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第1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在伏尔加、乌拉尔战役时,如果不是参谋部坚持必须撤退,恐怕逃入中国的苏军不是十二万而是五十万。
“如果英国能够在法国北部或北极地区开辟反希特勒战场,苏联及英国军事形势将大为改观。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但能牵制希特勒东方军队,同时也会使希特勒入侵英国成为泡影。开辟第二战场,符合英国军队及英国南部全体居民愿望。我清楚开辟第二战场的困难,但我以为,克服困难开辟第二战场,这不但有利我们共同事业,也有利英国本身。
现在是开辟第二战场最有利时机,希特勒主力已调至东方,还没来得及巩固东方战果。在北面开战场,则更容易。英国只需由海军和空军采取行动,无需派遣军队和炮兵登陆,苏联陆海空军将参加战役。如果英国能从挪威志愿军中抽调一个轻装师或更多兵力加入,可以把部队调到挪威北部,组织反对德国的起义。
首相阁下,为击败希特勒,苏联已经承受了他国所不能承受的代价,牺牲近千万军队,而局势越发紧张,苏联政府正在面临一个痛苦的抉择。我相信首相阁下,应该可以理解苏联的牺牲和目前局势。
看到这,朱可夫盯着朱加什维利的背影。这个自许有钢铁意志的格鲁吉亚人,第一次向外国承认了苏联的失败。电报实际是在告诉邱吉尔,如果英国不开辟第二战场,苏联唯一选择,就是和德国人媾和。“要看看英国人对您的建议作何反应,约瑟夫同志。”朱可夫如实回答。如英国人有能力开辟第二战场,早开辟了。面对苏联“威迫”邱吉尔会怎么做?
“约瑟夫同志,我们带来伏尔加,乌拉尔最新情况。”将电报还给莫托洛夫,朱可夫走到地图边,外交问题不是自己能够理解的。“中国军队在我军撤退后,越过乌拉尔河,在里海沿岸建立数公里西岸防御纵深。”朱加什维利突然转身,急步走到地图前。“朱可夫同志,中国人越过乌拉尔河,中德关系处于紧张。这是战争爆发后,最好的消息,也许,中德会爆发战争。”
与朱加什维利的盲目乐观不同,朱可夫和总参谋部并不这么认为。“约瑟夫同志,参谋部认为,中德会保持克制与友好,同时……”朱加什维利打断朱可夫,“无论德中是否爆发战争,中国和德国直接接触不可避免,摆在希特勒面前的是中国人的精锐军团。为避免遭到偷袭,希特勒绝不会动用曼施坦因部队,意味至少一百万德军,被中国人牵制了。”
“约瑟夫同志,我来克里姆林宫时,第六集团军已经向乌拉尔斯基发起进攻。”短暂的乐观只持续几秒,朱可夫的报告令朱加什维利再次陷入沉默。第六集团军进攻乌拉尔斯基,意味德国人进攻方向发生改变。乌拉尔斯基沦陷后,战争初期撤往科米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及鞑靼共和国的工厂将受到直接威胁。
尽管先前电话中,要求一部分工厂再次转移,但苏联还能把工厂撤到什么地方?伏尔加,乌拉尔战役失败,德军切断高加索与苏联之间的联系,巴库石油已经不可能运回。越过乌拉尔斯基后,苏联重要油田第二巴库就可能沦陷。即便将工厂搬往北极圈躲避德国轰炸,但第二巴库的石油却无法迁走。仅仅依靠美国运输的石油绝不可能支撑苏联战斗下去。
这时,国防委员会委员贝利亚走进朱加什维利办公室。不过朱加什维利并没有注意到贝利亚走进办公室,地图边的朱加什维利正在苦苦思索。“约瑟夫同志”贝利亚一开口,莫托洛夫、朱可夫眉头同时一皱,贝利亚在很多场合和朱加什维利讲话都用格鲁吉亚语,对此所有人都非常反感,他们之间说格鲁吉亚语是为避免大家听懂谈话内容。
莫托洛夫曾特意请人教自己格鲁吉亚语,结果贝利亚却把他逮捕了。朱可夫敢于当面顶撞朱加什维利,显然不会害怕苏联秘密警察头子贝利亚,当然对他亦毫无好感。在贝利亚再次开口前,朱可夫打断,“人民委员同志,请说俄语。正准备报告的贝利亚半张嘴,近视眼镜后一双眼睛愣愣的盯着朱可夫,硬生生把到嘴边的格鲁吉亚语吞回,改口说俄语。
现在,约瑟夫同志对元帅们都百般忍让,以后再教训他们也不迟。“约瑟夫同志,柏林的同志发回情报,德国商务部长乘飞机前往中国,将与中国展开最高级别商务谈判。随行人员有德国参谋部后勤部门高级军官。显然,德国希望从中国直接获得补给。”朱加什维利左手正准备搓碎纸烟,听到贝利亚报告,跌落到华丽的高加索地毯上。
朱加什维利唇上修剪整齐的胡须轻轻抽动,非常紧张,不,是恐惧。贝利亚扶正鼻梁上的眼镜继续汇报。“几天前,我国驻西北商务代办处报告,《西北实业报》头版评论员文章 呼吁,全面恢复对德贸易,并建议农商部就此与德国商务部展开最高级别会谈。”“也就是说,德国人的行动实际上是回应中国的信号,是吗?”朱加什维利声音沙哑,甚至模糊。
“约瑟夫同志,外交人民委员会三小时前得到中国农商部贸易署通知,为满足国内需求,国务院拒绝开出对苏第四季度出口许可证。”莫洛托夫的话火上浇油,甚至朱可夫的脸色都变了。
