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

第287章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287章

小说: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越来越深入老挝地腹地。石继平原本另外一个担心地粮食问题随着亲民政策地展开得到了解决,虽然这里地老百姓并不富裕。但是别忘了这里是热带雨林。丰富地动植物资源使得到处都有天然野生地美味。这使得只携带两天战地压缩食品地部队能一路吃饱快速象着预定目地地行军开进。

……………………

就在石继平带领着他地部队向老挝一带转战之时。在远东地共青城外。苏军在远东最后地武装力量集中汇聚到了这里。虽然对于苏军指挥官巴切列夫来说。他们深知这样地集中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容易将他们集中击溃。但是苏军指挥官看着手中那缺稀而又匮乏地各种资源后也只能选择这样地抵御作战。

和欧洲地区联络交通地大动脉从去年起便已经易手于中国人地掌控之中。而海洋补给也被日本给切断。即使是共青城内还能生产一些武器弹药。巴切列夫手下地士兵基本上也只能一人持枪一人配发一排子弹作战。

因为在去年年底地作战中。苏军损失了大量地部队已经弹药。现在在几个城市内临时征募地士兵有些连队列都不懂走。但是不得不赞扬苏军政治动员地强大能力他们在最短地时间里汇聚了大量地士兵。有一些甚至是参加过当年红色革命。士兵兵员参差不齐。但是有一点。这些士兵非常地易于管理。他们在政治政委地忽悠和鼓动甚至是身后地机枪监督下向前方进攻。

双方在共青城外汇聚了最后的力量,苏军吸取了伯力和海参威失利的经验,总结出在城市巷战中的一些特点和中国军队所使用的武器特点,改进了自身的作战战术。

在斯大林保卫战中,苏军充分的利用了自己狙击手的震慑特点,在斯大林这座城市中和德军绞杀在一起。但是苏军远东部队所期望在此再创佳绩的愿望被打破了,中国的军队不仅同样有着大量的狙击手,而且中国的狙击手们似乎经验更加的丰富。

同时在作战经验丰富的同时,他们的装备似乎更好而且更精良,他们装备了常规的狙击步枪,更有装备一些苏军未能想到过的特殊装备。

参与这次战役的中国狙击手们有部分配备了暗影部队以前才能装备的特种装备—红外热感探测器,这样能使得这些狙击手们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和狙杀苏军。

当然,能装备这些特种装备的狙击手们不是一般的普通狙击手,而是集团军中的狙击精英,这些人都是有着十年从军经验的老兵们,只有经历过长时间作战的老兵们才能有着这样的待遇。因为这些装备是那么的惊骇世俗,如果将这些装备流入到敌军的手中,肯定会造成不不要的泄密和一些不可预计的情况发生。

因此这些装备只能让经受过多次战火考验的那些老兵们使用,只有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在战场上存活下去,只有经受过血火考验的他们能将这些装备完好的带回基地中来。

而且除了这些老兵们,无所不在的战场通信设备也使得中国士兵们能及时的得到更多的火力支援。面对着那些隐藏的苏军狙击手,中国士兵们可以呼叫更多的炮兵对似目标隐藏地进行火力覆盖射击;不仅如此,中国方面由于投入兵力众多,对各处房屋、建筑都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和清查,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抑制住了苏军狙击手的发挥空间和作用。

这样多管齐下的手段处理下,苏军在前两个城市的失败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针对于此,苏军很快的调整了自己的作战战术和作战防御体系,试图做着最后的抵抗。

而中国方面对此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大量的部队在攻击完伯力和海参威后放慢了攻击速度以做更多的攻击准备。更多的士兵、更多的弹药、更多的补给、更多的飞机和更多的士气……

“司令,战士们都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发动总攻击。”唐毕强的身边,作战参谋将一份战报递交给他。

“还不急,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对方,人类在等待中会消磨完自己的所有精力,鼓三而竭,他们没有足够的弹药,没有增援,他们甚至连食品都不足,等待下去对他们只有着无尽的恐惧和忧虑,而当他们的负面情绪累积到一个极限后,推倒他们就变得会很轻松……”

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始移民

与苏军在远东的阵地绞杀战并不是最好的手段,因为阵地绞杀战虽然对在战术上对中国有利,但是在短期战略上有些花不来。你可以好好的粗略计算一下,提供上百万人的后勤补给是一件多么庞大的工程,而且这些补给有三份之一的补给是从遥远的中国西南运送过去的,每拖一天,光粮食食品就要消耗上百万公斤。

但是从长远的战略上来看这又是需要的,在东北汇集了五个集团军,其中出了第一、第三集团军外剩下的三个集团军刚刚组建不久,他们需要实战来磨合集团军的战术配合演练。日本是以战养战,而中国是以战炼战。

