带些东西也无所谓。

程晋州身体瘦弱,挤进特意设计的小隔间中也觉得空间狭小,肌肉男们在这种考试中恐怕要受尽折磨。他不无恶意的想:古代书生俱是体质孱弱的造型,莫非是被这些小隔间条件选择了?

禁军骑士组成的守卫们在考场内外巡考,每40间小隔间连成的排房密集的好像后世的临时铁皮房,程晋州远远的看见几位皇族也孤身挤了进去,不由摇头失笑。

皇族自然是不用参加科举考试的,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小考或许更重要。毕竟皇帝陛下也需要一些数据,来判断自己的孝子贤孙们的成绩。

随着监考官一声令下,考试正式开始。

程晋州将砚台轻轻的摆在桌上,然后滴入清水,将墨块缓缓化开,以前的中国人并非不懂得怎样调制墨汁,他们不使用这种更方便的物品的主要原因,是墨汁的质量太差,并且消耗过快。对于现代人而言看起来很实用的东西,在古代完全没有价值,就像是一场考试,每个考生也许就会用去一瓶墨汁的量,而且并不会让工作变的轻松。

考卷挨个发了下来。

小程同学面色平静的将之翻了过来,先看右手第一句,果然是“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

给他的感觉,就好像又回到了学校,老师划了重点,但不上考场,你永远都不知道重点究竟有多重。

搓开戒子,找到买来的答案,剩下的事情就如同吃肉一般简单了,最麻烦的地方反而是抄写的过程。程大博士的毛笔字水平,经过长期的练习,目前大约相当于初中级别的书法爱好者,写出的字对方能认识就算是最大的成就了。光是抄写,就让他做了三个小时,而此时的沈聪等人,早就开始打瞌睡了。

做完了题目并不能立刻交卷,不引人注目自然是抄袭的铁律之一,当年的唐伯虎先生,就是因为另一名抄袭者未能遵守规则,而同陷麻烦之中,至于小程同学,他有太多的同伴因为卷子上的90分而被狞笑着带走,同样有许许多多的同仁因为70而弹冠相庆,在座位上枯坐片刻,程晋州干脆打开戒面,尝试着自己从抄写的乡试录中寻找答案。

如此一来,时间倒是过的飞快。他也同时能够验证一番自己的小抄质量——抄袭这种工作,实际上反而印证了书本的重要性,想想看,1000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能够在看守严密的考场上肆无忌惮的作弊,1000年后的中国人,竟然还要依靠入耳式耳塞之类的工具,真真是一点进步都没有,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理论性的总结,缺少实践的传承。在武当少林的道士和尚将全部功力都传给自己的儿子们的时候,抄袭者仍然敝帚自珍,如此的做派,又如何能够与日新月异的反侦察水平斗争呢。

小程同学仗着有先进科技打底,小抄也准备的马马虎虎,总之是觉得有用的就抄进来,终归是没错的。

现代中国人总是把科举考试想象的太难,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诸如乡试这种等级的考试,问的都是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例如考官会写出一长串不在一本书中的句子,让人去解释它们的意思,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上能看懂四书五经,认真一些,肯定能够回答出来,如此两道大题再加一篇作文,就是全部的考试内容了。普通智力的人,学上10年要考中是算不上困难,那些说古代科举录取比例低的人,大抵是从发改委和统计局毕业的孩子,他们喜欢将全国人民作为基数,然后用中试者做分子,天知道有多少聪明人,一辈子只能做苦力在地里刨食,却没资格发挥一下自己的天份,还有女人、商人、乐户等等不能参加科举的限制。如果按照读书人中秀才的比例来说,科举并不会比高考难上多少——事实上,从小学到高中的10年时间,现代学生需要的学习时间还要更多。

当然,秀才以上的省试和会试,以及唐代所谓的进士考试,仍然是精英选拔考试,难度提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对于现在的程晋州来说,他甚至能够脑袋空空,只拿着戒子去考试。除了科技水平先进一些,像是他这般以抄袭为目的的考生并不在少数,许多人所谓的夹带资料,其实就是带一本书和注解进去,照样抄的轻松愉快。

快乐的吃过随身携带的肉粽子,陆陆续续的开始有人交卷,特别是弘文馆的学生们,少有会安静坐到晚上的。程晋州倒是耐得住性子,直到考试结束,卷子收去,锣声响起,方才推门出去。

两排房间的过道上,到处都是伸懒腰的人,互相对望都笑了起来。

有人大声的笑了起来:“比娘的正式考试还累人。”

“那是你去了两次也不过吧。”

几个人就哈哈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