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中华外史 >

第29章

中华外史-第29章

小说: 中华外史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非常全面的将材。以目前白莲教的处境,失去姚之富,那么离失败就不会太远。至于王聪儿,那多半是因为自己丈夫的原因,才使她有如此的威望,但威望毕竟是威望,不是能力,而刚才看见的哪个先锋,也不过如此,朱涛开始慢慢的盘算。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可以慢慢谈,我们还是谈谈怎么突围的事情吧”,朱涛不想在梦一样的问题上纠缠,忙转移话题。

事情往往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月24日,白莲教以损失五千余人的代价,拼死突破清兵的重围,在渡过汉水,北上进入郧西后,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而基本没什么损失的六万多清兵又从后面追杀过来,摆在义军面前的三道西去清兵防线,使起义军陷入绝境!

一路来,朱涛也没有什么事情做,除了逃命还是逃命,而姚之富在知道朱涛的身份后,对朱涛的人身自由也干涉起来,朱涛几次想到下面看看士兵的情况,都被姚之富委婉的拒绝。王聪儿虽然有心让朱涛帮助白莲教摆脱目前的困境,但对于姚之富的建议,王聪儿也丝毫没有办法,只好天天陪着朱涛在那里闲聊。对于这个建议,王聪儿起初是一万个不同意的,她认为目前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而姚之富却要自己天天陪客人,当然,朱涛是很愿意会会这个女英雄的。可几天过去以后,王聪儿竟然发现这个中华南洋国的主席不但胆识过人,而且对行军打战也很有一套,对于白莲教起初的运动战更是赞不绝口。

“公子不愧是一国之主席,不知道公子对我军目前的形势有何预测”?几天的相处,朱涛和王聪儿已经变得比较熟,虽然还谈不上朋友,至少不再整天的彼此怀疑对方。

“要我说实话”?朱涛理了理他那几根短得不能再短的头发问。

“这个当然”。

“好,那我就说了,有说错的地方,还望总教师海涵。以我对目前局势的掌握,在东南方向,襄阳和十堰刚刚被清兵占领,东北方向山西境内的嵩县,那里也是清兵的地盘,西北方向,那里是陕西的山阳,虽然现在还没有落入清兵之手,但这是迟早的事情。况且,我们的去路就是山阳,清兵在我们去山阳的路上可设置了三道防线!兵力超过两万人!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和士气,总教师以为有把握冲破清兵的防线”?朱涛斜着头看了看王聪儿。“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冲破这几道防线,惟独只有西南面的竹山,那里还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应该想办法去竹山,而不是山阳!这是从大局来看,我们再从郧西周围来看,清兵六万多人已经把整个郧西围得象铁桶一般,我们要突围出去已经变得非常苦难,就是突围出去了还有清兵的三道防线,如果这样打下去,我们还会有活的希望吗”?

“按照公子这么说,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王聪儿有点生气。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分兵突围出去,然后南渡汉水,收集人马后去竹山,我们还是有希望跳出清兵的包围圈的”,朱涛没有直接回答王聪儿的问题。

“我早上去外面看了看,清妖确实在东面和南面的防守比较薄弱,看来清妖已经知道我们要西去了”,听到前途渺茫,王聪儿无奈的低下了头。

“说句实话,你们这样的行动,就是傻子也看得出你们的目的。如果想活下去,唯一的方法就是向南面突围”,朱涛有些得寸进尺,开始加重语气。王聪儿没有说什么,只是摆摆手离开了房子。

“元帅,总教师说得对,我们应该向南突围”!一直以大嗓门著称的刘之协正在苦着脸努力说服姚之富放弃西去之主张。

“是啊,元帅,现在我们西去只有死路一条”,对于姚之富要西去,王聪儿虽然不能完全制止,但对其目的还是非常清楚的。姚之富有一儿子,名叫姚文学,和姚之富一样,长期从事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白莲教中很有威望,去年七月,由于四川起义告急,姚文学在姚之富的命令下,姚文学带领襄阳起义军赶去解围,这一去就一直没有回来。姚之富想西去,只是想去见见自己的儿子,然后利用自己和儿子两人的实力和威望,一统湖北、四川的义军。‘为了自己的私欲,竟然拿几万教众的性命做赌注!’王聪儿越想越气,声音也大了许多:“元帅,我坚决反对西去,如果元帅执意西去,那么我将带领我的部下向南突围”!

