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寻赵记 >

第50章

寻赵记-第50章

小说: 寻赵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枫闻言不由一震,几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尉缭身上。
尉缭冷冷一笑,沉声道:“孝成王继位之初,即有长平易将之失。当其时,他根基未深,群臣侧目不服,王叔平原君大有贤名,门下蓄数千门客死士,隐伏着令其警惕不已的变数,故孝成王倚仗赵穆稳固王位。但近年来,赵穆势焰薰天后,却始终不能抓住兵权,并且与军方冰炭不和,总裁军方财赋的权力也不在他手中,而在皮相国之手。这只能以孝成王的制衡之术解释。公子适才所言,乐乘乃乐闲族兄,乐闲原驻守邯郸城外大营,代郡战后调防雁门,大营守将改为王族将领赵俊,防的是李牧,同时不也可以防赵穆吗?扳倒赵穆其实并非不可为之事,只要孝成王感到赵穆迫切的威胁;;;;;;”
一刹时,杨枫知道自己的脸色变了。

第六十九章筹谋

听着尉缭冷冰冰的话语,杨枫脸色微变,暗自倒吸了口凉气。
长久以来,由于身在局中和先入为主的原因,他一直对孝成王心存鄙夷、轻视,视其为一个昏庸无能的败家子二世祖,根本就忽略了孝成王在权术方面的能力。是啊,治国理政的昏聩可不代表着舞权弄术的无能。为了消弥长平惨败严重的负面效应,孝成王扶立起了身边的亲近人赵穆,悉以国柄付之,利用他打压旧臣宿将。但渐独揽朝政的赵穆始终得不到兵权,进入不了军方的核心体系,唯有收买阴结一些将领,零敲碎打地安插几个私人,只要廉颇、李牧在,权倾一世的赵穆就不能稍有异动。眼看着赵穆在邯郸的实力过盛,孝成王便借分李牧兵权的机会重新牢牢地把城外大营掌控在手里。他离不开赵穆,却又毫不放松地防着赵穆,他素来不喜甚至憎恶廉颇、李牧,然而终其一生,他都没有动这两人。如此敏感而老辣阴狠,实在是高明!
越想越心惊的杨枫脸色沉凝,眉毛纠结在一起,抬手止住刚要说话的范增,不让自己的思路被打断。
赵穆由楚入赵的目的是削弱拖垮赵国,就他本身而言,未始没有谋篡之心,可绝对得不到军队的支持,他岂敢妄动。如果没一个外力横加推动打破这种均衡的情势,孝成王和赵穆这对断袖组合将长时间地维持相依共存而又隐隐互忌提防的关系,同时大赵自立国以来所形成的锐气及奋进精神也会因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最终丧失殆尽。何况太子赵偃更是个连他老爹都不如的阿斗;;;;;;
由太子杨枫突然想到了自己忽视的另一个厉害人物——韩晶!这个绝不简单的女人手腕高明,权欲极强,她的利益又在哪里呢?就是太子赵偃。假如赵偃年少继位,那么韩晶便能以太后的身份操持赵国权柄,呼风唤雨。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王牌的效用将越来越小,随着赵偃年龄的增长,韩晶幕后听政的可能性也一分分地降低。从这方面而言,与韩晶早泯了夫妻之情,而只剩恨意的孝成王就成了韩晶最大的绊脚石。偏偏因了精明毒辣、擅长使药用毒的赵穆的存在,却令韩晶不敢对孝成王有任何不利之举。
尉缭捅破一层窗户纸后,杨枫骤然发现,三个目前赵国最有力的人物之间,居然是这么一种微妙复杂而又有趣的形势,其中大有可资利用之处。他浮上了一抹冷笑,缓缓地把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略一沉吟,终于抛出了那一枚重磅炸弹,沉声道:“据我查探到的可靠消息,赵穆,实则乃春申君黄歇的儿子,年少时化名入赵,便是负有搅乱削弱赵国的使命。”
范增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叹道:“黄歇急功近利,贪婪成性,行事瞻前不顾后,趋利忘害地图谋人国,赵穆十数年来在赵国风生水起,若有此子在身畔,楚国只怕早在黄歇掌握中了。”
尉缭眼中掠过一道亮光,露出了他特有的冰冷的微笑,淡淡道:“韩国积弱,一击即溃;魏国地利尽失,信陵君又不得见用,大军压境必破;赵有长平之败,国势剧衰,黄歇不改弦更张,犹令其子在赵搅风搅雨,何异替西秦张目。哼!三晋既亡,楚国焉能保存。贪近利而无远忧,愚蠢之极。”
室中一时默然,范增琢磨了一会,道:“赵国朝堂上的实力已为孝成王和赵穆所瓜分,韩晶若果如公子所言的野心勃勃,岂不要在朝中援引外援以为心腹臂助;;;;;;”
尉缭冷酷的眼睛闪着光,音调冷若冰霜地道:“此三人间错综关系我们大可从中渔利,但目前尚不宜轻动。”
杨枫点头道:“不错,我眼下威望不够,人脉不足,贸然行事,纵有所成,也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为他人作嫁衣裳?”尉缭眼里微有些许笑意。
杨枫笑了笑道:“范增刚才说得对,我只是军中后起之人,唯有决死数战,方可稍张门户。大赵虽不若秦国般首重军功,但赵国民俗懁急,民风剽悍,最重英雄,只有通过战阵杀伐,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我的威望,跻身朝堂之上。”
汗明苦笑道:“可惜孝成王不会给公子这种机会。廉老将军、李将军的推重固然令公子声名大震,但也令孝成王将公子视为廉、李一系的人,心有疑忌,闲置而不加以重用。”
杨枫两道长眉一轩,神采飞扬地傲然道:“我从来只相信一句话,‘机会,是自己创造,而不是靠人给的’。此次回赵,我会取道魏境,就在赵国南方一带拿灰胡、狼人这些马贼开刀,既清赵境,也用这些无耻贼子的血作为我崛起的第一步。”他眼中闪现寒凛的杀气,右手轻轻一拨,案几上一个空了的茶碗滴溜溜地转了一个圈子。
杨枫抬起头来,看着尉缭,道:“尉兄,你是兵家圣手,孝成王如今迫切需要的正是你这样的人物。”
尉缭微眯着双眼,神色淡漠地点了点头。
范增眼前一亮,十指交叉,沉稳地道:“廉颇、李牧皆是宿将,孝成王从心理上就不接受他们,甚至面对他们时有一种难堪、畏惧。尉兄的出现,可不正中了孝成王的下怀。”转向杨枫笑道,“公子,看来用不了多久,尉兄就要爬得比你还高了。便是赵穆,也会加紧拉拢尉兄,公子,届时你恐怕还得助尉兄一臂之力;;;;;;”
杨枫一笑道:“左右逢源,周旋其中,正可为我们日后行动打下根基。当然,我会和尉兄起些抵牾,以坚赵穆拉拢之心。尉兄,你试着看看能否先将邯郸的一部分军事力量抓到手中。”
几个人相视一笑,充满了相得之心。

