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定国 >

第332章

定国-第332章

小说: 定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金陵城各书院的学子们,也都涌上街头。这些人,怀着观摩的心思要看朝廷恩科取士的盛况,心里多少也想看看今科举子们的所得所失。

另有,家中有举子在试的,自然要进城来打听榜单;但凡是家族中有些联系的子侄辈,有参加本次恩科的,也少不得上心去街上探问几回。还有一些富豪乡申们,想趁那些刚跃进龙门的进士们,春风得意最的时候,访一二个品貌俱佳的回去做女婿的。

形形色色的人,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都在关注着鲜出炉的榜单!这所有人加起来,数量没有全城人,也有半城人!全城之中,不论男女老幼,谁不在说有关榜单的话题?

金榜题名,便是跃进了龙门,从此可做人上之人,这于平民百姓而言,是最兴奋的时刻。中了榜的人家,立刻大翻身,从此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便是同村同族,乡间邻里也要扬眉吐气。这样的大事,所有人津津乐道,自然是再自然不过的。

因此,哪里还有什么安静的地方?

且放下王宇心中的悲苦不提,只说与放榜同时进行的另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便是北城门外朝廷辞送原人使团的事情。

朝廷并不是单纯地把原人使团送走了事的,为了更好的完成盟约,在辞送原人使团的同一时间,朝廷派出了一支迎亲团。

迎亲团的规格并不高,翰林院与礼部各抽出了十五人,另抽调两百名精悍禁卫军随团护送!估计朝廷也算计到了,原人不会那么痛快地把娜仁格日乐嫁过来。

好在朝廷从一开始,就只想要和亲这么个名头而已!至于娜仁格日乐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嫁过来,皇帝和朝臣们,一个比一个更沉得住气。

护送原人使团出城的任务是九门的事情!只是一个护送出城而已,在这种皆大欢喜的情形之下,根本不需要费什么事情。因此并不需要苏三亲自出面,只需随便找个营头带一队兵丁,夹道欢送一下便好!

只是苏三对这件事,却非常的热心!一大早进衙门口,连放榜的事情都不过问,便问起护送安排的细节,并且表示要亲自带队执行了这项任务。

“先派两队人,把原人辕所到北城门之间的道理全部清理一遍!多调人手,每个巷口都要有人把守。原人使团过来的时候,要把人流控制住。都精神一点,这次护送的规格要高!不要在原人面前,丢了本大人的脸面。”

第453章 文人的盛典(5)

史玉还以为朝廷对原人使团特别关照,所以大人才对这些事情特别上心!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史玉又完全弄不明白了。

苏大人只是在原人的辕所外头,略迎了迎了原人的使团,与原国的公主问了个好,又与原使苏克察哈寒喧了几句,便把所有的事情又交回给自己,背着手不管不问地便走了。

史玉自然是不知道,苏三之所以这么上心地,又是安排这个,又是安排那个,无非是想找个借口在原人辕所门前露一下面而已。

而露面的目的:一来是为了安娜仁的心,明明白白地告诉娜仁,自己没有死;不仅没有死,而且还好好的,没有缺胳膊少腿,消除娜仁心中可能会存在的担心疑虑;

眼见为实!就算娜仁已经猜到自己还活着,确证一下,也是应该的。

其二,自然是要确证一下,袭击自己的人,是不是思图哥。

这两个目的,对史玉而言,是不可能知晓的!而对苏三而言,也不过是用来欺骗自己的借口而已。因为,这两个目的,其实都没有什么一定非要确证的必要。

思图哥袭击自己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很难猜测,可在苏三一步一步的推理之下,确定是思图哥已经是个必然!刺杀事情,就算不是思图哥本人亲自动手,那也是出自于思图哥的安排,苏三完全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再来确证!

在娜仁面前露个面,其实也略显多余!若是依娜仁的观察能力和掌控能力,还不能得出自己安然无恙的结论,那娜仁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而已!根本不值得苏三这么上心。

既然这两个让苏三亲自出现的理由,不过是苏三自己拿来安慰自己的借口!那苏三巴巴地亲自跑来,又是所为何来呢?