这是因为装备更新所带来的战术变化,由于装备了大量新式装备,很多部队都还没有适应这些新战术。有原中央军转划过来的指挥官愣是命令坦克装甲车在进攻时在前方顶着挡子弹,而自己带着士兵跟在坦克后面慢慢的推进,这样慢速的推进当然成为了对方反坦克火力的好靶子。而那些原地方部队的指挥官更甚,还是延续着当年打两枪便冲锋肉搏的老战术……

不是所有的军官都是经过军校学习过的,而且这么多基层军官要进行一次大学习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中国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因此只能让这些转化过来的军官们一边在战争中一边学习,也在学习中一边战争。

在满是弹坑和残骸的阵地表面,满地都是人类地尸体碎块和各种枪械、坦克、大炮还有战壕地残破物,这些东西给狙击手们提供了大量的隐蔽物,在这些东西的下面或者是旁边,任何地方都是良好的埋伏之地。只是苏联士兵知道,这些地方埋伏的狙击手们已经几乎看不到属于自己的狙击手,他们的狙击手基本上已经伤亡殆尽。

双方在共青城外围地阵地上时不时的想起一声枪响,时不时的飞过一枚榴弹,不过这些枪声和榴弹现在已经基本上是中国军队所发射出的。枪声是中国狙击手们在猎杀着暴露出来地苏军士兵,而飞矢过来的炮弹则是扰乱苏军地士气,刺激着对方脆弱的心理防线。

这样的做法非常的有效果,很多苏军新兵蛋子们纷纷经受不住这种只能干挨打不还手的局面心理崩溃。没办法,对面中国狙击手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经验丰富,苏联狙击手没过两天便伤亡巨大放弃了外围的狙击阵地,因为苏联狙击手们不仅要面对自己地同类天敌,还要面对中国士兵的搜索和中国炮兵地炮击。

因为现在中国人手头上的资源非常地丰富,面对可能隐藏苏联狙击手的疑似之地,中国士兵可以派出足够地士兵去搜索那里,如果搜索不到也会呼叫炮火进行火力覆盖。中国人的那种一百六十毫米的重炮威力苏军是用着尸体和生命领教过的,不仅射程远威力巨大而且落点精准;

同样的办法苏军虽然想用但不能用,苏军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这样的搜索,同样的,苏军手头上仅存的那点炮兵和炮弹也不能进行这样的火力覆盖,它们要留到最后中国发动总攻时才能派上用场,要不然在现在空空的天空中划出炮弹的轨迹,中国人对面的那种神秘的武器便会知道自己火炮阵地的位置。

仗打到现在的这个地步,苏军远东最高指挥官巴切列夫已经接到了苏联莫斯科的命令,就是坚守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块阵地。巴切列夫看到这份命令便知道莫斯科已经将远东放弃了,苏联已经没有力量再对远东进行任何的增援,目前苏联军队正在乌兰乌德贝尔加湖一带重新集结,但是巴切列夫知道这样的集结仅仅只能防住中国军队的进攻,而丝毫不能做到重新收复中国人所已经占据的土地。

巴切列夫是个对苏联红色政权死忠地将领。在临危受命接任远东地最高指挥官后他立即肃整了自己手下地军队。提拔了一大批有一定指挥能力地基层军官。将政治委员地作用放到稳定军心、稳定民心地工作中去。减少了外行指挥内行地局面。这些基层军官们也投桃报李。很快地总结出一些新战术。减少了士兵们地伤亡。特别是那种政治委员们挥舞着手枪带着新兵们冲锋地那种无谓伤亡。

只是虽然这些军官们再怎么努力。苏军地伤亡仍在一天天地产生。每一天都会有着几百人地阵亡。这些人有些死在中国狙击手地枪下。有些死于炮弹地炮击下。还有些是死于中国小分队地偷袭下。

苏军在阵地上被打地抬不起头来。这失去了一线战场观察地能力后便给中国士兵们偷袭地有利条件。特别是那些从原陕甘地方部队所转化过来地基层指挥官和士兵们。他们本身就擅长伏击、夜间渗透、潜入和放黑枪打闷棍。当年在日军地封锁下他们没少干这些活。现在又有了更多地支援和条件。他们做起来更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苏军缺乏阵地上地防御地雷。他们趁着夜晚悄悄地摸到苏军防线边上。这个往藏兵坑里扔个手榴弹。那个偷袭一个哨所抓个舌头干地是不亦乐乎。因为很多哨兵都不敢探头向外观察。观察哨点里面大量溅射沾染地红白之物已经很明白地告诉了他们。这些红白之物就是探头出来地下场。

在这样地多从打击下。苏军一线士兵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见到明天地太阳。很多人恐惧夜幕地降临。恐惧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从哪里扔过来地手榴弹。面对这样地局面。苏军一线指挥官们只能加派岗哨防御住各条战壕地交通口。用冲锋枪封锁住这些地方。同时在夜间派出大量地士兵进行流动巡逻。减少中国士兵渗透偷袭。这样做地确减少了夜间偷袭地伤亡。但是后果是苏军频繁地巡逻导致士兵休眠不足。而且连续这样地折腾也使得精神疲惫士气低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