过去苏联可以源源不断从中国获得武器、食物、化学原料、装甲钢、药品等。现在德国人将获得它们。此前,中德贸易基本上是精密机床、稀有金属、航空发动机之类高价值产品。现在,只要德国人愿意,可以轻易获得包括鞋带在内所有物资,只耍有支付能力。
“另外,美国已将第八轰炸机部队调回英国,英美承诺对德国昼间轰炸将恢复到43年年初水平。将重点轰炸德国飞机、坦克工厂,同时承诺年底前向我国提供不少于70万吨物资,包括4000架飞机、5500辆坦克……”莫洛托夫的好消息没能让沉闷的气氛好转。美国加大对苏联援助,是为打消苏联媾和或投降念头,希望苏联撑下去牵制德国力量。
“如果苏联大难临头或者彻底灭亡,他们会得出什么结论?”朱加什维利询问莫洛托夫、朱可夫、贝利亚等人。“显然,是英美的灾难。苏德爆发战争,英国长舒一口气,希特勒入侵英国的打算被搁置。这是美英支持我们战斗下去的原因。”朱加什维利停下,看看被厚实毛毯掩盖的窗户,冷笑不已。
“战争之初,英国为什么对鲁道夫。赫斯空降英国的目的秘而不宣,尽管逮捕了他,但赫斯只遭到软禁。显然,英国仍心存和希特勒谈判想法,也许会进行幕后交易,当然是在英国确信无法阻挡德国入侵后。”朱加什维利在“无法阻挡德国”上加重语气,冷笑愈加森冷。“英国人和邱吉尔不会接受英德媾和。”朱可夫轻声反对。
类似言论战争爆发初期朱加什维利就曾说过,这是第三次。“可能吧!”朱加什维利点点头,“可直觉告诉我,一旦苏联失败,德国再次将矛头对准英国,英国遭受惨败或直接威胁后,英国国内庞大的反邱吉尔力量就会团结起来,邱吉尔很可能下台,从而为英德媾和铺平道路。或许……从窗边又走回办公桌边,朱加什维利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什么。
“苏联失败,数百万德军将调回法国,邱吉尔也许会主动向希特勒伸出橄榄枝,从而结束战争,换取英国生存。现在,英国已不能指望美国,至少在美国解决掉日本前,英国力量无法保卫英国。要么流亡加拿大,要么接受德国提出的体面结束战争和谈。对,邱吉尔一定会这么做,至少德国已经帮助他消灭了一个敌人。”
朱加什维利又一次自恋的坚信自己的推测,坚信推测一定会变为现实。邱吉尔对苏联怀有刻骨仇恨,对苏联友好不过是权宜之计,目的无非是在战争中尽可能消耗苏联,让苏联精疲力竭,长远目标才是令希特勒德国一败涂地。如果苏联真的失败了,邱吉尔会怎么做呢?他无疑会变得非常现实,拒绝激怒疯子希特勒,从而保护英国利益。
“我们一直在犯错。”朱加什维利声音突然变得高亢,甚至病态的激动。突然他走到书橱前,取出一本《乌米扬诺夫选集》,盯对目录打开要看的那一页。“我们的对外政策一直受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对外政策的指导。”朱加什维利大声朗读,“与帝国主义联盟中一个国家达成军事协议,只要协议不违背苏维埃政权原则,反而加强地位和减轻压力。”
读完这段,朱加什维利重新将书塞回书橱。“但这是并不是真理,乌米扬诺夫同志曾说,每个人都会犯错,他也不例外,而我们却一厢情愿的相信,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不会犯错的,他的思想、方针政策,左右着我们党和政府的决策与路线。”朱加什维利谈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时,莫洛托夫、朱可夫、贝利亚都只是静静倾听,两个巨人间的交锋,他们没有能力参与其中。
“为退出战争,乌米扬诺夫同志和德国人签定布列斯特条约,是正确的。为实现军队现代化,与德国进行军事合作,同样正确,一次又一次正确,让我们迷信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战争爆发后,面对邱吉尔的橄榄枝,尽管知道隐藏祸心,但因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对外政策并不反对采取类似步骤,使我们决定接受英美先后送来的有毒的糖果。”
朱加什维利站到莫洛托夫面前,仰头向天花板吐了一口烟,继续滔滔不绝“我曾说,英美应当是我们在反对法西斯德国斗争中的盟友,显然从一开始,我们一厢情愿的相信,法西斯同样是英美最大的敌人,但是结果呢?残酷的事实证明,法西斯从来就不是英美最大的敌人,英美的心腹大患是苏俄,是无产阶级苏联。”
朱加什维利的话令朱可夫光秃秃的额上冒出汗水,随着“演说”深入,朱可夫慢慢明白朱加什维利的意图,他正在为自己寻找借口和理由。一五计划接受美英贷款、发动大清洗、与英美结盟等,每次,当做出重大决定时,他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