其实很好猜!苏三之所以出现在原人辕所门前,不过是他有些不舍得娜仁就这样离开自己而已。可是他向来并不拖泥带水,因此才找许多理由把自己也骗在里头。

另一个很隐晦的用意,就稍稍难猜一些!说起来,其实有些小气。无非是想通过露面,向某人示威的意思。

苏三认为自己并不是那种夺人所爱之后,还沾沾自喜,到处夸耀的人。可就算自己没有示威的意思,只要自己出现了,那就必然会在实际中产生这样的示威效果。

小气便小气吧!别人爱怎么想,便由他去想好了。他不过是想让娜仁看到自己,并且进一步明白:就算娜仁格日乐离开得再远,她也是他苏三的女人。

就两人的关系而言,苏三唯一感到歉疚的就是:一切发生地太突然!分离又来得太急!以至于他真正表达爱意的时间严重缺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漫长的思念之中如果有些值得回忆的美好穿插其间,他才会觉得心中更为安定一些。

在原人辕所前送完行后,苏三心里盘桓着这些淡淡地离思,若有所思地走过街头。街上的举子尽多,苏三不便张扬,只与冯天元从小巷子里,往九门衙门回去。

行到一处幽深所在,却看见王宇苦闷闷地一个人坐在巷子里一块石头上。神情若痴,目光如滞,整个人死气沉沉的样子,哪里还有半点生气。

苏三心中转过几道念头,便想明白了王宇独自一人苦坐在此处的原因。看来科举在封朝文人心中的重要性还是无法替代的,便是王宇这等平时极豪爽的人,碰到落榜的时节,也心灰如死。

不免叹息了一声!见王宇根本没有看到自己在看他,便轻轻地唤了王宇一声:“少游!”

王宇浑身一震!

……;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急抬头时与苏三的目光一接触,先是一惊,紧接着便低下头,全身的不自在。苏三也不支声,只是静静地看着王宇。

低头坐着总不是个办法,王宇想了又想才得站了起来,并不回应苏三的叫声,只是略略地偏关头,静静地站立,不敢与苏三对视。

“何苦这么烦恼!做大者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事时当宠辱不惊,喜怒勿常;少游受此小小的打击,便如此垂头丧气,岂是男人本色?就算是名落孙山,难道人生就只有科举一条路可以走的吗?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从古到今的大贤大能者,也不全是科举里考出来的。就不说今科之后,还有恩科;便是没有了恩科,是金子总会发出光彩。你或许不知道,前个收到家兄的来信,说武陵大学里那许多穷苦的学子到了成都府,干得就很好,比那些正正经经当差的官员们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你啊,功名心太重,久后必为所误,受这下打击也是好事。”

王宇只是静静地听着!神色虽有所动,可一时之间哪里是说放便可以放得下的。

“走吧!别在这里坐着了,我是碰巧看见了你,万一要是有人来找你,找不着那可该急了。”

“少游还是不要被他们找到的好!”

“有些事情,越想就会越钻牛角尖儿的!车到山前自然有路,船到桥头自然便直。该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多想无益。跟我来。”

王宇见苏三用了命令的语气,也只好无奈地跟在了苏三的后头,与冯天元走了一个平齐。

冯天元便安慰道:“一路过来,听说二榜都已经放完了,有的没有的,便都见了底了。往年倒有,把同名同姓的看成了自己名字的笑话;也有没仔细看榜单的举子,都走到了回家的路上,才被人给追了回来,差点误了传胪,答录!”

“虽没有亲眼去看榜单,可再不可能有错的。”

冯天元自然是提醒王宇,不要因为误看了榜单而伤心难受。见王宇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便转而劝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天元是靖元四年实打实考出来的进士,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风光。先是翰林院里混了几年,走了些关系,才挤去做了近十年的驿丞。若不是家中有些门路,到如今也只在驿馆里受气。承苏大人重用,才有如今这个样子。这做官啊与读书,那是两码子事,考不中也不要难过,考中了,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

这是交心之言。王宇听了,也只能是苦苦地笑了一声,他倒是没什么官心。只是,心中却有郁气,却无论如何消散不去。他把这次恩科看做是一次检验的方式,可结果却发现,自己一无是处。这种打击,才是他真正难受的地方。

特别是知道,自己曾在心中讥笑过的人都榜上有名,他便更难保持心底的平静。

“积年的老举子也尽有,不甘心下回再考也就是了!”冯天元见劝不回王宇的心思,只好用了这刺心之语,意图惊醒王宇。他可以看得出来,苏三对王宇还是很重视,换一个人,他才懒得说这个话。

苏三听了冯天元的话,边走边回头说了一句:“三年又三年,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去挥霍!”

冯天元呵呵地笑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苏大人的惊世之材,普通的读书人不科举,想为国效力也没得路子。”

摆了摆手,苏三回过了头去,却没有往下去说。而是换了个话题道:“少游!”

王宇便紧走两步,将将与苏三齐肩才停住。

“宁远听说,有举子做了词,说贡院考号环境太差,你听过这事没有?说来听听?”

其实苏三并不是想听这些,而是想让王宇发散发散心思罢了。

王宇便硬着头皮接着苏三的话头:“是有的!说号舍太小,接连三天呆在里头,连躺一躺的地方都没有,比坐牢还要难受。事实上,号舍也确实是破旧了一些,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