“什么”!姚之富实在想不到面前这个迷人和一直对自己顺从的少妇会说出这样的话,虽然王聪儿在白莲教中所能直接控制的实力并不值得姚之富为之防范,但就目前的形式来说,分兵绝对意味着灭亡。“难道齐夫人想抗命不成?我可告诉你,在这里,我是元帅,我说了算!西去的命令我早已经传达下去,如果二位想抗命不尊,那么就别怪我姚某人不客气了”!看见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姚之富吼了起来。

“元帅,总教师不是哪个意思,她也是为几万白莲教教众的性命着想”,看见姚之富发脾气,刘之协忙出来圆场,对于姚之富,刘之协是又尊重又害怕的,现在姚之富发脾气,虽然不讲道理,但刘之协也得畏惧三分。

“王聪儿,我可告诉你”!看到有人劝自己,姚之富并不想见好就收。“你最好不要听哪个狗屁公子的胡说八道,你要知道,他是南洋国的主席,他来找我们,不过是想我们为他卖命,等以后推翻了清朝,我们不过是砧板上的肉,他想什么剁就什么剁!他现在是想利用我们完成他的梦想,我们何必要为外人卖命,难道我们以‘真空家乡﹑无生老母’为八字真诀的白莲教,还不能使你为它卖命?好了,我也不多说什么,怎么做夫人自己看着办,如果夫人想背叛白莲教,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夫人好自为之”,姚之富一说完,转身离开了议事厅。

对于姚之富的一番话,王聪儿本来是不想去争辩的,但她实在没有想到自己以前一直尊重的元帅,竟然在听了自己的意见后和背叛白莲教联系起来。‘混蛋!真是混蛋’!要不是刘之协还在,王聪儿真想骂出来,极度的失望和伤心,使王聪儿也不管刘之协的安慰,哭着跑开了。一场关于白莲教走向何方的讨论,不欢而散,白莲教,你究竟要走向何方?

第三十一章 回家(七)

王聪儿没有去别处,而是找到了朱涛,这正和朱涛之本意。按照历史记载,三天以后,起义军在湖北郧西被清军包围,首领王聪儿、姚之富跳崖牺牲。经过十多天的相处,朱涛是很不希望看见这种结果的,况且现在自己也在起义军的部队里,朱涛就更要改变历史了。

“王教师不必过于悲伤,人各有志,不必强求。一家人尚且如此,何必你们呢。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突围”?看见泪水不断从王聪儿的玉面上滚落下来,朱涛忍不住安慰了几句。

“恩,姚之富说明天晚上向西突围出去”,王聪儿带着哭腔回答。

“那总教师和刘先锋的意见呢,也是跟随元帅一起突围”?朱涛故意问。

“哎,天要灭我,有什么办法,虽然我和刘先锋都反对向西突围,但姚之富却坚持向西,你也知道的,在我们这里,他说了算,即使是死路一条,我们也得跟上”,王聪儿无奈的回答。

“此言差已,总教师不能这么想。白莲教这里的一万多教众,可不是姚之富一个人的私人财产,总教师有责任拯救他们的生命,你也知道,西去只有死路一条,为何总教师还要苦苦跟随”,朱涛说到这里见王聪儿正要反驳摆摆手继续往下说:“根据我对贵教的了解,你们起义军由很多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掌柜,我想总教师和刘先锋应该在义军里面有忠实于自己的部下吧”,王聪儿虽然不擅长于打战,但对于朱涛说这句话的目的还是能够理解的。

“公子的意思是叫我和姚之富分道扬镳”?王聪儿睁大眼睛问。

“呵呵,我只是随便说说,怎么做那是总教师的事情,当然,我会一直跟随总教师,不管教师走到那里,还有,刘先锋似乎也不怎么愿意向西去”,对于女人,朱涛相信自己还是很了解的,他们都有个通病,就是感性,而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感动。

朱涛的一番话深深刺激了王聪儿的内心,于是马上找到刘之协,一向就对姚之富有意见的刘之协求之不得,两人稍微商量后决定趁姚之富向西突围之机,带领自己的人向东突围,白莲教的分裂已经在所难免,但这总比全体灭亡的好。

1798年3月30日夜,夜色犹如魔鬼一样把郧西这个小城包裹得严严实实。忽然郧西的西门被悄悄打开,上万起义军在姚之富的带领下趁着黑夜的掩护,快速向清兵防线冲去。为防止起义军有可能的突围,清兵每天晚上都用上千个火堆把整个郧西城照得通亮,所以,姚之富的这次突围行动刚刚走出城门就被发现。一下子喊杀声顿起,看见起义军的突围方向果然选择在了西方,负责东、南、北三个方向的清兵也蜂拥着赶来阻击起义军的突围。

按照姚之富的安排,王聪儿和刘之协带领自己的五千义军负责向北突围,在突围出去后再汇合。对于这样的命令,王聪儿和刘之协没有任何惊讶,自从前几天几人为突围方向争论以后,大家已经觉得不在是一条船上的人,姚之富要自己带兵向北突围牵制清兵,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对于姚之富的命令,王、刘二人还是要按命令行动的,至于怎么行动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起初也一样,王、刘二人命令士兵把门打开,带领部下喊杀着往清兵的防线上冲,被清兵发现以后,就赶忙退回城内,在留下两百人负责北门的防卫外,两人带领剩下的人赶到朱涛所在的东门,此时朱涛正在东门上观看清兵的动向。

“怎么样?朱公子,这里的情况如何”?人没到,刘之协的声音就到了。

“根据白天的情报,负责东门周围的清兵有5000左右,刚才有一部分去了西面,根据火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