第七十章北归

不知不觉中,筹谋了一整夜,已是鸡鸣三遍,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
尉缭一拂袖,懒懒地站起身,淡淡地道:“公子,我就不与你一道了,天明后我即启程赶赴邯郸。”
杨枫略一思索,点了点头,笑道:“这样也好,大概等我回邯郸时,你已站稳了根基。”又关切地道:“尉兄,是否要我派人暗中加以卫护?”
尉缭冷然一笑,道:“缭数年游历四方,独来独往惯了,何需多此一举。”
杨枫知他脾性,一笑置之。
一旁默默无言的范增突然道:“尉兄,你北上时最好走一趟泗水郡的锺离,那儿隐着一位至情至性、骁勇绝伦的猛将——斗苏。尉兄如能劝得此人隶于公子麾下,则大有裨益。”
扫了众人一眼,范增继道:“昔楚成王时,令尹子文有大功于国,后斗越椒恃功叛乱,为楚庄王所平,斗氏一族尽灭,唯余子文之孙斗克黄。斗苏与斗介皆其后人,斗苏才勇可比越椒,因鄙薄族兄斗介无才无德且趋炎附势,隐于锺离不肯出仕。其人胸襟磊落,交结豪侠,急人之难,免雠于更。斗介亦嫉恶其为人,绝不相交。若能得此子,不啻一大臂助。”
尉缭目光闪闪,并不多说,拱手作别。
范增、汗明也相继告退,一夜未眠的杨枫轻舒了一口气,盘膝在榻上开始修习墨子定静心法。
小半个时辰后,杨枫舒展了一下筋骨,揉了揉面颊,神采奕奕地站起身来,走到李嫣嫣的房间前,轻轻叩了叩房门。
“吱——”门一开,李嫣嫣袅娜的身影俏巧地当门而立,一见到杨枫,美得让人屏息的眼睛泛着柔柔的光,隐着几分羞赧、几分惊喜,梨涡盛着浅笑,轻声道:“杨公子,有事吗?”
杨枫有点抵受不住这灼热的目光,微垂下眼帘,清了清有些发干的喉咙,道:“李小姐,今日我们便要启程北归,小姐也能回到令兄的身边了。隔了这十多天,现在最安全的地方反而就是寿春。小姐放心,我会作好安排,使人通知令兄到寿春城外去接小姐。”
李嫣嫣脸色苍白,笑容不见了,眼里的神采倏地黯淡下来,渐渐蒙上一层雾影,流露出凄楚的哀婉神情,心底深处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巨大的失落淹没了即将重见大哥李园的喜悦。
一会儿,李嫣嫣的眼睛又亮起来,嘴唇微微哆嗦着,声音有些抖切地道:“我们;;;;;;还能再相见吗?”
杨枫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影,摇了摇头道:“乱世之中,相见只怕遥遥无期。”一句话出口,马上又后悔了,手足无措地急着加以补救,“啊,不过,嗯,人生的机缘遇合是很难说的,或许,或许还有相见的机会吧。”
李嫣嫣的希望破灭了,仿若两泓深潭的杏眼盈盈盛满了泪影,似乎要满溢了出来。
凝视着泫然欲泣的李嫣嫣,杨枫的心激烈地跳着,舌头有些僵硬,言不由衷地道:“李小姐不必担心,一切的细节我都会布置打点好,安全方面定然可保无虞。”
李嫣嫣抬起头,脸涨得通红,大胆而嗔恼地盯着他,终于无声地啜泣了,委屈的泪珠纷纷滚落笼着哀哀愁云的粉颊。
杨枫感到一阵心痛,一阵不安,把李嫣嫣送回李园身边,她是否真能逃开历史的宿命,李园是否会利用她扳倒春申君,攫取权位?他烦乱地甩甩头,忽然涌起一股冲动,几乎就要冲口而出,让李嫣嫣和他一道回赵,但话一到嘴边,却又成了“李小姐,你先作作准备,早餐后我们便要启程了。”那一种说不出来的懊丧烦躁情绪促使杨枫甚至不敢再看哀伤的李嫣嫣一眼,转身快步离开回房。
毕竟,他的身边已有了郭秀儿和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